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脯废水处理
❶ 果脯制作常见的前处理方法。 果脯制作中温度管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谢谢!
制作方法:
1、选择新鲜完好的水果(可晒果干的品种)去萼、去蒂回、去核或桶核(如山楂答),切半、切片、干燥(根据不同水果采用不同加工方法如阴干、晒干、烘干等),以尽量保持水果原风味和适当的大小形状。干品贮藏备用。
2、配制浸渍液及辅料。浸渍液主要由甜味剂及少量的山梨酸钾组成,辅料由复合增稠剂、柠檬酸或苹果酸、甜味剂、山梨酸钾组成。
3、用浸渍液浸泡果干2-3小时。使果干充分吸收后捞出,沥净水份并适当晾干。
4、将浸泡后的果干放入辅料中熬煮至沸,捞出沥干。熬煮锅用不锈钢或搪瓷制品,也可用蒸汽、明火加热。
5、将捞出的果干单层摊开置于烘房,烘制中保持60-70℃,恒温干燥约1小时左右,其间翻动1-2次。
6、烘干的果脯软硬适度,含水量在20-25%左右,外表色正光亮,甜度适中。
❷ 果脯类潮湿了怎么办
果脯蜜饯类食物口味甜美,色泽明亮美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此类食物也对人们的健康存在不利影响。
含有潜在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蜜饯加工过程中,常在腌制前对原料进行硫处理,以抑制氧化变色,增进果实渗糖,并兼具防腐作用。亚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使人体血液中铁血红蛋白氧化,失去运氧功能,致使组织缺氧,还可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现青紫而中毒。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还可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致癌作用强烈,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此外,亚硝酸盐还能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畸形。5岁以下的儿童发生脑癌的相对危险度增高,与母体经食物摄入亚硝酸盐的量有关。
含有香精等添加剂,可能损害肝脏等脏器
调查表明,有的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糖精,或过量使用苯甲酸钠。这对人体肝脏等脏器会造成损伤,严重影响健康。
维生素C被完全破坏
果脯和蜜饯成品中含糖量达60%以上。果脯和蜜饯以水果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的糖制,多呈现出半透明和胶黏的状态。糖的渗透压很高,抑制细菌繁殖,因此果脯和蜜饯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但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时间熬制,鲜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基本上被完全破坏,不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只有矿物质和纤维素不怕热,基本上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多吃易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果脯和蜜饯是高热量、高糖分、低维生素的食品。其中糖的代谢分解需要各种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参与,如果大量食用,会增加身体对其他营养素的需求,更容易产生B族维生素
