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奶厅污水处理
1. 奶牛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奶牛养殖场及园区的各项管理制度
一 人员管理制度
(一)门卫管理制度
1、严禁闲杂人员入场,公物出场要有手续,出入车辆必须检查,未经养殖场负责人批准或陪同,谢绝一切对外参观。
2、严禁非工作人员在门房逗留、聊天,严禁其它家禽、家畜等动物进入场区。
3、搞好门口的内外卫生及防疫消毒工作。非生产车辆严禁进入场区,确需进入的必须严格消毒。
4、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不迟到早退,接班后不擅离工作岗位,夜班不得高枕无忧睡大觉,要不定时察看责任区全部财产,因工作不负责任,丢失损坏财物,照价赔偿,损失重大的,解除劳动合同。
(二) 职工管理守则
1、严格遵守奶牛场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责尽职,积极完成本职工作。
2、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做好出勤登记。
3、认真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交接班手续。
4、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严禁喧哗打闹,不擅离职守。
5、严禁在养殖区吸烟及明火作业,安全文明生产,爱护牛只,爱护公物。
6、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增收节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7、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积极为奶牛场的发展和振兴献计献策。
(三)财务制度
1、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财经制度,树立核算观念,建立核算制度,各生产单位、基层班组都要实行经济核算。
2、建立物资、产品进出、验收、保管、领发等制度。
3、年初年终向职代会公布全场财务预、决算,每季度汇报生产财务执行情况。
4、做好各项统计工作。
(四)技术人员职责;
1、制定牛场年、季、月生产计划和各类牛群的生产任务,包括产奶、产犊,选种、选配,草料消耗,牛群增重及药品计划。
2、协助场长改进工作,提出各阶段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要求,实施技术指导并检查各项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技术措施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3、负责牛群疫病防治、饲养管理及育种工作,不断提高牛群品质,增进牛群健康。总结牛群配种、发病、检疫及不同个体牛只生产性能的提高和减产的原因,并提出技术改进意见。
4、负责制定饲料调配,定量和贮存技术、总结饲养技术经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养技术,实行科学养牛,准确填写牛群档案及各项生产计划资料记录。
5、准确称量和记载牛的产奶量、乳脂率,日增重等。
6、对养牛生产中出现的事故,及时向场领导提出报告,并承担应负的责任。
7、培养提高牛场职工技术水平,及时向场长汇报工作,当好参谋。
(五)饲养人员职责
1、饲养员应熟悉所管牛群的基本情况,熟记牛号、年龄(月龄、胎次)、出生日期、膘情、发情配种和妊娠情况。
2、掌握一定的饲养管理知识、发情鉴定及疾病观察知识,严格按操作规程饲养管理牛群。
3、根据牛群膘情、采食量、体质状况等生理特点区别饲养。根据具体情况搞好分群饲养工作。
4、以先粗后精,勤添少喂为原则,不喂霉烂、变质、冰冻饲料。注意草料中异物,不空槽、不断草。
5、坚持刷拭牛体,保持圈面及周围环境卫生,注意观察奶牛的精神、食欲、二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兽医,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检疫、配种、称重、体测及疾病治疗护理工作。
6、坚持每班次清理舍内牛槽,经常清理补饲槽,确保舍内牛槽清洁卫生、无杂物。
7、牛粪必须按指定地点堆放整洁,不得乱倒。
(六)兽医职责
1、做好全场的卫生防检疫、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
2、每天必须在上槽时巡视牛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坐等就医,做到以预防疾病为主。
3、认真细致地进行疾病诊治,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聪明才智,及时解决问题,并参加会诊。
4、必须做到诊断准确,用药及时,病历等记录完整。
5、配合生产场长,参与饲养管理,共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6、及时、准确上报各种报表。
7、定期进行检疫、防疫、驱虫、修蹄等工作。
8、普及奶牛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职工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职工素质,掌握先进的饲养方法。
9、积极学习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及时结合实际情况,用于生产实践。
10、不得有擅自对牛场以外的奶牛出诊就医。
11、积极配合领导和同事工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2、及时完成临时安排的工作。
二 卫生防疫与消毒制度
1、防疫规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净化奶牛主要动物疫病,防止疾病的传入或发生,控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2、职工进入生产区要穿戴工作服,经过消毒间洗手消毒后方可入场。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3、奶牛场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患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在场外治疗,痊愈后方可上岗。新员工必须持有当地相关部门颁发的健康证方可上岗。
4、奶牛场不得饲养其他畜禽,特殊情况需要养狗,应加强管理,并实施防疫和驱虫处理,禁止将畜禽及其产品带入场区。
5、定点堆放牛粪,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蚊蝇孳生。污水、粪尿、死亡牛只及产品要作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器具和环境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6、当奶牛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牧场出现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按规定采取隔离封锁和其他应急防控措施。
7、所用消毒剂应选择国家批准的对人、奶牛和环境安全没有危害以及在牛体内不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可采用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热水消毒等。消毒范围包括养殖环境、牛舍、用具、外来人员、生产环节(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与奶牛进行接触)的器具和人员等。
