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污水处理厂
Ⅰ 安徽省金寨县新城区是怎么规划的
金寨县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十二五”规划
编辑日期:2010-12-26 作者/编辑:马士君 阅读次数: 1 次 [关 闭]
金寨县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十二五”规划
一、总则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和省委提出的加快城镇化的战略决策,抓住安徽“东向发展,奋力崛起”的战略机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促进县域城镇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大力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高县域城镇整体竞争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尽快将金寨县建设成安徽省会经济圈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成生态文明、宜居宜业、开放创新的和谐区域。
2、基本目标
以生态、山水园林小城市为基准,基础设施完善,文化设施先进,以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为标志的中小学等义务教育体系发达,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并运转正常,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有所为、人有所养、居有其屋、心情舒畅和谐的社会局面基本形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增强其集聚力和辐射力,逐步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功能完善、实力较强的山水园林城市。
二、现状与问题
金寨县大城关建设经过6年的奋力拼搏,薄弱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金寨县公路交通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形成以省道209、省道210为骨架,梅古路、丁青路等县道为经络,辐射各乡镇,连接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旧城区道路的改造是必要的。金寨县县城道路丁字路多、道路宽度有限、路网密度不够都是限制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受河流和自然地貌的影响,道路不成规矩,也是路网布局不合理的重要因素。随着大城关建设的大力度推开,首当其冲的就是道路改造。还有一个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的方面就地交通管理的“软件”工程问题。目前金寨县县城出现的交通矛盾,道路设施等硬件条件,固然是一个问题,但软件建设也是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的交通堵塞,不是道路不宽,而是违章行驶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同时环卫设施也相对落后,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也十分欠缺。
三、需求分析与预测
1、城镇人口规模:到2015年城镇人口为15万人。
2、城市用地规模:到2015年城市用地规模约为15平方公里。
四、任务与目标
老城河西、河东二区居住用地重点进行改造、完善,增加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建的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老城新河区和新城区金顾路两侧、南北二片。老城区原则上不再安排工业用地,对现状工业用地逐步调整改造搬迁。重点发展建设经济开发区。重点完善并强化老城区的商贸功能,合理配置商业服务网点,建设新城区金顾路南侧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完善老城区道路网系统,打通或改造联系新城区的“瓶颈”道路和断头路。开辟并新建新城区部分道路。重点建设老城区园林绿地系统,改造和完善以烈士陵园、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遗址公园为主体的城市文化公园和青年路滨河公园。重点进行老城区排水系统和史河防洪堤建设,尽量减少或避免对史河水体的污染及洪水对城市的威胁。
五、项目规划
1、道路系统、公共交通规划。
(1)路网结构
城市路网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主干道路幅宽34-46米,次干道路幅宽24-34米,支路路幅宽10-24米。
(2)道路格局
以自由式道路为主,灵活布局。新、老城区路网自成系统,由城市主干道相连接。
老城区重点进行现有道路网的调整、改造和优化。规划形成以沿史河平行发展的鱼骨状城市干道为主体,枝状和环状城市道路相衔接的格局。
鱼骨状城市干道:史河路、新河南路、金江大道和滨河北路。
史河路:位于梅山老城河西区中部,连接老城河西区与梅山水库风景区、河东区、新河区的主要道路。红线拓宽到30米,断面为一块板形式。
新河南路:位于梅山老城河西区北部,南接史河路,联接老城河西区与新河区的主要道路。红线宽30米,断面为一块板形式。
滨河北路:联接梅山水库风景区与河东区的主要道路。
新城区规划城市主干道布局成“二纵、二横、三环”的格局
二纵:金叶路、经二路
二横:金顾路、纬九路
三环:围绕城市中心区、北部工业区和南部革命遗址公园3条外环路。
(3)公交线路规划
根据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综合分析城市居民出行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规划4条公交线路。
保留现有1、2、3路车公交线路,并将线路延伸到城市北部工业区。
新开辟2条公交线路,分别为:4路车由老城河西区商业文化广场—新河区中心—6号桥—新城区市政广场;5路车由梅山水库大坝—河西区商业文化广场—新河区中心—红石嘴风景区—新城区市政广场(即城市公交旅游观光休闲专线)。
2、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分为3个层次,即适合于城市地理环境特点的生态园林区,依托河流等自然条件所形成的绿化框架和城市块状绿地。
(1)生态园林区
