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督查污水处理站新闻稿
⑴ 一般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运行成本是多少有没有新闻或文献来说明谢谢
运行成本一般是这样考虑
1、人工成本(主要是工人工资);
2、原材料成本(包专括:活性炭,粉属状炭、碱液、固碱、PAC、PAM、葡萄糖等)这个就要看你的工艺是什么;
3、动力能耗(包括:蒸汽、电、压空、生消水)
4、维修成本(包括房屋的翻新和设备的维护);
5、固定资产折旧;
6、低值易耗品费用;
7、运输费用;
8、办公费用;
9、招待费用;
10、差旅费用;
11、理化分析费用;
12、劳动保护费用;
13、排污费用;
14、清掏池子费用;
15、检验费;
16、投资费用(工艺、设备、节能灯改进所发生的费用);
17、其他费用(主要是不可预期的费用)
大致就是这些,主要发生的费用就是[1],[2],[3],[4],[5],[11]
⑵ 荔枝网新闻热线 地方政府骗取国家近千万资金,建了一个荒废的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来从污染源排源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污水处理厂,又称污水处理站。
⑶ 去工地现场参观学习,领导带队,需要报道,报道怎么写
你好,我从网上给你找了篇差不多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年初六,当大多数市民仍沉浸在节日的欢庆中时,记者来到位于浦东的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公司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只见这里一派紧张有序的建设场面。“整个春节,施工一天也没有断。”副总经理盛佩兴高兴地说。今年是上海克虏伯一期项目的决战年,年内投资总额达3亿美元,年产72000吨冷轧不锈钢板卷一期项目要实现正式投产。
现场堆放着从德国进口的轧钢和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去年年底进场以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完成30%的设备安装任务,现在工期抓紧了,下半年的热调试才能从容不迫,年底正式投产就有了保证,”盛佩兴介绍道。只见一期工程两大主体设备之一———冷轧机的牌坊已经高高竖起,这台学名“二十辊冷轧机”的“庞然大物”投产后将是世界上轧制速度数一数二的冷轧机,每分钟可以轧800米,不仅如此,它还是个“多面手”,厚度控制、张力控制、板形控制等高难度动作不在话下;另一“彪形大汉”———“光亮退火塔”,远远望去像一座消防了望塔那么高,冷轧后不锈钢板卷经过其“表面光亮退火”这一“绝活”的处理,比眼下国内生产的绝大多数不锈钢达到的2B级别要光亮得多。除了这些主体设备,记者还看到,与一期工程配套的除尘、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也在同步建设中,黄浦江畔崛起的这座新钢城将是一个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的“花园工厂”。
“早日实现上海克虏伯公司的投产,就能早日为上海从钢铁基地走向精品钢铁基地出一份力。”在钢铁行业滚爬多年的盛佩兴说,我国目前钢铁年产量有1亿吨,绝对是个钢铁大国,但离钢铁强国还远着呢!像不锈钢这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每年有80%要依赖进口,上海克虏伯公司经过四期工程的建设,到2006年可年产44万吨不锈钢板卷,部分产品还能满足出口需要。
在工程现场,记者还遇见了总经理麦贺法先生,公司上上下下都亲切地称呼他“老麦”。去年,他的儿子突然患病,高烧一个月不退,他每天晚上陪夜,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在工地忙碌。去年底,整个工程进度提前完成节点目标,“洋劳模”的榜样力量功不可没。
老麦介绍,总投资14亿美元的上海克虏伯是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在海外最大的投资项目。“这个项目越早见成效,就能越早体现决策层‘中国战略’的明智性,所以抓紧工程进度是合作双方的共识。”说起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的“中国战略”,老麦如数家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家电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建筑装潢业等行业需要大量的不锈钢材料,直接来上海办厂,将降低德国克虏伯公司的生产和运输成本,这样克虏伯不锈钢的市场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一期工程还在进行,我们的二期工程项目小组最近也已经成立了。”老麦指着前方二期工程的预留地,充满了信心。
⑷ 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新闻报道怎么写
如果记者和通讯员都求助于万能的网络,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与无奈!
⑸ 煤矿污水处理通讯稿怎么写
通讯稿应该是时事新闻累题材,可以写领导视察,设备抢修、检修,工艺调控,解决重点困难等内容,当然题材需要有一定代表性、可报道性,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没有报道价值。
⑹ 领导让写新闻稿 学校党委书记来我们校区调研考察 最后一站去的我们单位 领导让写稿 从何下笔
新闻稿分为导语和复正文两个制部分
新闻主体需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时间
导语部分用一个长句写清楚新闻的核心内容。
注意领导职称不能写错。
整篇以对事件过程的描写为主,结尾处,以一个段落对事件进行简单申发即可
不要添加过多主观情感,少用修饰词!
