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验室水处理
① 实验室污水处理
废液废气处理办法
1 、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小的气体,用合适的溶剂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2 、燃烧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气体,在排放口点火燃烧,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 化学实验 中废弃的有机溶剂,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烧处理掉,有些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废物,必须用配有洗涤有害废气的装置燃烧。
3 、中和法: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
实验室废液废气处理办法
1、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小的气体,用合适的溶剂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2、燃烧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气体,在排放口点火燃烧,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化学实验中废弃的有机溶剂,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烧处理掉,有些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废物,必须用配有洗涤有害废气的装置燃烧。
3、中和法: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再用pH试纸检验,若废液的pH值在5.8~8.6之间,如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下排出。
4、吸附法:选用适当的吸附剂,消除一些有害气体的外逸和释放。对于毒害不大的气体或剂量小的气体,用木炭粉或脱脂棉。对于难以燃烧的或可燃性的低浓度有机废液,用吸附性能良好的物质,让废液充分吸收后,与吸附剂一起焚烧。
5、稀释法:对于实验中产生的大量废液,其中无毒无害的,采用稀释的方法处理。
6、沉淀法:对于含有害金属离子的无机类废液,加入合适的试剂,使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性的沉淀物,然后进行过滤,将滤出的沉淀物妥善保存,检查滤液,确证其中不含有毒物质后,可排放。
实验室废弃物
实验室中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是有毒物质,这种说法并不算夸张。实验室废弃物也都是有毒物质,因此,在经常使用的药品中,对其危险程度大的物质,必须遵照有关规定进行使用。实验室的废弃物可分为三大类:
废水: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几乎所有的常规化学实验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废气: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
固体废物: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办法
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
实验室化学类废物
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结论
化学实验楼应高度重视其选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三废”的排放方式,合理采用通风方式,使其符合环保要求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实验室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请网络我的网名
② 实验室污水处理的的方法有哪些
新科教来学设备为您解答:源
实验室污水处理的的方法:
一般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以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化学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处理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生物法是去除废水中的胶体和溶解中的有机物质。
③ 请问各位老师,实验室废水如何处理呀
新闻报道关于对高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中的化学实验室废水由于越来越多,不但给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所以废水的处理问题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搜科仪器信息网提出了净化处理实验室废水方案,希望有效的解决目前实验室污水的问题。
1、收集并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水的主要成分:首先要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和所用药品类型,确定杂质离子的种类。观察废水中是否有固体物质,是无机化学沉淀物还是有机物,然后再用实验室现有的下口玻璃瓶作为废水收集的容器,出水口在下方,有胶皮管和止水阀,便于取水。
2、调整废水的pH值:想要确定酸碱中和需要用废酸废碱(以废治废)的量和浓度,拿出准备好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废水的pH值,以防腐蚀设备。
3、用化学沉淀法来分离废水中的可溶性离子:根据废水的成分分批处理。Ca2+,Ag+,Ba2+,SO42-,Cl-等离子容易转变为沉淀和气体,而K+,Na+,NO3-等可溶盐离子用此法难以除掉。
4、化学污泥的沉淀和过滤:通过化学沉淀得到的固体沉淀,先将反应后的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沉淀就会沉降到容器的底部而使溶液分层。若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几分钟内就能完成。再将分层后的上清液进行过滤,进一步除去没有沉淀下来的固体。也可用真空抽滤器,几分钟内完成。
5、难沉淀的钠离子、钾离子、硝酸根等离子的电渗析:人造渗透膜(阴、阳离子交换膜)对要交换的离子具有选择性和透过性,水分子也可以自由通过。这种电渗析法膜处理技术,在现代工业水质净化中应用很普遍,但对于高中生则很陌生。它适合处理浓度较小的废水,否则会堵塞膜孔,影响出水水质甚至降低膜的使用寿命。它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很小,处理的水量却很大,适合化学实验室使用。
