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过滤设备在食品中的应用
『壹』 生物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中用发酵和煮制的话,常常用离心技术。此外层析和膜分离也很常用。
下面介绍下生物分离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生物分离技术最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盐析和有机溶剂分级沉淀、超滤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
(1)盐析或有机溶剂分级沉淀:向反应产物溶液中加入大量易溶解的盐如氯化钠、硫酸铵,这些盐的离子能结合大量的水,产物因此被盐沉淀出来。产物溶液中加入能和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常常能降低产物溶解度,而使产物沉淀。选择适当条件可使产物和杂质分开。
(2) 超滤技术:选择适当孔径的超滤膜或超滤中空纤维柱,通过抽滤加压使一定大小的分子能水一起穿过孔径,更大的分子则被挡住,以此将产物分离出来。
(3)层析技术:使用滤纸、纤维素、树脂、凝胶颗粒、多空玻璃珠等填充支持物或者不同于溶剂的另一种液相作为固定的介质对溶剂中的不同物质的结合力不一样,当溶剂向前推进时,溶剂中的不同溶质便可彼此分开。此外还有按分子大小分开的分子筛层析,按解离能力和离子性质分开的离子交换层析,按生物分子间亲和力大小分开的亲和层析,以及按两相溶液间分配系数差异而分开的逆流分溶。
(4)电泳技术:带有电荷的离子或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一个电击方向移动,离子或颗粒因其所带电荷和质量的不同,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因而彼此被分开。被广泛使用的是凝胶电泳,而毛细管电泳具有最灵敏的分析效果。
(5)细胞、细胞碎片和生物大分子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能被沉淀下来。离心机在每分钟旋转10000次以下的低速是就能使细胞沉淀,细胞碎片要在每分钟旋转20000到30000次的高速下才能被沉降,生物大分子则需要在每分钟旋转30000次以上的超速离心方能克服分子热运动而被沉降。
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益生菌:随着益生菌多项保健功能的不断发现,如平衡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抗诱变和防癌特性、抗氧化与延缓衰老以及改善心血管系统等。目前,国际上对益生菌的研究显得非常活跃,特别是在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已形成了系统化专业性科研队伍。
世界各国益生菌研究主要集中在益生菌促进人体健康的机理、益生菌的工业化与产业化应用技术、更高质量或带多功能性益生菌的高效筛选与定向设计等前沿领域,其研究成果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大大提高了人体健康水平并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特别是在奶
制品和一些功能性的食品中益生菌已广为运用。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8年7月,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承担的益生菌L.casei Zhang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项目通过鉴定,项目完成了益生菌L.ca-sei Zhang染色体基因组和质粒基因组plca36序列的测定,从而能够准确地将该菌株的益生功能基因进行定位,为其益生机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从基因水平上奠定了基础。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在乳酸菌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同时,国内围绕乳制品、发酵肉制品工业发酵剂菌株筛选获得重要进展,建立了从多菌相肉品发酵体系中定向筛选特质菌株的高通量技术平台和我国第一个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筛选得到了几十株具有优良生产性状及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为我国益生菌制品的开发奠定了强大的技术和菌源基础。
代谢工程:在代谢工程研究方面,随着研究应用的深入,代谢工程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现在多将其定义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有目的地对细胞代谢途径进行精确地修饰、改造或扩展、构建新的代谢途径,以改变微生物原有代谢特性,并与微生物基因调控、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提高目的代谢产物活性或产量,合成新的代谢产物的工程技术科学。总体而言,代谢工程是在建立代谢网络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代谢流的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对代谢工程进行设计包括改变代谢流、扩展代谢途径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等方法,其核心是在分子水平上对靶基因或基因簇进行遗传操作,所以又称为第三代基因工程。
