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污水处理设备
① 养殖牛蛙的污水能养什么鱼
可以的。因为一般的污水处理可能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 但是养鱼 浇树 之类的完全可以 而且经过处理的污水是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的
② 牛蛙蝌蚪出现水肿,涨气,死亡,怎么办该用什么药物治疗
在养殖过程中要有计划地进行定期消毒。
(1)水池消毒:在蝌蚪放养前要进行全池消毒,目的是杀灭池水和淤泥中的有害生物,改良水体和池底的生态结构。
①干池消毒:消毒前将池水抽干,然后在水池内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倒入坑内加水溶解,趁热将其均匀地泼洒到池底和四壁。一般每平方米水池用生石灰100克左右,如果用漂白粉,每平方米水池用12克左右。
②带水无动物消毒: 将生石灰或漂白粉溶解后,立刻进行全池均匀泼洒。一般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30克左右,或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50克左右。无论是带水消毒还是干池消毒,用生石灰消毒的水池一定要在消毒后经过7天才可以使用,用漂白粉消毒的水池一定要在消毒后经过3天才可以使用,严禁提前使用。使用前最好先放少量蝌蚪或蛙实验,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全面使用。
③带水带动物消毒:有时对蝌蚪养殖池中的水进行消毒时无法将蝌蚪分离,必须连蝌蚪带水一起消毒,此时要严格控制用药浓度,谨防蝌蚪药物中毒。用这种方法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一般为使水体浓度为0.5×10-6。最好在用药以前进行小实验,以确保用药剂量安全,无毒副作用。因此养殖户一定要准备一只小天平秤,严格地按用药的剂量来称量,千万不能马虎、粗心。
(2)幼蛙养殖区消毒:在幼蛙进入养殖场地以前,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可以撒生石灰或漂白粉,但是撒完生石灰或漂白粉以后要过1周才可以把蛙放入养殖场地。每天要按时喷水,使养殖场地保持一定的湿度,所以幼蛙养殖区消毒可以通过定期在日常喷淋的水里加消毒剂来完成。一般可以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溶液喷洒整个养殖区。
(3)饵料消毒:
俗语说"病从口入"。幼蛙或蝌蚪食用了带有病原体的饵料往往会诱发发病,同时也会将病原体带入养殖区,成为新的传染源。即使暂时不发病,一旦时机成熟,病原菌就会大量繁殖,诱发疾病。因此在给蝌蚪喂食时,尽量选新鲜的饵料,并且煮熟了以后再喂,动物性饵料更应如此。由于幼蛙必须摄食能够活动的活饵料,因此投喂前要在浓度为5×10-6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分钟,用清水洗干净后再喂。
(4)体表消毒:体表消毒是指将蛙或蝌蚪浸浴在药水中进行消毒,以杀灭体表的病原体。体表消毒并非针对有病个体,即使健康的个体也要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刚引进的蝌蚪或种蛙,在投放到养殖场地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目的是防止将其他养殖场的病原体带进来。方法是将蝌蚪或蛙放到网箱内,再将网箱放到盛有药水的大缸或水泥池内浸浴。消毒要有针对性,不同的病原体用不同的药物,一般食盐和高锰酸钾用的比较多。食盐对寄生虫和细菌杀灭效果较好,使用浓度为2%~3%,浸浴时间为5~10分钟;高锰酸钾对细菌、霉菌的杀灭效果较好,使用浓度为10×10-6,浸浴时间为5~10分钟。
(5)器具消毒:养殖场地使用的所有工具,包括养殖饵料所用的工具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赞同13| 评论(2)
③ 养殖牛蛙能用EM菌吗
随着人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饮食的需求也寻求多元化,一些牛蛙,青蛙类的菜肴也成了独特的美味,这就促使了,人工养殖青蛙,牛蛙的特殊市场,而且这个市场也在慢慢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朋友进来,有没有更好更科学的养殖方法呢?有的,下面就是水产养殖都在使用的EM菌-生物益生菌对于养殖青蛙牛蛙的使用方法,和实用效果。
EM菌养青蛙、牛蛙基本方法
青蛙、牛蛙塘预处理:排干水后,向干塘内散布好旺农EM菌培育后的菌液稀释液,每亩约30公斤左右。1~2周后再放入水。
水面处理:放养前3-10天,用100倍好旺农EM菌稀释液泼洒水面,每亩水面约需好旺农水产EM菌培育后的菌液2~4公斤(视青蛙塘深浅而定)。以后可视情况每月泼洒一次(用量可适当减少)。
饲料中添加EM菌