8、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强制免疫病种和有选择的疫病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必须经国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9、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对结核、布鲁氏菌病等动物传染性疾病进行定期检测及净化。
10、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法规、规范和质量标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和未经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兽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禁止使用禁用于泌乳期动物的兽药种类。
11、建立并保存奶牛的免疫程序记录及患病奶牛的治疗记录和用药记录。治疗记录应包括:患病奶牛的畜号或其他标志、发病时间及症状。用药记录应包括:药物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生产厂家、产品批号、有效成分、含量规格、使用剂量、疗程、治疗时间、用药人员签名等。预防、治疗奶牛疾病的用药要有兽医处方,并保留备查。
三 饲料使用控制措施及制度
1、饲料产地的选择:从原材料的种植基地和购入着手,收购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种植的饲料原料,并与种植原料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书,每年对种植范围、面积、农药作用、肥料使用等进行检查确保各种植基地按无公害规定的种植规程进行种植。
2、饲料原料应具备有一定的新鲜度,感官上要求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异味及异嗅,饲料原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
3、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应色泽一致,使用的产品应是《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品种,或取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新饲料添加剂品种,并在使用时遵照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4、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饲料中不应使用任何药物;
5、根据奶牛各阶段不同的生理特点,分群饲养、选用最佳的饲料配方进行科学喂养。
四 环境保护措施及制度
1、新建牛场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奶牛场建成后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也不污染奶牛场环境。
2、新建牛场必须同步建设相应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
3、牛场废弃物处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4、牛粪经堆积发酵处理或建立沼气池。
5、牛场应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定期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改善措施。
五 兽药使用控制措施及制度
1、加强奶牛饲养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应激,增强奶牛自身的免疫力,防止奶牛发病和死亡,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
2、确需使用治疗用药的,经实验室诊断确诊后再对症下药,兽药的使用应有兽医处方并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
3、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兽药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相关规定。
4、所用兽药应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所用兽药的标签应符合《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的规定。
5、在允许使用的抗菌药、抗寄生虫药和生殖激素类药时应注意:严格遵守规定的给药途径、使用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严格遵守规定的休药期。
6、使用过氧乙酸A、B液、强力消毒灵等消毒防腐剂对饲养环境、圈舍和器具进行消毒,但不使用酚类消毒剂。
7、禁止使用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的兽药
8、奶牛建立病历,并且保存好奶牛免疫程序记录,患病奶牛的畜号、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的经过、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商品名称及有效成分。
六 挤奶厅的环境要求和卫生控制制度
(一)挤奶设施
1、挤奶厅应采用绝缘材料或砖石墙,墙面贴瓷砖,要求光滑,便于清洗消毒;地面要做到防滑、易于清洁。
2、挤奶厅地面冲洗用水不能使用循环水,必须使用清洁水,并保持一定的压力。挤奶厅要随时清洗消毒。
3、贮奶间只能用于冷却和贮存生鲜牛乳,不得堆放任何化学物品和杂物;禁止吸烟,并张贴"禁止吸烟"的警示;有防止昆虫的措施,如安装纱窗、使用灭蝇喷雾剂、捕蝇纸和电子灭蚊蝇器;贮奶间的门应保持经常性关闭状态。
4、贮奶罐外部要保持清洁、干净,没有灰尘;贮奶罐的盖子应保持关闭状态;不得向罐中加入任何物质;交完奶后要及时清洗贮奶罐并将罐内的水排净。
(二)挤奶操作
1、挤奶前要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观察或触摸乳房外表是否有红、肿、热、痛症状或创伤。
2、对乳头进行预药浴,选用专用的乳头药浴液,药液作用时间要保持在20-30秒。如果乳房污染特别严重,可先用含消毒水的温水清洗干净,再药浴乳头。
3、挤奶前用毛巾或纸巾将乳头擦干,保证一头牛一条毛巾。
4、将头2-3把奶挤到专用容器中,检查牛奶是否有凝块、絮状物或水样,正常的牛可上机挤奶;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兽医进行治疗并单独挤奶。严禁将异常奶混入正常牛奶中。
5、上述工作结束后,及时套上挤奶杯组。奶牛从进入挤奶厅到套上奶杯的时间应控制在90秒以内,保证最大的奶流速度和产奶量,还要尽量避免空气进入杯组中。挤奶过程中观察真空稳定情况和挤奶杯组奶流情况,适当调整奶杯组的位置。排乳接近结束,先关闭真空,再移走挤奶杯组。严禁下压挤奶机,避免过度挤奶。
6、挤奶结束后,要迅速进行乳头药浴,停留时间为3-5秒。
7、药浴液应在挤奶前现用现配,保证有效的药液浓度。每班药浴杯使用完毕要清洗干净。奶牛产犊后7天以内的初乳要饲喂新生犊牛或者单独贮存处理,不能混入商品奶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牛只要单独挤奶,挤出的奶放置容器中单独处理。
(三)挤奶员要求
1、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获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2、要保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涂抹化妆品、不佩戴饰物。
3、手部刀伤和其他开放性外伤,未愈前不能挤奶。
4、挤奶操作时,要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工作帽。
(四)生鲜牛乳的冷却、贮存与运输
