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工艺有哪些
①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水处理来”便是通过物理的、化学源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的过程。
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
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
常说的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种。经常用到的水处理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种滤料等。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一)沉淀物过滤法、(二)硬水软化法、(三)活性炭吸附法、(四)去离子法、(五)逆渗透法、(六)超过滤法、(七)蒸馏法、(八)紫外线消毒法等,现在将这些处理法之原理及功能在此一一说明。
② 自来水厂得水处理工艺有哪些
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下。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
首先必须把水源从专江河湖泊中抽取属到水厂(不同的地区取水口是不同的,一般主管道使用预应力砼管,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送入清水池并进行消毒后;
然后经过混凝,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沉淀、过滤、钢管、PE管;
最终分流到用户水龙头、球墨铸铁管等管材、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专业设备制造出来的饮用水
③ 一般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水处理”便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版的物质的过程。
是为权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
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
常说的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种。经常用到的水处理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种滤料等。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一)沉淀物过滤法、(二)硬水软化法、(三)活性炭吸附法、(四)去离子法、(五)逆渗透法、(六)超过滤法、(七)蒸馏法、(八)紫外线消毒法等,现在将这些处理法之原理及功能在此一一说明。
④ 水处理的工艺有哪些
这个问题太笼统,对不同的水,如饮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三级,具体的有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又分为好氧和厌氧等,或各种方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⑤ 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什么
水处理工艺流程为:
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2、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3、三级处理—对水的深度处理:
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5)给水处理工艺有哪些扩展阅读:
水处理工艺流程环境的影响:
1、PH值:
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2、溶解氧
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
3、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处理工艺
⑥ 常见的水处理工艺有哪些
目前,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是利用混凝剂对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一种方法。混凝剂通常有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生物高分子絮凝剂3大类。目前,在水处理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中的聚铝盐和复合型聚铝盐。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聚铝盐,其生产工艺成熟,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实验证明,PAC对处理石油化工废水具有高效的絮凝效果,不仅去浊率高,对原水的pH值影响小,处理后水的色度好,可作为石化污水回收处理的絮凝剂。用其处理河水除浊和除COD(化学需氧量)效果良好(除浊度低于 4mg/L、COD低于 6 mg/L )。PAS的絮凝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硫酸铝絮凝剂,温度适用范围广泛,适合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及绝大多数废水的絮凝处理,用其处理河水无论是除浊还是去除COD均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近年来,为了改善单一聚铝盐的絮凝效果,人们合成了新型的高分子复合铝盐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铝铁(PAFS)、聚合硫酸氯化铝铁(PAFCS)、聚合硅(磷)酸铝(铁)等。这些高分子复合铝盐絮凝剂广泛用来处理饮用水、工业用水、矿井废水、油田含油废水、生活用水、天然黄河水、长江原水、印染废水等。 二、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进行处理。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多的吸附剂有氢氧化镁、活性纤维素碳(ACF)及新型的吸附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氢氧化镁作为酸性工业废水处理剂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造纸和印染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电镀废水、含氟废水等,安全可靠,即使中和过量其PH值也不会超过9,且中和过程平缓,沉淀晶粒粗大密实,淤泥易于过滤和排放。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可从各种不同的工业废水中吸附并除去对环境造成危害的Ni2+、Cd2+、Mn2+、Cr3+、Cr6+等重金属离子。氢氧化镁还可以有效地除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氨和磷,降低江河等水系的富营养化,控制藻类的生长,有利于生态保护;活性纤维素碳(ACF)是一种高效的吸附材料,是天然纤维、人造纤维经炭化后得到的。其微孔结构分布狭窄均匀,微孔的体积占总体积的90%左右,其孔径在1nm左右,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2000m3/g),因而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它可以使水澄清、去除水中的异详情www.likeqing.com味、吸附水中的锰、铁离子效果最好,对于CN-、Cl-、F-、苯酚的去除率在98%以上,对于细菌有很好的过滤作用。