代谢工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细胞途径的修饰(合成),修饰后细胞表型的严格评价(表型表征),根据评价结果设计进一步的修饰(优化设计)。其中,表现表征的评价即是在获得大量生化反应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数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高通量分析,进一步研究细胞代谢的动态特征和控制机理,并由此发展了各种数学系统模型用于辅助改善代谢工程设计。
随着后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各种组学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物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物组学、代谢通量组学等)在代谢工程相关研究中被广泛使用,通过组学技术对细胞基因组以及细胞与微观和宏观环境条件关系等特性进行表型表征,代替传统表型表征的方法,使代谢工程的研究从局部通路水平上升到整体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揭示生物复杂代谢网络及调控机理,进行代谢工程的研究。目前,以各层次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为基础,借助高通量实验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等,通过整合各层次组学研究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通过比较不同菌株或同一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各个层次组学差异以阐明生命活动规律,以此进行代谢工程设计的尺度多层次的系统生物学方法,成为了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方向。
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反应器研究方面,自动化、多功能和高效率的新型生物反应器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包括人工生物反应器和天然生物反应器,比如微生物、动物和植物表达系统等,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过程结合开发出高效率的生物反应器,比如超临界反应器和膜反应器等,以及研究生物反应机理、反应过程参数传感器的研制、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的建立等,特别是参数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固体发酵生物反应器的开发是研究的两个重点领域。
安全检测:此外,生物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芯片技术等用于食品微生物、毒素以及残留药物等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也显示出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捷等优势,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的重要方向。
『贰』 设备全过程管理在食品企业中有哪些运用
设备全过程管理在食品企业中的运用:
基于食品生产的特点和当前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食品企业亟需系统的引进现代设备管理中设备全过程的管理理念,通过强化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1、设备的选择和采购
目前,国内食品行业客观存在新老企业并存的状况,设备的选择和采购对于新建企业选择设备,老企业购置新设备和自行设计、制造专用设备,以及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备的选择和采购直接影响了设备的运输寿命、施工工期、产品质量和制造成本。因此,设备的选择和采购要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备,确保企业生产顺利发展。一般而言,受食品企业资源局限的影响,食品企业在设备的选择和采购过程中,配件采购的设备整合、兼容和整机采购的费用问题明显。以某果汁企业的过滤设备为例.企业拟采用的瑞士非尔托克斯错流过滤比较先进,但难以与国内的外置式灌装设备兼容.且存在引进费用高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设备的经济性、生产性、可靠性、维修性、环保性、配套性、节能性、灵活性和难易性,则需要选择有效的采购方式。
依据目前食品生产设备的特点,其设备的采购可以采取招标采购与定向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即先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充分了解其性能及价格比的基础上,确定一种品牌,固定采购渠道,在以后公司扩建、产品升级的采购过程中固定采购。这种采购方式克服了传统采购的采购效率低、成本高且采购决策缺乏透明度和招标采购的相对滞后的缺点,其优点在于:(1)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效益;(2)规范采购程序,防止腐败行为;(3)设备的可靠性和配套性得到保证;(4)有利于培训机修人员和操作人员,保证设备的使用性和易维修性,培养全员设备管理意识;(5)方便设备的制度化建设。