1、贮存生鲜牛乳的容器要符合散装乳冷藏罐(GB/T10942-2001)的要求。刚挤出的生鲜牛乳要及时进入贮奶罐,2小时之内要冷却到4℃以下贮存,贮存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
2、生鲜牛乳由挤奶设备挤出,然后经管道到冷藏容器,再到装入运输奶罐的全过程必须完全处于封闭状态,除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外,其他人员不得接触。
3、运输奶罐要具备保温隔热、防腐蚀、便于清洗等性能,符合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要求。
4、从事生鲜牛乳运输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获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身体健康证明。生鲜牛乳运输车辆必须获得兴庆区农林牧业局核发的生鲜乳准运证明,必须具有保温或制冷型奶罐。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保持生鲜牛乳装满奶罐,避免运输途中生鲜牛乳振荡,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严禁在运输途中向奶罐内加入任何物质。要保持运输车辆的清洁卫生。
(五)挤奶设备及贮运设备的清洗
1、要选择经国家批准,对人、奶牛和环境安全没有危害,对生鲜牛乳无污染的清洗剂。
2、每次挤奶前应用清水对挤奶及贮运设备进行冲洗。
3、挤奶完毕后要及时用清洁的温水(35℃-40℃)对挤奶设备进行预冲洗,直到冲洗水变清为止。
4、预冲洗后立刻用pH值11.5的碱洗液(碱洗液浓度应考虑水的pH值和硬度)循环清洗10-15分钟。碱洗温度开始在70℃-80℃左右,循环到水温不低于41℃。碱洗后可继续进行酸洗,酸洗液pH值为3.5(酸洗液浓度应考虑水的pH值和硬度),循环清洗10-15分钟。酸洗温度应与碱洗温度相同。碱酸循环清洗完成后,再用温水冲洗5分钟。清洗完毕管道内不应留有残水。
5、奶车、奶罐每次用完后要清洗和消毒。程序为:先用35℃-40℃的温水清洗,再用热碱水(温度50℃)循环清洗消毒,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奶泵、奶管、阀门每用一次都要用清水清洗一次,每周冲刷清洗2次。
6、挤奶设备必须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除了日常保养外,每年都应当由专业技术工程师全面维护保养。不同类型的设备应根据设备厂商的要求作特殊维护。
2. 奶牛养殖场污水排放是污染环境吗
当然复是。
奶牛养殖场废水主要包括奶制牛活动区牛尿及冲洗水、挤奶厅冲洗水等。2012年我国奶牛存栏数约为1440万头,按每头成年奶牛日排粪量为25 kg、排尿量为30 kg计算,全国奶牛养殖场每年废弃物排放量近8万吨。畜牧场养殖废水是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是一种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这些废水脂肪含量高,同时具有较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氮磷、致病菌和悬浮物(TSS),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使水体变黑发臭,恶化周围生活环境,长时间渗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因此将这些养殖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再排放是很有必要的。
3. 奶牛场的建筑布局有哪些基本要求
奶牛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养殖小区实行集中机械挤奶,统一饲养管理。
(1)生活管理区
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建在奶牛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1 000头规模奶牛场场区(管道式挤奶)
(引自王加启《现代奶牛养殖科学》) 1.门卫 2.车棚 3.办公楼 4.食堂 5.宿舍 6.活动室 7.花坛 8.锅炉房 9.产奶牛舍 10.奶房 11.料房 12.青年牛舍 13.干奶牛舍 14.产房 15.育成牛舍 16.犊牛岛 17.精料房 18.兽医室 19.配电室 20.泵房 21.水塔 22.车库 23.维修室 24.青贮壕 25.地磅 26.干草棚 27.消火栓 28.警卫室 29.鱼塘
(2)辅助生产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3)生产区
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和兽医室等生产性建筑。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4)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隔离牛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储存与处理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上的间距。粪尿污水处理、病牛隔离区应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4. 畜牧场规划设计的图书目录
前言
绪论
一、畜牧场规划设计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二、畜牧场设计在现代化畜牧生产中的地位
三、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四、畜牧场规划设计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常用建筑材料
第一节 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材料的物理性质
二、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第二节 建筑钢材
一、钢的分类
二、建筑用钢的技术性能
三、建筑常用钢材
第三节 木材
一、木材的分类
二、木材的物理特性
三、木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节 水泥
一、水泥的种类
二、水泥的性质
三、水泥的强度等级及应用范围
第五节 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种类
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要求
三、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
四、钢筋混凝土
第六节 气硬性胶凝材料
一、石灰
二、石膏
第七节 墙体砌筑材料
一、砖
二、砌筑石材
三、建筑砌块
第八节 屋面材料
第九节 防水和保温材料
一、防水材料
二、保温材料
第十节 建筑砂浆
一、砂浆的组成材料
二、砌筑砂浆
三、抹面砂浆
四、防水砂浆
第二章 建筑工程基本知识
第一节 概述
一、房屋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二、建筑物的等级
三、影响建筑物的因素
四、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五、建筑工业化和统一模数制
六、常用的建筑名词和结构名词
第二节 地基与基础
一、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二、基础底面积大小和断面形式
三、基础的埋置深度
四、基础的形式与构造
五、地基的处理
六、基础的施工
七、基础与投资
第三节 墙体
一、墙体的作用和分类
二、墙体材料的选用
三、墙体的构造
四、砖墙的砌筑
五、其他墙体材料及墙的构造
六、隔墙
第四节 地面、楼板层与楼梯
一、首层地面
二、楼板层
三、楼梯
四、台阶、坡道、明沟、散水
五、阳台与雨篷
第五节 屋顶
一、屋顶的作用和形式
