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的防触电保护类型2
❶ 防触电保护等级是否有国家标准
有。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
标准规定了接至外电源的低压电工电子设备一旦基本绝缘失效按照防触电保护的方式所做的分类及定义。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有效值660V的电工电子设备。
需要时,有关专业标准也可用于电压更高的设备,或用于其他用途。本标准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工厂、学校、农场及类似场所使用的以及医用的电工电子设备。本标准不适用于开启式设备,即不适用于本身不具备防止触及其带电部分的设备。
❷ 格力E系列模块机的防触电保护类型是什么谁知道
其防触电保护类型为: I 类。
按照GB4706.1里面对防触电保护类型的分类要求,其中的I 类指的是:
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需将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这样,一旦基本绝缘失效,由于可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已与接地线连接,因而使用人员的安全有了保证。
❸ 经常看到“防触电保护Ⅰ类”,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些类又是怎么分的啊请指教◎
家用电器都是在通电后才能工作,而且大多数家用电器使用的都是220V交流电,属于非安全 电压。此外,有的家用电器,例如电视机本身会产生1万V以上的高压,人体一旦接触这样高的电压,发生触电,就会有生命危险。还有的家用电器中某些元器件存在着爆炸危险,如显 像管等。所谓安全性就是指人们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免遭危害的程度。因此,安全性是衡量家用电器的首要质量指标。举个例子,在上述的国家标准GB 4706 1 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 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中,要求家用电器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防护措施,以保护消费者使用的安全。如:规定了防触电保护,过载保护,防辐射、毒性和类似危害的措施。上述标 准还规定了家用电器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在正常使用中安全可靠地运行,即使在使用中可能出现误操作,也不会给使用者和周围环境带来危害。
家用电器安全防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防触电保护方式分;另一类是按防水程度分。为阐 明家用电器5种防触电保护方式,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 1 基本绝缘 施加于带电部件对电击提供人基本防护的绝缘。是指在电器中的带电部件上 ,用绝缘物将带电部件封闭起来,对 防触电起基本保护作用的绝缘,如套有绝缘材料的铜、铝等金属导线。从结构上,这种绝缘都置于带电部件上,直接与带电部件接触。
2 附加绝缘 在基本绝缘万一损坏时,为对电击提供保护而另外施加于基本绝缘的独立绝 缘。如电热毯电热丝外包覆的塑料套管。
3 双重绝缘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系统。同时具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起防 触电保护作用的绝缘,一旦基本绝缘失效时,由附加绝缘起保护作用。如电视机电源线就采用双重绝缘。
4 加强绝缘 在GB 4706 1规定的条件下,提供与双重绝缘等效的防电击等级,而施加于 带 电部件的单一绝缘。它提供的防触电保护程度相当于双重绝缘,但它是一种单独的绝缘结构,可以由几个不能像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那样单独试验的绝缘层组成。
下面介绍五种防触电保护方式:
1. O类电器 依靠基本绝缘防止触电的电器。它没有接地保护,在容易接近的导电部分和设 备固定布线中的保护导体之间,没有连接措施。在基本绝缘损坏的情况下,便依赖于周围环境进行保护的设备。一般这种设备使用在工作环境良好的场合。近年来对家用电器的安全要 求日益严格,O类电器已日渐减少,老式单速拉线开关控制的吊扇是O类电器。
2. OⅠ类电器 至少整体具有基本绝缘和带有一个接地端子的电器,电源软线中没有接地导 线、插头上也没有接地保护插脚,不能插入带有接地端的电源插座。老式国产波动式电动洗衣机大多是OⅠ类电器。只备有接地端子,而没有将接地线接到接地端子上,使用时由用户 用接地线将机壳直接接地。
3. Ⅰ类电器 除依靠基本绝缘进行防触电保护外,还包括一项附加安全措施,方法是将易 触及导电部件和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容易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失效时,也不会成为带电体。例如,国产冰箱都是Ⅰ类电器—连接地线。
4. Ⅱ类电器 不仅仅依赖基本绝缘,而且还具有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一般是采用双重绝 缘或加强绝缘结构,但对保护接地是否依赖安装条件,不作规定。例如,国产电热毯大多是Ⅱ类电器。Ⅱ类电器上标有特殊符号:“”
5. Ⅲ类电器 这类电器是依靠隔离变压器获得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来进行防触电保护。同时 在电器内部的电路的任何部位,均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物中的安全特低电压,是指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特定电源供 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个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我国规定安全特低电压额定值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电器设备采用了超过24V 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目前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多属Ⅲ 类电器。
家用电器安全防护按防水保护程度可分为4种:普通型器具、防滴型器具、防溅型器具、水 密型器具。家用电淋浴器、快速式电热水器。部分房间用空调器属于防溅型电器,吸尘器有普通型、防溅型电器两种,部分电热毯也有做成水密型电器,标志为IPX0~IPX7
❹ 防触电保护级别是怎样划分的
36v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不会触电。
当然36v以上根据触电时间而定是否有生命危险。
如果电压太高,应该会直接去见阎罗王吧。
对我的答案还满意吧?!