2、设备的使用
设备的使用对食品生产设备物资寿命的长短,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的高低有重要影响。实践证明,设备使用的关键体现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人员的素质上。在流水线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的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安全教育,是防止设备损坏的恶性事故的有效办法。面对食品行业的特点和现状,食品企业在合理使用设备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应根据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合理地配备电机、调节阀、仪表、分析仪器和超滤等类型的机器设备,使各种设备在性能和生产效率上相互协调匹配。同时,各种设备之间的比例关系应根据食品的出产周期性变化,进行及时地调整,使设备的负荷在可承受范围内。
(2)根据食品生产的要求,制订和贯彻执行有关设备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以提高设备使用的经济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如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保养规程,严格凭证操作设备,以及规定合理的能耗、物耗定额与费用定额等。
(3)贯彻设备全员、全过程管理思想,强化对职工的培训和考核。特别是重要工种和维修人员的培训考核,如在进行果汁生产时,对于高浓缩的果浆在添加定量的水还原成相当于新鲜果汁的过程中,就要在原浆中加入浓缩时失去的同等量的水分,以达到果汁的原汁原味。这就需要为该设备配备相应工种的、熟练的操作者,并通过考核决定员工是否能够上岗。
3、设备维护和保养
设备维护和保养是传统设备管理强调的关键,也是现代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设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护保养的好坏。食品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生产的进行必然会产生技术状况的不断变化,以及某些不可避免的不正常现象,如螺丝松动、干摩擦、声响异常等,这些设备的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设备特别是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的过早磨损。甚至导致严重事故。因此,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处理发生的问题,随时改善设备技术状况,防患于未然,就能稳操设备管理的主动权。因此,为了提高设备维护保养的水平,食品企业在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和修理工作中,应结合以下的基本原则:
(1)坚持状态监测为主、计划检修的原则。状态监测为主,就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或其他监测设备对食品生产线上关键设备(如蒸发器、无菌灌装系统等)的状态监测,掌握设备运转磨损情况,加强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与维修,及时消除设备的故障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防范于未然。同时鉴于设备故障的偶然性,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达到剧烈磨损阶段,就要及时维修,做到预防和维修并重,不可偏废。
(2)坚持正确处理生产与维修关系的原则。设备的检修要占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特别是在企业生产任务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整条生产线的停工和原料的浪费;同时设备高强度运转,偶然的忽视检修,都会造成设备磨损加剧,蒸发器、均质机以及杀菌和冷却系统等关键设备带病运转等不良情况,严重威胁生产的安全、速度和效益。因此,企业责任人必须要有全面的观点,正确处理生产与维修的关系。
(3)坚持专业修理与员工保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员工在食品生产淡季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保证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全员参与。同时通过以此来减少专业修理部门的劳动强度,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满足关键设备状态检测的要求。
4、设备的更新改造
