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生物膜书籍
『壹』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优缺点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也是城市污水二级生物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生物膜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管理方便,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二是微生物固着在载体表面、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也能增殖,生物相对更为丰富、稳定,产生的剩余污泥少。三是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生物膜载体增加了系统的投资;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反应装置容积有限、空间效率低,在处理城市污水时处理效率比活性污泥法低;附着于固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操作伸缩性差;靠自然通风供氧,不如活性污泥供氧充足,容易产生厌氧。
『贰』 污水处理常用的生物膜法有哪几种
污水处理厂常用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BAF、ABFT、MBBR(IFAS)等
『叁』 污水处理书籍
呵呵,你说得内容基本都是给排水设计手册1~10册的内容,有城镇排水,工业排水,电气自控,设备等等。自己找个看看吧!
『肆』 谁能给我几本关于污水处理的书给我作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书名: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丛书--SBR及其变法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定价:60 条形码:9787502543594 ISBN:ISBN 7-5025-4359-7 作者:张统 印刷日期:2003-3-1 出版日期:2003-3-1 精装平装_开本_页数:平装16开,394页 中图法: 中图法一级分类: 中图法二级分类: 书号: 简介:本书为《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系列丛书之一,对近年来国内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工艺处理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基本上包括了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SBR工艺在不同废水中的应用研究;SBR脱氮除磷研究;CASS工艺研究及应用;各种SBR的变形工艺应用研究;污水处理与回用及其他技术与工艺。 本书大多数文章均为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经验,均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本书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人员,污水处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人员参阅;也对给水排水、环境工程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目录:第一章 SBR工艺原理及应用 一、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二、SBR的工艺发展和应用适用性问题的讨论 三、SBR工艺的分类和特点 四、SBR法与活性污泥膨胀 …… 二十三、UASBAF-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二十四、铁屑过滤-SBR工艺处理棉纺印染废水的研究 二十五、开发厌氧/好氧序批式一体化反应器的构想 二十六、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SBR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第二章 SBR工艺用于污水脱氮除磷 一、供氧方式对SBR法硝化反应控制参数的影响 二、间歇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特性研究 三、间歇式生物膜法除磷机理研究 四、间歇式生物膜法的脱氮特征及机理研究 …… 十二、应用SBR工艺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研究 十三、SBR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功效 十四、活性污泥外循环SBR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 十五、SBR工艺用于生活污水除磷脱氮的试验研究 第三章 CASS工艺原理及应用 一、建筑小区污水处理技术及设计实例 二、CASSL+膜过滤工艺处理中小城市污水与水回用 …… 十四、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及设计 十五、CASS工艺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章 SBR其他变形原理及应用 一、MSBR系统的特点及其除磷脱氮的机理分析 二、MSBR工艺的运行机理 …… 九、SBR法DAT-IAT技术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十、UNITANK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工程实践 第五章 污水处理与回用其他技术进展 一、我国城市污水回收和再用的实例分析 二、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现状及今后发展的趁势 三、生态卫生(排水)系统国内外发展比较 四、关于天津市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技术研究与探索 …… 二十一、集成电路废水处理系统设计 二十二、新型气浮器及其处理造纸废水的工程设计 二十三、航天发射场推进剂废水对地下水影响程度分析与研究 二十四、集中供暖主管道腐蚀查定及防腐方法 阅读地址: http://www.buildbook.com.cn/book/B10011346.shtml
『伍』 关于水处理方面的书籍
最好把下面的都包括了
水处理工程
与水处理技术应用
废水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
萝工业废水处理应用技术
水处理常用技术参数与设计图
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管理
水处理概述
水处理工艺
第三章 水处理工艺流程管理
第四章 水质指标、水质标准与分析检测
第五章 水处理设备运行保养、维护与检修
第六章 水处理常用药剂与材料
第三编 水处理创新工艺配方优化设计
第一章 磷酸盐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二章 磷系复合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三章 磷系碱性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四章 全有机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五章 钥酸盐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六章 硅酸盐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七章 六偏磷酸钠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八章 三聚磷酸钠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九章 硫酸锌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十章 二元、多元共聚物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十一章 一元、多元醇磷酸醋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十二章 葡萄糖酸钠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十三章 木质素磺酸盐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十四章 多功能水处理剂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十五章 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十六章 微生物絮凝剂水处理配方优化设计
第四编 水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一章 生物膜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二章 活性污泥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三章 废水自然净化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四章 生物处理新土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五章 吸附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六章 物理控制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七章 离子交换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八章 化学控制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九章 氧化还原与电解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十章 溶解态污染物的其他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五编 水处理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一章 水处理通用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二章 除污机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三章 污泥脱水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四章 吸泥机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五章 曝气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六章 净化消毒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七章 废水处理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八章 水处理常用测量仪表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九章 水处理机械设备运行维护与自动化控制
