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水设备生产作业指导书
1. 生产作业指导书由哪个部门编写
由那几个部门联合老板一块儿编写,实在懒就品质部吧
2. 水压机的操作规程
(1)当压力计发生故障时,严禁使用水压机。
(2)工作前必须将砧面上的油污、水渍擦干,以免工作时飞溅伤人。
(3)开车前对水压机各部位进行认真检查;如各紧固螺栓、螺母的连接是否牢靠;立柱、工作缸柱塞和回程缸柱塞是否有研伤、积瘤存在;安装在立柱上的活动横梁下行限位器位置是否正确,限位面是否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上、下砧的固定楔是否紧固;各操纵手柄是否轻便、灵活,定位是否正确等。发现问题,应即时修理或更换。
(4)油箱中的油量应达到油标线以上;凡人工加注润滑油的部位,如立柱、柱塞等处,工作前应均匀喷涂润滑油;对操纵机构中各绞链、轴套、摇杆等也要注意添加润滑油。
(5)严禁超出设备允许范围的偏心锻造;切肩、剁料时,禁止在铁砧边上进行,剁刀应垂直放在坯料上,如在剁刀上加方垫时,方垫必须与剁刀背全面接触;禁止使用楔形垫,以免锻压时飞出伤人;冲孔时,开始施压和冲去芯料都要特别小心,禁止用上、下砧压住锻件后使用吊车拔出冲头。
(6)利用吊车配合锻造工作时,坯料在砧面上应保持水平;上砧落到锻坯上时不得有冲击。
(7)所有阀的研配不得泄漏,安全阀在调整好以后,最好打上铅封。
(8)充水罐内的低压水每半年左右应更换一次。
(9)水压机长时间停止工作时,应将水缸和所有管路系统的水放出。
(10)车间内的温度不应低于5℃。
(11)工作结束后应把分配器的操纵手柄搬到停止位置,清理场地,做好交接班工作。
3. 作业指导书与生产工艺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不同:
作业指导书用于产品形成过程中某具体项目,并指导操作人员按其操作。具有规范人员操作作用。
生产工艺相对来说比作业指导书的概念大得多。多指一个产品形成过程全过程的说明。
二、制造不同:
以压力容器制造为例:作业指导书可以为焊接作业指导,热处里作业指导书,甚至自动焊机操作规程或指导书等。而压力容器的生产工艺却包括了画线、标记移植、下料、卷制、焊接、热处理、组装、耐压试验等这多么多过程。
作业指导书:是作业指导者对作业者进行标准作业的正确指导的基准。作业指导书基于零件能力表、作业组合单而制成。是随着作业的顺序,对符合每个生产线的生产数量的每个人的作业内容及安全、品质的要点进行明示。
三、行动方向不同:
操作规程:一般是指有权部门为保证本部门的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而操作规程是指一个系统性的文件,告诉你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指大的行动方向。
所以,一个是系统的,一个是具体的,相当于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3)血液制水设备生产作业指导书扩展阅读: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求,通常应表达出工作的目的、范围及目标,应该按照操作的秩序或顺序,正确地反映要求和相关活动,尽量避免(减少)混淆和不确定度。
作业指导书可引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木单位的工作标准,如设计规范、试验规范和工艺规范等适用的内容。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1、作业所需的资源条件及工作环境;
2、作业应达到的标准,如质量标准及工作质量检查标准等;
3、作业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4、作业应注意事项及管理要求;
5、作业中的安全提示等。
4. 如何编制水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内容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操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过程监测措施、
先采访这方面专家。
5.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编写区别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最好,最实际"原则
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 数量应满足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详见附表16。
· 格式应满足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美观、实用。
b. 编写步骤
· 见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图
· 流程图说明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当作业指导书涉及其它过程(或工作)时,要认真处理好接口;
-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应吸收损操作人员参与,并使他们清楚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c.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 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作业指导书应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才能执行,一般由部门人负责人批准;
-未经批准的作业指导书不能生效。
· 作业指导书是受控文件
-经批准后只能在规定的场合使用;
-严禁执行作废的作业指导书;
-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更改和更新。
6. 作业指导书怎么做
如何编写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作为文件化质量体系的第三级文件,在质量体系的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用于指导具体的作业,如:设备的操作、产品或原材料的试验、计量器具的检定、产品的包装等。
■文/郑天余 董胜智 王凤清
多年来通过作业指导书的实施,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作业指导书在质量体系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是满足客户要求和达到客户满意的手段,更主要的是保证质量目标实现的关键控制环节。下面谈一下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与管理。