与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活性纤维素碳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因此在水处理工业中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壳聚糖是甲壳素的主要衍生物,分子中含有活性基团-胺基和羟基,是一种很好的絮凝剂和螯合剂,对过渡金属离子有极强的鏊合作用,可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铜、铬、镉、汞、锌等贵金属离子,其中对汞离子的去除率大于99。8%,对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r3+、Ni2+、Cu2+、Zn2+的去除率均大于99%,且可回收重金属。壳聚糖的羧甲基化衍生物对水溶性染料废水特别是水溶性很好的阴离子型染料脱色效果显著。研究表明,用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的印染废水,不仅脱色效果好,而且絮凝速度快,絮体不易破碎,优于合成高分子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明矾。用壳聚糖其衍生物处理食品废水或含高蛋白质废水可以回收残渣作饲料,不引起二次污染。研究表明,用其处理味精厂废水,除浊率可达99.5%, CODcr的去除率可达89.7%;用于处理大豆加工食品生产的废水,可有效絮凝回收蛋白类固体,也可将处理后的残渣加工成饲料或饵料。另外,它还广泛用于水中有机物(如氯酚、联苯)、造纸废水的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海水的处理,也用于处理赤潮生物及海水中的COD及固定氧化池废水中的藻类物质等。 三、生物降解法。 目前,印染和造纸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两大主要因素。现在所用染料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大分子芳香类化合物,结构复杂,难以降解,染料工业废水颜色深,用物理方法处理的染料废水色度降低程度虽大,但对COD的去除率较差,且处理费用昂贵,并易引起二次污染,而用化学合成的有机物则会使水体发生中毒,使用生物降解法不仅可以克服上述问题,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①不需对污染物进行预处理;②对其它微生物具有抗括作用;③可以处理污染重、毒性大的污染物;④降解物具有广谱性。白腐真菌和黄胞原毛平抱菌是两种很好的可降解含本质素印染造纸废水的菌种。 四、离子交换树脂法 离子交换树脂(IER)是一种含有活性基团的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是交联的高分子共聚物引入不同性质离子交换基团而成的。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交换。选择、吸附和催化等功能,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回收重金属和贵稀有金属,净化有毒物质,除去有机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的有机物质如酚、酸以及胺等。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有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两性离子交换树脂,应用IER进行工业废水处理,不仅树脂可以再生,而且操作简单,工艺条件成熟且流程短,目前已为一些大型企业采用,其应用前景很好。 五、膜分离技术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处理各种废水。用超滤膜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可以使油脂去除率达到97%-100%。采用梯度氧化铝膜管和无机膜一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废水,BOD的去除率达83%,COD、NH3-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超过96%、95%和98%,对SS的去除率达100%。采用耐酸碱无机膜处理碱性造纸黑液,不需要调整PH值,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可回收纤维素、木质素等有用成分,处理后的水质可用于蒸煮制浆、实现造纸废水的闭路循环;采用泥膜混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对CODCr、S2-、Cr6+的去除率分别达86.14%、88.39%和54.5%。此外,利用膜技术还可以处理餐饮废水、医药化工废水、染料废水等。 苏州昊诺整理解答
记得采纳啊
⑦ 工业给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有哪些
(1)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 ,蝶式过滤器 ,软化器等
(2)微滤:微滤利用微滤膜的筛分机理,在压力驱动下,截留直径在0.1-1um之间的颗粒物,例如悬浮物、细菌、部分病毒、胶体等。
(3)超滤:超滤是也一种以筛分为基本原理,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处理方式,过滤精度在0.005-0.01um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利、胶体、细菌和部分高分子物质。
(4)反渗透:反渗透是指在高于溶液渗透压得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与水分离开来的一种膜处理方式,由于反渗透的膜孔径非常小(10埃),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5)电去离子:EDI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电子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相比离子交换技术,EDI具有无危害性废液排放、占地面积小、无须再生、运行费用小等优点,在良好的预处理支持下,EDI出水水质能够达到10MΩ·cm,系统的回收率大于90%。
(6)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技术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与水中可交换离子之间发生可逆性交换,从而去除水中离子的技术,广泛用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但近些年来,由于对环境治理和节约水资源的日益重视,离子交换技术已经逐渐被EDI等新技术取代。
⑧ 什么是水处理,水处理都有哪些基本工艺
水处理便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淀、过滤(自清洗过滤器)、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节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常说的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种.经常用到的水处理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种滤料等.水处理的效果可以通过水质标准权衡.水处理就是为达到成品水(生活或生产的用水和作为最后处置的废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料水(原水)的加工过程.当加工原水为生活或工业的用水时,称为给水处理;当加工废水时,则称废水处理.废水处理的目的是为废水的排放(排入水体或土地)或再次使用.在循环用水系统以及水的再生处理中,原水是废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过程兼具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性质.水处理还包括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及终极处置,有时还有废气的处理和排放问题.
