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鼻咽拭子用检测两回吗
① 如何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目前主来要是通源过咽试子检测,过程是先嘱被检查者用淡盐水漱口,可以将口腔中的杂菌清理掉,然后将标签贴于标本容器上,告知被检查者取咽试子培养的目的和方法。点燃酒精灯,嘱咐被检查者张口的,发啊的音,充分暴露咽喉,用培养管内的消毒长棉签以灵敏而轻柔的动作擦拭两侧腭弓和咽扁桃体上的分泌物。
取样完毕后将试管口在酒精灯上火焰上进行消毒,然后将棉签插入试管,塞紧后及时送检。
核酸检测作为病原诊断的一个依据,是目前确诊的最重要依据,比如对于目前新冠肺炎检测、病毒核酸检测仍是确诊的金标准。
② 核酸检测用棉签没有粘到喉咙能行吗
核酸检测结果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的重要依据。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均在盟市及以上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由定点医院采集样本后,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进行三层包装,由专人专车送到疾控中心实验室,实验室人员做好样本登记。由此进入到了核酸检测的第一步。实验室人员将会把样本暂时存放于样本库。随后就需要按照生物安全三级防护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首先是进行消毒,戴上双层手套,穿上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佩戴好N95医用口罩、护目镜、帽子、鞋套,然后拉上防护服的拉链,检查防护服是否穿好。所有检查完后方可进入负压实验室。(负压实验室,就是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实验室内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实验室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负压实验室里面比较闷,噪声较大,实验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一次检测下来整个人都筋疲力尽。)
待实验室环境准备好后,将样本转运到加强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传递窗中。实验人员进入核心实验区域,从冰箱取出核酸提取试剂与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解冻,然后进入核酸提取区域进行样本核酸提取,将提取好的核酸样本通过传递仓进入试剂配制区域,然后配制PCR反应液并分装于八连管,通过进入核酸扩增区域,将八连管放入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进行核酸扩增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按照试剂说明书判断检测结果,并按照规程上报检测结果。
每做一批实验检测,从样本接收登记、实验环境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到实验检测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整个过程大概需要6-7个小时。
医务人员在采样及检测过程中极易感染病毒,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在此次疫情中,广大医务人员逆行而上,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希望大家为我们的医务人员点赞👍
③ 核酸检测注意事项
在核酸检测前两小时,请勿进食,为避免影响检测结果,采样前30分钟请勿吸烟、喝酒和嚼口香专糖;为属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所有检测者需配戴口罩并备一个用,在采样结束后进行替换。
在采集鼻咽拭子前检测者应告知采集人员是否存在鼻中隔弯曲或有鼻腔手术史,过程中可能出现鼻部酸痒感,刺激打喷嚏,请立即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采样时人与人之间请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3)核酸检测鼻咽拭子用检测两回吗扩展阅读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首先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样本要求“部分进行样本采集,常规的样本类型包括咽拭子、鼻拭子、痰液、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
获得患者样本后,需尽快进行检测,如无法立即检测需要转运的样本,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低温封装,并送到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机构收到样本后,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核酸提取试剂应使用批准产品说明书中指定的核酸提取试剂盒。
病毒RNA需要首先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扩增检测。PCR扩增和检测应使用批准产品说明书中指定的荧光定量PCR仪,通过荧光定量PCR所得到的样本Ct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患者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
④ 做核酸检测的正确方法
5月11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涉疫大数据与流行病学调查组印发紧急通知,决定以10天为期,在武汉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而在全国各地也有一些朋友好奇,核酸检测到底检测哪个部位?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有何不同?做核酸检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核酸检测标本可以采集深部痰液、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其中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统称为咽拭子,经口的为口咽拭子,经鼻的就是鼻咽拭子。
口咽拭子
鼻咽拭子
做核酸检测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做核酸检测前2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
采样前30分钟不应吸烟、喝酒、咀嚼口香糖等;
检测者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前取下口罩,检测后立即戴好,可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污染后方便及时更换;
在采集鼻咽拭子前检测者应告知采集人员是否鼻中隔弯曲及鼻腔手术史,过程中可能出现鼻部酸痒感,刺激打喷嚏,可立即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鼻咽拭子采集后可能出现少量鼻腔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出血量较多请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在采集口咽拭子时检测者头后仰,张口发出「啊」音,有助于暴露咽喉,但过程中会出现刺激性干咳、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测者可配合采集人员尽量放松、深呼吸;
核酸检测前后都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拭双手。
血清抗体检测不受饮食影响 无需空腹
一般感染新冠病毒7-10天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最先出现的是IgM抗体,随后会出现IgG抗体,所以检测这些特异性抗体,可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过病毒,而检测方法就是血清抗体检测。
血清抗体需要抽取检测者2-4mL的静脉血液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受饮食和药物影响,因此检测前不需要空腹。
