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污水处理
1. 杭州城中村申请用水不执行递级价格怎么办理
关于阶梯水价方案,你关心的几个问题钱报帮你问了——
多户一表,可申请不执行阶梯水价
4人以上家庭,月用水额度相应增加
本报记者 吴崇远 蒋慎敏
梁津铭/制图
本报讯还记得半个多月前的那场水价听证会吗?当时关于水价的调整,牵动了所有杭州人的心。杭州市物价局公布了水价调整的两个备选方案,都是采取阶梯水价方案(见图)。
半个月过去,对于已经公布的两套方案,是否已有定案,新的水价究竟何时实施——钱江晚报记者昨日帮大家问了,暂时还没定论:杭州市水务集团负责人表示,最终的水价方案还未定案,目前仍在等待杭州市政府的批准。
楼上的靴子还没落地,不过一些小问号倒是有了答案——
这半个月来,市民们也没有闲着,@钱江晚报的问题也有很多:
●多户一表,水费岂不是要暴涨?
住在三墩的姚先生担心的是多户一表的问题:姚先生所租的楼房中,共有12户共用一个水表,其中更有多户一家都有5、6口人,“别说第一阶梯年用水量,两个方案分别只有192或288立方米,就是第三阶梯的门槛,288或300立方米,我们几个月都能超过了。这水费岂不是要暴涨了?”
回应:
水务集团工作人员说,“城中村”用于出租的一户一表居民用户可向市水务集团申请不执行阶梯式水价,执行合表价格每立方米2.95元。
对于人口众多的普通家庭来说,水务集团工作人员也提醒,现有两套方案都有提到,如果是超过4人的家庭用水户,在执行阶梯用水时候,每增加1人,相应增加月用水量4立方米。
●高低层水价,为何不一样?
比如住在城北小河佳苑高层的王先生给96068打来了电话,他说听证会的两套方案,第一方案中,低层用户阶梯水价为1.85元/立方米,而高层住户水价为2.95元/立方米,价格高出甚多。
“之前高低层水价一样的,为什么现在水价就要差那么多呢?难道以后我买房还得指定买个低层的?”
回应:
水务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和王先生一样,很多人对之前两个方案的水价,有所混淆。因为在公布的两套方案中,为了表述更加清晰,第一阶梯的供水价格分别为1.85元/立方米和1.90元/立方米,而最终的售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价”,还需要各加上1元的污水处理费用。
两套方案的第一阶最终水价,应该分别是2.85元/立方米和2.90元/立方米。
而二次供水的高层用水,在方案中是统一水价为2.95元/立方米。这样比较起来,高低层的水价其实相差是不大的。
请采纳谢谢
2. 广州天河车陂属于城中村范围吗
车陂街:从车陂地区“水浸街”困局 透视东圃旧城区改造的紧迫性 2009-04-23 14:14:00 车陂街调研报告之一
从车陂地区“水浸街”困局
透视东圃旧城区改造的紧迫性“落雨大,水浸街”,这是车陂地区居民群众和政府部门最头疼的问题。 一、车陂地区经历“水浸街”回顾
去年9月24日凌晨2时30分,受强台风“黑格比”环流影响,引起车陂地区潮水急剧上涨,导致大部分地区水浸。东圃旧城区的东圃大马路、东圃二马路地段,西湖社区的水上新村、新涌口、粮仓路,沙美社区,西岸社区,东岸社区等社区大面积受浸,雨水、潮水从低洼处的缺口、居民家、下水道里涌进受浸地区的大街小巷和居民家里,新涌口地区水位高达1.8米,水浸范围涉及车陂地区大部分面积,约3平方公里,受浸房屋、商铺约2650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65万元。
2005年6月21-24日持续四天,由于连续的暴雨和天文潮汐的影响,车陂地区受到百年一遇的大潮水袭击,东圃旧城区的东圃大马路、东圃二马路地段、西湖社区的水上新村、新涌口、粮仓路、沙美社区、西岸社区、东岸社区等地大面积受浸,受浸最深处有1.6米,水浸面积约2.9平方公里,受浸民房约2520间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96万元。
还有,每次天文大潮和暴雨过后,东圃旧城区都受到水患袭击,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政府对这一地区顽疾的治理从未停歇。水浸街问题也早已纳入政府民生工程,2007年5月通过的“惠民66条”就提出,到2009年底基本缓解“水浸街”问题,这是政府对民众的承诺。
二、东圃旧城区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车陂地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部,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面积约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外来人口约10万人,城区形态十分复杂,有广州市最大的关闭企业即广氮企业集团的宿舍区和旧厂区,有东圃旧城区即原东圃墟,有天河区最大的城中村即车陂村,还有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大批现代化住宅小区。随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模范城市顺利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车陂地区逐步发展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人们居住的繁荣地区。