水的处理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种方式:1.最常用的是通过去除原水中部分或全部杂技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2.通过在原水中添加新的成分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3.对原水的加工不涉及去除杂质或添加新成分的问题.水中杂质包括挟带的粗大物质、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粗大的物质如河中沉没的水草、垃圾、大型水生物、废水中的砂砾以及大块污物等.给水工程中,粗大杂质由取水构筑物(比如:格栅)的设施去除,不列入水处理的范围.废水处理中,去除粗大的杂质一般属于水的预处理部分.悬浮物和胶体包括泥沙、藻类、细菌、病毒以及水中原有的和在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溶解物质等.溶解物有无机盐类、有机倾倒物和睦体.去除水中杂质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大抵按杂质的粒度来划分.由于原水所含的杂质和成品水在各类及用途上差异很大,水处理过程差别也很大.就生活用水(或城镇公共给水)而论,取自高品质水源(井水或防护良好的给水专用水库)的原水,只要消毒(紫外线杀菌器、臭氧发生器、加氯等)即为成品水;取自一般河流或湖泊的原水,先要通过砂滤、自清洗过滤器、全自动过滤器等过滤设备去除泥沙等致浊杂质,然后消毒;污染较严峻的原水,还需去除有机物等污染物;含有铁、锰的原水(例如某些井水),需要去除铁、锰.生活用水可以满足一般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但工业用水有时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如进行软化、除盐等.当废水的排放或再用的水质要求较低时,只需用过滤(自清洗过滤器等)和沉淀等方法去除粗大杂质和悬浮物(常称一级处理);当要求去除有机物时,一般在一级处理后采用生物处理法(常称二级处理)和消毒(紫外线杀菌器、臭氧发生器、加氯等);对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所进行的处理过程统称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如当废水排入的水体需要防止富营养化所进行的去除氮、磷过程即属于三级处理.当废水作为水源时,成品水水质要求以及相应的加工流程随其用处而定.
⑨ 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流程是什么
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简介
一、给水处理
(一)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1.去除水中的悬回浮物:混凝、答澄清、沉淀、过滤、消毒
2.变革水中溶解物质:减少、调整
如软化、除盐、水质稳定
3.降低水温:冷却
4.去除微量有机物
(二) 常规处理工艺
以没有受到污染的地面水源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
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饮用水
以去除浊度、满足卫生学标准。
地面水源水质:杂质多、含盐量较低。
⑩ 给水工艺包含哪几个工序
1)预处理: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蝶式过滤器,软化器等
(2)微滤:微滤利用微滤膜的筛分机理,在压力驱动下,截留直径在0.1-1um之间的颗粒物,例如悬浮物、细菌、部分病毒、胶体等。
(3)超滤:超滤是也一种以筛分为基本原理,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处理方式,过滤精度在0.005-0.01um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利、胶体、细菌和部分高分子物质。
(4)反渗透:反渗透是指在高于溶液渗透压得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与水分离开来的一种膜处理方式,由于反渗透的膜孔径非常小(10埃),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5)电去离子:EDI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电子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相比离子交换技术,EDI具有无危害性废液排放、占地面积小、无须再生、运行费用小等优点,在良好的预处理支持下,EDI出水水质能够达到10MΩ·cm,系统的回收率大于90%。
(6)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技术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与水中可交换离子之间发生可逆性交换,从而去除水中离子的技术,广泛用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但近些年来,由于对环境治理和节约水资源的日益重视,离子交换技术已经逐渐被EDI等新技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