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藿香正气水的设备名称
1. 藿香正气水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分别有什么作用
同仁堂 藿香正气水¥6.00 藿香正气水是我们常用的药物,无论是在家,还是出门在外去旅游,都是常备身上的药物,随时都可用上,那么,藿香正气水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分别有什么作用? 藿香正气水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苍术、厚朴(姜制)、生半夏、茯苓、陈皮、大腹皮、甘草浸膏。 下面介绍下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和白芷的功效: 广藿香油主要就是广藿香,可以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紫苏叶油是由紫苏叶提取出来的,可以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痈疮蛇毒辣。 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这三种药物就已经很大的发挥了藿香正气水的主要作用,再加上其他药物,效果就更好了。 此外,编者在为你介绍两种疗效也很好的药物: 祖卡木颗粒调节异常气质,清热,发汗,通窍。适用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患者。 紫金散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 康爱多以打造网上最大新特药房、成为B2C医药行业最大影响力的优质服务商家为发展目标。
2. 藿香正气水的设备是怎样灌装的
常规的小剂量灌装,一般是采用蠕动泵的方式
3. 霍香正气水的通用名是十滴水吗
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其实大不同
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都是防暑应急药品。由于这两种中成药均能治疗夏季暑热引起的胃肠不适、腹痛恶心等症状,所以不少人都误认为这两者功效相等,可以相互代替使用。其实,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无论在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与用法用量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贸然替用,必将引起不良后果。
4. 藿香正气水成分
藿香正气水
[功能主治]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剂 型]
酊剂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用药禁忌]
尚不明确。
[主要成份]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干姜、乙醇。
[药品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 藿香正气水到底有几种包装方法
两种,塑料瓶和玻璃瓶。
6. 藿香正气水和霍香正气液有什么区别
1、处方不同:
藿香正气水最终的药品里面是含有乙醇的,而藿香正气口服液的提取制剂过程中用到了乙醇,但是最后都回收除去了,最终的成品液体不含有乙醇。
2、制作方式不同:
藿香正气水主要采取乙醇渗漉法和水煎煮法制取,藿香正气口服液在生产工艺方面主要采取加水回流蒸馏法和水煎煮法
3、适合症状不同:
藿香正气水:适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也能用。注意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成药名。为祛暑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6)制作藿香正气水的设备名称扩展阅读:
藿香正气水酒精含量较高,同时药效也比较迅猛,不适合老人、孕妇、儿童等体质较弱及对酒精过敏的人群。尤其是孕妇,藿香正气水含有大量的中药成分,其中的藿香、陈皮、厚朴等芳香物质具有行气之效,喝了还很可能引起流产。在服用一些抗菌药、降糖药、抗抑郁药等药物的同时,避免服用藿香正气水。
7. 霍香正气水是谁发明的
最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藿香正气散,也就是现在的藿香正气水,具体是谁发明的不得而知。中成药名,为祛暑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
8. 藿香正气水是什么药材做成的
藿香正气水处方:苍术160g 陈皮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制法: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500ml,备用,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并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沸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时,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合并上述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并使全量成2050ml,静置,滤过,灌装,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