第六编 水处理工艺技术质量检验
第一章 水质管理与水处理技术要求
第二章 水处理过程质量控制
第三章 水处理效能检验方法与技术
第七编 水处理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实例分析
第八编 水处理工艺配方设计与质量检验分析技术标准
『陆』 环保书籍
不知道你要的是关于大气,水,还是固废的。我这有一份水处理书籍的目录
水处理书籍汇总
中水处理与回用技术问答-环境保护问答丛书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新技术原理与应用
水处理剂氨基三亚甲基膦酸HG/T2841-2005
水处理剂二亚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HG/T3777-2005
含硒水处理
水处理剂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及典型工程
厌氧微生物学与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第二版)
射频式物理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HG/T3729-2004
水处理剂硫酸铝HG2227-2004
水处理剂用铝酸钙HG3746-2004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与设计
国家职业标准--化工水处理工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污水处理厂技术工人培训用书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分散式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概念、系统和实施
给水排水工程水处理实验技术-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指南丛书
水处理剂应用手册(第二版)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21世纪的水处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丛书
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
环境保护设备选用手册——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
水处理剂丙烯酸-2-甲基-2-丙稀酰胺基丙磺酸类共聚物
水处理剂异噻唑啉酮衍生物HG/T3657-1999
水处理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G/T3537-1999
水处理剂2-膦酸基-1,2,4-三羧基丁烷HG/T3662-2000
水处理防腐蚀和失效分析1000例
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与回用
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现代水处理技术
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与回用
污水处理设备操作维护问答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水处理工艺与运行管理实用手册
水处理技术及药剂大全
锅炉水处理实用手册
锅炉水处理实用手册
固液分离与工业水处理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设计手册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技术问答
水处理药剂及其应用
饮用水健康与饮用水处理技术问答
水处理药剂及材料实用手册
污水处理工必读
现代工业水处理技术与应用
水处理设备实用手册
工业水处理技术(第一册〕
工业水处理技术(第八册)
反渗透水处理应用技术及膜水处理剂
水处理微生物学
精细化工原材料及中间体手册——水处理化学品
水处理工程运行与管理
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培训教程
实用环境工程手册——水处理材料与药剂
实用环境工程手册——污水处理设备
环境工程新技术丛书——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
环境工程新技术丛书——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
环境工程新技术丛书--废水处理水热氧化技术
环境工程实例丛书——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环境工程实例丛书——日用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食品工业废水处理
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煤加压气化废水处理
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废水处理单元过程
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
环境工程实例丛书——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
环境工程实例丛书--生物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环境工程实例丛书--制革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环境工程实例丛书--水处理工程CAD技术应用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读本(技师)——污水处理工
环境工程实例丛书——膜法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环境工程实例丛书——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给水与用水处理技术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冶金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循环冷却水水质及水处理剂标准应用指南
新型水处理剂—二氧化氯技术及其应用
小型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及装置
小型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及装置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BOT
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工程实例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
水处理药剂
水处理絮凝学
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
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丛书——纯净水与矿泉水处理工艺及设施设计计算
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丛书——工业用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
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丛书——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设施设计计算
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丛书——给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
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丛书——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
水处理剂应用手册
水处理剂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分析方法
水处理及循环再利用技术
水处理化学品手册
水处理化学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
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
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发酵工业废水处理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农药废水处理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重金属废水处理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城市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制革工业废水处理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膜法水处理技术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医院污水污物处理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
实用废水处理技术
特殊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
膜技术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新领域精细化工丛书--水处理化学品
含氮废水处理技术与应用
国内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锅炉水处理技术问答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
工业水处理原理及应用
工业水处理技术问答(第三版)
工业水处理技术(第二版)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工厂废水处理站工艺原理与维护管理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
分散式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概念、系统和实施
废水处理计量学导论
废水处理工程(第二版)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应用问答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及招标投标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
DAT-IAT污水处理技术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例
污水处理系统的建模、诊断和控制
世界水处理剂商品手册
GB15892-2003水处理剂聚氯化铝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止
『柒』 请问: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可以介绍一些相关书吗谢谢!