④ 重庆西洋水处理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重庆西洋水处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重庆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系重庆市率先进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系列水处理剂生产型企业。公司占地约22000平方米,现有员工100余人,是集生产、研发、贸易于一体的专业系列水处理剂生产型企业,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有设备齐全的开发实验室,严格贯彻ISO9001质量体系。 多年来,公司与中国水处理药剂之父李润生高级工程师等中国水处理专家,共同研制、开发新工艺高效聚氯化铝生产线,与多家科研单位、大中院校在技术方面合作,采用了先进的配方,优质的原材料及高科技手段,使公司在同行业中占领着独到的优势。公司拥有离心式喷雾干燥生产线及多条滚筒式生产线,主要产品有:喷雾型聚氯化铝(PAC)、聚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硫酸铁(PFS)、无铁硫酸铝(AS)、硫酸亚铁等系统水处理剂。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重庆市最有竞争力的系列水处理剂生产型企业。
法定代表人:王文君
成立时间:1996-12-13
注册资本:1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0011200006294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重庆市长寿区晏家齐心大道20号3-1
⑤ 大学实验室的污水处理
这样说吧抄,处理废水是有针对性的袭,也是要有规模的,从技术角度来说对于水量小,水质变化大的废水是比较难处理的,一般实验室的水量根本达不到处理要求。也有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是有要求的,从实验室操作管理角度讲实验废液是不能直接排入下水系统的,特别是有毒废液,举个例子我们学校就要求把每次实验的废液统一收集,然后针对成分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中和或沉淀等,不过大多数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管理都很混乱。
⑥ 请教: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和装置
实验室废水含有酸、碱、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病原微生物,PH 值变化幅度大,COD 浓度高,主要内分为容三大类:
1、有机废水:主要来源是实验试剂、溶剂;
2、无机废水:主要来源是酸碱试剂、重金属试剂;
3、生物致病废水:主要来源是微生物培养、血液生化实验,血站、疾控中心等;
实验室废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主要检测指标是:重金属、PH值、悬浮物、色度、COD、大肠杆菌等。
实验室废水处理比较成熟的方法及设备:
1、重金属混凝共沉工艺:去除重金属、悬浮物、色度;
2、PH自动调节工艺:酸碱废水自动调节PH值;
3、臭氧氧化消毒工艺:有机废水降解、去除COD、杀灭大肠杆菌;
4、医疗废水按要求还要投二氧化氯;
5、实验室废水处理净化装置:一体化组合工艺处理,全自动运行
⑦ 重庆莱勃特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重庆莱勃特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0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实验内室设备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办公家具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安装等。
法定代表人:杨岚
成立时间:2013-12-05
注册资本:508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0010800036626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51号19号楼1-4
⑧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环境工程研究所做研究助理,还是小国企做环境工程水处理专项设计
中科院不适合硕士待,最起码要博士才行,想去混日子是不可能的,强烈建议去国企做设计工作。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为中科院直属正厅局级事业单位(中央财政全额拨款),由中科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人员总体规模为1000人。选址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区。预计2011年6月开始建设,2012年底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完成基建验收并投入使用。
筹建计划
基建计划
——2012年,完成重庆研究院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完成基建验收并投入使用。
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2011年,组建150人科研队伍,其中引进海外优秀人才30名;
——2012年,人员规模达350人;
——2013年,人员规模达800人;
——人才队伍总体规划约1100人以上,其中核心研究人员350人,从事工程应用研究人员350人,流动研究人员400人。研究生学历占70%以上。核心研究人员中,三分之一从海外招聘。
实验室建设计划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将建成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基地、技术集成创新与育成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西部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年,建立3~5个国家级、院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建立5~10个硕士、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15~20个工程化研发、中间试验示范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心。
薪酬制度
研究院提供与本地区同类人员具有相对竞争力的收入标准,并以课题意义及规模和成果产出作为要素实行绩效奖励。科研人员除三元工资和基本福利外,还可按国家、中科院以及重庆市相关规定享受高端人才补贴,协助解决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由4个模块组成,包括科技研发模块、产品产业化与成套技术开发模块、技术支撑模块和管理服务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