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设施设备日常管理
⑴ 如何做好物业设备设施管理
社区内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折损更换是物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自来水,下内水以及高压配容电的维护,降低停水停电频率;电梯的日常维护配件更换,保证电梯运行平稳降低电梯停运次数等,都是减少业主投诉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云家佳物业平台“设备管理”项,扫码进行巡检维护,对每一台设备实时监督,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体系,每一台设备的巡检维护记录都可追溯。
⑵ 如何做好物业设备设施管理
做好设备设施抄管理是提现物袭业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电梯、消防设备这些,云家佳物业平台的设备管理项可以帮助物业公司高效的做好设备设施管理,在每一台设备贴上二维码,物业扫码进行巡检维护,对每一台设备实时监督,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体系,每一台设备的巡检维护记录都可以追溯,使得物业设备管理互联化网、数据化、可追溯化。
⑶ 物业小区楼栋水电设施及公共场所的维护程序是什么
物业共用部位及设备设施的运行、维修、养护和管理
1、房屋共用部位的维护和管理
共用部位是指住宅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包括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
制定严格的装修管理规定,保证房屋主体结构安全,保证房屋外立面整洁、美观、统一。定期对房屋共用部位进行巡视检查。
2、房屋共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共用设施设备指住宅小区或单幢住宅内,建设费用已分摊进入住房销售价格的共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压水泵、电梯、天线、供电线路、照明、锅炉、暖气线路、煤气线路、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沟渠、池、井、非经营性车场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等。
建立明细的设备台账,制定详细的“设备检查保养计划表”;维修人员按计划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所有设施设备有统一的编号;对设施设备存在的故障或隐患及时排除,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3、智能化设施设备管理
范围包括:楼宇对讲系统、用户宽带数据网系统、室内红外线报警系统,周界红外线对射报警系统、门禁及车库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
根据智能系统的构成、分系统设备的组成情况,建立起适合小区的智能系统、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从管理前期介入人员培训入手。做好智能系统设备的档案管理、智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系统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质量的检查及设备维修管理,并以科技为先导、智能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全方位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智能系统功能。
(二)设备故障处理规程
1.故障分类
设备在运行中,凡由于人为或非人为因素造成不能提供正常情况均为故障,凡故障发生时,均应视情况分重大故障和一般故障两级处理。
重大故障包括:人身伤亡事故;设备故障导致经济损失达人民币几万元以上;因故障引起整个住宅区停水、停电、停气;发生火灾等。
除上述重大故障外,其它为一般故障。
2.重大故障处理职责
凡发生重大故障,由值班人员立刻报告所在物业服务中心主任并按相关应急处理程序采取措施,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指挥故障处理。
对于一般故障,物业服务中心主任可授权值班负责人处理。
3.故障处理通则
(1)发生故障时,值班员应立即处理,一般故障应先汇报后处理,事后作好记录。重大故障应一面处理,一面汇报,无法处理的应尽快报告阳光花园三期物业服务中心主任。
(2)根据表计的指示和设备的外部征象,判断故障的全面情况,尽快限制故障的发展,迅速地排除危及人员及设备安全的因素。
(3)最迅速地恢复设备(设施)至正常运行状态。
(4)处理故障必须迅速、正确、果断、镇静。不得违反安全规程。
(5)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是处理故障的全面领导人,负责调动、安排有关人员采取相关措施。
(6)对于需要立即抢修的设备,值班员应判断故障部分和性质后在工程技术人员到达之前,把工作现场安全措施作好。
(7)发生故障应仔细注意表计和信号的指示,并记录操作的时间和故障现象。
供电电源停电故障处理规程
电源故障分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1、在接到供电部门发出的停电通知后,物业服务中心应在一小时内通知各单位。
2、正常情况下的倒闸操作,物业服务中心接到通知后,提前一天发出停电通知。
3、若供电系统全部停电,启动发电机组,保证供电需要。
4、如因住宅区内故障引起供电回路停电,应在排除故障后恢复送电。
5、如设备或线路的电气联络部分发热、发红,不能继续运行时,应设法将负荷倒换至其他设备线路供电或者降低负荷,并继续观察,采取相应措施。
6、低压配电盘母线、及其引出线故障时,应将故障段母线隔离,然后设法对未受影响的部分恢复送电。
(五)停水及故障处理规程
1、接到自来水公司发出的停水通知后,物业服务中心应在一小时内通知各单位。
2、若安排水池清洗,物业服务中心应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发出通告,通告内容包括清洗时间、停水时间、影响范围等。
3、给排水设备故障一般处理程序
4、供水泵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应马上启动备用泵,然后及时对故障泵进行维修。
5、排污泵出现故障时,应迅速抢修,若一时不能修复,应准备临时借用设备。