⑺ 求 嘉兴王江泾河流新闻稿(关于污染方面) 1500字 左右 急!!
“这样的河道污染,太过分了。”近日,有网友在嘉兴在线论坛上发帖称:秀洲区王江泾镇虹北村三洲喷织有限公司向长河浜内排放污水,导致河水污染,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的生产与生活。
水流不畅 水质不佳
接到反映后,记者走访了王江泾镇虹北村长河浜。在三洲喷织有限公司车间内,两百多台喷织机繁忙地工作着。车间后方的一栋小屋内,两台污水处理设备正在运转。处理后的废水和被分隔出来的淤泥分放在两个不同的水泥池里。
小屋外,白色塑料螺旋管架设在一条通向长河浜的小渠上,管内并无污水排出。与小渠相连的长河浜内,河水缓慢地流动着。“自从河道上下两端的闸门关上后,河道内水流不畅,水质也就不好了。以前还可以在河里洗洗东西,现在是完全不能用了。”住在河道边的村民说,虽然水质不佳,但河水并未散发臭味,也没有给生活带来多大影响,因为自从村里接上自来水后,用河道水的人也少了许多。
一墙之隔 管道属谁
三洲喷织有限公司分东、西两个车间,共有喷织机268台,其中,东侧车间56台,西侧车间212台。两个车间外均设有污水处理站。
“这几套污水处理设备是我公司投资近60万元购买的。公司一直以来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着污水处理工作。镇政府环保办多次突击检查,从未出过任何差错。”对于网友反映污染河道问题,三洲喷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很是无奈,也大呼冤枉,“这个管道排放的污水不是我们公司的,是旁边那户农家排放的。”
原来,白色塑料螺旋管虽属三洲喷织有限公司所有,但同时与隔壁农户家的污水排放口相通。公司在建造污水处理站后,因地势较高,一遇下雨,污水处理站内淤积的雨水就顺势流到隔壁,给隔壁农户家的生活带来莫大烦恼。为解决此问题,该农户提出在相邻的墙上开个洞,把自家的排污管放到白色塑料螺旋管内,让淤积的雨水可以顺利排出屋外。就这样,公司与农户家一直共用着一个排污管道。
但在记者走访过程中,隔壁农户家一直大门紧闭,无人在家。
环保部门:测试基本达标
“三洲喷织有限公司作为我镇28家龙头企业之一,在镇政府环保办拥有良好的记录。”王江泾镇环保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平均每两周会对该公司进行一次检查,“我们的检查有时是早上,有时是下午,有时甚至是晚上。”不定时的检查,是为了确认公司在污水处理工作上没有疏漏。据了解,纺织产业在王江泾镇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目前新市镇经济发展的支撑,开展纺织企业污水处理监督是王江泾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秀洲区环保局在对三洲喷织有限公司进行了四天的驻站式检查后,得出结论称:网友所反映的三洲喷织有限公司西侧车间,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设备运转正常。同时核实,白色塑料螺旋管为隔壁农户家所用。经营着煤球生意的农户将煤灰废水与部分生活污水,通过该管道排放,造成了网友所反映的河道污染问题。
“虽然三洲喷织有限公司西侧排污处理达到标准,但东侧部分检测值存在少量超标现象,对此,我们会要求公司限期整改,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对于不合格的部分进行严厉惩处。”秀洲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嘉兴王江泾长河浜河水被污染!!!!!!(标题)采纳呀!辛苦找到的。
自南宋以来,王江泾一直是江浙两省交界处的丝绸集镇,历来商贾云集,店坊林立,市街繁华,被誉为“衣被天下”的丝绸之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王江泾纺织产业更是焕发勃勃生机。截至2009年底,王江泾镇共有纺织企业近3000家,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258家,纺织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就达到12家,从业职工达到2万余人。
此时,王江泾镇已经形成了以织造业为主导,辅以化纤、印染等产业的浙北第一民营经济产业带。
在王江泾人的致富路上,织机是一把“金钥匙”,很多规模企业,最初都是从一台小小的织机起步的。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家庭靠着织机谋生。
然而,王江泾人对织机,却不仅有爱,还有恨。
“特别是喷水织机,排出来的污水量是很大的。”王江泾镇党委副书记季翔说,到去年底全镇共有3万多台织机,每天排放出4万多吨的废水,如果不进行处理,这样的污水,足以将全镇淹没!