饲料的处理:可用EM菌培育后的菌液对饲料进行发酵,将发酵好的饲料按1~2%的比例均匀掺和入青蛙饲料中投喂。也可用50倍左右浓度的EM菌稀释液喷洒饵料,以喷湿为度,马上投喂。或者用100稀释液均匀拌和饲料后投喂。
粪便的处理:要投入青蛙池的粪便必须先用EM菌处理,EM菌与粪便的比例约为1:50~150,混匀后厌氧发酵7天后投喂。
效果:
1.减轻饲料腥味。2.增加青蛙吃食量。3.延长池水换水间隔。4.加快池中红虫繁殖。5.消除池中臭味(换水时)。6.提高青蛙增重率。7.增加产卵量,延长产卵时间。8 换水方法:前期:8天换水一半并吸污。 后期:6天换水一半并吸污。9 饵料中添加EM菌:饵料中以0.2%的比例拌入EM菌液(先用水稀释后拌入)。
④ 我自己有土地想搞养殖牛蛙 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一、从事养殖生产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养殖证申请表;
2、公民个人身份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3、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后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和实地核查。符合规定的,应当将申请在水域、滩涂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日;不符合规定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三、公示期满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并将养殖证载明事项载入登记簿:
1、水域、滩涂依法可以用于养殖生产;
2、证明材料合法有效;
3、无权属争议。
(4)牛蛙污水处理设备扩展阅读:
发证登记其他情况:
一、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以家庭承包方式用于养殖生产的,依照下列程序办理发证登记:
1、水域、滩涂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将水域、滩涂承包方案、承包方及承包水域、滩涂的详细情况、水域、滩涂承包合同等材料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发包方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并将养殖证载明事项载入登记簿;不符合规定的,书面通知当事人。
二、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用于养殖生产,承包方申请取得养殖证的,依照下列程序办理发证登记:
1、水域、滩涂承包合同生效后,承包方填写养殖证申请表,并将水域、滩涂承包合同等材料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承包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并将养殖证载明事项载入登记簿;不符合规定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三、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水域、滩涂,以家庭承包方式用于养殖生产,在承包期内采取转包、出租、入股方式流转水域滩涂养殖权的,不需要重新办理发证登记。
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水域滩涂养殖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重新办理发证登记。申请重新办理发证登记的,应当提交原养殖证和水域滩涂养殖权流转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因转让、互换以外的其他方式导致水域滩涂养殖权分立、合并的,应当持原养殖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向原发证登记机关重新办理发证登记。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第 9 号
⑤ 牛蛙怎么养殖
养殖方法:
1)蝌蚪的管理。
2)控制水温与水位。
3)控制水质。
4)经常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5)及时处理蝌蚪严重浮头现象。
6)做好扩池工作,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7)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注意事项:
1)控制水温。
2)控制水质。
3)要经常保持陆地潮湿,种植作物或建棚以避强光强射。
4)及时分类、分池管理:幼蛙生长发育快,而个体差异大。
5)经常做好病虫害和天敌的防治工作.
6)做好幼蛙的越冬管理工作.