设备为了保证其物质寿命,必须修理。但是,从微观上看,经过修理的设备并不能完全恢复到设备原有的技术状态。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设备技术性能会随着修理次数增加逐次递减,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增加;另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看,设备大修理次数是有限的。因此,食品生产设备需要建立经济大修理次数的观念,设备在经济大修后应考虑更新改造,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食品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就是把生产线上一些严重被腐蚀损耗、生产效率低的设备淘汰,代之以结构先进、技术完善、效率高、性能好、能耗低的设备。如在液态食品生产中应用超微过滤和无菌包装设备,在保鲜食品生产中应用叉螺旋和液氮喷淋式保存设备等等。相对设备重置而言,设备的更新改造能够在投资少、见效快的条件下更直接、有针对性的提高食品企业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对风险的规避。设备的更新改造需要有一定的资源投入,因此,规范化操作和规避风险依然不可忽视。食品设备的更新改造应参考设备的选择和采购模式,对更新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编制预算,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效果验收,确保设备更新改造的成功。
5、食品设备管理全过程中各环节的关系现代设备全过程管理要求保证设备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连续性和紧密性,这个要求在食品设备全过程管理的各环节中体现。
『叁』 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蛋白酶能把蛋白质的肽链切断。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植物蛋白酶可用于肉的软化版和防止啤权酒混浊等,霉菌蛋白酶用于面包工业以改良面筋性质。
不同蛋白酶切断的肽键部分不相同,如胃蛋白酶切断芳香族氨基酸,胰蛋白酶切断碱性氨基酸等。牛乳的酪蛋白若用胰蛋白酶分解则产生强烈苦味,这是因生成物为胰岛素和苯丙氨酸之故,若用羧肽酶分解,则无苦味。奶酪的品种多,味微苦,就与不同的酶解产物有关。
请参考:中国酶网 http://www.cnenzyme.com/
『肆』 胶体在食品中的应用有哪些
由于增稠剂种类很多,产地,粘度系数不同,生产工艺不一样,具体应用效果会有显着差异。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模型和产品产品需求的技术条件,增稠剂厂商与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关系,是当前食品行业分工发展的必然趋势。增稠剂是另一种发展趋势,除了作为稳定性,增稠性等质量改善功能的体系之外,还对功能性食品成分的开发,多糖类化合物的功能更加重视。 随着增稠剂浓度的增加,增稠剂分子体积增大,相互作用的概率增大,水分子吸附量增加,粘度增大。溶液的pH值对增稠剂的粘度和稳定性有显着影响。使用和使用增稠剂时必须小心。增稠剂的粘度通常随pH而变化。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一般也就解决了粘度降低。增稠剂颗粒的分散和溶解也影响其应用特性。亲水胶体分子的化学结构直接影响其溶解性。 中国的食品增稠剂生产加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随着黄原胶的大量生产,微生物多糖先后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的障碍。结冷胶的研发生产,使得目前国内生产的结冷胶大大增加,其优良的性价比,获得国内和亚洲食品企业的青睐,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近两年来,食品工业中的增稠剂得到广泛应用,相应的产品有果冻,悬浮饮料,果汁,发酵乳,液态奶,软糖,冰淇淋,肉制品,米制品,仿生食品等。增稠剂溶液的粘度对其使用效果影响很大,影响增稠剂粘度的因素很多。除了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外,还取决于温度,pH值,金属离子浓度,剪切力等。 食品增稠剂胶分为五类: 植物胶:从系统获得的植物,种子,果皮和茎的渗出物。如瓜尔胶,刺槐豆胶,罗望子胶,阿拉伯胶,艾蒿胶,亚麻籽胶,田菁胶,胡芦巴胶,胶豆胶,阿拉伯胶,黄蓍胶,印度胶,印度胶,桃胶,果胶,魔芋胶等。 动物胶:如明胶,酪蛋白,酪蛋白酸钠,几丁质,壳聚糖,乳清蛋白分离物,乳清蛋白浓缩物,鱼胶。 生物胶:如黄原胶,结冷胶,普鲁兰多糖,威兰胶,酵母多糖,可用天然橡胶,普鲁兰多糖等。 藻酸盐凝胶:如琼脂,角叉菜胶,藻酸盐(盐),海藻酸丙二醇酯,红藻胶,岩藻依聚糖。 化学改性的树胶: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改性淀粉
『伍』 食品分子蒸馏技术在食品工业上有那些应用有何特点
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对高沸点、热敏性物料进行分离的有效方法,自本世纪回 30年代出现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答视。至本世纪60年代,英、美、德等国相继设计制造了多套分子蒸馏装置。各国研制的型式多种多样,发展至今,大部分 已被淘汰。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离心薄膜式及转子刮膜式.这两种形式的分离装置,也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特别是针对不同的产品,其装置结构与配套设备要有不 同的特点。本文介绍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综述了分子蒸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陆』 过滤设备的按工作原理分类
