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处理流程
Ⅰ 中水处理的说明及工作流程
水”也称“再生水”或“回用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中水回用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主要形式。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中水回用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日本六十年代的经济复兴就是靠污水回用解决了供水危机。
其特点为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工业所排出的废水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的水质,然后回用到工艺中去,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下面就两种最主要的回用技术作一介绍:
(一)冷却水技术
节约冷却水是工业节水的主要途径:
1、改直接冷却水为间接冷却水
在冷却过程中,特别在化学工业中,如采用直接冷却的方法,往往使冷却水中夹带较多的污染物质,使其失去再利用的价值,如能改为间接冷却,就能克服这个缺点。
2、降低冷却要求,减少冷却水用量。
3、采用非水冷却。
如在某种工艺生产中,采用空冷或油冷,达到冷却的目的。
4、利用人工冷源或海水作冷却水,减少地下水或淡水用量。
5、合理利用冷却水。
对已使用过的冷却水可以进行一定的降温措施后,反复使用,也可以在第一次作为冷却水使用后,用于其它对水质、水温要求较低的场合。
在采用这个办法时,要注意各车间供水系统的密切配合,加强冷却水的管理,避免因一个环节出问题而影响其他车间供水。
6、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这种冷却水利用技术主要是经过冷却器变成的热水经过冷却构筑物使水温降到回用水水温,从而循环使用。
冷却水在循环使用时,应注意水中细菌的繁殖、水垢的形成、设备腐蚀、水压、水量变化等问题。
(二)一水多用污水净
由于生产工艺中各环节的用水水质标准不一,因此将某些环节的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重复利用或用于其它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环节中。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如:可先将清水作为冷却水用,然后送入水处理站经软化后作锅炉供水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后用于生产、生活等。
中水回用技术举例
下面就生活中水做一简单介绍。
生活中水,主要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用于冲厕、绿化、景观、喷洒路面以及冷却水的补充等杂用。中水水质应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1、中水水源
选择中水,应首先选用优质杂排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
A、冷却水B、淋浴排水C、盥洗排水D、洗衣排水E、厨房排水F、厕所排水
2、处理工艺
当以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当利用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二段生物处理,或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流程。
3、中水设计建设规定
凡建设项目都应按规定同时配套设计中水设施,属以下情况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套设计建设中水设施:
A、宾(旅)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等建筑的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 B、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的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
C、住宅小区规划人口在3万人以上(或中水回用量在750立方米/日以上)。
有关中水设施的管理按照建设部发布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中水设施的设计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编制的《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Ⅱ 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什么
水处理工艺流程为:
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2、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3、三级处理—对水的深度处理:
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2)再生水处理流程扩展阅读:
水处理工艺流程环境的影响:
1、PH值:
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2、溶解氧
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
3、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处理工艺
Ⅲ 软化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
工作(有时叫做产水,下同)、反洗、吸盐(再生)、慢冲洗(置换)、快冲洗五个过程。不同软化水设备的所有工序非常接近,只是由于实际工艺的不同或控制的需要,可能会有一些附加的流程。任何以钠离子交换为基础的软化水设备都是在这五个流程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其中,全自动软化水设备会增加盐水重注过程)。
反洗: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设备,会在树脂上部拦截很多由原水带来的污物,把这些污物除去后,离子交换树脂才能完全曝露出来,再生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反洗过程就是水从树脂的底部洗入,从顶部流出,这样可以把顶部拦截下来的污物冲走。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5分钟左右。
吸盐(再生):即将盐水注入树脂罐体的过程,传统设备是采用盐泵将盐水注入,全自动的设备是采用专用的内置喷射器将盐水吸入(只要进水有一定的压力即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盐水以较慢的速度流过树脂的再生效果比单纯用盐水浸泡树脂的效果好,所以软化水设备都是采用盐水慢速流过树脂的方法再生,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实际时间受用盐量的影响。