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 如果十分喜爱这类甜味小食品,不妨改吃水果干。水果干吃起来也很甜,但其中的糖不是添加的白糖,而是水果中自身含有的糖分。水果干在制作过程中,矿物质得到浓缩,营养价值比较高。橘饼、杏干、枣、无花果干、梅干、提子干、葡萄干等都是非常好的果干,适量吃一点,可以帮助人体补充钾、铁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谢谢,请采纳
❸ 果脯和葡萄干如何保存
首先果脯是用新鲜水果经过去皮、取核、糖水煮制、浸泡、烘干和整理包专装等主要工序制成的食品,鲜属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果脯种类繁多,著名传统产品有苹果脯、酸角脯、杏脯、梨脯、桃脯、太平果脯、青梅、山楂片、果丹皮等。
葡萄干的高糖含量,使它无需任何防腐剂即能保持新鲜。除此之外,若将葡萄干冷藏,其味道、颜色和营养价值可以保持达十五个月。经冷藏过的葡萄干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在室温下他们很快便会柔化。
只要将葡萄干存放在密封的瓶子内便可保持新鲜和柔软,也保持其原有水分,以免潮湿空气进入,果糖便不会在葡萄干表面结晶。最后,切记不能将葡萄干存放在近砖头和石墙纸处,因为葡萄干会吸收砖墙的水分。
葡萄干的最高储存温度是7.5度储存葡萄干的最佳相对湿度位45-55%。
❹ 果脯的制作方法
圣女果果脯复的做法方法如下:
一、制用淡盐水将圣女果浸泡半个小时。
❺ 怎样制作果脯
工艺流程:板栗→挑选→清洗→去外壳→碱液去内皮→预煮→糖渍→汤糖→干燥→包装→成品。
(1)原料选择
选取新鲜饱满,无霉变、无病虫、不干枯的板栗为原料。
(2)去外壳、去内皮
用不锈钢小刀在板栗侧面“十”字划开,以划开栗果硬壳为宜,在95~100℃水中煮5~8分钟,煮时换水,减少果肉变色。煮后剥去硬壳,然后用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90℃左右去涩皮。去涩皮的时间一般为50秒左右,然后用流水冲洗,再用1%柠檬酸溶液中和,彻底去除残留的碱液,以防止变色。
(3)预煮
将栗仁放入煮锅中,清水加入0.1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明矾、0.25%柠檬酸、0.05%焦亚硫酸钠,逐步加温至50~60℃,保温10~15分钟,升温至70~85℃煮25分钟,升温至90~95℃煮15分钟,直至煮透为主,然后用50~60℃热水冲洗2~3次。
(4)糖渍
将40%的果脯糖浆煮沸,投入预煮后的原料,在70~85℃温度下浸渍12小时,每隔3小时翻动一次。
(5)汤糖
将砂糖和果脯糖浆混和,配成60%的糖浆,煮沸加入0.1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然后放入处理过的栗子,在70~80℃下浸渍5~7小时。
(6)干燥
将栗子从锅中捞出,放在筛网上沥干糖浆后在烘盘上烘烤,温度保持在70~80℃,至栗果表面的糖浆不粘手为宜。
(7)包装
待冷却后向板栗表面喷洒适量香精,然后挑选、包装即得成品。
❻ 果脯的保存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因为加工果脯蜜和饯主要是用糖液浸渍果实,使糖中的糖分渗入果内代替果的水分而制成。因此,对水果品种质量必须经过严格选择,才能制造出品质优良的品种来。对制作果脯蜜饯的原料要求果肉致密,耐煮,成熟不可过渡,果肉保持一定硬度,但对不同品种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对制作杏脯的鲜杏要求色泽金黄,肉质细腻,具有韧性,成熟不软不绵,易离核,耐贮存的品种。北京的“铁叭达”、“山黄杏”是比较理想的原料。而水分多,容易变软变绵的“水胎”和“绵胎”杏种不可采用。制作桃脯的鲜桃,要求选择白肉品种,其它要求与鲜杏相同,如北京的“快红桃”、“大白叶”都很适用。制作苹果脯对鲜苹果要求含水量低,肉质组织疏松,煮制时容易吸收糖液,不易煮烂,肉质肥厚饱满,形状圆整。过去多采用“怀来苹果”,现在扩大了品种,“国光”、“倭锦”、“红玉”等都可用来加工果脯。加工蜜枣对鲜枣要求体大核小,皮薄肉厚、果肉疏松,含水量小、含糖量高,容易吸收糖液,加工出成品个大体肥,饱满透亮。过去平谷、顺义两县出的“大糖枣”最为理想,昌平、房山两县出的“箔枣”(也称泡枣)也很适用。制作蜜饯山楂经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果形大的红果,或称山里红,另一种是果形较小的山楂。前者的加工品称为蜜饯红果,后者的加工品称为蜜饯榅桲。