6、若供水管网出现故障、发生泄漏等影响正常供水,值班人员应立即关闭泄漏部位前端阀门,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抢修。
7、排污管、雨水井等因堵塞造成下水不畅、浸水等,立即组织人员疏通。
8、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详见附件】
物业共用部位及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养护和管理目标:
公共设施设备完好率96%以上,零修、急修及时率100%,维修工程一次合格率92%以上,有效投诉办结率96%以上,回访率100%,物业使用人满意率78%以上。
⑷ 小区内的消防用水设施是由水厂管理的吗
不是水厂。是物业,没有物业的话那就业主委员会,没有委员会那就是全体业主。
物权法
第七回十答条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第七十三条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但以上两条都没有明确消防设施,又找了建设部印发的《物业服务合同范本》,其中中明确了共用设施设备是指共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压水泵、电梯、天线、供电线路、通讯线路、照明、锅炉、供热线路、供气线路、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沟渠、池、井、非经营性车场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_____等。(第二条 物业管理服务内容 二、房屋共用设施设备及其运行的维护和管理)
⑸ 纯化水设备管理制度
日常保养的主要内容:
清除设备表面的油渍、灰尘、污物,使设备外观清洁。
检查供水设施是否完好畅通,是否有街头松动、漏水等现象。
日常保养工作的具体措施由配料间负责人督促操作工进行,并填写
《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记录》,设备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
维修保养
维修保养是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对部分零部件拆卸、清洗、修复,如要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一般保安过滤器滤芯需要一到三个月拆洗一次,如洗后仍透水效果差就需要更换。具体操作详见说明书“保安过滤器维护”。
原水泵和纯水泵工作压力不得超过0.6MPa,一级和二级增压泵工作压力不得超过1.2MPa。
检查电器装置,保证电器各部件处于完好状态,并做好机械部分的润滑工作。
对设备的维修,若本厂无能力可委托设备生产厂家进行。
维修保养后填写《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记录》。
设备临时故障的维修程序
操作工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维修人员。
设备维修人员根据提供的信息查看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故障的排除。
对不能排除的故障,由设备部门上报厂长并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故障排除后,设备维修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单”。
设备日常检查操作
操作员每天应对机器易松件、易损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水泵电机有无异常发热的现象。
要求每天记录各测试数据4次,记录时间分别为上班时、上午11:00点、下午14:00点及下班前。若设备长时间不使用,应每隔一天运行2小时,防止系统内结垢和细菌滋长。
生产中发现异常情况时报告设备维修员,并对相应嫌疑产品原料进行适当处理。
每周至少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督查。
⑹ 给排水管理制度
提供1篇参考:
给排水系统运行、操作、维修保养制度
1 管理职责
1.1 维修工负责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
1.2 工程管理员负责给排水设备(设施)综合管理及上述工作的检查监督。
1.3 工程主管负责审核给排水系统年度保养计划;
1.4 物业管理员负责向有关部门通知供、停水情况。
2 管理程序
2.1 管理范围的界定:
2.1.1 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供水管线及设备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维护、管理。
2.2 水泵房的管理要求
2.2.1 水泵房门外左上方应悬挂 “机房重地,闲人莫入”等统一的警示牌,水泵房内地 面平整、墙面为白色涂料,管道应有流向标识;
2.2.2 生活用水管道油漆成绿色;消防用水管道油漆成大红色;污、废水管道油漆成黑色;金属设备机座、支架油漆为黑色,各类泵、阀、电机等机电产品按本色复漆。
2.2.3各种设备控制箱和阀门悬挂统一标识牌、开、闭状态牌,且符合实际情况;
2.2.4 水泵房内应悬挂给排水系统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及给排水系统图、机房责任人、《外来人员出入记录》、《水泵房日常巡检记录表》。
2.2.5 水泵房应通风良好,照明充足,并有应急照明,门窗开启灵活。
2.2.6 水泵房内严禁存放无关杂物,机房内禁止吸烟,应配备相关消防器材,防小动物设施完好。
2.3 水泵房的作业要求
2.3.1 泵房内所有机电设备由专人操作,无特殊情况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泵房。外来人员进入泵房,必须在《外来人员出入记录》登记。
2.3.2 值班人员应每天一次清洁泵房,确保室内设施无积灰、无杂物,环境适宜。
2.3.3 管理和作业人员应遵守有关排污、噪音、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规定。
2.3.4 生活水泵常用泵、备用泵轮换使用,周期为7-10天。
2.4 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计划制订及审核
2.4.1 工程部管理员,每年12月20日前根据厂区供排水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编制下年度的《厂区共用设备、公共设施年度保养/大修计划表》,管理处工程主管负责审核。
2.4.2 厂区物管处经理须将工程部复核后的《厂区共用设备、公共设施年度保养/大修计划表》需要动用维修金的,提交后勤领导书面确认后实施,并报公司备案。