二、平屋顶
三、坡屋顶
第六节 窗和门
一、窗
二、门
第七节 装饰装修
第三章 土建制图基本知识
第一节 制图基本规格
一、图纸幅面
二、图纸标题栏与会签栏
三、比例
四、定位轴线
五、尺寸标注
六、标高符号
七、索引标志与详图标志
第二节 建筑图的基本表示方法
一、建筑平面图
二、建筑立面图
三、建筑剖面图
四、总平面图
第三节 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一、施工图的分类
二、施工图的编排顺序
三、建筑施工图的组成与图纸内容
第四章 畜牧场建筑规划设计
第一节 畜牧建设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一、畜牧建设项目的基本程序
二、畜牧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畜牧场建筑设计的过程与内容
一、畜牧场建筑设计的过程及依据
二、畜牧场初步设计
三、畜牧场建筑施工图设计
第三节 畜牧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 创造适宜的生物环境
二、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工艺
三、提供适当的建筑形式和构造
四、注意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
第四节 畜牧场建筑规划设计要求
一 场址选择要求
二 建筑朝向
三 选择合理的建筑形式和通风方式
四 结构造型要求
第五节 总体平面设计
一、影响总平面布置的因素
二、场区区划
三、建筑物的合理布局
四、畜舍单体平面设计
五、畜舍间距
六、场内道路布置与构造
七、场内绿化
八、畜牧场的大门设计
第六节 场区竖向布置设计
一、竖向布置的任务和要求
二、竖向布置形式及其选择
三、台阶式竖向布置
四、平土方式和设计标高的确定
第七节 总平面布置实例
一、总平面设计的表示方法
二、总平面布置实例
第八节 概预算基础知识
一、概述
二、建设工程造价及其构成
第五章 养禽场规划设计
第一节 养鸡场的分类与规模
一、养鸡场的分类与规模
二、养鸡场的饲养方式
三、养鸡场的生产技术指标
第二节 养鸡场的设计标准与参数
一、热环境
二、空气环境质量
三、养鸡场建设及鸡舍建筑标准
第三节 饲养工艺及设备配套
一、饲养工艺设计
二、饲养工艺与建筑的关系
三、饲养设备
第四节 鸡舍建筑设计
一、鸡舍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鸡舍建筑类型的选择
三、鸡舍的结构设计
四、鸡舍的平面设计
五、鸡舍的剖面及立面设计
六、多层与多跨鸡舍 (非常规鸡舍)
七、鸡舍的环境控制
第五节 鸡舍的特殊构造
一、粪槽
二、高床、半高床鸡舍平台
三、鸡舍的窗和通风洞
四、其他生产用房
第六节 鸭、鹅场设计
一、鸭场的生产工艺与鸭场设计
二、鹅场的生产工艺与鹅场设计
第七节 特禽场的生产工艺与禽舍设计
一、鹌鹑场的生产工艺与鹑舍设计
二、肉鸽场的生产工艺与鸽舍设计
三、火鸡场生产工艺与火鸡舍设计
第八节 孵化厂设计
一、孵化设备
二、孵化生产工艺流程
三、孵化厂的设计要求及其结构
四、孵化车间的工艺设计
第九节 鸡场设计举例
一、各鸡舍配套比例的计算
二、每栋育雏鸡舍、育成鸡舍饲养量的计算
三、各类鸡舍设备选型与鸡舍跨度、长度计算
四、各类鸡舍总容量和总面积
五、鸡舍建筑设计图的制作
第六章 猪场建筑设计
第一节 猪场的分类与规模
一、猪场的种类与规模
二、猪场的生产技术指标
第二节 猪场设计的标准与参数
一、猪场设计的标准
二、猪场设计参数
第三节 工艺流程和猪群结构
一、工厂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二、猪群结构和猪栏配置
三、饲养管理方式
第四节 猪舍建筑设计
一、猪舍的建筑造型
二、猪栏的配置形式
三、猪舍建筑平面设计
四、猪舍建筑剖面及立面设计
五、猪舍的特殊构造与设备
第五节 猪舍环境的调节和控制
一、猪舍的夏季降温
二、猪舍的冬季采暖
三、猪舍的通风换气
四、仔猪保暖培育箱
第七章 牛场建筑设计
第一节 牛场的分类与规模
一、牛场的分类与规模
二、奶牛的饲养方式
三、牛场的生产技术指标
第二节 牛场的设计标准与参数
一、奶牛的身体尺寸
二、牛舍和运动场面积的确定
三、牛舍的长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
四、牛舍的环境控制参数
第三节 生产工艺流程和牛群结构
一、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
二、牛群结构
第四节 牛舍建筑设计
一、牛舍建筑设计原则
二、建筑造型
三、牛舍建筑设计
第五节 牛舍的设施与设备
一、拴系式牛舍设施与设备
二、散栏式牛舍设施与设备
第六节 挤奶中心的设计
一、挤奶厅的设计
二、挤奶厅配套设施的设计
三、挤奶中心的附属设施
四、挤奶中心的布置
第七节 牛场其他建筑与设施
一、干草料库与饲料加工间
二、青贮池的设计
第八节 奶牛场设计实例
一、性质与规模
二、主要生产指标
三、畜群组成与周转
四、饲养管理工艺及指标
五、总平面设计
六、建筑设计
七、场区卫生防疫措施
八、人员定额
第八章 羊场的建筑设计与工艺流程
第一节 羊场的分类与规模
一、羊场分类与规模
二、羊场饲养方式
三、羊场的生产技术指标
第二节 羊场的设计标准与参数
一、羊场的设计标准
二、羊场设计参数
第三节 工艺流程和羊群结构
一、羊的饲养阶段
二、羊群结构及组成
第四节 羊舍建筑设计
一、羊舍建筑设计原则
二、建筑造型
三、羊舍建筑设计
四、羊舍的设备配套
第五节 国内羊场设计实例
一、工艺设计
二、羊舍单体设计
三、羊场总平面图设计
第九章 其他畜牧场的建筑设计与工艺流程
第一节 马场的建筑设计与工艺流程
一、马场的生产工艺
二、马场的总体布置与建设
三、马场设计举例
第二节 兔场的建筑设计与工艺流程
一、兔场的分类与规模
二、兔舍建筑设计
三、兔场设计实例
第三节 毛皮兽(狐、貂等)场的建筑设计与工艺流程
一、狐场的生产工艺与畜舍设计
二、貂场的生产工艺与畜舍设计
三、海狸鼠场的生产工艺与畜舍设计
第四节 犬场的建筑设计与工艺流程
一、犬场的生产工艺
二、犬舍的设计
三、犬场设计实例
第十章 畜牧场粪便污水处理与利用
第一节 畜牧场粪污处理利用的意义和原则
一、畜牧场粪便污水的污染现状
二、畜牧场粪便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三、畜牧场粪污处理利用的原则
第二节 畜牧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一、畜禽粪便堆肥处理
二、畜禽粪污厌氧生物处理
三、畜禽粪污的利用
第三节 畜牧场污水处理与利用
一、畜牧场污水的物理处理
二、畜牧场污水的生物处理
参教文献
5. 黑龙江垦区标准化奶牛场建设与管理规范(试行)
黑龙江垦区标准化奶牛场建设与管理规范
(试行)
本规范以黑龙江垦区规模奶牛场为对象,提出标准化奶牛场建设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以指导垦区规模奶牛场标准化创建工作,全面提高垦区奶牛养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必备条件
1.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场址不得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
2.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养殖档案。
3.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和销售符合《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奶牛场卫生规范》(GB16568-2006)。
4.设有生鲜乳收购站的,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运输车有《生鲜乳准运证明》。
5.应用TMR饲喂技术及DHI测定技术。
6.饲养规模及生产水平:奶牛存栏50头以上,泌乳牛年均单产6000千克以上。
二、奶牛场建设
(一)选址与布局
1.场址选择
(1)奶牛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避风、无工业和其它畜牧场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奶牛场距村镇工厂500m以上,场址远离主要交通道路200m以上。远离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