2.预处理。形成果脯蜜饯独特风味的关键在于精工细作。对制作果脯蜜饯的鲜果精选后进行一系列预处理,是产品质量优劣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例如,对加工杏脯的鲜杏要进行挖核工序。挖核的方法是用刀沿缝切入果肉,深至果核,用两手扭动果实,使一半果实与果核脱落,再用刀把另一半上的果核挖掉。挖核后的果实称为“碗子”,然后洗净熏硫。如果是制作青梅的青杏,先用15% 浓度的食盐液液浸泡3天,使果核离开果肉,然后用板压开成为“碗子”,漂洗以后备用。对鲜桃的预选处理,先在前4~6%的NaOH溶液中煮沸10秒钟,捞出放在清水中漂洗时搅动,使其互相摩擦使果皮脱落,如果是粘核品这要进行挖核,离核品种与鲜杏的处理方法相同,使其成为“碗子”即可熏硫;制作蜜枣的鲜枣不用去皮,但要经过划皮,以便使糖液充分渗入果内。划皮的方法分手工和机械两种,划皮即是沿果实纵向划成许多细小的丝纹。制成蜜枣以后,形成许多丝状的条纹,故称“金丝蜜枣”。制作苹果脯、梨脯,要经过削皮、去核两道工序,削皮同样有手工和机械削皮之分,削皮以后再用刀挖心剜核使其形成“碗子”,洗净熏硫。鲜红果要预选除去种子,洗净以后备用,不需要熏硫处理。
3. 熏硫。熏硫的方法,一般是将预先处理好的原料放在屉上,与铁碗中的硫磺同时放在大缸或水泥池中,点燃硫磺用棉被或麻袋盖好进行熏硫,也可在专门设置的熏硫室进行熏硫。用硫量一般为原料的0.2~0.3%,熏硫时间要根据果实的大小和性质而定,一般为30~60分钟。也可用0.5~0.6%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代替熏硫。熏硫或亚硫酸氢钠浸泡均可防止果实中单宁物质被氧化,来保持淡黄或金黄的鲜艳色泽和保持维生素C,同时,二氧化硫溶于糖液还可防止糖液发酵等。
4. 糖煮。果脯蜜饯的加工原理以高浓度的糖液保藏为依据。在糖煮过程中,使果肉中渗入大量的糖分,排出水分。糖液的浓度要达到60~65%,具有很大的渗透压力,这样使微生物体内的水分被糖液析出,处于脱水(生理干燥)状态而被抑制。因此,果脯蜜饯即使不密封也不容易变质。糖液的浸渍还能阻止果实中维生素C 的氧化损失,并能改善成品的风味。但是含糖量过多,甜度过高又会影响成品本来的滋味。因此,要求成品中的含糖量既要达到防腐脱水的目的,又要保持产品风味特点,才能恰到好处,这就是果脯蜜饯加工中的关键。
果脯蜜饯的煮制,分为一次煮成法和多次煮成法两种。糖煮工序是决定糖分渗入果肉内的程度和产品质量优劣的关键。因此,根据果实的性质确定煮制的方法。
一次煮成法。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与60%浓度的糖液倒入锅中共煮,由于糖液的渗入,果实中的水分被排出,锅里的糖液逐渐被稀释,需随之加入砂糖,直到糖液浓度稳定在65%时为止,这样煮制的果脯,糖液均匀透入,透明饱满。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苹果脯、沙果脯、枣脯等。因为这类果脯含水量低,细胞组织间隙较大,组织疏松,容易吸收糖液,只要掌握得当,不易煮烂。煮好以后,在原糖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一般一昼夜),捞出滤去糖液,再行干燥。
多次煮成法。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先放到30~40%浓度的糖液中煮几分钟,然后糖液、原料一并倒入缸里浸渍24小时。这次煮制目的,是使果实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果实细胞壁的可渗透性增强,外部糖液易渗入果内,果实中的各种酶类被破坏,防止单宁物质氧化变色,有利于保持颜色的鲜艳。浸渍后,将糖液浓度增高到50~60%的浓度,煮10分钟左右,再浸渍24小时。第二次煮制,是果实吸收糖液增高含糖量的关键,因此,对于糖液浓度、煮制时间必须很好的掌握。将浸渍好的原料捞出滤去糖液,放在屉上干燥使其失去部分水分,至果实边沿卷缩,表面形成小皱纹,即可进行第三次煮制,当糖液浓度稳定在35~70%, 约煮30分钟,捞出滤去糖液,冷却后用手工或机械将果实捏成扁圆形状,干燥以后即为成品。多次煮成法适用于制做桃脯、梨脯、杏脯等含水分多的果实,因为这些果实的细胞壁薄,组织致密,如用一次煮成法煮的时间过长,不仅糖液不易渗入果内,而且极易煮烂成酱,故采用煮渍配合的多次煮成法。