而在2005年以前,很多小纺织企业,特别是10台以下的喷水织机户,完全没有意识到家园正在一点点接近“毁灭”,依然不顾环保部门的三令五申,私下将废水四处乱排。
嘉兴《南湖晚报》曾在2006年这样描述王江泾民在主村的见闻:“水泥路的两侧,一侧是挨家挨户经营着的喷水织机作坊,另一侧则是绿油油的稻田,污水管道穿过水泥路面,将作坊内的污水直接排向了稻田。稻田的灌溉水源很多已经受到了污染,乳白色的液体随处可见……而村里的小池塘上则覆盖了一层黑乎乎的黏液。据住在附近的村民介绍,这黑色的黏液其实是油污,也是喷水织机作坊直排出来的,日积月累就粘在一起,把池塘水面全部覆盖了起来。这条河里钓上来的鱼,村里没人敢吃。”
丝绸重镇的困扰
河水被污染了,但不少村民还得在这里洗衣服,“衣服洗好后,穿在身上都会很痒。”村民们回忆说。
不仅如此,污水漫过,稻田也成片抛荒,“上面都是油啊,天气好的时候,用打火机一点,肯定能着。”王江泾镇华联村村民胡振东毫不夸张地说。
更要命的是,村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健康受到了影响。根据医疗系统的统计,王江泾地区居民的医病金额明显高于附近王店等镇。
“一定要要回绿水青山!”祖祖辈辈与纺织打交道的王江泾人,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台给他们创造财富的机器。
2004年12月,嘉兴秀洲区召开了全区环境污染整治动员大会,把喷水织机污染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借此机遇,王江泾开始了漫漫“还债”之路,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污行动,席卷全镇所有纺织企业。
胡品泉明显地感觉到,环保部门上门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管得也越来越严。“一个星期起码要来3次,如果检查不达标,就要停产。”
也是从2005年开始,胡品泉与大多数大中型纺织企业一样,纷纷自费购买污水处理设备,“前后一共买了3套,16万元。”
但是,企业自己处理污水的热情始终没法提起来。“每台设备都要安排一个人,除了人工费,每天花费还要在100多元。”胡品泉说,因为这种压力,不少企业就常常私下偷排。
“企业自己治理污水,监管难度很大,特别是10台以下喷水织机户,数量多,又分散,监管起来就更难了。”王江泾镇党委副书记季翔说。
“要回绿水青山”
王江泾南汇村废水处理站正待处理的废水。
小小的王江泾,已经建起6个这样的村级废水处理站。
2008年9月开始,胡品泉家纺织厂的旁边,开始动工建设废水处理站。市区镇一起投资,直到2009年8月就已建成投运。
这是一个村级的废水处理站,拥有2台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广泛铺设地下管道,村里39家大小纺织企业1800多台喷水织机排放出来的废水,都汇集到这里,进行统一处理。
“废水处理站刚建起来,我们就加入进去了,3台设备也都卖掉了。”胡品泉说自己压力小了不少,不仅可以少养几个人,经济成本也降低了不少,“自己处理要100块一天,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只要80块一天。”此外,胡品泉也少了不少接待任务,以前每当环保部门来检查,他总要陪在旁边。
和胡品泉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自发加入到了废水集中处理的行列中。
“建了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监管更加有力,对废水的治理也更加到位,乱排放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季翔看着道路两旁稻田里重新长出绿油油的植物,心里乐开了花。
他告诉记者,从2005年初开始到2007年底,镇里采取“先大户后小户、先集中后分散”的方法,先后建造了6座联建处理站,以及534套治理设施,共治理10台以上喷水织机21194台,涉及582家(户),全镇纺织企业废水集中处理率已经达到70%以上,“到今年底,总共要建成9座这样的处理站,覆盖全镇纺织企业90%左右。”
在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后,“进去的废水COD含量达到500,出来的水,COD只有50-70。”记者在处理站的出水口看到,蓄水池里打上来的水清澈透明,十几尾鲤鱼在池里悠闲游曳。
臭气熏天的污水排地越来越少,王江泾的碧水蓝天逐渐回到身边。纺织企业周边的那些曾经荒废过几年的稻田里,春水漫过,不少农民已经开始翻耕土地,准备秋季稻的种植。群鸟飞过,衔起土里的虫子,一眨眼消失在绿草丛中。
⑻ 环保新闻
中新山东网枣庄9月29日电 (通讯员 沈加华)为进一步加强“十一”长假期间的环境监管工作,确保山东省枣庄市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山东省环保局《关于做好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环保局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环境监管督导组,对各单位节假日期间环境监管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重点督查各区(市)环保局政务值班和12369环保热线畅通情况、处理群众投诉情况;组织对河流水质、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情况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同时,山东省枣庄市环保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市)环保部门和市直各大企业做好“十一”期间环境管理工作。一是各区(市)环保局要认真强化环境监管。