1. 结构紧凑、尺寸合理。安装及操作简单、方便,占地面积较小。
2. 过滤精度高,适用于任何细微颗粒或悬浮物,过滤范围可从 1 ~ 800 微米。
3. 单位过滤面积的处理流量较大,过滤阻力较小,过滤效率高。一个滤袋过滤功能相当于同类型滤芯 5 ~ 10 倍,可大大降低成本;设计流量可以满足 1 ~ 500m3 /h 要求,成本造价低。
4. 用途广泛,可用于粗滤、中滤或精滤;在达到同样过滤效果的情况下,比较起板框精滤机、滤芯式过滤器等设备具有投资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和过滤成本低等优点。 工作压力: 0.3-0.8Mpa ,最高可达 3.5 Mpa ,适用于固、液密度差较小而难于沉降的分离,或固体含量高和要求得到澄清的液体,或有求固相回收率高,滤饼含湿量低的场合,压滤机德过滤推动力大,过滤速率高,单位过滤面积占地面积小,对物料的适应能力强,过滤面积选择范围宽,应用十分广泛。
◆板框压滤机
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操作压强高,过滤面积大,适于粘细物料,滤渣含湿量低,缺点是间歇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滤布损失快。 由刚性多孔过滤介质构成的微米级过滤设备,可一次性过滤 0.5um-100um 左右的粘细物料,可得到滤液澄清的过滤效果。
1. 过滤精度高、范围宽,可满足不同过滤精度要求
2. 耐酸、碱、盐及各种有机溶剂,无毒、无味、无异物脱落
3. 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
4. 操作简便,处理量大,投资费用低
5. 用压缩空气或“气水”反冲排渣再生,也可化学再生,滤芯使用寿命长。 分固定室式,移动室式,滤带间歇移动时三种,带式真空过滤机是水平过滤面,上面加料,过滤效率高,洗涤效果好,滤饼厚度可调,滤布可正反两面同时洗涤,操作灵活,维修费用低,可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行业,对于沉降速度较快的料浆的分离性能优佳,当滤饼需要洗涤时更为优良。
『柒』 食品工业中所需要的过滤设备有哪些
食品用的过滤设备也很多啊,比如,需要确认过滤杂质,你们厂是做什么食品的呢,饮料之类的还是方便面什么的,需要确认过滤介质才行呢,来自新乡市隆齐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张美青
『捌』 举例说明计算机在食品药品领域中的其他应用。 举例说明计算机在食品药品领域中的其他应用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电脑及系统、服务器、通信设备、传输介质、!! 3.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要实现互联,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叫做"拓扑结构",通俗地讲这些网络设备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常见:总线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 环形拓扑结构!! 4.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有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整套规则,或者说是为完成计算机网络通信而制订的规则、约定和标准。 5.TCP/IP!! OSI七层协议的名称: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6.(1)可实现资源共享。(2)可实现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 (3)可快速进行信息处理。 (4)能更好地保护原有的资源。 7.FTP:文件传输!! Telnet:远程登陆服务 8.IP地址就像你家的地址!! 域名就是为这个地址取个名字!! 9.超文本就是不仅仅只有文本,还可能有媒体(图片 视频...) 10:HTML:超文本标示语言(网页文件的拓展名)!! 主页:一般指个人网站!! 11:GOOGLE YAHOO BAIDU... 打开他们的首页输入相应的信息就可以查询!! 12.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称E-mail,标志:@,也被大家昵称为“伊妹儿”)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标题 收信人地址 内容(可能还会有附件!) 13.不上不良网站,安装杀毒软件.... ..... 我这答案准对!! 我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回答的!! 不对让你老师来找我!!
『玖』 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都有什么具体详细点
