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超标对设备的危害
① SF6设备中水分的危害有哪些
SF6设备中水分的危害有哪些?
近年来SF6开关设备含水量超标已不是个别现象,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水分的来源入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SF6气体中含水量发生的影响;探讨了含水量标准现存的问题,以及测量的仪器、方法和置信度等问题,并提出了降低含水量的办法。
SF6气体优异的绝缘与灭弧性能,使SF6开关设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我国SF6断路器的使用量:500 kV电网为100%;330 kV电网在60%以上;220 kV电网近20%;在35~110 kV系统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
近年来SF6开关设备含水量超标已不是个别现象,其起因多属制造和组装工艺不良所致。以500 kV SF6断路器为例,在运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法国M.G公司的FA系列和法国的FX-32DL型SF6断路器微水超标的台数占该型断路器投运量的40%,而三菱、日立和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FM-550、OFPT-50和3AS5型SF6断路器却未发现这种问题,看来与法国生产技术条件要求不严格有关。当然,微水超标的现象也与下列因素有关,诸如:现行标准没有涉及到环境温度因素;环境温度对微水测量值有影响,以及由于使用测量仪器的不同而引起测量误差等等。这是本文需要重点评述的问题。
1 开关设备中水分的来源与危害
1.1水分的来源
1.1.1SF6新气中固有残留水分。这是由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可能绝对排除水分的缘故。
1.1.2设备零部件,特别是环氧树脂支撑件和拉杆中吸收的水分是最主要的水源,且大部分是在组装时进入元件和容器内表面的。这些存在于硬件中的水分,在某些条件下还可以扩散到SF6气体中。
1.1.3外部侵入的水分。
1.2SF6气体中水分的危害
1.2.1SF6气体中混杂的水分通常以水蒸汽形式存在。在较低温度下,水蒸汽可能凝结成露附着在零件表面,如附着在绝缘件表面就有可能产生沿面放电。实际上SF6开关设备的内绝缘事故主要是由SF6气体中水分凝露造成的。
1.2.2水分的危害更主要的是在电弧作用下SF6气体分解过程中产生反应。在电弧或电晕高温作用下,SF6将被分解为SF4,SO2F2(氟化硫酰),SOF2(氟化亚硫酰),HF和SO2等有毒物质。生成物HF(氢氟酸)是所有酸中腐蚀性最强的,SO2遇水会生成亚硫酸H2SO3,这也是有腐蚀性的物质。由此看来,如SF6气体中含有水分,不仅降低设备的绝缘强度,而且危害人体健康,因而控制SF6气体中水分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2环境温度对SF6气体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在对SF6断路器进行微水测量时发现,对同一台断路器,由于测量时环境温度不同,其测量结果相差很大,且微水测量值随环境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在英文杂志《Electrical World》—1992,206(3)P58~60的“减少GIS中的水分提高可靠性”一文中对此问题是这样论述的:“水分子通过两种不同的机理存在于硬件中:吸收和吸附。水分在某些条件下可扩散入SF6中。
3减小测量误差增大测量数值的可比性
《高电压技术》1988年第1期“运行中SF6气体水分含量的测试及研究”一文指出,气体微水测试仪的不同及测试技术上的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对同一气瓶使用10种仪器进行测定,结果最大为70.5×10-6,最小为3.0×10-6,相差23.5倍。
4我国现行SF6气体中水分含量的标准问题
我国现行标准中均未涉及环境温度因素。因此,难以确定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测得SF6气体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但鉴于SF6开关设备的结构各异,难以确定一个通用的SF6气体含水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曲线。
5减少含水量的推荐措施
① 减少SF6开关设备制造期水分的残留量。
② 设备在自然环境下安装时间,最好安排在高温季节,以便多抽出一些设备中放出的水分。
③ 从防止水分侵入角度出发,增强密封结构的严密性。
④ GIS内每个气隔单元都应安放吸附剂。最好选用F-03型吸附剂,这种吸附剂不仅能消除水分,还能有效地消除电弧分解物。同时减少了电弧分解物对人体和电器设备的危害。
② 给水硬度、含氧量超标对锅炉有什么危害
所谓水的硬度是指其中所含的碳酸盐的浓度。如果水的硬度太高,就是碳酸盐的含量太高,这样在锅炉使用权用时就易形成水垢,严重的会导致锅炉爆炸。含氧量太高,水中的微生物就会多,也会导致锅炉在使用时产生不良。
③ 原料油含水量增大,对设备有什么危害
水分是导致润滑油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润滑油中含水超标时会对机版械设备产生多权种危害。定期检测润滑油中的含水量,可以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润滑油中水分的三种主要危害:
一、润滑油中混入水分后易产泡沫,堵塞油道,还会提高润滑油的凝点,不利于低温流动性能,同时也会减弱油膜的强度,降低润滑性能,导致机件磨损。
二、水分会与落入润滑油中的铁屑作用生成铁皂,铁皂与润滑油中的尘土、机渍和胶质等污染物混合而生成油泥,聚积在润滑油系统油道以及各种滤清器的滤网内,造成各摩擦表面供油不足,加速机件的磨损。
三、润滑油中的水分还会吸收燃烧室废气中的含硫氧化物和低分子有机酸,加剧对金属的腐蚀。
④ 不合格的水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啊