慢冲洗(置换):在用盐水流过树脂以后,用原水以同样的流速慢慢将树脂中的盐全部冲洗干净的过程叫慢冲洗,由于这个冲洗过程中仍有大量的功能基团上的钙镁离子被钠离子交换,根据实际经验,这个过程中是再生的主要过程,所以很多人将这个过程称作置换。这个过程一般与吸盐的时间相同,即30分钟左右。
快冲洗:为了将残留的盐彻底冲洗干净,要采用与实际工作接近的流速,用原水对树脂进行冲洗,这个过程的最后出水应为达标的软水。一般情况下,快冲洗过程为5-15分钟。
Ⅳ 流动床水处理再生操作过程是什么
1 三塔式流动床水处理设备
⑴ 设备启动前的准备
① 设备按说明书安装完毕,通电,接水,并按说明书要求备足阳离子树脂(001 ×7)2.25吨,把设备内外清洁好。
② 配备储盐池(装量10吨/次)及溶盐过滤和盐液澄清储备装置,配好20Be盐液随时使用。
③ 备水质分析检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和分析仪器,培养水质检验人员。
⑵ 投放树脂操作
① 新树脂的处理
新树脂要用10%盐水浸泡20小时,然后用水清洗至出水(颜色及软水指标)合格才可投放使用。
② 设备投放或全部更换树脂时的人工装填操作
装填树脂前,先在交换塔内注入一半左右10% (20Be)的澄清盐液,然后打开上部的入孔盖,小心倒入应加的树脂(2.25吨),注意加入时液体一定要浸没在树脂,液体不足时应从进水阀1加入自来水,一定保证任何时间都浸没在树脂。
③ 冲洗至合格
用盐水浸泡20小时的树脂,其交换容量已进一步提高。调节阀1的开度使流量计L1的流量为设备能力(30吨/小时)的一半左右,水流冲洗树脂把盐份稀释,测量出水的颜色、含CL(氯离子)的数量与自来水接近,硬度达到锅炉用水标准时才可转入正式运行。
⑶ 正常运行
① 在澄清池中备好20Be盐液,并打开盐液输送阀。
② 开阀1控制流量L1,至所需流量(一般为15吨/小时),待再生塔、清洗塔都满水后开阀2让交换塔底层的饱和树脂流入再生塔,开阀3让再生塔树脂流入清洗塔。
③ 开软水泵D2把交换塔上的软水通过预清洗阀6控制流量计L2在180~220升时的流量进入再生塔,通过阀7控制流量计L3以300~350升/时的流量流入清洗塔。
④ 开盐水阀4及喷射器的动力水阀5控制盐水流量计L4的流量在40~60升/小时之间,注入再生塔,饱和的树脂在再生塔被盐液还原再生,废液从塔顶溢流管中排出。
⑤ 开阀8及阀9让D2泵的动力水流喷射器,喷射器将清洗塔清洗干浄的树脂送至交换塔,完成一次交换- 再生-交换-清洗-交换的过程。
⑥ 运行暂停方法
软水需要暂停制取时,按先后逆序关阀,即关9、8、7、6,停动力水泵D2,关阀5、、4、3、2、1,使软水系统停。
⑷ 注意事项:
① 在通知停水停电时应先关闭阀1及软水泵D2,以免发生树脂倒流,无法启床。
② 饱和树脂输送辅助阀10和再生树脂输送辅助阀11是当树脂堵塞管时才使用,平时应关闭。12、13、14阀平时应开,当维修要关闭。
⑸ 附:流动床水处理设备几种物质的工艺流程及原理解说。
① 软水的生产流程
源水从阀1进入交换塔底部,穿过几层孔板使水流分散均匀地与缓慢下落的树脂进行逆流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被吸到树脂中,源水被净化为软水后,从交换塔 上部的溢流口中流到软水池。
② 树脂“交换-再生-清洗”的工艺流程
树脂在交换塔 上部树脂回流口中缓慢飘落的过程中,吸收水中的钙、镁离子,逐渐失去交换能力,变成饱和树脂,靠水高位的压力从阀2出去,流到再生塔的上部,缓慢降落与底侧上来的再生剂(盐水)反应,把钙、镁离子释放出来,含钙、镁离子的废液从塔的上部的溢流口排出,再生还原了的树脂降到塔底经阀3流到清洗塔上部慢慢下落,从底侧逆流上来的软水把再生树脂残留的再生剂洗去,复原的树脂靠喷射器和软水流的推动流回交换塔上部,树脂完成了一个交换-再生-清洗-交换的循环。
③ 再生剂(盐水)的工艺流程
再生剂从盐液池经阀4出来,经流量计L4的定量被喷射器吸入,经阀6进入再生塔底部,从输水帽中均匀分散地往塔顶流动,与缓慢下落的树脂接触、反应,将树脂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再生剂的钠离子越来越少,含钙、镁离子的废水从塔上部的溢流口流出。
④ 动力水的流程
动力水是交换塔上部经滤筒过滤被水泵D2吸入并加压输出的软水,它有几方面的用途:
(a)当视镜管C1、C2中的树脂堵塞不能流动时,开辅助阀10、11,用动力水冲通塞点,使树脂流动畅通。
(b)用动力水流通过喷射器P1,吸入再生剂再送至再生塔,通过喷射器P2将清洗干浄的树脂送至交换塔。
(c)经阀12流出的动力水,一股经流量计L2及阀6流入再生塔,一部分作为上托水带再生剂逆流向上,使树脂再生,另一部分带再生后的树脂流入清洗塔;另一股经流量计L3和阀7流入清洗塔,一部分作为清洗水逆流向上把树脂中的残留的再生剂洗去,从清洗塔上部的溢流口流出,另一部分将干浄的树脂带到交换塔上部。
Ⅳ 污水处理的流程及基本方法
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污水BOD5/CODcr≥0.45,可生化性较好,因此处理工艺可以以生化处专理为主,选用属A/ O工艺,生化池需分为A级池和O级池两部分。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厌氧池,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厌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氧化池内进行鼓风曝气,进行硝化、吸收磷、去除BOD(或COD)等,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经消毒装置消毒后达标排放。污水达标
Ⅵ 软化水处理工艺
不需要
水的软化方法有:①加热法;②石灰苏打法:用石灰降低暂时硬水版硬度,用烧碱(苏打)降低非权碳酸盐硬水的硬度;③离子交换法:用离子交换剂除去钙镁离子,目前家用“净水器”多采用这种方法。
絮凝剂是能够将溶液中的悬浮微粒聚集联结形成粗大的絮状团粒或团块的物质。
目前使用的絮凝剂按其来源及性质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三大类。无机絮凝剂主要是铁盐和铝盐,这类药剂在使用过程中耗量较大,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合成的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酞胺、聚丙烯酸等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类高聚物的残余单体具有“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因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相比之下,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如壳聚糖、淀粉衍生物、明胶等,是从自然物质中提取并稍经化学改性处理的物质,这类絮凝剂无毒或低毒、无二次污染,但絮凝活性低,单独用于絮凝净化效果也不理想。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絮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