由梅山水库风景区、红石嘴风景区、红石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及城区周围生态林地、经济林地构成。
(2)绿化框架
通过疏浚、整理、拓宽史淠灌渠、潘冲等河道,培植两岸绿化,形成带状绿化构架。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干道两侧原则要求建设20米左右的防护绿地。
(3)地块绿地
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在新、老城区各设置一处城综合性公园。
纪念性公园:位于老城区,在现有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的基础上,建成以革命历史教育、文化宣传展示为主题的城市纪念性公园。
革命遗址公园:位于新城区南部,充分利用潘冲水系以及大片山岗坡地,建设革命遗址公园。
3、给水规划
(1)水源地
梅山水库是城市发展可供选择的理想水源地。
(2)用水量预测
预计近期将达到9.0万吨/日。
(3)水厂规模
近期日供水能力达到9万吨/日,规划在新城区江店建设一座日供水能力8万吨/日水厂。
(4)供水管网规划
老城区在原有城市给水管道的基础上将主干管布置成环状,支管成枝状和环状相结合的供水管网;新城区沿城市主干道铺设环状给水主干管,环状主干管间设连通管,建成环状与支状相结合、运行安全可靠的供水管网。
4、排水规划
(1)规划原则及目标
充分利用自然水系及原有的排水设施,疏浚、整治史河及其它管渠,提高调蓄和排水能力。雨水就近排入水体。合理划分雨水排放区域,确保汛期雨水快速排放。合理确定排水体制,防止环境污染。
(2)雨、污水排放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目前新城区北部工业区已建成一座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我们将借此契机完善新老城区的污水管网系统。雨水排放按照“分区排水,就近排放”的原则,就近排入管渠,最终排入史河。
5、供电规划
(1)规划原则及目标
规划用电需求按较高水平预测,供配电设施按较高标准设置,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充分利用现有供配电设施,节省投资,并做好近、远期城市电源和网络布局上的衔接。
满足《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要求。
(2)电源选择及设施
黄林220KV变电所,规划作为城市主要供电电源。
现有二龙岗35KV变电所,主要向新城区供电。规划近期在新河区建一座35KV变电所,
(3)电网规划
规划城网电压等级为110KV—35KV —10KV—380V、220V,采用环枝状的电网系统,以提高城市用电的可靠性。10KV线路设置于负荷中心,并采用开闭所、配电所等高压联结方式,以缩短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
(4)敷设方式
城市电力线路应与城市道路走向和高压线走廊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近期10KV以上输电线路在原有杆线基础上,尽量采用埋地电缆。电力线路敷设时应设于路东或路南。
6、电信规划
(1)规划原则及目标
按较高水平预测电话业务量,并高标准设置相应设施。大力发展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以及可视图文、电子信箱、智能数据通信业务,提高邮电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到2015年,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80%,市话装机达6.5万门。
(2)电信局所规划
保留现老城区电信局,并使交换机容量扩容至3万门;在新城区新设1个综合电信局,交换机容量达10万门。沿城市主次干道布置地埋电信电缆,与电力电缆异侧。城市居住区或建筑物集中处,设置电话交换箱。
(3)邮政局所规划
保留现老城区邮政局。在新城区市政广场西侧新建1座邮政综合大楼。到2015年,规划建成区设置邮政网点7处,并结合各功能分区中心均匀布置,以满足居民就近用邮需要。
(4)广播电视系统规划
到2015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7、燃气规划
(1)规划原则及目标
规划使用清洁方便的能源。城市燃气系统优先满足城市居民和公共建筑用气需要,适当考虑少量工业企业用气。规划期内将采取组团式管道液化石油气供气为主,瓶装液化石油气供气为辅。燃气气化率达到100%。
(2)供气设施布置
规划在城区外围布置三个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分别位于老城河西区西部、新河区西北部和新城区南部边缘山坳中,以就近供应城市各分区。按供应服务半径0.5公里设置一个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每个供应站以供应5000—7000户为宜,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
六、实施保障与建议
(一)规划宣传渐入人心。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把规划法律法规及城市规划宣传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宣传,构建宣传网络,提高宣传效果。每年《城市规划法》实施纪念日开展出动宣传车,张挂横幅,领导讲话等方式宣传规划法律法规,并在金寨县政府网设立规划宣传网页。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制订后,规划部门要印制专门的宣传手册,送发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并在城市中心树立大型宣传图画。通过反复宣传教育,城市总体规划逐步被市民熟悉和认可,大大提高城市规划公共参入率,规划理念渐入人心。
(二)规划管理有所加强。规划部门认真履行城市规划管理职能,严格规划审批,强化规划执法,保障城市规划依法有序实施。规范管理程序,规划部门结合金寨县实际,制订完善了《金寨县规划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程序》,严格规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监管程序,规范了城市规划管理流程。严格了规划审批。规划部门整合管理职能,明确工作职责,组建了一支精干、高效的规划管理队伍。城市建设项目从选址、放线施工到验收每个环节都有专人签名把关,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同时,分片负责,全天巡查,确保城市建设符合规划要求。近两年来,规划办证率达100%,逐步完善规划管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强化了规划执法,规划执法队伍严肃查处无规划或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行为。积极配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及时拆除违反城市规划的各类建筑物或构筑物,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Ⅱ 金寨县有哪些乡镇