(2)奶牛场水源要充足,应设专门排水系统,以便及时排除雨、雪水和奶牛场污水,避免将污水冲入管理区和生产区内。水质要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规定。
(3)奶牛场电力供应方便,交通便利得,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
2.场区规划
(1)奶牛场分设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病畜管理区和粪污处理区。生活管理区设在奶牛场上风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依次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病畜管理区和粪污处理区。场区与外环境隔离,在饲养区人员、车辆入口处设消毒池和防疫设施。
(2)奶牛场净道与污道完全分开,净道位于上风向处,污道位于下风向处。
(3)粪污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向,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300m卫生间距。
(4)奶牛场排污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5)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兽医防疫及育种有关的建筑物,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距离50m以上。
(6)生产区设在下风向位置,大门口设门卫传达室、人员消毒室和更衣室以及车辆消毒池。
(7)病牛区便于隔离,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
(8)辅助生产区包括草料库、青贮窖、饲料加工车间并有防鼠、防火设施。
(二)设施与设备
1.牛舍
墙壁与屋顶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保温隔热,抵抗雨雪、强风且便于牛舍通风。
奶牛场犊牛舍、育成牛舍、泌乳牛舍、干奶牛舍、隔离舍完全分开并分群饲养。
牛只站立位置冬季温度保持在-5℃以上,夏季高温季节保持在30℃以下,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应不大于1﹕12,牛舍建筑面积6m2/头以上。运动场面积每头不低于25m2。有遮阳棚。
2.挤奶厅
挤奶厅布局方便操作和卫生管理,有与奶牛存栏量相配套的挤奶机械。
在挤奶台旁设有机房、牛奶制冷间、热水供应系统、更衣室、卫生间及办公室。
挤奶位数量充足,每次挤奶不超过3h,有待挤区,宽度大于挤奶厅。
储奶室有储奶罐和冷却设备,挤奶2h内冷却到4°C以下。
输奶管存放良好无存水、收奶区排水良好,地面硬化处理。
(三)环保要求
1.粪污处理
设置专门贮粪场所,贮粪场要有防渗漏和防溢流措施并有防雨棚。
奶牛场废弃物处理整体状态良好,粪污处理设施齐全,运转正常,能满足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达到规定排放标准。
奶牛场废弃物处理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
2.病死牛无害化处理
病死牛处理要有相应记录。
病死牛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16548的规定。
三、生产管理
(一)技术指标
泌乳牛年均单产大于6000kg。乳蛋白率大于2.95%,乳脂率大于3.2%。
体细胞数小于75万/ml。
菌落总数小于50万/ml。
(二)管理制度
1、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产品质量的负责机构和人员。
2、建立设备、设施的维护程序。
3、建立各生产岗位的技术操作规程
4、建立饲料、兽药、疫苗的采购、使用和管理制度。
5、建立卫生防疫制度。
6、建立对病死牛的治疗、隔离、处理制度。
7、建立粪便、污水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8、建立职工培训制度,从业人员有身体健康证明。
(三)管理档案
1、养殖档案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养殖档案,内容包括:
(1)畜禽养殖场平面图。
(2)畜禽养殖场免疫程序。
(3)系谱记录。
(4)生产性能测定记录。
(5)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
(6)消毒记录。
(7)免疫记录。
(8)诊疗记录。
(9)防疫监测记录。
(1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
2、生产报表
(1)牛群结构计划表。
(2)牛群周转计划表。
(3)产奶计划表。
(4)饲料计划表。
(5)繁殖计划表。
(6)劳力计划表。
(7)财务预算表。
(8)奶牛场的年度工作计划表。
(四)挤奶管理
完全使用机器挤奶,输奶管道化并有挤奶卫生操作制度。
挤奶厅干净整洁无积粪,挤奶区、贮奶室墙面与地面做防水防滑处理。
挤奶前后两次药浴,一头牛用一块毛巾(或一张纸巾)擦干乳房与乳头。
将前三把奶挤到带有网状栅栏的容器中,观察牛奶的颜色和形状,将生产非正常生鲜乳(包括初乳、含抗生素乳等)奶牛安排最后挤奶,设单独储奶容器。
输奶管、计量罐、奶杯和其他管状物清洁并正常维护,有挤奶器内衬等橡胶件的更新记录,大奶罐保持经常性关闭;按检修规程检修挤奶机,有检修记录。
(五)饲养要点
1.不同泌乳阶段奶牛饲养技术
泌乳各阶段的日粮要求:
(1)围产后期(分娩后至第15d)
① 分娩后喂给30℃~40℃麸皮盐水(麸皮约1000g、盐约100g、水约10kg)。
② 分娩1d~3d日精饲料量可达到4kg左右,青饲、全株玉米青贮10kg~15kg、干草2kg~3kg,可适当喂给块根或糟渣。
③ 分娩4d后根据牛食欲状况逐步增加精饲料、多汁料、青贮和干草的给量。精饲料每日增加0.5kg~1kg左右,至产后7d达到泌乳牛日粮给料标准。
(2)泌乳盛期(分娩后第16d至100d)
按体重550kg~650kg、乳脂率3.5%的奶牛日粮营养需要计算。
① 精饲料给量标准:日产奶20kg给7.0~8.5kg;日产奶30kg给8.5kg~10.0kg;日产奶40kg给10.0kg~12.0kg。
② 粗饲料给量标准:青饲、青贮头日量20kg~25kg;干草4.0kg~6.0kg以上;糟渣类饲料10kg以下;多汁类饲料3kg~5kg。日产奶40kg以上应注意补给高能饲料、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
③ 精粗饲料比60:40~65:35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30d。
(3)泌乳中期(分娩后第101d至210d)
按体重600kg~700kg、乳脂率3.5%的奶牛日粮营养需要计算。在此期间,牛只应恢复到正常体况,每头日应有0.25kg~0.50kg的增重。
① 精饲料给量标准:日产奶15kg给6.0kg~7.0kg:日产奶20kg给6.5kg~7.5kg:日产奶30kg给7.0kg~8.0kg以下。
② 粗饲料给量标准:青饲、青贮头日量15kg~20kg;干草5kg以上;糟渣类饲料10kg~12kg;多汁类饲料5kg。
(4)泌乳后期(分娩后第211d至停奶)
① 精饲料给量标准:6kg~7kg。
② 粗饲料给量标准:青饲、青贮头日量不低于20kg;干草4kg~5kg;糟渣类、多汁类饲料不超过20kg。
(5)干乳期
干乳期为60d,前45d为干乳前期,后15d为干乳后期(也称围产前期)
① 精饲料给量标准:每头日3kg~4kg,高产牛加喂到6kg。
② 粗饲料给量标准:青饲、青贮头日量10kg~15kg左右;优质干草3kg~5kg;糟渣类、多汁类饲料不超过5kg。
③ 干乳后期需增加日粮浓度,降低钙的给量,以适应产后需要。
2.后备牛饲养技术
(1)犊牛(0月龄~6月龄)
哺乳期50d~60d,全期哺乳量300kg~400kg。
