当前位置:首页 » 净水方式 » 蛋白复性液离子交换

蛋白复性液离子交换

发布时间: 2021-01-07 01:07:06

❶ 蛋白质复性

问错地方了。这么专业的生物知识,最好去搜索文献。关于包涵体的文献太多了。基本上做蛋白的都有涉及。 不要在这问,自己多下载一些文献,比这里的回答强的多。

简单找了点。

1. 对于尿素和盐酸胍该怎么选择?
尿素和盐酸胍属中强度变性剂,易经透析和超滤除去。它们对包涵体氢键有较强的可逆性变性作用,所需浓度尿素8-10M,盐酸胍6-8M。尿素溶解包涵体较盐酸胍慢而弱,溶解度为70-90%,尿素在作用时间较长或温度较高时会裂解形成氰酸盐,对重组蛋白质的氨基进行共价修饰,但用尿素溶解具有不电离,呈中性,成本低,蛋白质复性后除去不会造成大量蛋白质沉淀以及溶解的包涵体可选用多种色谱法纯化等优点,故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盐酸胍溶解能力达95%以上,且溶解作用快而不造成重组蛋白质的共价修饰。但它也有成本高、在酸性条件下易产生沉淀、复性后除去可能造成大量蛋白质沉淀和对蛋白质离子交换色谱有干扰等缺点。

2. 怎样洗涤包涵体?
通常的洗涤方法一般是洗不干净的,可以先把包涵体用6M盐酸胍溶解充分,过滤除去未溶解的物质,注意留样跑电泳,然后用水稀释到4M,离心把沉淀和上清分别跑电泳,如此类推可以一直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可以找到一个合适去除杂质的办法,其实这就是梯度沉淀的方法,比通常的直接洗脱效果好。

3. 8M尿素溶解的包涵体溶液应如何保存?
在4度放置半个月,都没什么问题 。在室温放置超过48小时,可能会对目的蛋白有影响,因为尿素在碱性条件下可使一些氨基酸酰基化,所以早些处理BI溶液比较好。

4. 包涵体复性有什么原则?
低浓度,平缓梯度,低温。

5. 复性时的蛋白浓度是?
一般使用浓度为0.1-1mg/ml,太高的浓度容易形成聚体沉淀,太低的浓度不经济,而且很多蛋白在低浓度时不稳定,很容易变性。

6. 复性中蛋白析出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出现蛋白析出,肯定是条件变化太剧烈了。复性应该采取复性液浓度和PH值逐渐变化的方法,例如根据包涵体的溶液成分,每隔1个PH或浓度值配置一种溶液,逐步透析到正常。此外透析时必须浓度极低,条件温和,使蛋白质能够正确折叠。但是复性的比率应该很低。
若加变性剂尿素可加到2M,盐酸胍可加到1-1.5M;
另外可将甘油浓度增加,范围可在≤30%,且在复性样品中也可加适量甘油。

❷ 什么叫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复性的最大问题,是在复性过程中形成中间体和多聚体,中间体阻碍作用大的使蛋白质正确折叠困难,复性就困难;阻碍小或无阻碍的容易复性。降低蛋白浓度可以减少中间体形成提高复性率。减少中间体的形成,可选用添加小分子物质,又叫分子伴侣,如精氨酸、甘油、PEG等小分子物质帮助蛋白质正确折叠。避免多聚体的形成可以加入氧化还原剂(DTT、ß-ME、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Cu2+等),帮助蛋白质复性中二硫键的正确配对,减少错配率。

复性缓冲液的pH要远离等电点,离子强度不易过高,10-50mmol/L,离子强度太高蛋白质易发生沉淀,也不利于离子交换层析的分离;复性液温度不易过高在4℃-10℃较合适对于耐热蛋白也可以室温复性。复性时间,以天然表达的重组蛋白复性应在6hr以上,需要进行酶切的融和表达重组蛋白,至少要复性1hr以上,方可进行进一步的酶切。

复性方式:常用的有透析复性和稀释复性。透析复性适用于小样品制备;对于大样品制备,采用稀释复性法简便、实用。一般包含体蛋白的复性浓度不易过大,不同的蛋白质有所区别,一般掌握在100-200ug/ml较合适,蛋白浓度太稀使纯化流程过长,蛋白浓度太浓,蛋白质复性不完全,会直接影响蛋白的回收率。直接稀释有困难的,也可以试用分段稀释法。

蛋白质的复性是重组蛋白纯化中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问题。蛋白质的性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使其复性条件大不相同。任何一个蛋白质都有一个最佳的复性条件,这个最佳条件的选择是靠大量的实验来完成的。只有选择到了合适的复性缓冲液,使蛋白得以正确折叠,才能使进一步的层析分离得以顺利完成。

❸ GSH-GSSG体系在蛋白质复性中的作用

GSH-GSSG体系中,GSH中含有巯抄基,在袭红细胞中作为巯基缓冲剂存在,维持血红蛋白和其他红细胞蛋白质的半胱氨酸残基处于还原态。

类似的实验还有Anfinsen的核糖核酸酶变性、复性实验,其中复性过程中起着类似作用的是巯基乙醇。
实验中尿素是蛋白质变性剂,巯基乙醇是巯基还原剂。蛋白质复性过程中二硫键的结合不会自然的与原蛋白质中对应的巯基(SH-)对应,因而存在错配现象,在存在微量巯基乙醇的条件下,会保持溶液的还原条件,允许“错配者”反悔,最后趋向于热力学上更稳定的配对,使原蛋白质的多肽链自发折叠成天然构象。