污水处理工书籍有《 污水处理工必读 》,《污水处理技术》
掌握城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
(1)污水处理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
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筛滤法(格栅、筛网)、沉淀法(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法、过滤法(快滤池、慢滤池等)和反渗透法(有机高分子半渗透膜)等。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分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中和、电解、氧化还原和电渗析、气提、吸附、吹脱、萃取等。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性、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氧化法和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厌氧还原法。好氧氧化法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主要有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曝气池等),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法等);厌氧还原法主要有厌氧塘,污泥的厌氧消化池等。
(2)城市污水的常规处理工艺
①一级、二级、三级污水处理工艺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照处理程度,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污水工艺。
一级处理:在污水处理设施进口处,必须设置格栅,主要是采用物理处理法截留较大的漂浮物或悬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使之能够正常运转。沉砂池一般设在格栅后面,也可以设在初沉池前,目的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初沉池对无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一般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只能作为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性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构筑物是处理流程中最主要的部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呈溶解性、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排放的要求,一般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有机污染物可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后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可降至20~30mg/L。
二沉池的主要功能是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污泥形式存在的生物脱落物或已经死亡的生物体。
三级处理:在一级、二级处理后,用来进一步处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处理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通过三级处理,BOD5能进一步降到5mg/L以下。
污泥处理: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可作农肥使用,但是又含有大量细菌、寄生虫卵以及从生产污水中带来的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成分,需做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处理。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减量处理(浓缩、脱水等)、稳定处理(消化等),最后达到可综合利用的目的。
『捌』 关于水处理的书籍,麻烦推荐下
最好把下面的都包括了
水处理工程
与水处理技术应用
废水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
萝工业废水处理应用技术
水处理常用技术参数与设计图
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管理
水处理概述
水处理工艺
第三章 水处理工艺流程管理
第四章 水质指标、水质标准与分析检测
第五章 水处理设备运行保养、维护与检修
第六章 水处理常用剂与材料
第三编 水处理创新工艺优化设计
第一章 磷酸盐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二章 磷系复合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三章 磷系碱性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四章 全有机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五章 钥酸盐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六章 硅酸盐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七章 六偏磷酸钠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八章 三聚磷酸钠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九章 硫酸锌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十章 二元、多元共聚物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十一章 一元、多元醇磷酸醋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十二章 葡萄糖酸钠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十三章 木质素磺酸盐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十四章 多功能水处理剂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十五章 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十六章 微生物絮凝剂水处理优化设计
第四编 水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一章 生物膜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二章 活性污泥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三章 废水自然净化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四章 生物处理新土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五章 吸附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六章 物理控制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七章 离子交换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八章 化学控制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九章 氧化还原与电解法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十章 溶解态污染物的其他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应用
第五编 水处理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一章 水处理通用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二章 除污机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三章 污泥脱水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四章 吸泥机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五章 曝气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六章 净化消毒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七章 废水处理机械设备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八章 水处理常用测量仪表规范操作与维护