① 奶与精饲料给量标准:哺乳期第1d~第7d喂初乳,7d以后喂常乳及开始训练吃精、粗饲料,粗饲料选用优质干草。30日龄后,精料逐步加到1kg左右,6月龄以前增至2.0kg~2.5kg。
② 粗饲料给量标准:5月龄至6月龄,青饲、青贮平均头日量3kg~4kg,优质干草1kg~2kg。
(2)育成牛(7月龄~17月龄)与青年牛(18月龄~初产)
① 精饲料给量标准:头日量分别为2.0kg~2.5kg和3.0kg~3.5kg。
② 粗饲料给量标准:青饲、青贮头日量分别为10kg~15kg和15kg~20kg;干草分别为2.0kg~2.5kg和2.5kg~3.0kg。
注:后备牛饲养期间,青年牛应防止过肥,犊牛要注意日粮的钙磷比例不要超过2:1。
3.TMR日粮饲喂技术
(1)TMR饲料的加工工艺
原料添加的基本原则为:先干后湿、先长后短、先粗后精、先轻后重;原料填加量为:不超过箱体容积的80%;搅拌时间为:最后一种原料添加后继续搅拌5-8min。水份控制为:45%-55%。
(2)TMR饲料的质量评价
① 感官评价:精粗饲料混合均匀,松散不分离,色泽均匀,新鲜不发热,无异味、不结块。
② 滨州筛分析:不同生产群日粮有所差异,一般干奶牛群、育成牛群上层所占比例较泌乳牛群大,以下为泌乳牛群TMR分析数据。
饲料种类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泌乳牛TMR 15-18 20-25 40-45 15-20
干奶牛TMR 40-45 18-20 25-28 4-9
后备牛TMR 50-55 15-20 20-25 4-7
4.奶牛育种技术
奶牛场统一印制奶牛档案。使用美加系的进口优秀种公牛冻精,近交系数低于4%。牛场和小区全部参加DHI测定。
5.奶牛专家系统推广应用技术
推广应用奶牛专家管理系统,做到统一规范,统一管理。
6.奶牛繁殖技术
(1)发情征候与最佳配种时间的关系
发情征候与最佳配种时间的关系
类别 躁动期 静立强拉丝期 回复期
爬跨 爬跨它牛 静立接受爬跨、爬跨它牛 拒绝她牛爬跨及爬跨它牛
行为 敏感、鸣叫、躁动多站立与走动,回首眸视、自慰性尾随 尾随舔她牛、食欲少、不安、产乳量下降 恢复正常
阴户 略微肿胀 肿胀、阴道壁肿胀有光泽 肿胀消失
粘液 少而稀薄、弱拉丝性 量多而透明含泡沫、强拉丝性,二指作拉丝可达6~8次,粘丝可呈Y状 粘稠成胶状
卵泡 突出卵巢表面无波动0.5~0.75cm 突出卵巢表面有波动感1~1.5cm 泡壁薄而软、似一触即破或刚破不久
持续时间 8±2h 18h 12±2h
配种 最佳配种时间16~24h
(2)妊娠诊断
直肠诊断母牛妊娠时的几个主要技术指标
妊娠时间
直检部位 未妊娠且不发情时 20d 40d 60d 90d 180d 210d 240d
卵巢 一侧上有黄体直径2.5~3cm无弹性 孕角侧有黄体直径2.5~3cm有弹性 同左 同左孕角卵巢移至耻骨前缘 同左孕角卵巢移至耻骨下方腹腔内 垂入腹腔摸不到 同左 同左
子宫 两角柔软触诊引起收缩而有弹性呈绵羊角状 壁厚而有弹性触诊收缩较有弹性,较弯曲尖部呈圆桶状 两角不对称、孕角稍粗、有波动感、软、空角角有弹性 孕角已扩大延伸、空角弯曲、孕角大空角二倍、薄软有波动感 孕角及子宫体形状如袋、较空角突出、感觉到小子叶如蚕豆大、孕角达耻骨前沿 子宫下沉在腹腔内、只能摸到部分子宫壁薄、软啪啪似水袋 在腹腔内开始上升、子叶如鸽蛋、胎儿易摸到 上升达骨盆入口、子叶如鸡蛋大、胎儿可摸到
阔韧带中动脉 松弛 松弛 松弛、子宫中动脉直径0.4~0.6cm 同左 有一定紧张度、中动脉直径0.5~0.7cm有震颤感 紧张、中动脉0.7~0.9cm、孕角侧波动感 不易摸到中动脉、0.8~1cm,孕角脉有流动感 孕角脉搏已明显,空角弱
妊娠检查要有记录。内容包括:妊娠日期、操作人、结果、预产期、停奶日等。
(六)优质粗饲料的加工与应用
1.玉米青贮的制作方法
制作青贮饲料是一项短时间内的突击性工作,要求收割、切碎、运输、装填、压实、密封连续进行,一气完成。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六快”,即做到快割、快运、快切、快装、快压、快封。
(1)适时收割
最佳的收割时间为,用“乳线检测法”即在玉米果穗中剥下几粒种子,然后将它纵向剖开,在乳线达到1/3-2/3期时为青贮玉米最佳收获期。
(2)切碎长度
玉米青贮的切碎长度为0.5-2cm,留茬高度控制在5-10cm。
(3)运输
要随割、随运、随切,及时入窖。
(4)入窖压实
入窖前,先将窖、壕或地面彻底打扫干净。底面铺一层10—15cm的干草,以便吸收青贮汁液。用拖拉机压实,压实密度控制在650-700kg/m3。
(5)密封
严密封顶,防止漏气漏水。当原料装到超过窖口60cm时,即可加盖封顶。上层盖聚乙烯塑料薄膜,再加土拍实封严,覆土厚度30-50cm,做成馒头形,有利于排水。窖的四周要挖排水沟,同时经常检查,防止漏气、漏水。
2.优质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苜蓿是优质的蛋白质(17%~20%)和维生素饲料,适口性好。苜蓿叶片多,为鲜重的50%左右,叶中粗蛋白质比茎高1~1.5倍,占全株含量的70%~80%,叶中粗纤维比茎少一半以上,收割时要减少叶的损失。
(1)适时收割:1/10开花之前或顶端开始长出新芽时进行收割。
(2)干草调制:苜蓿通常用于放牧、青饲和调制干草、干草粉、颗粒料以及制作青贮,调制干草时待含水量降至20%时,打捆垛起。
(3)青贮制作:制作青贮时因苜蓿含蛋白质高,含糖较低,青贮时可添加糠麸使含水量降至60%~65%或掺20%左右的玉米秸秆或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制成青贮饲料。
(4)栽培方法
① 地块选择:地形要平坦,雨季无积水;地下水位要适中,有较好的灌溉条件。
② 整地:播种前要对地块进行耕翻,清除前作根茬和草茬,灌溉提墒,做到地平、土细、墒足。
③ 播种:播种时间5月上旬到7月上旬,播前晒种2-3d或用50-60℃高温加热15-60min。
条播行距50-60cm时,亩播种0.6-0.75kg;
行距40cm时,亩播种1.0kg;
行距20-30cm时,亩播种1.5kg。
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做底肥,也可以亩施二铵3.5kg加尿素1.5kg做种肥。播下种肥和种子后,给种子覆土厚1.0-1.5cm,然后镇压。
④ 田间管理
防治虫害:用甲胺磷直接伴种,一般每亩用甲胺磷50-75mL,拌种0.5-1.5kg,防治蝼姑、金龟子、草地螟等害虫。
防治杂草:苜蓿草苗期生长缓慢,出苗后7d左右,用“精禾草”每亩50-75mL兑水15kg进行地面喷雾,控制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生长。当苜蓿长高到10cm左右时,可以进行人工铲草1-2次,越冬前应中耕培土。
防治病害:常见的有菌核病,主要侵染根颈和根系,播种时可用比重1.03-1.10的盐水拌种。其它锈病、白粉病、褐斑病等,可用波尔多液、多菌灵、托布津等防治。
适时灌溉和排水:适时灌溉可显著增加刈割次数,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越冬率。冬灌有利于苜蓿越冬,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或有积水地区,排水可改善通气状况。
(七)卫生与防疫
奶牛场要做好奶牛疾病的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等方面的兽医防疫工作,奶牛场的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奶牛场(舍)的环境要求。
1.消毒
(1)消毒剂
消毒剂应选择对人、奶牛和环境比较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和在牛体内不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可选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碘附)、过氧乙酸、生石灰、氢氧化钠(火碱)、高锰酸钾、硫酸铜、新洁尔灭、松油、酒精等。
(2)消毒方法
① 喷雾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牛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牛环境消毒、牛场道路和周围及进入场区的车辆。
② 浸液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