牛蛙简介:
1)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学名Rana catesbeiana。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为北美最大的蛙类。
2)因其叫声大而得名,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牛蛙是两栖类生物的天敌。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後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
3)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体长约20厘米(8吋),后肢长达25厘米(10吋)。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千克(1磅)。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春季繁殖,卵产于水中。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蝌蚪阶段持续1~3年,决定于气候条件。许多牛蛙可供食用或用作实验材料。
4)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
5)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⑥ 养牛蛙污水排放如何处理
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达标排放的。
⑦ 养殖青蛙场地需要消毒吗用什么消毒药水
需要,用过一硫酸氢钾成分的复合盐。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在青蛙养殖的使用中可以起到水体杀菌消毒和改底的双重作用,过一硫酸氢钾由于其消毒有效成分是单过硫酸根离子(SO5H-),利用氧化能力杀灭有害细菌和病毒,可将微生物的蛋白质氧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过一硫酸氢钾是中性盐, 其水溶液的酸性是由于复合盐中硫酸氢钾溶解产生氢离子造成的。 但是过硫酸氢钾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要远远好于中性条件,在碱性条件下则会快速分解。
(7)牛蛙污水处理设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青蛙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分池饲养,并且要经常对青蛙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根据青蛙的生长情况,科学的进行密度调整。
2、青蛙养殖的密度不宜过大,否会很容易出现争食或打斗的现象,如果养殖密度过大,对养殖环境的污染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每平方米最好是饲养二十到五十只左右。其次就是青蛙在分群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强弱进行,这样方便后期的催肥。
3、青蛙对水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对水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果采用的的露天池塘死水养殖就需要经常的进行换水,但如果是活水养殖或流水养殖的话,则需要适当的增加水流的速度,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⑧ 牛蛙养殖过程中,如何消毒带水带蝌蚪
在养殖过程中要有计划地进行定期消毒。
(1)水池消毒:在蝌蚪放养前要进行全池消毒,目的是杀灭池水和淤泥中的有害生物,改良水体和池底的生态结构。
①干池消毒:消毒前将池水抽干,然后在水池内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倒入坑内加水溶解,趁热将其均匀地泼洒到池底和四壁。一般每平方米水池用生石灰100克左右,如果用漂白粉,每平方米水池用12克左右。
②带水无动物消毒: 将生石灰或漂白粉溶解后,立刻进行全池均匀泼洒。一般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30克左右,或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50克左右。无论是带水消毒还是干池消毒,用生石灰消毒的水池一定要在消毒后经过7天才可以使用,用漂白粉消毒的水池一定要在消毒后经过3天才可以使用,严禁提前使用。使用前最好先放少量蝌蚪或蛙实验,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全面使用。
③带水带动物消毒:有时对蝌蚪养殖池中的水进行消毒时无法将蝌蚪分离,必须连蝌蚪带水一起消毒,此时要严格控制用药浓度,谨防蝌蚪药物中毒。用这种方法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一般为使水体浓度为0.5×10-6。最好在用药以前进行小实验,以确保用药剂量安全,无毒副作用。因此养殖户一定要准备一只小天平秤,严格地按用药的剂量来称量,千万不能马虎、粗心。