细菌和微生物超标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矿物质或微量元素超标会造成各类元素的慢性中毒;若是内还有寄生虫,后果就更加严重!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⑤ 水处理杀菌剂加多了咋补救对设备有危害吗
水处理杀菌剂加多了一般没法补救的吧,只有下次调整了再说了。加多了对于设备肯定版是有危害的,权杀菌剂一般采用氯气类药剂,这些都是强氧化性,因此对于设备有腐蚀性。但如果仅仅一次,应该问题不是很大的。
更多水处理知识请关注:环保水处理(hbscl01)
⑥ 请教:锅炉炉水碱度超标有什么危害,如何处理
这样跟你说吧:一般工业锅炉给水硬度应控制在﹤0.03mmol/L以内,超出这个范围锅炉就有结垢腐蚀,同样炉水碱度也有一个标准,超出碱度控制范围也会有碱垢腐蚀危害,当炉水超过碱度上线标准,就必须通过定期排污的方式来降低锅炉炉水的碱度含量,所以炉水碱度指标每4~8小时内必须测试一次,以保证炉水变化在标准范围以内…。一杰水质
⑦ 饮用水锰超标有什么危害
饮用水锰超标危害:
饮用水锰过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据美国、芬兰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铁锰过多对心脏有影响,甚至比胆固醇更危险。锰超标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过量摄入对智力和生殖功能有影响。
(7)微水超标对设备的危害扩展阅读:
锰中毒的早期症状:
早期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情绪上不稳定、抑郁或激动。随着病情的发展又逐渐出现下肢有沉重感,走路晃动,语言不清或“口吃”,表情呆滞。
引起锰中毒的量:
急性锰中毒常见于口服浓于1%高锰酸钾溶液,引起口腔粘膜糜烂、呕吐、胃部疼痛;3%~5%溶液发生胃肠道粘膜坏死,引起腹痛、便血,甚至休克;5~19g锰可致命。
在通风不良条件下进行电焊,吸入大量新生的氧化锰烟雾,可发生咽痛、咳嗽、气急,并骤发寒战和高热。慢性锰中毒一般在接触锰的烟、尘3~5年或更长时间后发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锰钢电水壶“有毒”? 专家:过量才有危害
⑧ 水中耗氧量超标有什么影响
是生化需氧量(BOD)吧,楼主。详情请看:http://ke..com/view/28329.htm
生化需氧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BOD(mg / L)=(D1-D2) / P
D1:稀释后水样之初始溶氧(mg / L)
D2:稀释后水样经 20 ℃ 恒温培养箱培养 5 天之溶氧(mg / L)
P=【水样体积(mL)】 / 【稀释后水样之最终体积(mL)】
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能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难以分解的。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⑨ 饮用水锰超标有什么危害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当锰在生活用水中超过一定含量时,会使饮用水带有不好的气味,并使卫生洁具和衣物染色,因此WHO建议锰在饮用水中的限量是0.1mg/L。铁锰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红褐色的沉淀物,生活上,能在白色织物或用水器皿,卫生器具上留下黄斑,同时还容易使铁细菌繁殖,堵塞管道
饮用水铁锰过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据美国,芬兰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铁过多对心脏有影响,甚至比胆固醇更危险.因此,高铁高锰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饮用。
要将水煮沸 或者使用专门的水净化设备
锰超标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过量摄入对智力和生殖功能有影响。如果水中锰超标的话,那最好是要把水煮沸再饮用。常期饮用水质参数超标水对人体的危害.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指数过高,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肝癌发生。
饮用水除铁除锰的关键是曝气氧化,可以购买专门用于净化饮用水的磁化装置,经过磁化的水恰恰对低价铁锰的氧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上絮凝沉淀速度的提高,磁化水有利于除铁除锰是显而易见的。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一般含有12-20毫克的锰,这些锰遍布人体全身,主要储藏于肝胰肾,其次为脑肺前列腺心脾睾丸卵巢等器官。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锰具有激活体现体内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的作用,这两种酶是细胞内合成硫酸软骨素所必需的酶,而硫酸软骨素则是组成骨骼、肌腱、皮肤和眼角的重要成份。若机体内缺锰,其结果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疲乏无力、腰痛、牙齿早脱、骨骼易于断裂等早衰现象。最近国外科学家还发现骨骼疏松症的发生也与血液中缺锰元素有关。
人体骨骼中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它们共同维持骨骼的正常代谢。当人体内缺乏锰时,破骨细胞作用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若不及时补充,随着时间延长,破骨细胞活性大大增强,骨组织变得又薄又脆,强度及硬度下降,韧性减退,骨组织疏松。
锰主要存在于某些植物性食物中,而动物机体内锰一般较低。一般说来,人们只要注意日常食物结构多样化,就可获得足够的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