酶免疫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目前食品受农药、兽药污染的问题仍比较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尽管国家和政府对此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人力、物力,但执行情况仍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快速、灵敏、简便的检测方法,相关的检测试剂研发速度太慢。免疫分析技术如酶联免疫分析法、胶体全免疫层析试纸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分析方法,在国外已被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我国也已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多年。酶免疫测定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几乎所有的可溶性抗原抗体系统均可用以检测。它的最小可测值达ng甚至pg水平。与放射免疫分析相比,酶免疫测定的优点是标记试剂比较稳定,且无放射性危害。因此,酶免疫测定的应用日新月异,酶免疫测定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发展。但酶免疫测定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应归功于商品试剂盒和自动或半自动检测仪器的问世。酶免疫测定步骤复杂,试剂制备困难。只有用符合要求的试剂和标准化的操作,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商品ELISA试剂盒中应包含包被好的固相载体、酶结合底物和洗涤液等。先进的试剂盒不仅提供全部试剂成分,而且所有试剂均已配制成应用液,并在各种试剂中加色素,使之呈现不同的颜色。ELISA操作步骤多,所需试剂也多,这种有色试剂既方便操作又有利于减少操作错误。ELISA所有仪器除定量测定中必须的出色仪(专用的称为ELISA测读仪)外,洗涤板也极有用。洗涤机的使用不仅省时省工,而且也有利于操作标准化,对中小实验室是实用且易于接受的。但应注意在采用洗板机前,应先对洗板机的性能加以检定,确认各孔的洗涤效果是否彻底,且重复性好。自动化和半自动化ELISA分析仪亦趋成熟,并在大中型临床检验实验室中取得应用。自动化ELISA分析仪有开放系统(Opensystem)和封闭系统(Closesystem)两类。前者适用于所有的96孔板的ELISA测定;后者只与特定试剂配套使用。1 用于细菌及毒素、真菌及毒素、病毒和寄生虫的检测如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布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黄曲霉毒素等。肝炎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轮状病毒等;寄生虫如弓形虫、阿米巴、疟原虫等。2 用于蛋白质、激素、其他生理活性物质、药物残留、抗生素等的检测近年来有关使用酶免疫法测定乳和血浆中有机化学残留物已有报道,这标志着本法在动物性食品卫生监测方面具有新的应用趋势。因其优点,该法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已着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该法在动物性食品卫生监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过,前景还是广阔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对这方面的研究给予了许多支持。只要对实际问题进行细致的科学研究并努力追求改进的方法,酶免疫法定会有新的姿态在食品卫生监测领域出现。标准化、商品化的酶免疫试剂盒将会问世,也将给整个食品卫生事业带来新的前景。目前药物残留免疫分析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以为相对独立的分析方法,即免疫测定法(Immuno Assays,IAs),如RIA、ELISA、固相免疫传感器(Soindphase immunosensor)等;二是将免疫分析技术与常规理化分析技术联用,如利用免疫分析的高选择性作为理化测定技术中的净化手段,典型的方式为免疫亲和色谱(Immuno Affinity Chromatogrphy,IAC)。与常规的理化分析技术相比,免疫分析技术最突出的优点[5]是操作简单,速度快、分析成本低。以使用微量滴板的ELISA为例,免疫测定法取样量小,前处理简单、容量大,仪器化程度低,检测奶与GC/MS或GC/ECD相似,可方便地达到ng/g~pg/g级,分析效率则为HPLC或GC的几十倍。目前大部分抗生素已经建立了免疫测定法,如硫胺二甲基嘧啶、氯霉素、沙拉沙星、链霉素、四环素、魔能霉素等。免疫分析能与其他技术联用。在联用方法中,免疫分析技术既可作为HPLC或GC等测定技术的样品净化或分离手段,如IAC/HPLIAC/GC、HOIAC/HPLC;也可作为其离线或在线检测方法,如HPLC/IA,TLC/IA,CZE/IA,SFC/IA,FIA/IA等,这些方法结合了免疫分析的选择性、灵敏度与HPLC、GC等技术的高速、高效分离和准确检测能力,使分析过程简化、分析成本下降,拓展了待测物范围。在HPLC/IA等分析中,IA一般作为离线检测方法;又称免疫图谱法(Immunograms),适用于液相检测器无响应或分离困难的残留组分的检测。FIA/IA可以实现IA的动态、实时和自动检测,分析速度快,已发展为一种专门的免疫检测技术---FIIA。ELISA试剂盒是目前奶牛场和牛奶公司使用最广泛、快速、灵敏的检测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各类抗生素试剂盒为国外生产,这使得国内的奶及奶制品公司花费较大。如德国拜发公司生产的抗生素检测试剂盒,一个96次检测试剂盒要花3800元,每个样品的检测要花30~50元。对一家中小型奶制品企业而言,每年在抗生素等药物的检测上要花费20万元以上。