第九章 水处理机械设备运行维护与自动化控制
第六编 水处理工艺技术质量检验
第一章 水质管理与水处理技术要求
第二章 水处理过程质量控制
第三章 水处理效能检验方法与技术
第七编 水处理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实例分析
第八编 水处理工艺设计与质量检验分析技术标准
『玖』 生物膜法处理废水
使废水流过生长在固定支承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氧化作用和各相间的物质交换,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是废水需氧生物处理法的一种。用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构筑物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生物滤池是由过滤田和灌溉田逐步发展而来的。过滤田和灌溉田是天然条件下的需氧生物处理设施。废水流入过滤田和灌溉田后,水中的有机物滞留在土壤表层,由需氧微生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这种作用只在土壤表层进行,占地面积大,而且受气候影响,只能在适当条件下采用。19世纪末,进行了洒滴滤池试验。20世纪初洒滴滤池法得到公认,出现了各种型式的生物滤池。用生物滤池处理废水的方法统称为生物膜法。
处理废水过程
生物滤池一般是长方形或圆形,池内填有滤料,滤料层上为布水装置,滤料层下为排水系统。废水通过布水装置均匀洒到生物滤池表面,呈涓滴状流下,一部分废水呈薄膜状被吸附于滤料周围,成为附着水层;另一部分则呈薄膜流动状流过滤料,并从上层滤料向下层滤料逐层滴流,最后通过排水系统排出池外。
由于滤料间隙的空气不断地溶于水中,水层中保有比较充足的溶解氧;而流过的废水中所含的大量有机物质,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因此水层中需氧微生物能够大量生长繁殖。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部分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供微生物自身生长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被转化合成为新的细胞物质。另外,废水通过滤池时,滤料截留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并吸附了废水中的胶体物质,使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有了栖息场所,从而在滤料表面逐渐生长起一层充满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的“生物膜”。膜的外侧有附着水层,废水不断地从滤池上淋洒下来,就有一层废水不断沿生物膜上部表面流下,这部分废水为流动水层。流动水层和附着水层相接触,附着水层由于生物净化作用,所含有机物质浓度很低,流动水层通过传质作用把所含的有机物传递给附着水层,从而不断地得到净化。同时由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的增殖,膜的厚度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生物膜层内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由需氧分解转变为厌氧分解,微生物逐渐衰亡、老化,使生物膜从滤料表面脱落,随水流至沉淀池。生物滤池的滤料上再生成新的生物膜,如此不断更新。
就部分滤料来说,处理废水效能呈周期性变化。在生物膜形成的初期,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旺盛,净化功能最好;随着生物膜逐渐加厚,内部出现厌氧分解现象,净化的功能逐渐减退;到生物膜脱落时为最低。但就整个滤池来说,滤料上生物膜的脱落是参差交替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整个滤池的处理效果是基本稳定的。
由于生物膜要不断更新,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出,因此必须在生物滤池后设置沉淀池。这种池称为二次沉淀池。为保证生物滤池的正常工作,对含有较多悬浮物质和油脂等易于堵塞滤料的废水,须设置初次沉淀池、浮选池和隔油池等,以进行预处理。
需氧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以及肉眼可见的微型动物。生物滤池中上层、中层、下层构成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类也有区别。
需氧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同流动水层接触时,被流动水层带走。厌氧生物膜内的产物主要是硫化氢和氨。这些厌氧生化产物在透过需氧生物膜时大部分被氧化,因此生物滤池在工作正常时基本上没有臭气。
普通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都较低,往往采用间歇运行方式,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得比较彻底,但占地面积大。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都较高,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废水在滤池中停留时间短,只有易于氧化的有机物被分解,而较难氧化的有机物未及分解就被排出。因此这种滤池的净化程度不如普通生物滤池彻底,而且二次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量较多。但它的水力负荷较高,水的冲刷力大,滤池不易堵塞。如进入滤池的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过高,可采用回流运转方式,即将生物滤池的一部分出水回流到滤池前同进水混合。这样可以降低进水浓度,保证水的冲刷力,还能增加滤池中的有用微生物,从而保证生物滤池的正常工作。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选择合适的滤料十分重要。滤料必须机械强度好,耐腐蚀;表面积大,略呈粗糙,但又不影响水的均匀流动;滤料间应有一定的空隙,以免堵塞,并使空气流通;能就地取材,价格低廉。长期以来多以卵石、碎石、炉渣、焦炭等为滤料。近年来开始使用人工塑料滤料,如波形板和列管式滤料。这种滤料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表面积和空隙率都较大。
与活性污泥法比较,生物膜法对于进水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强,管理简便,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低。但处理效率和卫生条件较差,占地面积较大。生物膜法近年发展起来的几种新型构筑物有:
① 塔式生物滤池,简称塔滤。塔高7~24米,内部通风良好,水流紊动剧烈,水力冲刷较强。因此,污水同空气和生物膜接触充分,生物膜更新速度快,各层生长有适应于废水性质的不同的生物群,有利于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塔滤负荷较高,水力负荷每日每平方米可达90~150米3,有机物负荷每日每立方米达1100~2400克(BOD5)。占地少,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
② 生物转盘。由固定在一横轴上的若干间距很近的圆盘组成。圆盘面生长有一层生物膜,作用与生物滤池中滤料相似。圆盘是用轻质耐腐蚀、坚固而不易挠折的材料,如泡沫聚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硬聚氯乙烯、玻璃钢等材料制成。圆盘有约一半的面积浸在一个半圆形或矩形的水槽内。废水在槽中流过时,圆盘缓慢转动。圆盘的一部分浸入废水时,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微生物获得营养。当转出水面时,生物膜又从大气中直接吸收氧气。如此循环反复,废水中的有机物在需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氧化分解。圆盘上的生物膜也会因老化不断地自行脱落,随水流出,在二次沉淀池中沉淀下来。生物转盘能处理高浓度废水,而不会发生堵塞现象。构造与生物转盘类似的还有生物转筒。主体装置是由固定在一横轴上的若干圆筒组成,圆筒中装填料,生物膜生长在填料表面。
③ 生物接触氧化池(见生物接触氧化法)。
提高生物膜法的处理效率,主要是在单位时间内适当地加大生物膜同废水的接触面积和充分供给所需要的氧气。为此,有些国家在试验研究一种流化床。这种设施以砂或活性炭等比表面积大的材料作为生物膜担体,以沸腾状态在废水中分解氧化有机物。
补充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1)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动适应性强;(2)处理效果好并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离;(4)动力费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