由于果实的种类、大小、性质不同,所使的糖液浓度、煮制时间均有所不同。例如,桃“碗子”比杏“碗子”大,所用糖液浓度就高,煮制的时间也就稍长。在加工过程中,糖液循环使用,第一批煮制的糖液作为第二批第二次煮制用,前批的第二次的糖液作为下批第一次煮制用等。
5. 产品包装。果脯蜜饯的包装,在经营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既是美化商品扩大销售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护商品食用价值的有力措施。因此,必须引起生产和经营的重视。目前,北京果脯蜜饯的包装是木架胶合板制成的木箱,其规格不一,一般可装净重25公斤。包装方法是内衬牛皮纸,再垫一硫酸纸或蜡纸(以防止成品受潮,风干或粘箱),然后把成品散装进去,加盖钉死,箱外扎铁箍两道,避免木箱散坏,造成损失,这种包装方法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成品受压变形和粘连结块。如果含水量增高,转化糖过多,炎热潮湿季节,在运输中容易“流汤”。还有先用塑料袋包装,再装木箱,就可以避免受潮“流汤”。另一类是小包装,用印有鲜艳美观的图案、广告、商标的小纸盆包装,硬纸盆中衬有蜡纸或玻璃纸。这种包装,装饰美观,便于零售,携带方便。
致疵现象和解决方法 1.返砂和流汤:质量正常的果脯质地柔软,鲜亮透明。但如果在煮制过程中掌握不得当,就会造成成品表面和内部的蔗糖“重结晶”,这种现象称为“返砂”,“返砂”使果脯质变硬,失去光亮色泽,容易破损,品质降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果脯中蔗糖含量过高而转化糖含量不足的结果;但是,如果果脯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高湿季节,又容易“流汤”,形不成糖衣而发粘。试验证明,果脯中的总含糖量为68~70%,含水量为17~19%, 转化糖占总糖量的50%以下时,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返砂”,转化糖量达到总糖量的60%时,在良好条件下就不“返砂”。但当转化糖高达90%以上时,则易产生“流汤”。因此,掌握好果脯中蔗糖和转化糖的含量,是避免上述现象发生的根本途径。经验证明,控制煮制时的条件,是决定转化糖含量的有效措施。目前将糖液的pH值保持在2~2.5之间,促进蔗糖的转化,其方法是加柠檬酸或盐酸调节。
2.煮烂和干缩:煮制苹果、沙果和枣的时候,有煮烂和干缩的现象。制作蜜枣煮烂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枣的成熟度太高,二是在划皮时划的过深,而且有的果实两头会合,煮时皮脱落,容易煮烂。制作苹果脯煮烂的原因,同果实的成熟度及品种有密切关系,但是成熟度不够,一则不易吸收糖液,二则干燥以后容易产生干缩现象。解决的办法是:果实的成熟度要适当,糖煮前先用清水煮几分钟,糖煮时开始大量加糖,迅速提高糖液的浓度等。
3.颜色发暗:北京的各种果脯一般应该是色泽金黄或橙黄而鲜亮。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就可能产生色泽变褐发暗。这是因为果实中的单宁物质氧化的结果。熏硫即可夺取单宁氧化时所需要的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酶的活性,又可有效地防止果实变色。此外大多数酶类在60~70℃的温度下,一般就失去活性,因此,煮烫也是防止变色的一个方面,糖液与果实中的氨基酸作用,亦可能变褐,这是产生黑蛋白素之故,并非酶类作用,故尽量缩短煮制时间为好。
❼ 果脯太黏不干怎么办
菠萝果脯的加工方法如下:
1、原料选择及处理:最好选用无病、无虫、成熟度为专八成的青熟果,用自来属水清洗2次,再用不锈钢刀将皮削去,切成2厘米×2厘米的小块或2厘米×5厘米的长条备用.
2、糖渍、渗糖:将切好的菠萝条或块,放入不锈钢锅器皿中,加30%的白砂糖拌匀放置6—12小时.然后将上述果、液倒进煮锅里,煮1小时后自然冷却.冷却后在常压下静置,让其渗糖12个小时.