❺ 防触电保护1类表示什么意思
防触电保护Ⅰ类电器 :除依靠基本绝缘进行防触电保护外,还包括一项附加安全措施,方法是将易触及导电部件和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容易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失效时,也不会成为带电体。例如,国产冰箱都是Ⅰ类电器—连接地线。
下面介绍五种防触电保护方式:
1. O类电器 依靠基本绝缘防止触电的电器。它没有接地保护,在容易接近的导电部分和设 备固定布线中的保护导体之间,没有连接措施。在基本绝缘损坏的情况下,便依赖于周围环境进行保护的设备。一般这种设备使用在工作环境良好的场合。近年来对家用电器的安全要 求日益严格,O类电器已日渐减少,老式单速拉线开关控制的吊扇是O类电器。
2. OⅠ类电器 至少整体具有基本绝缘和带有一个接地端子的电器,电源软线中没有接地导 线、插头上也没有接地保护插脚,不能插入带有接地端的电源插座。老式国产波动式电动洗衣机大多是OⅠ类电器。只备有接地端子,而没有将接地线接到接地端子上,使用时由用户 用接地线将机壳直接接地。
3. Ⅰ类电器 除依靠基本绝缘进行防触电保护外,还包括一项附加安全措施,方法是将易 触及导电部件和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容易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失效时,也不会成为带电体。例如,国产冰箱都是Ⅰ类电器—连接地线。
4. Ⅱ类电器 不仅仅依赖基本绝缘,而且还具有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一般是采用双重绝 缘或加强绝缘结构,但对保护接地是否依赖安装条件,不作规定。例如,国产电热毯大多是Ⅱ类电器。Ⅱ类电器上标有特殊符号:“” 。
5. Ⅲ类电器 这类电器是依靠隔离变压器获得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来进行防触电保护。同时 在电器内部的电路的任何部位,均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❻ 防触电等级:2类
防触电等级:
class 0:产品只有基本绝缘
class 1:产品采用基本绝缘,并具有接地保护
class 2:产品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没有接地保护
class 3:产品是低压电路,不会有触电危险
你这个2类应该就是class 2
❼ 格力空调防触电保护类别1和I分别代表什么
I类设备:指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需将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这样,一旦基本绝缘失效,由于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已与接地线连接,因而使用人员的安全有了保证。
❽ 防触电保护类别(I)是什么意思,是一级的意思吗
回型标志指的是双重绝缘,II类电器必须要有
I 类电器
该类电器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有一个附加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易触及的导电部件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易触及的导电部件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成为带电体。例如,国产电冰箱多为 I 类电器。 (要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
II 类电器
该类电器在防止触电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具有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但没有保护接地或依靠安装条件的措施。例如,国内生产的电热毯多为 II 类电器。 (可以不接地,但要装漏电保护)
三类电器
可以不接地和漏电保护,也就是36以下的安全电压工具。
❾ 防触电保护类别是什么
1、I 类电器
该类电器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有一个附加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易触及的导电部件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易触及的导电部件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成为带电体。例如,国产电冰箱多为 I 类电器。 (要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
2、II 类电器
该类电器在防止触电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具有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但没有保护接地或依靠安装条件的措施。例如,国内生产的电热毯多为 II 类电器。 (可以不接地,但要装漏电保护)
3、三类电器
可以不接地和漏电保护,也就是36以下的安全电压工具。
(9)净水机的防触电保护类型2扩展阅读
触电保护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已为全世界普遍使用。
1930年在欧洲发明了电压动作型漏电保护器,用来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发生的触电事故。1960年出现了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当前,世界上的电压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已被淘汰,而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已经成为漏电、触电保护的主要电气装置。
日本从1964年开始为防止建筑施工现场的触电事故而研制电压动作型触电保护器,1966年从西德引进电磁式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1976年开始生产集成电路的触电保护器。
美国从1967年开始就使用了电流动作型触电保护器,由于游泳池的触电事故导致重视漏电保护器的发展,而且一开始就要求使用漏电动作电流为5mA的触电保护器。
我国从1966年开始研制电压动作型触电保护器,1976年开始研制生产电磁式触电保护器器,1985年左右研制生产了集成电路的触电保护器。
❿ 二类设备的防触电保护采取什么措施
双重绝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