目前东圃旧城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以历史形成的东圃墟为中心的一个旧城区,位于中山大道以南,辖区包括东圃、西湖、天雅、龙口、西岸、沙美、东岸等七个社区,贯穿其中的有东圃大马路、东圃二马路、陂东路等繁华道路。辖内有常住人口18492人、流动人口71637人,公房472间、私房19857间、出租屋12765间。
三、东圃旧城区“水浸街”的现实动因
年年治理年年水浸,是天气太坏,还是漏洞太多?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大多数的市政设施比较落后。东圃旧城区地势低洼,很多地方比车陂涌的河堤还低几十公分。潮水很多是从排水渠、下水道、甚至从居民家里地下排水系统的低洼处涌进居民家里和大街小巷。特别是东圃大马路以南还未扩建的1公里地段,排水设施比较差,埋藏在道路上的自来水管多年未更换过,经常出现一些渗漏,致使路面形成了坑洼的现象,使周边的民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浸泡。
二是车陂涌及其支流几乎贯穿整个车陂村和东圃旧城区。当连续出现强降雨时,车陂涌上游会有大量雨水向位于下游车陂涌口的车陂村和东圃老城区冲下来,如遇潮水顶托,很容易造成倒灌内涝水浸。
三是车陂涌没有设置水闸和排洪站。一旦遇珠江洪水或潮汐,无法隔离大水和及时将内水排出,从而导致车陂村和东圃旧城区大面积水浸。
四是原排水系统设计相对落后。由于近年雨量充足,而车陂地区的排水设施大多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建设的,当暴雨强度超过了原排水设施的设计设防标准时,就会在一些低洼地形成积水。特别是东圃旧城区,由于整体海拔较低,甚至比珠江的河堤还低几十公分,一旦遇到流域性降水,自然就成了排水泄洪的一个出路,从而导致东圃旧城区大面积水浸。
五是珠江潮水顶托,形成倒灌内涝水浸。 由于车陂地区地势较低,排水系统直接受到珠江涨潮的影响。如遇暴雨时恰逢珠江水位涨潮期,极易发生水浸。车陂涌在上游有数十米宽的河面,但到了车陂村和东圃旧城区一段较为狭窄,上游河水流经这里,便推高水位,一旦高过排水口则会形成倒灌。
六是乱扔垃圾造成淤塞。居民群众平时不注意爱护排水管网,乱扔垃圾,是造成管网堵塞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有些商家用猪油炒菜,油污排入下水道后,凝结在管道内,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例如车陂村外来人员较多,沿路排水口经常被垃圾堵塞。
七是野蛮施工破坏管道。排水系统受到野蛮施工的破坏;有的施工单位随意将建筑垃圾直接排入市政管渠;有的排水工程未完工;有的不注意将排水设施及时迁改等原因均导致水浸街。
八是雨污混流导致“梗阻”。造成车陂地区下水道“肠梗塞”的一大元凶就是雨污不分流。据了解,目前车陂地区大部份管道雨污不分流,狭窄的管道一旦下大雨就承受不了排水功能,通过排水口涌出地面,造成大面积水浸。特别是在东圃旧城区一些地段,雨污合流,加之管道老化,雨水把泥沙冲入管道内,管道承受不了,频频“罢工”。
如何解决东圃旧城区“水浸街”问题呢?据有关专家分析,要彻底解决东圃旧城区“水浸街”问题,政府必须以天河区东部新商圈形成为契机,加快东圃旧城区改造。
四、东圃旧城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东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天河区东部新商圈的迅速形成,东部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发展成为人们悠闲购物、经济发展的一块热土。但由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东圃旧城区在发展的过程所遇到的问题逐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东圃大马路交通问题。东圃大马路是东部地区的商业中心,是人流、车流、物流最集中的地方。但东圃大马路的道路狭窄不畅通、车辆乱停放的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整治景观、维护好交通和社会秩序、还路于民的切实要解决的一大问题。1996年,东圃大马路进行了拓宽整治的一期工程,由中山大道路口至天河区红会医院由原来的双向二车道扩宽到双向四车道,但是由东圃大马路红会医院至黄埔大道路段的扩宽工程一直没有落实,路面狭窄,而车流量大,经常造成严重的塞车,给周边的居民群众出行造成极大不便。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圃大马路两旁的商铺住宅日益增多,而附近又缺少配套的停车场,造成各种营运、购物、办事的车辆临时停放在马路两旁的现象非常严重。未扩建的路段靠近黄埔大道的一段路两旁都是各种类型的食肆,在用餐高峰期经常马路两旁停满车辆,由于该路段双向行驶,路边比较窄,因此经常堵车。该路段已经修建多年,路面的排水设施比较陈旧,若遇到多雨季节,经常会造成路面浸水,严重的时候,马路两旁的单位和民居都会受到影响。