(2)幼蛙养殖区消毒:在幼蛙进入养殖场地以前,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可以撒生石灰或漂白粉,但是撒完生石灰或漂白粉以后要过1周才可以把蛙放入养殖场地。每天要按时喷水,使养殖场地保持一定的湿度,所以幼蛙养殖区消毒可以通过定期在日常喷淋的水里加消毒剂来完成。一般可以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溶液喷洒整个养殖区。
(3)饵料消毒:
俗语说"病从口入"。幼蛙或蝌蚪食用了带有病原体的饵料往往会诱发发病,同时也会将病原体带入养殖区,成为新的传染源。即使暂时不发病,一旦时机成熟,病原菌就会大量繁殖,诱发疾病。因此在给蝌蚪喂食时,尽量选新鲜的饵料,并且煮熟了以后再喂,动物性饵料更应如此。由于幼蛙必须摄食能够活动的活饵料,因此投喂前要在浓度为5×10-6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分钟,用清水洗干净后再喂。
(4)体表消毒:体表消毒是指将蛙或蝌蚪浸浴在药水中进行消毒,以杀灭体表的病原体。体表消毒并非针对有病个体,即使健康的个体也要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刚引进的蝌蚪或种蛙,在投放到养殖场地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目的是防止将其他养殖场的病原体带进来。方法是将蝌蚪或蛙放到网箱内,再将网箱放到盛有药水的大缸或水泥池内浸浴。消毒要有针对性,不同的病原体用不同的药物,一般食盐和高锰酸钾用的比较多。食盐对寄生虫和细菌杀灭效果较好,使用浓度为2%~3%,浸浴时间为5~10分钟;高锰酸钾对细菌、霉菌的杀灭效果较好,使用浓度为10×10-6,浸浴时间为5~10分钟。
(5)器具消毒:养殖场地使用的所有工具,包括养殖饵料所用的工具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⑨ 牛蛙养殖技术
养殖好牛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巡池、及时记录
每天早晨与傍晚必须巡视养殖池,及时记录气温、水温、水质、蝌蚪生活状况(如有无浮头现象,上次饵料吃剩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刚孵出的蝌蚪以及变态高峰期的蝌蚪,尤要注意观察及管理。
2.控制水温与水位
最适宜的水温为23~30℃,若水温高于35℃,则要及时换水。将原池水排出1/4~1/2,引进水温较低的清洁水。如水质污染,也需采取类似的换水措施。
水位一般宜保持水深40~60厘米左右。养小蝌蚪或水温较低时,水位宜低些,相反则应高些。
3.控制水质
蝌蚪池的水质应清洁,水中溶氧量应大于3毫克/升,盐度小于2‰,pH值6.6~8.2之间。水质的好坏一般可用肉眼看水色来估测:
瘦水:水较透明,水中浮游生物较少。
较肥水:草绿带黄--较混浊。水中绿球藻、隐藻类很多,还有部分黄绿藻。
肥水:淡黄褐带绿--混浊度较小。水中蛙藻、金藻、黄藻较多,还有部分绿藻。黄褐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含蛙藻。油绿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为隐藻和绿球灌。一般用发酵后的粪肥施于池水中多呈此水色。
病水:红色带棕--混浊。水中含有大量繁殖的红色甲藻。蝌蚪吃后不消化,且污染水质,使蝌蚪中毒。抢救办法是及时移走蝌蚪,然后清理池塘。
水质的恶化(病水),除因某些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引起外,还可能由于腐殖质发酵、食物残渣腐烂、水中缺氧,水源被工业及生活用水污染,蝌蚪因病虫为害致死而尸体腐烂、病菌蔓延等原因引起。
水质污染变质现象一经发现,则要采取换水的办法解决,换水时不要猛然使水温等生态因子差异太大,一般换水量为1/4~1/2,并注意掌握换水时间。养殖蝌蚪最好处在肥水及较肥水中,在人工投饵的情况下,处在瘦水中也可以。
4.经常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1)发现水面有悬浮杂物、浮膜、死去的蝌蚪等动物,要及时捞出处理。
(2)饵料台要经常取出洗刷、用漂白粉液消毒或日光曝晒杀菌。蝌蚪吃残后留在饵料台上的食物,要及时清除,以免在池水中腐烂。
(3)经几个月饲养后,池底如积有污泥及洒施后沉水的食物残渣,要及时清除。
5.及时处理蝌蚪严重浮头现象
水温较高时,黎明前后蝌蚪一般在水面上浮头,此外天气异常闷热也会浮头,此时必须立即换水或开增氧机。
6.做好扩池工作,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刚孵出至10日龄的蝌蚪养殖密度以每平方米1000~2000尾为宜;11~30日龄以500~1000尾为宜;30日龄至变态为幼蛙之前以100~130尾为宜。密度的确定与蝌蚪生育期、体型大小、供饵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可因时、因地及具体条件不同而改变。
7.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在温带地区自然条件下,一般从11月至来年3月份即进入越冬期,具体管理工作如下:
(1)使池水保持1米深。使底层水温可保持在5℃左右,即使表层水冻结、积雪,蝌蚪也能安全越冬。
(2)准备好补水、补氧设备及措施。如发生水位下降或水温低;底层污泥发酵而缺氧情况时,可及时灌水、充气。最好在越冬前做好池底污泥清理工作,以减少耗氧量。
有条件的池塘,可以控制水温在15℃以上,如能达到20~30℃,则蝌蚪仍能正常生长变态。
⑩ 牛蛙养殖场的废水处理
这个废水比较简单,工艺思路可以考虑初沉+过滤+厌氧(或缺氧)+好氧至于后续是否需要除氮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