为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全国各地陆续公布「核酸检测机构名单」,推动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核酸检测机构查询」服务,在国务院客户端上线,目前已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传的1226家检测机构。
⑤ 开学的学生要求14天内的核酸检测是验一次还是两次呢
开学前学复生的核酸检测制只需要做一次。一般在开学前一周之内会组织学生集体去学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说,核酸检测阳性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
所有生物除朊病毒外都含有核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仅含有RNA的病毒,病毒中特异性RNA序列是区分该病毒与其它病原体的标志物。
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我国科学家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解析,并通过与其它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对比,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中的特异核酸序列。临床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如果能在患者样本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核酸序列,应提示该患者可能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⑥ 核酸检测有哪几样检测
核酸检测采用咽拭子检测,有口咽拭子采样和鼻咽拭子采样两种方式。
口咽拭子采样就是在咽喉部位用棉签涂擦,刷取咽喉部位上皮细胞的检测。受检测者只要放松心情,张口发出“啊——”的声音就可以了,检测过程并没有创伤风险,是非常安全的检测。
检测时可能会有恶心、想要呕吐的不适感觉,不过这些不适症状通常只需要半分钟到两分钟左右就可以完全缓解了。鼻咽拭子采样是将一根细棉签深入鼻孔,从下鼻道深入抵达鼻咽后壁,然后捻转棉签取样。棉签进入鼻腔的深度约为鼻尖到耳垂的距离。
(6)核酸检测鼻咽拭子用检测两回吗扩展阅读:
核酸检测相关知识:
核酸检测是检测病毒的方法,它可以更早发现感染。现在临床中对乙肝、丙肝、艾滋病都开展了核酸检测,可以在抗体产生前检测到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而一些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咽拭子或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核酸检测来判断是否感染,以及推测是否具有传染性。
季节性流感、禽流感、冠状病毒感染等通过咽拭子检测可以方便地判断出上呼吸道是否存在病毒成份,从而判断被检测者是否属于感染者。
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检测方法了,只要在咽喉部位擦拭几秒钟就可以采集到标本。通过分析判断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成分,可以尽早发现感染者,甚至在感染者出现症状前就可以检测到阳性。
感染者经过隔离治疗后咽拭子检测阴性说明病毒已经清除,不具有传染性了。目前两次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是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的标准之一。
⑦ 核酸检测是怎样检测的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若想证实已出现的感染症状是由本病毒所引起,最准确的方法是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活病毒,并进行病毒培养。
然而,此方法并不适合大面积应用,在此次疑似病例的确诊工作中,也并不适用。这是因为病毒培养所需时间较长,需要的场所条件也很高(P3级实验室),时效性远远跟不上临床需要。
而核酸检测作为病原学的检测手段之一,效率很高,一般情况下几个小时就可以知道结果。因此,在此次疫情中,临床上取得病原学证据的主要方式并不是病毒培养,而是核酸检测。
核酸是遗传信息载体,是对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统称。病毒则主要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而新型冠状病毒正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单链RNA。核酸检测的原理,正是检测在被测者的咽拭子等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的RNA。如果存在,说明被病毒感染。那么,我们是否已经获悉了病毒的RNA呢?
△RNA与DNA(图片来源网络)
在武汉疫情初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在短时间内完成该病毒的鉴定,并获取了全基因组序列。在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公布后,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试剂被快速研发。
随后,核酸检测试剂盒被应用于临床,并为确诊新冠肺炎提供病原学证据。那么,应用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首先,检测人员需要在试剂的帮助下,将样本中的核酸提取出来。再把已经分离出来的核酸加到核酸扩增试剂中,然后将其放到核酸扩增仪内,一般两个小时内就会有结果。
事实上,在操作步骤中,扩增是很重要的一环。扩增的意义在于能让微量的遗传信息成指数增加。只要样本中有核酸基因片段,就能用PCR法加以放大,从而更清晰地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实现比对。
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已在临床实验室应用多年,检测体系成熟,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和可定量检测的优点,而且还能对病毒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动态监测。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欣在记者采访中介绍道:核酸检测十分敏感,只要在被检者的分泌物样本中找到一部分病毒的核酸,就可以通过RT-PCR扩增的方式,整合成序列。
"虽然不确定核酸是否来自于活病毒,但对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来说,如果其咽拭子有这种核酸,一般认为来源于活病毒的一部分,间接证实其体内存在着病毒的繁殖和感染。" 陈欣告诉记者。
核酸检测容易出现"假阴性"
虽然核酸检测有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同于从人体内直接分离出活病毒的方式,核酸检测采用的是一种间接的方式,有可能造成假阴性。
因为试剂盒存在最低检测限的问题,所以只有当采到的样本中,病毒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检测出来。少数情况下,可能康复者并未康复,但由于样本中病毒载量低,故康复者核酸检测的结果呈阴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阴性"。
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标准(试行第七版)》中,出院标准之一为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釆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而之所以选取呼吸道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是因为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故而优先考虑从呼吸道的分泌物中取得标本。呼吸道又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前者主要包括鼻、咽、喉;后者主要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
相应地,现在对疑似患者检测病毒核酸,标本的采集一般有两大类,上呼吸道标本和下呼吸道标本。
上呼吸道标本主要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NPS)、鼻咽吸取物(NPA);下呼吸道标本主要包括痰液、气管吸取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