2.5 给排水设备维修保养的实施
2.5.1 日常巡检:
值班人员每天巡视 ;确认运转是否正常,供水系统有无损坏或滴漏,并对其巡查的设备按规定记录 发现故障,及时上报
维修工每日巡视一次厂区内主供水管阀门以及道路雨水井,
检查过程中发现给排水设备设施有不正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详细地汇报给主管领导,请求协助解决。
⑺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详细规范
1.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二次供水管理。
2.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及水箱清洗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并经卫生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才能上岗,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3.二次供水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所用材料必须无毒、无异味,不得影响水质卫生,其材料应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有效卫生许可批文。
4.二次供水水箱内壁应光滑,便于清洗,顶部有盖,并设换气孔套上纱网,周围有防护措施。
5.二次供水设施能正常运转,设备整洁,地面干净,储水箱应加盖上锁,专人专管。
每年必须用符合标准的消毒药剂彻底清洗消毒一次,水质由具备法定资格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水质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规定的标准方可饮用。
6.在水箱周围半径10米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等存在,不得堆放有毒有害物质,水箱周围应干净。
7.二次供水设施不得与城市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水箱的溢水管应高于下水道最高水位并有防污染设施。
8.泵房上锁,生活泵房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9.水箱顶盖必须加锁盖好,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揭开顶盖。
10.运行人员随时注意各水箱水位计的显示水位,注意观察各水箱是否有渗漏情况,保证水箱正常运行。
11.一旦发现饮用水水质有异常改变,不得隐瞒水质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市卫生行政部门和供水行政部门及疾病控制机构。
12.承包给清洗公司清洗的单位,必须签订《承包合同书》,确保清洗消毒质量。
(7)水设施设备日常管理扩展阅读:
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要求:
1.设施周围应保持环境整洁,应有很好的排水条件,供水设施应运转正常。
2.设施与饮水接触表面必须保证外观良好,光滑平整,不对饮水水质造成影响。
3.通过设施所供给居民的饮水感官性状不应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不应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引起肠道传染病发生或流行。
二次供水设施设计的卫生要求:
1.设计水箱或蓄水池:
饮用水箱或蓄水池应专用,不得渗漏,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水箱其顶部与屋顶的距离应大于80cm,水箱应有相应的透气管和罩,入孔位置和大小要满足水箱内部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入孔或水箱入口应有盖(或门),并高出水箱面 5cm以上,并有上锁装置,水箱内外应设有爬梯。
水箱必须安装在有排水条件的底盘上,泄水管应设在水箱的底部,溢水管与泄水管均不得与下水管道直接连通,水箱的材质和内壁涂料应无毒无害,不影响水的感观性状。水箱的容积设计不得超过用户48h的用水量。
2.设施不得与市政供水管道直接连通,有特殊情况下需要连通时必须设置不承压水箱。
设施管道不得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如必须连接时,应采取防污染的措施。设施管道不得与大便口(槽)、小便斗直接连接,须用冲洗水箱或用空气隔断冲洗阀。
3.设施须有安装消毒器的位置,有条件的单位设施应设有消毒器。
4.设计中使用的过滤、软化、净化、消毒设备、防腐涂料, 必须有省级以上(含省级)卫生部门颁发的“产品卫生安全性评价报告”。
5.蓄水池周围 10m以内不得有渗水坑和堆放和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围 2m内不应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预防性卫生监督:
卫生部门必须参加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水质检测(按本规范全项指标, 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设施日常使用的卫生要求:
1.设施的管理部门负责设施的日常运转、保养、清洗、消毒。
2.管理单位对设施的卫生管理必须制定设施的卫生制度并予以实施, 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上岗。
3管理单位每年应对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并对水质进行检验, 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保证居民饮水的卫生安全。
4.发生供水事故时,设施和管理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 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并协助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⑻ 如何安全使用,管理水滑梯设备