③ 紫外线消毒,对人员入口处常设紫外线灯照射,以起到杀菌效果。
④ 喷撒消毒,在牛舍周围、入口、产床和牛床下面撒生石灰或火碱杀死细菌或病毒。
⑤ 热水消毒,用35~46℃温水及70~75℃的热碱水清洗挤奶器管道,以除去管道内的残留矿物质。
(3)消毒制度
① 环境消毒,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溶液。
②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和紫外线消毒(3~5min),工作服不应穿出场外。外来参观者进入场区参观应彻底消毒,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③ 牛舍消毒,牛舍在每班牛只下槽后应彻底清扫干净,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并进行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
④ 用具消毒,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⑤ 带牛环境消毒,定期进行带牛环境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牛环境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以减少传染病和蹄病等发生。带牛环境消毒应避免消毒剂污染到牛奶中。
⑥ 牛体消毒,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应先将牛有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以降底牛乳的细菌数,保证牛体健康。
2.引种检疫
引进奶牛时按照GB16567进行检疫。引进的奶牛要隔离30~45d,经兽医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用。禁止从疫区引进奶牛。
3.免疫接种
奶牛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4.疫病监测
(1)奶牛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疫病监测工作。奶牛场常规监测的疾病至少应包括:口蹄疫、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对监测合格的奶牛,由当地兽医防疫部门加戴健康耳标,发给奶牛健康证,畜主凭健康认证标识交售生乳。除上述疫病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一些必要的疫病进行防治。
(2)母牛在干乳前15d作隐性乳腺炎检验,在干乳时用有效的抗菌制剂封闭治疗。
(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由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必要的疫病监督抽查,并将抽查结果通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5.疫病控制和扑灭
奶牛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以下措施: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应在6h内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疫情,并在12h内逐级上报疫情。确诊发生口蹄疫、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时,奶牛场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牛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发生牛海绵状脑病时,除了对牛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外,还需追踪调查病牛的亲代和子代;发生炭疽时,只扑杀病牛;发生蓝舌病、牛白血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疫病时,应对牛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扑杀阳性牛。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牛的尸体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GB/T16569进行。
6. 奶牛场建设里这句话啥意思 总建筑面积为28m2~33m2。查了很多地方,都是这么说的,28-32平方米就够了
意思是一头母牛所需建筑面积为28~33平方米
7. 奶牛场建设 这句话啥意思 总建筑面积为28m2~33m2。查了很多地方,都是这么说的,28-32平方米就够了
建筑面积就是指4.2.1 4.2.2 4.2.3 这个来三个的源占地面积
总占地面积为总建筑面积的3.5~4倍 如果总建筑面积为30m2的话 总占地面积就是120m2了 希望你能明白了
8. 养殖奶牛需要什么场地
1、奶牛场得规划建设要利于生产发展,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不污染周围环境,场址周围应具备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场地和排污条件,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1) 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2) 地势选择总体平坦、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通畅、环境安静,具有一定缓坡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3) 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一般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
(4) 土质以沙壤土、沙土较适宜,不宜在黏土地带建设。
(5) 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6) 交通交通便利,但与公路主干线距离不小于500米。
(7) 周边环境应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且位于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距离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2000米以上。
2、布局奶牛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养殖小区实行集中机械挤奶,统一饲养管理。
(1) 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建在奶牛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2) 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3) 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和兽医室等生产性建筑。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4)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主要包括隔离牛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储存与处理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上的间距。粪尿污水处理、病牛隔离区应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3、奶牛场内环境