因此很有必要研制和开发出国产的试剂盒,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 应用实例以ELISA法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肠毒素为例,说明ELISA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1) 产毒培养 将菌株和阳性及阴性对照菌株分别接种于0.6mLCAYE培养基内,37℃振荡培养过夜。加入20000IU/mL的多粘菌素B0.05mL,于37℃,离心1h,分离上清液,加入0.1%硫柳贡0.05mL,于4℃保存待用。(2) LT检验方法(双抗体夹心法)① 包被:先在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LT和ST酶标诊断试剂盒中取出包被用LT抗体管,加入包被液0.5mL,混匀后全部吸出于3.6mL包被液中混匀,以每孔100μL量加入到40孔聚苯乙烯硬反应板中,第一孔留空作对照,于4℃冰箱湿盒中过夜。② 洗板:将孔中溶液甩去,用洗涤液I洗3次,甩尽液体,翻转反应板,在吸水纸上拍打,去尽孔中残留液体。③ 封闭:每孔加100μL封闭液,于37℃水浴中1h。④ 洗板:用洗涤液II洗3次,操作同上。⑤ 加样品:每孔分别加各种试验菌株产毒培养液100μL,37℃水浴中1h。⑥ 洗板:用洗涤液II洗3次,操作同上。⑦ 加酶标抗体:先在酶标LT抗体管中加0.5mL稀释液,混匀后全部吸出于3.6mL稀释液中混匀,每孔加100μL,37℃水浴中1h。⑧ 洗板:用洗涤液II洗3次,操作同上。⑨ 酶底物反应:每孔(包括第一孔)各加基质液100μL,室温下避光作用5~10min,加入终止液50μL。⑩ 结果判定:以酶标仪在波长492nm测定吸光度OD值,待测标本OD值大于3倍以上为阳性,目测颜色为橘黄色或明显高于阴性对照为阳性。(3) ST检测方法(抗原竞争法)① 包被:先在包被用ST抗原管中加0.5mL包被液,混匀后全部吸出于1.6mL包被液中混匀,以每孔50μL加入于40孔聚苯乙烯软反应板中,加液后轻轻敲板,使液体布满孔底。第一孔留空作对照,于4℃冰箱湿盒中过夜。② 洗板:用洗涤液I洗3次,操作同上。③ 封闭:每孔加100μL封闭液,于37℃水浴中1h。④ 洗板:用洗涤液II洗3次,操作同上。⑤ 加样品及ST单克隆抗体:每孔分别加各实验菌株产毒培养液50μL,稀释的单克隆抗体50μL(先在ST单克隆抗体管中加0.5mL稀释液,混匀后全部吸出于1.6mL稀释液中,混匀备用),37℃水浴1h。⑥ 用洗涤液II洗3次,操作同上。⑦ 加酶标记兔抗鼠Ig复合物:先在加酶标记兔抗鼠Ig复合物管中加0.5mL稀释液,混匀后全部吸出于3.6mL稀释液中混匀,每孔加100μL,37℃水浴1h。⑧ 用洗涤液II洗3次,操作同上。⑨ 酶底物反应:每孔(包括第一孔)各加基质液100μL,室温下避光5~10min,再加入终止液50μL。⑩ 结果判定:以酶标仪在波长492nm下测定吸光度(OD)值:(阴性对照OD值-待测样本OD值)/阴性对照OD值×100%≥50% 为阳性目测无色或明显淡于阴性为阳性。结论ELISA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仪器设备要求不高,测定成本低,方法快速、简便,试剂保存时间较长,自动化程度高,无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比如不能同时分析多种成分,对试剂的选择性高,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所以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开发高度免疫原性的重组抗原.研究多项标记快速测定方法,将酶体外定向进化应用到检测中以及研发种类更多的全自动酶联免疫测定仪。这样将扩大检测的范围,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加强标准化,同时也促进了商品化的应用。另外,还应与其他检测技术如色谱、PcR等结合起来。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未来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中发挥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作用。
『拾』 精密过滤器与袋式过滤器有什么区别
精密过滤器,筒体外壳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内部采用PP熔喷、线烧、折专叠、钛滤芯、活性属炭滤芯等管状滤芯作为过滤元件,根据不同的过滤介质及设计工艺选择不同的过滤元件,以达到出水水质的要求。机体也可选用快装式,以方便快捷的更换滤芯及清洗。该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饮料、水处理、酿造、石油、印染、环保等行业,是各类液体过滤、澄清、提纯处理的理想设备。精密过滤器具有纳污能力高、耐腐蚀性强、耐温好、流量大、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没有纤维脱落等诸多特点。精密过滤器应用于各种悬浮液的固液分离,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水处理等工业领域。
袋式过滤器是一种结构新颖合理、密封性好、流通能力强、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应用范围广泛、适应性强的多用途过滤设备。尤其是滤袋侧漏机率小,能准确地保证过滤精度,并能快捷地更换滤袋,过滤基本无物料消耗,使得操作成本降低。适用于油漆、粘胶、树脂染料、油墨和油制品、化学品等行业的液体精过滤。过滤细度靠滤袋保证,中间不需抽样复验,并可配套输送泵组装在移动式推车上,以随意移动到任何生产线上进行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