楼主说的GSH-GSSG体系,应该和巯基乙醇有相同的作用。

❹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和复性作用蛋白质变性后那些性质会发生改变

蛋白质变性作用是指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想被破坏,并导致其版性质和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权.条件温和,结构改变不大,除去变性因素,适当条件下变性可恢复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为复性.
变性发生的改变:①生物活性丧失,②理化性质改变,包括:溶解度降低,结晶能力丧失,光学性质改变.③生物化学性质改变,分子结构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分解.3.DNA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互绕;形成核算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算之间的夹角A为36度,每队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碱相联系.维持DNA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❺ 蛋白质变性及复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物理因素有高温、紫外线、X-射线、超声波、高压、剧烈的搅 拌、震荡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胍盐、去污剂、重金属盐(如 Hg2+、Ag+、Pb2+ 等)三氯乙酸,浓乙醇等。不同蛋白质对各种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蛋白质变性后许多性质都发生了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物活性丧失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是指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激素、毒素、抗原与抗体、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 等生物学功能。 生物活性丧失是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 有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只有轻微变 化即可引起生物活性的丧失。
(二)某些理化性质的改变 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如溶解度降低而产生沉淀, 因为有些原来在分子内部的疏 水基团由于结构松散而暴露出来,分子的不对称性增加,因此粘度增加,扩散系数降低。
(三)生物化学性质的改变 蛋白质变性后,分子结构松散,不能形成结晶,易被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主要是 由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结构被破坏。 天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通过氢键等次级键维持的, 而 变性后次级键被破坏, 蛋白质分子就从原来有序的卷曲的紧密结构变为无序的松散的伸展状 结构(但一级结构并未改变)。所以,原来处于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大量暴露在分子表面, 而亲水基团在表面的分布则相对减少, 至使蛋白质颗粒不能与水相溶而失去水膜, 很容易引 起分子间相互碰撞而聚集沉淀。
复性:如果变性条件剧烈持久,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如果变性条件不剧烈,这种变性 作用是可逆的,说明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不大。这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在适当条 件下变性蛋白质可恢复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❻ 蛋白质复性如果加还原剂的话需要加氧化剂吗

蛋白质的复性

蛋白质复性的最大问题,是在复性过程中形成中间体和多聚体,中间体阻碍作用大的使蛋白质正确折叠困难,复性就困难;阻碍小或无阻碍的容易复性。降低蛋白浓度可以减少中间体形成提高复性率。减少中间体的形成,可选用添加小分子物质,又叫分子伴侣,如精氨酸、甘油、PEG等小分子物质帮助蛋白质正确折叠。避免多聚体的形成入氧化还原剂(DTT、szlig;-ME、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Cu2+等),帮助蛋白质复性中二硫键的正确配对,减少错配率。

复性缓冲液的pH要远离等电点,离子强度不易过高,10-50mmol/L,离子强度太高蛋白质易发生沉淀,也不利于离子交换层析的分离;复性液温度不易过高在4℃-10℃较合适对于耐热蛋白也可以室温复性。复性时间,以天然表达的重组蛋白复性应在6hr以上,需要进行酶切的融和表达重组蛋白,至少要复性1hr以上,方可进行进一步的酶切。

复性方式:常用的有透析复性和稀释复性。透析复性适用于小样品制备;对于大样品制备,采用稀释复性法简便、实用。一般包含体蛋白的复性浓度不易过大,不同的蛋白质有所区别,一般掌握在100-200ug/ml较合适,蛋白浓度太稀使纯化流程过长,蛋白浓度太浓,蛋白质复性不完全,会直接影响蛋白的回收率。直接稀释有困难的,也可以试用分段稀释法。

蛋白质的复性是重组蛋白纯化中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问题。蛋白质的性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使其复性条件大不相同。任何一个蛋白质都有一个最佳的复性条件,这个最佳条件的选择是靠大量的实验来完成的。只有选择到了合适的复性缓冲液,使蛋白得以正确折叠,才能使进一步的层析分离得以顺利完成。

❼ 蛋白质复性时 透析液 可以反复使用么

按道理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每次复性不同蛋白的话重复用会有污染

❽ 简述蛋白质变性与复性的机理🙏

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版其理化性质的权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如果变性条件剧烈持久,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如果变性条件不剧烈,这种变性作用是可逆的,说明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不大.这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在适当条件下变性蛋白质可恢复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记得采纳哦)

❾ 简述蛋白质变性与复性的机理

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内,从而导容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如果变性条件剧烈持久,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如果变性条件不剧烈,这种变性作用是可逆的,说明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不大.这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在适当条件下变性蛋白质可恢复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记得采纳哦)

❿ 什么是蛋白质的复性和变性

变形好说复,就是蛋白质失去其制生理活性,加热,紫外线照射,酸碱等都可以是蛋白质变性。
复性一般是指蛋白质的盐析现象,蛋白质在低浓度盐溶液中溶解(一般至饱和),然后加入可溶性盐类(无毒,一般是钠盐),然后蛋白质在盐溶液中结晶析出,但加入水后,蛋白质又溶解。说明加入盐只是使蛋白质在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但仍保持其生理活性。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把冷却后的蛋白质在回温,其生理活性也不变。这也叫复性,总之就是蛋白质生理活性下降,但恢复条件其生理活性又恢复的现象就叫蛋白质的复性。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