二是房屋破旧,居住条件差,与周边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的问题。东圃旧城区的房屋大多数是公房,房屋破旧,且年久失修,经长时间水浸就很容易产生危险,而且居住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的老人和小孩,居民群众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难以保障。而与之相连的还有“车陂村”这一典型的“城中村”。在发展过程中,部分旧房被拆除重建,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房屋相当陈旧,居住条件较差,这与周边新建的小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于流动人员的高度聚集,以及流动人员低水平的消费,促使其向租房价格低廉的“城中村”中云集,客观上加速了“城中村”的“发展”,但由于外来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他们的大量涌入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的治安、安全等隐患。
五、对东圃旧城区改造的建言
根据广州市天河区“十一五”规划,天河东部新商圈的范围是“西起东圃、东到珠村、南至高唐、北抵珠江”的区域。天河东部将形成“一个核心商圈、三个板块”以构成东部发展支点。一个核心商圈,指的是黄埔大道以北广园路以南中间的一块;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生活支撑的商业板块,主要是以原来的东圃镇——明清时代的广州东部商业集散地为中心,构建生活设施的商业服务中心。天河区将东部新商圈的发展纳入了未来五年天河的工作重点中,天河区政府希望借助举办此次亚运会的机遇集中地进行东部商圈内的规划建设,加快东部新商圈的建设步伐,在东部树立起广州新的城市增长极。根据广州市提出的“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广州市天河区东部正处于广州市东进和南拓发展轴的交汇点,地理上又联系着广州东北向产业区,是广州城市东向扇形辐射翼的中心主干。天河东部成为第二个体育中心商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1、标本兼治,进一步改造市政排水设施。
一是检修和改造排水系统。对东圃旧城区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修,对损坏或不合理的排水设施要及时维修或改造,尽量避免排水系统故障而导致的“水浸街”问题,保障居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是解决水浸重在“疏”。采取标本兼治的方式,逐一解决东圃旧城区“水浸街”问题。如加大东圃大马路、二马路、陂东路等主干道路面巡查,及时清淤排水,清理阻水构筑物。加快车陂涌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对管道改造和扩容、雨污分流改造等。要解决东圃旧城区“水浸街”问题,重在一个“疏”字,“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水浸街”问题终能获得解决。
三是河涌拓宽清淤。通过对河涌综合整治工程,拓宽河道,减少由于淤泥堵塞河道而导致的城中村和旧城区的“水浸街”问题。
四是设置水闸和排洪站。在新涌口车陂涌与珠江交汇有设置水闸和排洪站,隔离珠江洪水或潮汐到来时隔离大水和及时将内水排出,避免河水整体上涨而引起“水浸街”,同时,加大抽水泵的功率,加大排水的强度和速度。
五是雨污分流改造。当车陂涌、深涌等河涌截污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生活污水将通过污水管道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雨水则通过雨水管道进入河涌。这样,能够较好减少雨污混流导致“梗阻”而形成“水浸街”问题。
六是严惩野蛮施工。近年来,野蛮施工破坏排水系统的案例屡有发生,这一情况在城中村内尤为常见。积极做好与重点工程施工的协调工作,督促建设单位做好排水迁改工作,对肆意破坏或损坏市政设施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2、以人为本,尽快改善生活基础设施。
