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移液器滤芯
❶ 吸量管和微量移液器的选取原则
1.产品性能,即移液器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购买之前检测产品性能既有难度又无必要。因此,主要还是依据制造厂商提供的技术数据。在全球移液器市场上影响较大的品牌,如RAININ,EPPENDORF和GILSON等,其提供的技术数据可信度更高。
2.产品的可靠耐用
这一方面,主要取决于移液器所用的材料。对于外壳,应当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耐腐蚀性和较低的导热性(如PVDF材质);对于活塞,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不锈钢、陶瓷和塑料三种材质。不锈钢机械性能好、寿命长,只是不太适合用于强酸强碱的移液;陶瓷则有很高的耐腐蚀性,但机械性能较差。
3.产品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第一,完成一个移液循环拇指的移动距离短,意味着舒适度更高;
第二,比较相同量程的移液器完成一次排液(一定要按到底)所需的拇指用力,这是影响舒适性的关键,用力越少意味着长期使用造成手指损伤的风险越小;
第三,装卸吸头,同样是越省力越好;
第四,移液器的重量适中。
❷ 微量移液器的吸液枪头清洗后可以再次使用吗
看用途而定,液相,MS之类的不能重复使用
❸ 微量移液器的原理
微量移液器是一种在一定容量范围内可随意调节的精密取液装置(俗称枪),基本原理是依靠装置内活塞的上下移动,气活塞的移动距离是由调节轮控制螺杆结构实现的,推动按钮带动推动杆使活塞向下移动,排除活塞腔内的气体。松手后,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从而完成一次吸液过程。
❹ 用移液器吸取微量含甘油的液体怎么样能更准
很多初次使用微量移液器的人,总以为移液器的操作非常简单,其实不然。移液器的操作是科学试验的第一步,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试验操作,但绝大多数人对移液器的操作都有偏见。其实移液器的操作学问很多。不妨问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就可以看出您的操作有无偏差。 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围以外较大量的液体,请使用移液管进行操作。
整个移液器的下半部能够高温灭菌,只要将下半部轻轻旋开,即可卸下进行灭菌。因此可以在进行一些有生物危险性或无菌要求比较高的工作。整支灭菌只适用于极少数实验,移液器灭菌方法需要按规定的步骤操作,如果长时间步骤灭菌会影响移液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移液前先用液体预湿吸头内部,即反复吸打液体几次使吸头预湿,吸液或排出液体时最好多停留几秒。尤其对于移取体积大的液体(如1000~1),建议将吸头预湿后再移取。
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
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精确度。
标准操作:
适用的液体:水、缓冲液、稀释的盐溶液和酸碱溶液。
1、按到第一档,垂直进入液面几毫米。
2、缓慢松开控制按钮,否则液体进入吸头过速会导致液体倒吸人移液器内部吸人体积减少。
3、打出液体时贴壁并有一定角度,先按到第一档,稍微停顿1s后,待剩余液体聚集后,再按到第二档将剩余液体全部压出。
❺ 移液器操作问题--挥发性物质吸取
以上两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是那样操作比较麻烦,现在不是有带滤芯的枪头嘛,可以用
❻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 未装吸嘴的微量移液器绝对不可用来吸取任何液体。
2. 一定要在允许量程范围内设定容量,千万不要将读数的调节超出其适用的刻度范围,否则会造成损坏。
3. 不要横放带有残余液体吸嘴的移液器。
4. 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样品。
❼ 一个高二生物问题:微量离心管和微量移液器 一样吗有啥区别!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不一样。用途不一样。离心管是用来分离东西的,而移液器是用来转移液体的。
❽ 微量移液器吸取试剂后应该
A、吸液时按住第一档,垂直进入液面几毫米,并缓慢松开控制按钮,A错误;
B、打出液体时贴壁并有一定角度,先按到第一档,稍微停顿1s后,待剩余液体聚集后,再按到第二档将剩余液体全部压出,B错误;
C、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枪头都必须更换,防止污染移取的液体,C正确;
D、移液器使用完毕后,需要将移液器卸掉吸液头,并调到最大量程,D错误.
故选:C.
❾ 带滤芯的移液器枪头大家平时用吗
移取挥发性酸还是有必要用这种吸头的,否则腐蚀了里面的金属配件还是很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