(1) 道路场区内净道和污道要严格分开,避免交叉。净道主要用于牛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和运料等。污道主要用于粪污、废弃疫苗药物和病死牛等废弃物出场。
(2) 牛舍牛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风速)应满足奶牛不同生长和生理阶段的要求;保证牛舍的自然采光,夏季应避免直射光,冬季应增加直射光;控制灰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
(3) 牛床牛床应有一定厚度的垫料,坡度达到1°-1.5°。
(4) 水质牛场用水水质要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5) 运动场地面平坦,中央高,向四周方向有一定的缓坡或从靠近牛舍的一侧向外侧有一定的缓坡,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弹性,易于保持干燥。可采用三合土、立砖或沙土铺面。应经常清理运动场的粪便,防止饮水槽跑、冒、滴、漏造成饮水区的泥泞,保证奶牛体表的清洁。四周应建有排水沟。
(6) 牛场排水场内雨水可采用明沟排放,污水采用三级沉淀系统处理。
(7) 粪污堆放和处理粪污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安排专门场地,采用粪尿分离方式处理。粪呈固态贮放,最好采用硬化地面。固态粪便以高温堆肥发酵处理为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米),并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最好在农田附近。
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9. 挤奶了怎么办
一 挤奶的症状
怎样判断是挤奶了呢,首先是乳房胀,轻微的人感觉胀痛,可能当时没有硬块块,但宝宝吸的时候会很疼,重的人摸上去会有硬块,刺痛,甚至腋窝都会痛,乳房的温度比别的地方高,严重的会低烧。
二 挤奶了应该怎么办
先说我自己的情况,首先说我的奶不好,挺少的,壹壹都是当水喝,主要喝奶粉,所以有的办法可能奶水好的妈妈情况会不一样,而且我几次都不太严重,处理的也及时。因为第一次挤奶没重视,晚上挤的早上才感觉到胀痛,当时也不敢让壹壹吸了,怕疼,可不吸奶就越聚越多,愈发的疼,当时在娘家,也没法上网,我用手机简单查了一下,先用是热水袋热敷,热敷让后顺时针揉的挺长时间,感觉舒服了一些,可挤的时候根本挤不动,平时三股的奶,也就两股,就是不通畅。
这时候我妈教我了一个偏方,就是叫水胶的东西,好像应该是粘东西用的吧,应该是植物的,树滴下来的胶吗,具体什么成分我也不知道,我妈说也是别人告诉她的,好多人去医院都不管用,据说偏方治大病呢,水胶是黄色的颗粒,弄四五粒,锅里放一点水,也就半杯吧,把水胶放里面一加热,一会就化开,凉了以后喝下去,就这么简单,一点味道也没有,就是水的味道。
加上之前的热敷,到了下午硬块真的感觉没有了,很是兴奋呢,可是不知道是不是硬块化开就应该马上挤出来,把奶挤空,手边当时没有吸奶器,壹壹又不肯吃奶,所以到了晚上又硬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低烧了,37,7度左右,期间我还吃了炎可宁
,就是消炎药,可没多大效果,继续疼。
熬到第二天就回济南了,回来又热敷加吸奶器吸的,网上有的说是得去打吊瓶,否则会得乳腺炎,还有推荐说乳宁片管用的,我就去了社区门诊,因为是晚上了人家要下班,所以让第二天来,说什么乳房有炎症,打吊瓶就好了,然后说发烧的话只要不超过38.5度不用吃药,我难受的不行,就去了另一家药店想买乳宁片,这个药店老板是个女的,人家告诉我说,不用吃药也不用打吊瓶,她之前就这样,就说根本不管用,回家热敷以后用梳子疏一下,然后让老公帮着全部都吸空,这就说最好的办法,里面就是有肿块,宝宝是吸不动的,让老公帮忙把里面不好的奶吸干净才是最根本的办法,吸开以后让宝宝坚持吃,被因为疼就不吃,因为折腾这么几天乳房就说好了也会疼几天。
回去按那个药店老板说的,先热敷,然后用梳子从乳房上面往乳头方向梳,最后让老公帮忙吸了出来,真的是好疼啊,热敷的时候疼,吸的时候也疼,疼也得咬牙坚持,老公说奶特别腥,吸干净以后就觉得舒服好多,但确实折腾的几天乳房还是疼,但之后我坚持让宝宝吃,慢慢的第三天才完全好了。
这个挤奶只要挤了一次之后不注意还会挤,所以妈妈们一定多注意,我之后又挤了两三次,都是热敷加吸空才完全好的,唉,真是受罪。疼的时候难受,吸空的时候还是疼。
三 整理的妈网大家觉得好的治疗挤奶的办法和偏方
1.找催奶师推开,这个我觉得比较费钱,呵呵,不过严重的应该需要吧。
2.喝丝瓜络陈皮水加红糖
3.中药,就是5g通草,5g蒲公英,5g王不留行,开了3副,喝了2副就好了。
不过我挤的不是很严重(原子鼠)
4.给你介绍个治挤奶挺好的地方,你去市中医,他们那里有个自己研制的草药,抹上几天就好 了,我那时候也是挤奶了,发
烧 42°,如果你不发烧就多让孩子吃,让你老公帮忙也行(铁男妈)
5.用仙人掌加蛋清,敷几次就好了(轩滴娘)
6.去妇幼三楼的中医推拿科 找严主任吧 别用吸奶器吸 每次103元 包括挂号费(天露)
7.市中区人民医院 有款黑膏药 你去妇科一问就知道 很好用 10元一贴 我也是听别人介绍的 效果很好(大顺妈妈)
8.我自己解决了十多次了,办法很简单,仔细扒拉扒拉奶头,有白色的小圆点,挤出来就好了。不过可要仔细的找,很小很小一点,我最顺利的一次十几分钟搞定,最郁闷的一次连续找了两个晚上才成功。(可乐麻麻)
9.天桥南有个魏家庄社区医院那里有种膏药很管用还便宜10块钱一贴不影响喂奶 就是人比较多等排队(沐儿)
10. 炎症的四大临床表现为红,肿(也可理解为摸到硬块或硬结),热,痛。如果占了三项,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乳腺炎了。如果妈妈们发现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早处理,早期用湿热的毛巾热敷并加以按摩5至10分钟(这样可以使乳管扩张,出现瞬间的疏通),立即开始进行哺乳。但妈妈们一定要记得,如果局部红得明显,或有全身发热症状时一定不要进行哺乳,以免造成奶水里面的细菌进入宝宝体内,有可能导致宝宝生病。那就得按摩后接着用吸奶器吸出来了。一旦出现全身发热,说明炎症已进入全身血液,建议还是去医院吧。" D. D1 P% L- U
有一个治疗乳腺炎的小偏方,就是取江南8颗,用水剪服,一般服用1-2顿就好。服用期间忌食所有蔓生的食物,例如地瓜,黄瓜之类,不然就不好用了。江南是一种野生的植物,可入药,有清热去火消炎的功效(mysterious2001)
11.我当时是熬的花椒水,热敷。每天热敷3-4次(wyf196)
12.在文西,闫医生开的,散结乳癖膏,中药的,贴这也可喂孩子,你最好去推一下,要不然发烧可就麻烦了,我是月子发烧才去的,推了一次就行了(润润11)
13最简单的方法,吃乳宁片,漱玉平民,平嘉都有卖的。一开始我挤过用过各种法太遭罪了,后来算了还是吃药吧,貌似也不太影响喂奶。吃了一般两三天就好了。现在家里一直备着。(超级无敌小白兔)
14.把韭菜根洗干净了然后熬水,先用热气熏一会,在用熬的水洗洗,1次就管用,厉害的2-3次就好,不是吃的那个,是下面那个根,市场上应该没卖的,有种地的去给他们要点,洗干净晾干熬水,最好放电磁炉上熬,一边熬一边熏,多熏一会,然后在用那水洗,这个法特管用,我挤奶的时候洗一次就没事了(一毛)
15.不过这个严大夫挺特别,他很少在医院里推,也不上门,都是去他家推,找他的人好多好多,蛮有名气,一次100块,轮次不论个,一个奶是这些钱,俩奶也是这些钱。6 v l5 H; y4 G* p+ x& I
我同事和月嫂都给我推荐了他,真的是不错。
他家在世纪佳园住,有个小灵通是66850099,晚上9点以后不弄(融雪萤窗)
16.采一些蒲公英,用(捣蒜的那个东西,)把它捣碎,然后放到涨疼的乳房上面半小时。(笑笑妈妈了)
17.麦麸炒醋热敷,很管用。我也是不发烧,疼(gnn2010)
18.用布把芒硝包上按摩肿块部位,当年医生给俺开的方子(加油果宝贝)
19.找杨大姐揉开的也比较多。
最后总结了一下,关键是不要拖,挤了赶紧的,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关键是把不好的奶排空才可以,我自己感觉还是热敷了以后让老公帮忙吸出来这个办法比较管用。重的就去推拿或者中药敷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