金寨县下辖12个镇:吴家店镇、天堂寨镇、斑竹园镇、白塔畈镇、双河镇、汤家汇镇、燕子河镇、麻埠镇、古碑镇、青山镇、梅山镇、南溪镇。
11个乡:关庙乡、花石乡、槐树湾乡、长岭乡、果子园乡、油坊店乡、铁冲乡、桃岭乡、张冲乡、沙河乡、全军乡。
金寨县:区划沿革
1996年,金寨县辖10镇18乡。
1997年,黄龙镇更名为双河镇。镇人民政府驻双河。
2004年,金寨县乡镇由28个调整为11个镇、15个乡:
一、撤销江店镇、洪冲乡。
二、调整梅山镇,将江店镇、洪冲乡整建制并入梅山镇。调整后梅山镇辖11个居委会、4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梅山(原梅山镇政府驻地)。
三、保留南溪、古碑、双河、汤家汇、青山、斑竹园、燕子河、吴家店、天堂寨、响洪甸10个镇和白塔畈、油坊店、槐树湾、桃岭、长岭、花石、沙河、果子园、张冲、关庙、铁冲、银山畈、全军、张畈、水竹萍15个乡。
(2)金寨县污水处理厂扩展阅读:
金寨县的历史沿革:
秦,属九江郡,为六、潜等县地。
西汉,分属扬州刺史部庐江郡和豫州刺史部汝南郡,由潜、六、安风、雩娄等县分领。
东汉,属庐江郡的潜、六安、安风、雩娄。部份时期为诸侯国领地。
三国,为魏地,分属扬州庐江郡和豫州安丰郡,由六、雩娄、松滋等县分领。
西晋,分属扬州庐江郡和豫州安丰郡,由潜、六和雩娄、松滋等县分领。
东晋,分属庐江、弋阳、西阳、淮南等郡,为潜、蓼、安丰、松滋、雩娄等县地。
南北朝,部份地先后为宋、齐、梁所辖。
宋,先后属淮南、庐江、汝阴郡及边城左郡。
齐,为庐江、安丰、汝阴郡地。
梁,为庐江、岳安、北淠郡和安丰郡地。
北魏,属霍州西边城郡的开化、雩娄、安丰等县。麻埠曾为西边城郡治所在。
东魏,先属霍州北淠郡,后属西边城郡。
北齐、北周均曾领有县境部份地区。
隋,先为义、扬、光、寿、庐州地,后废州为郡。境内分属庐江郡的霍山、淠水,淮南郡的霍邱,弋阳郡的固始、殷城等县。
唐,先后属庐、寿、光、义、霍诸州。贞观改制,属淮南道寿州、光州。天宝元年后为寿春郡和弋阳郡属县分领。
五代十国,先后为吴、南唐、后周领地,分属寿州的盛唐、霍山、霍邱及光州的固始、殷城等县。
北宋,先后分属寿、光二州,为六安、霍邱、固始、商城数县地,后属淮南道,不久改称淮南路,又后属淮南西路寿春府安丰军的六安、霍邱二县及光山军的固始县分领。
南宋,属淮西路,先后为六安军、安丰军、光山军地,分属六安、霍邱、固始数县。
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分属淮西江北道庐州路六安、安丰路霍邱、汝宁府光州固始。
明,初属中都临濠府,后属六安州、霍山县和凤阳府寿州的霍邱县,及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州的固始县地。成化十一年(1475年)分置商城县后,县西境分属商城、固始。
清初,属江南和河南行省。康熙六年(1667年)后属安徽、河南二省,为安徽省庐州府六安州、霍山县与颍州府的霍邱县地,及河南省汝宁府光州的固始、商城县地。
Ⅲ 金寨县德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金寨县德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2010-07-30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内(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容徽省六安市金寨经济开发区(县污水处理厂南侧)。
金寨县德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1524559229973B,企业法人陈付弼,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金寨县德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印刷电路板、LED数码电子产品及细微防辐射电磁线。五金交电加工、包装材料及建材销售。机械租赁。在安徽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0262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762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金寨县德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金寨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
1、金寨县污水处理厂
该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淮河流域污染治理重点项目之一,座落在经济开发区北六路与金叶路交叉路口。概算总投资7000万元,设计日处理污水30000吨,承担着县城新区及开发区各企业污水处理。一期项目2007年12月始建,建设一座日处理10000吨污水处理站及污水输送管网, 2009年8月,一期工程投入运营。经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2010年,县政府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升级达标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基本满足县城新区污水处理需要。
2、金寨经济开发区110千伏变电站
为保障经济开发区的电力供应,改善区内的投资环境,经县政府积极争取,六安市供电公司立项,县供电公司新建了110千伏变电所,该工程包括550平方米的厂房、110千伏变电构架、35千伏开关室、10千伏变电机组及二次设备室,总投资4800万元,占地8亩, 2008年7月开工建设,2009年元月投入运营。
3、金寨开发区路(桥)网及供水管网
整个开发区路网结构为“一轴十八横”“一轴”即以40米宽的金叶路为中轴线,连接金寨新老城区,为开发区交通主干道,“十八横”即垂直于金叶路相交东西史河大堤的北一至北十一路、北金路、纬一路、江叶路、南一、二、三、四、五路,为人流和物流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沿开发区的路网分布了400—100毫米不同管径的自来水管道,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为企业及安置区群众提供安全用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