3、菠萝果粒沥干、烘干:用不锈钢网勺把糖渍后的果粒捞出,沥尽糖液,倒在烘盘上,投入干燥箱里烘干,当果粒水分达到约28%时停止加热,取出果粒,自然冷却.
4、包装,入库:用食用塑料袋包装、封密、入库,菠萝果脯制成.
5、注意事项:
(1)菠萝纤维含量丰富,酸含量也比较高.果脯的爽脆度与糖渍时间有关.试验表明,以60分钟的糖渍时间为最佳,其果脯成品爽脆度好,酸甜适中,颜色金黄,透明度好.
(2)果脯的含糖量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当含糖量达65%或以上时,菠萝果脯自然条件下保质期才能达到半年以上.但目前消费观念趋向于低糖、低脂肪、具保健功能的食品.
❽ 如何制作果脯,步骤,尤其是糖制
菠萝果脯制作方法
菠萝果脯的加工方法如下:
1、原料选择及处理:最好选用无病、无虫、成熟度为八成的青熟果,用自来水清洗2次,再用不锈钢刀将皮削去,切成2厘米×2厘米的小块或2厘米×5厘米的长条备用。
2、糖渍、渗糖:将切好的菠萝条或块,放入不锈钢锅器皿中,加30%的白砂糖拌匀放置6—12小时。然后将上述果、液倒进煮锅里,煮1小时后自然冷却。冷却后在常压下静置,让其渗糖12个小时。
3、菠萝果粒沥干、烘干:用不锈钢网勺把糖渍后的果粒捞出,沥尽糖液,倒在烘盘上,投入干燥箱里烘干,当果粒水分达到约28%时停止加热,取出果粒,自然冷却。
4、包装,入库:用食用塑料袋包装、封密、入库,菠萝果脯制成。
5、注意事项:(1)菠萝纤维含量丰富,酸含量也比较高。果脯的爽脆度与糖渍时间有关。试验表明,以60分钟的糖渍时间为最佳,其果脯成品爽脆度好,酸甜适中,颜色金黄,透明度好。(2)果脯的含糖量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当含糖量达65%或以上时,菠萝果脯自然条件下保质期才能达到半年以上。但目前消费观念趋向于低糖、低脂肪、具保健功能的食品。
草莓果脯的制作
用草莓制成的果脯具有草莓的营养与风味,其软硬适度,酸甜可口,易消化,具有开胃健脾、滋补强身的功效,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保健食品。
工艺流程
草莓果肉渣→打浆→浓缩→烘烤→揭皮→整形包装→检验→成品。
操作要点
1.选果打浆 选用含水量在30%以下的新鲜草莓,剔去果肉中的枯叶、烂果等杂质,用胶体磨或打浆机打成细质浆液,以手捏之无明显颗粒感,然后放入贮槽备用。
2.浓缩 将草莓果浆放入夹层锅中,加入适量淀粉水溶液,迅速搅拌均匀,以防结块沉淀,然后加热浓缩。在浓缩过程中,要加入白糖、柠檬酸和防腐剂适量,搅拌均匀后继续加热浓缩,待果浆成浓稠状时即可出锅。
3.浇模烘烤 将浓缩的果浆稠液,倒入干净的不锈钢盘里,放在平台上晃匀(厚约三四毫米)。之后,将其放入烘箱或烘房中烘烤,温度控制在80℃左右,时间约8小时~10小时,烘至不黏手、不松软、不干硬为宜。
4.揭皮 将烘好的果肉脯平放在平台上,趁热用不锈钢刀将整片果脯与盘分离,进行急冷却(夏季可用电风扇,冬季可用冰块)。
5.整形与包装 经过冷却的果脯,分别按30克、50克、75克、100克等规格用玻璃纸将其包装成条状、圆桶状、块状等,再用透明的复合袋或铝箔袋真空包装,包装后即可销售,或置于10℃以下,相对湿度小于70%的环境条件下贮存。
❾ 果脯是怎么做的
准备材料:杏500g,糖200g,柠檬汁适量
1、将买来的杏子洗净后沥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