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水量平衡
⑴ 污水处理厂出水量大于进水量是什么原因
出水量大于进水量是因为配置药品需要加入大量水
⑵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如何计算 最好详细一些。
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数量,依污水水质与处理工艺而异。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产生的污泥量计算。例如,当沉淀时间为1.5h,含水率为95%,每人每天产生初沉池污泥量为0.4~0.5L/d·人。
也可通过物料平衡来推算,但实际上一般是通过经验积累实测数据。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量按照南方的多个城市统计;1万吨污水处理厂年平均值1吨/日绝干污泥,折合含含水率80%,产污泥5吨。10万吨污水处理厂含水率80%,产污泥50吨/日。一般夏季多一点,冬季略少一点。
(2)污水处理厂水量平衡扩展阅读
分类
根据污泥从污水中分离的过程,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悬浮物浓度一般在1%~10%,低于此浓度常常称为泥浆。由于污泥的来源及水处理方法不同,产生的污泥性质不一,污泥的种类很多,分类比较复杂。
1、按来源分
污泥主要有生活污水污泥,工业废水污泥和给水污泥。
2、按处理方法和分离过程分
污泥可分为以下几类:初沉污泥():指污水一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
活性污泥(activitedsludge):指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二沉池产生的沉淀物;
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部分生物接触氧化池等)污水处理工艺中二次沉淀池产生的沉淀物。
化学污泥:指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或三级处理)后产生的污泥。
3、按污泥的不同产生阶段分
沉淀污泥(primarysettlingsludge):初次沉淀池中截留的污泥,包括物理沉淀污泥,混凝沉淀污泥,化学沉淀污泥。
生物处理污泥(biologicalsludge):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由污水中悬浮状、胶体状或溶解状的有机污染物组成的某种活性物质,称为生物处理污泥。生污泥(freshsludge):指从沉淀池(初沉池和二沉池)分离出来的沉淀物或悬浮物的总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污泥产生量
⑶ 关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平衡的一些问题想问一下
一、厌氧排泥
由于厌氧菌繁殖世代周期较长,繁殖速率低。但进水SS大部分内沉积在厌氧池,建容议根据进水SS适量排泥,不建议过量。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排泥量估算方法。
二、好氧沉淀池(二沉池、三沉池)
好氧系统对有机物的利用主要分成三部分。1、降解成二氧化碳排出的约占1/3;2、自身内源呼吸、繁殖约占53%;3、细菌残留吸附(难降解物质)约占14%。因此好氧排泥建议以以下方式核算
1、排泥后控制初次好氧污泥负荷0.3~0.6KgBOD5/(KgMLVSS*d),二次好氧0.07~0.2KgBOD5/(KgMLVSS*d)。
2、如遇氨氮超标(排除进水碱度及曝气原因),适当延长污泥龄,较1述降低污泥符合。
3、如系统总磷超标(要看进出水差值)需缩短污泥龄,通过排泥脱磷。脱氮除磷存在矛盾,需合理调控排泥量。
三、氧化沉淀池
不知道贵单位使用什么氧化方式,一般来说末端氧化(化学)其机理均是物理吸附,应尽可能多排泥。如果利用臭氧的话基本上是不产泥的不需要考虑排泥。
以上仅是经验之谈,部分情况仍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调整,不可死搬硬套。
⑷ 工厂给排水平衡图如何画,基本上是从一次水到污水处理厂。
回用
进水--->各用水单元--->排水
损耗
⑸ 污水处理厂 水平衡
哥,这种东西很难有人会的,在这里,很难找到高人
⑹ 污水处理厂 物料平衡 污泥工段的
你的这个表有问题复啊
如果入方制中的污泥含水率为99.5%,那么出方中含水率为80%的污泥量应该为入方污泥的1/40。
那么出方中的污泥上清液和污泥脱水滤液,最多为入方污泥的39/40再加上冲洗水和药剂量。而处理这么多污泥所用的清洗水也就1500~2000T,所以表中的数量级有问题。
⑺ 求助...环评水平衡图的问题
生产总用水不包括生活和绿化,生活和绿化也是分开的,生活污水要三级处理排入污水厂的,绿化用水算全部损耗的
⑻ 污水处理厂 物料平衡表 污泥工段的
这个表应该错了。
99.5%与80%含水的物理量应该是40倍关系,冲洗水怎么要那么多?10~20%就够了。
⑼ 水平衡测试中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是算作排水量还是串联水量
如果不做回用,那么进去污水处理厂后就会直接排放,而污水处理并不属于生产环节,所以只能算是排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