1.作业指导书编写的目的:首先明确作业指导书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属于程序文件的范畴,只是内容更具体,对象只需明确回答如何做的问题,没有普遍性和统一性。所以其目的是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2.编写的原则:按照实验室评审准则的要求,作业指导书应具有法规性、唯一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所以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保证最科学、最有效、最实际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3.编写内容:作业指导书是检测活动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其主体是作业内容和要求,因此,内容应当准确。同时,内容的表达顺序同作业活动的顺序要保持一致。
4.编写注意事项:一是作业指导书应专注于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而不是详细的操作。二是ISO9001规定质量体系程序的“范围和详略程度应取决于工作的复杂程度、所用的方法,以及开展这项活动所需的技能和培训”,同样作业指导书的详略程度也与此有关,并应尽可能简单、实用,写你该写,即只写与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及结果的评定方法有关的内容,而有关操作的步骤等内容已在设备操作手册、标准、岗位培训的原始资料中已有描述,人们只需引用或参考这些已经存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必要把它重复一遍。如果是英文的操作规程,应把翻译成中文的操作规程列入作业指导书。三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易于指导试验和管理工作。ISO9000并没有要求用复杂的、冗长的、夸张的语言来编写,无论员工的文化程度有多高,人们都会喜欢看容易阅读的东西,故应选择通俗易懂的句子来表达,避免使用难懂的、生僻的词语。四是作业指导书应易于修改,方便实用,不需要修订页,如需修改按程序替换修改页即可。使用者的需要是很重要的,作业文件应避免全部用文字来表达,可以采用流程图、图表、照片,同时采用较大的字号,避免使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及大量地引用其他的文件或表格。
5.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作业指导书属于质量体系的受控文件,经过批准的作业指导书只能在内部使用,并且按受控文件发放和执行,严禁使用无效版本和作废的作业指导书。
综上所述,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使用是确保内部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检测体系出具的检测结果科学、公证、准确、有效,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笔者认为必须高度重视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管理和实施。
--------------------
怎样编写标准作业指导书
在了解“标准作业”之前,先要认识一下“标准作业”的前身“作业标准”。“作业标准”是对工作成果的具体要求,包括一下三点:
1、完成工作(或工作节拍)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2、工作成果中包含几个客观的指标。
3、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或方法,用扳手还是改锥拧紧螺栓)等服务于具体操作的方法说明。
《标准作业指导书》于《岗位说明书》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包含作业成果标准的内容”。
所以,《标准作业指导书》是指包含针对作业成果的标准描述,和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操作指令的集合。(编写标准作业,与其说是管理者向操作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操作要求,不如说是管理者为操作者提供了更直接的服务)
怎样编写标准作业指导书呢?
首先看看日本能效协会给出的标准作业三要素:
1、操作的循环时间。
2、作业顺序(作业手顺)。
3、标准手持量(操作者到底需要哪些工具和设备,到底可以同时处理多少个被加工物)。
其次是标准作业的精髓:
标准作业的精髓就是为处在不同工作上的所以员工提供这样一种机会和一种比较的标准:
1、让他们对工作的成果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对于工作品质本身的要求。
2、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现自己和他人在工作中的类似问题,从而获得一种更有效 积累自身工作经验的方法,获得一种提高工作经验本身价值的方法。
7. 水处理操作规程
你是问水怎么处理还是问水处理设备怎么操作?
反渗透纯水设备开机前,操作人员首先要熟悉反渗透主机电控面板上各仪表名称及作用,仪表在面板上的安装位置及电路图。反渗透纯水设备若是首次开机,则应打开活性碳过滤器出水管上的排污阀,用肉眼观察排水口,确定水中无碳末水质干净后,关闭排污阀。然后打开微孔膜精滤器下部排水阀,待水质干净后,关闭排水阀。
2、检查净水预处理设备及反渗透主机各部件是否正常,调整各阀门开关状态,保证运行时水路畅通。
3、常开加压水泵进水阀,稍开水泵旁通管回流阀,开度要适中。
4、关闭砂滤器旁通管上控制阀,打开砂滤器进水阀及出水阀。同时关闭碳滤器旁通管上控制阀,打开碳滤器进水阀及出水阀。
5、常开反渗透设备主机浓水调节阀,将高压泵泵后节流阀调整到适中状态。
6、打开精滤器顶部排气水阀,待设备水压稳定后,再关闭排气水阀。
7、将低压配电装置内部四个三相空气开关及一个单相空气开关,全部合上送电。
8、将砂滤、碳滤及全自动软水器的电源插头分别插在220伏插座上,使电源接通,然后调整控制器,达到运行状态。
9、将反渗透纯水设备主机电控面板上电源开关,由OFF关位旋至ON开位,电源接通使进水电磁阀打开,加压水泵及高压水泵同时启动。
10、反渗透主机电源开关打开时,微电脑控制器内部设置将冲洗电磁阀马上打开,反渗透主机自动冲洗。电源每关闭、启动一次,自动冲洗都进行一次。电源关闭时,计时取消,恢复到零位,下次启动重新计时。
11、反渗透纯水设备运行中当进水水压低于低压开关设定值时,低压开关动作,微电脑控制器内部设置将主机高压泵关闭。待水压恢复时,主机高压泵自动启动。
12、待反渗透纯水设备主机冲洗结束后,适当调整高压泵泵后节流阀,控制膜前进水压力不得超过15kg/cm2。同时调整浓水调节阀,控制纯水流量。满足上述条件后,再将浓水调节阀与高压泵节流阀配合使用调整,使设备回收率在合适范围内。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将浓水调节阀完全关闭,否则会使反渗透主机压力突然升高,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危及操作者的安全。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