1、应在明显的位置公布各种水上游乐设施的游乐规则和游客须知,操作服务人员应随时向游客宣传注意事项,并设置广播反复宣传,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制止游客的危险行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对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应有明显的提醒游客注意的警示标志。
3、各水上游乐项目均应设立监视台,有专人执勤、监视台的数量和位置应能看清全池范围。
4、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救生员。救生员须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经专门培训掌握救生知识与技能并持证上岗。
5、随时向游客报告天气变化情况,为游客设置避风、避雨的安全场所或具备其他保护措施。
6、水上乐园内的地面,应确保无积水,无碎玻璃及其他尖锐物品。
7、设置值班室、配备值班员,设置医务室、配备能够胜任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和急救设施。
8、安全使用化学药品,每天营业前对水池池底清洁一次,对水面漂浮杂物应进行打捞。
9、每天定时检查水质,水质应符合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规定,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应符合GB/T16767-1997《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的规定。
10、开放夜场时,其主要通道和公共场地应设有充足的灯光照明设备,儿童涉水池、儿童滑梯水池,其水面照度不低于75LX,其他游乐池不低于50LX。
11、在游乐过程中,应密切注视游客安全状态,适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项,及时纠正游客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举止。排除安全隐患。
12、某些游乐活动如有游客健康条件要求或不适合某种疾病、患者参与的,应在该项活动入口处以“警告”方式予以公布。
13、水池或滑梯进行游乐前或便后必须经淋浴,浸脚消毒。
⑼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要求
3.3.1 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生活饮用水管理工作。
3.3.2为学生提供的生活饮用水必须符合《生活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版)。
3.3.3有自建集中式供水或二次供水设施,必须做到:
(1)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
(2)水源的选址、供水设施包括二次供水蓄水池(箱)排污管、溢水管设计和所用材料,必须符合《生活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
(3)使用的过滤、软化、净化、消毒设备、防腐涂料等涉水产品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4)严格按照《生活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以及《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有关规定,针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完善水源及供水设施(含二次供水设施)卫生防护设施,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5)二次供水蓄水池、水箱必须专用、专人管理,观察孔必须加盖加锁。
(6)如自建集中式供水同时还有市政供水,应严格按照《生活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有关规定,其供水管道不得与市政供水直接连接。
(7)必须有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并坚持对水质进行消毒。
(8)应配备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人员,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如果不具备检验条件,必须委托经计量认证合格的检验机构按照《生活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版)要求进行水质检验。建立水质卫生检验档案。
(9)定期对蓄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水质检验合格方可重新供水。
3.3.4采取分散式供水,必须做到:
(1)应参照《生活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水源防护有关规定,根据本校水源类型和地理位置因地制宜的设置井房、蓄水池、围墙、警示牌等水源防护设施,制订切实可行的卫生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做到:①水井及水源取水点30米防护范围内不得有旱厕、污水坑、垃圾堆等污染源。②井房必需设置有门,加锁,指定专人管理。③井房内不得放置杂物,严禁放置有毒化学物品。
(2)以泉水、河水等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的,应在取水点设置封闭式蓄水设施。设计要求参照《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有关规定。
(3)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参照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四部分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疫区生活饮用水的消毒方法”)。
(4)定期对水质进行检验,夏秋季节及传染病流行时期应根据情况增加水质检验次数(检验机构及执行标准符合上述自建集中式供水要求)。
(5)使用的水处理剂和消毒剂必须有省级以上(含省级)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证)。不得使用过期或无检验合格证明的消毒剂。
(6)采用分散式供水的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开水,并教育学生不喝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