要认真做好节假日期间政务值班和12369环保热线值班工作,及时接听、受理政务和举报电话,并按程序妥善办理;要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对本辖区内河流水质、危险化学品、矿山企业尾矿库、辐射环境等方面的有效监管,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要第一时间向上级环保局和政府报告事故发生情况和处置最新进展,并按照预案要求及时进行调查处理,防止造成污染破坏;要实行领导带队督查,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大气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重点污染源、城市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地、土小企业和环境综合整治关停企业等的监督检查;要实行信息通报制度,将节假日期间的环境监管情况于10月6日书面报市环保局。二是市直各大企业在“十一”长假期间要加强自身环境管理工作,安排专人值班,确保节日期间治污设施和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有效数据的正常上传。同时,要做好环境应急预案的落实工作,确保“十一”长假期间的环境安全。
⑼ 谁能给我提供一篇新闻稿啊。不多,150字左右就行。
第一,要通俗化、口语化。报纸是给人看的,广播是给人所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广播是一种作用于听觉的媒体,广播语言要具备可听性,要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念起来顺口,听起来省力。因此,写稿时,用词要普通,避免同音歧解和同意反复,句子要短,多用人称名词,不该省的字千万不要省略。
第二,采写要及时。及时性是广播新闻与其他媒介新闻相区分、相竞争的最大特性。广播新闻一般主张采取只抓重点,少作深度挖掘、批判的姿态,充分发挥自己无可比拟的快捷特性。
第三,在写导语时,要先打招呼,请听众收听,增强吸引力。
第四,要有音响上的特点。报纸的特点反映在版面上;电视的特点反映在形象上;而广播的特点则在它的音响上。所以,广播稿要突出广播的特点,一定要在音响上作文章,如录音讲话、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访问等。 其实,读新闻 是需要基础的。。。声音 调职 发音 等等。。你就那一段新闻材料。。。在最前面说 你们学校广播站的台标。。比如说 现在是北京时间。。。。你现在收听到的是。。。。我是主播,。。。。下面播报。。。就行了教室学生贪凉,应注意预防感冒
班上的一部分男同学,下课后都聚到空调前面,温度打到最低,对着风吹。近日,高温的天气还没有间断,室内温度极高,虽然开了空调,可是教室太大,冷气不能均匀的到达教室的每个角落,同学们感到不适应,下课后一部分同学都跑到了空调前面,打低温度,对着风吹,而且身上有一身的汗水,很容易会感冒,虽然老师过来吧温度打高了,让他们不要站在空调前面,课时老师一走,他们又围过去,对着风吹。最近这段时间又是甲型流感的传播季节,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也希望老师对此事做一措施。
⑽ 企业长江边倒万吨污泥是怎么处理的
企业长江边倒万吨污泥:2年未整改, 仅用塑料膜覆盖。
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时群众举报,江苏省泰州市泰兴滨江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在长江岸边违法倾倒数万吨污泥。快两年过去了,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暗访发现,问题不仅没有整改,而且污泥堆积量还大幅增加,给周边环境和长江水质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一、背景情况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督察组收到多个反映泰兴滨江污水处理厂违规堆放污泥的信访举报。由于堆放污泥之处就在长江干流岸边,直接威胁长江水质安全;加之滨江污水处理厂接纳大量化工企业废水,污泥成分复杂,应按危险废物处理,环境风险十分突出。因此,当时作为重点案件转办地方整改。泰兴市政府2016年8月反馈,污泥池已经停止使用,并公开承诺2016年11月底前启动污泥规范化处置。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后,本着对重点案件“盯住不放、一查到底”的要求,督察组人员再次深入现场摸排情况,发现当地党委政府不重视,敷衍应对,态度消极。近两年过去了,不仅没有整改,堆存的污泥堆量还大幅增加,环境风险更为突出。
污泥堆存现场触目惊心。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将该类群众投诉作为重点案件转办,泰兴市环保局对滨江污水处理厂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泰环罚字〔2016〕216号),认定当时污泥堆存量约2.3万吨,均未采取防雨淋、防扬散、防流失等措施,现场散发异味。因此决定:限7日内规范设置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完善相应防范措施;罚款10万元。
2016年8月16日提交的《泰州市第三十批次交办信访问题查处情况的报告》表示,滨江污水处理厂已停止污泥堆场的使用,从8月1日开始对原污泥暂存堆场铺一层稻草,加盖一层塑料薄膜,覆盖一层泥土。11月底前启动实施污泥的规范化处置,力争在两年内处置完毕。在处置过程中,如有堆场土壤受到影响,将与污泥一并处置。
然而,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后,泰州市人民政府没有将该问题纳入整改方案,泰州市中央环保督察信访查处反馈报告中的承诺成为一纸空文。
两年过去,泰兴市不仅没有按照承诺进行规范处置,而且放任滨江污水处理厂继续非法倾倒污泥1万多吨,致使污泥堆放量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的2.3万吨增加到约4万吨。
泰州及泰兴两级政府对督察整改敷衍塞责,而且变本加厉,对于违规堆存的污泥不闻不问,直至“回头看”时整改仍无实质性开展。
骗,什么时候能强国啊?希望能够对这样的行为严厉打击!
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