加快对东圃旧城区危房、旧房进行修缮和改造。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别是经过多次水浸后,要对破旧、有倒塌危险的房子逐一进行排查、登记,并请有安全鉴定资质的公司对危房进行鉴定,鉴定为危房后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
尽快对容易淤塞的地下排水渠进行疏通改造,对地势较低的地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以解决水浸街和水浸屋现象。
加大对东圃大马路的综合整治。针对东圃大马路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的现象,引入科学管理机制,通过规范增设停车位,合理疏导车辆,加强对该路段非法营运车辆和车辆乱停放的整治,维护交通秩序和治安稳定,为居民群众营造一个环境舒适、交通秩序良好、治安稳定、经济发展的生活环境。
由于从天河区红会医院向南至黄埔大道一段约1公里路段迟迟未能扩建,使这段路只有8米宽,至今仍无法通公交车,对该路段两旁的居民群众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由于该段路比较窄,市政设施配套不完善,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治安隐患地段,影响过往和附近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要结合旧城区的改造规划以及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尽快将东圃大马路进一步扩建贯穿至黄埔大道,打通东圃大马路的南北走向,以改善该路段的交通状况、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东圃大马路两旁的商铺住宅不断增多,加快东圃大马路的扩建和整治,打造天河区东部新的商业亮点,形成东圃商业街,促进其成为车陂地区乃至天河东部地区的综合性消费中心的商业地带,从而推动整个车陂地区的商业架构不断完善,以加速天河东部新商业圈的形成。通过将东圃大马路扩建贯穿至黄埔大道后,与地铁五号线东圃站实现无障碍连接,以提高东圃大马路的使用效能,方便居民群众出行,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根据天河的“十一五”规划,将车陂、前进、珠村等“城中村”改造纳入东部新商圈的整体规划中,使得商业集聚区的建设与旧村的改造同时进行。也可以通过土地功能转变和再开发,引入规模效应较大、品牌知名度更强的项目替代、带动、整合车陂沿线的专业市场。
合理整合“城中村”集体土地资源,将农村集体留下来的用地,国有企业所用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商业用地。并抓住“住宅禁商”政策形成的市场机遇,鼓励本地区写字楼向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需求市场靠拢,成为广州市中小企业的商贸平台。
4、政府主导,加快推进东圃旧城区改造的步伐。
根据天河区的“十一五”规划,东部新商圈属于低密度商圈,相比体育中心这一高密度的商圈,发展的空间很大。东部新商圈的交通网络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在东部范围内或邻近地区汇聚了广州市五大公路出口,广园快速、华南快速、环城高速等广州市内快速线、地铁等,给商贸业发展提供了优异的交通条件。加快东圃旧城区的改造必将有效推动东圃商业街和车陂路商业街的建设。
要继续按照政府主导、遵循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拉开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危破房改造抽疏老城区人口密度的思路,加快推进危破房改造工程,力争早日从根本上改变旧城区的面貌。东圃水上新村危房改造是东圃旧城区改造中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这是天河区第一宗全部由政府财政“买单”的危房改造。
加快东圃旧城区改造,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实际行动,也是广州以人为本,加快建设“两个适宜”的现代化大都市的迫切需要。政府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东圃旧城区改造的力度,营造适宜居住和创业发展的和谐社区环境,为天河东部新商圈的形成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发展空间。
3. 2017年罗李坝5组及第三污水处理厂规划
太钢古城棚户区改造2015-2017规划中有棚户区改造在6城区均有。主要是西山矿区,东山地区,太钢内周边地区。容国有大型老厂矿周边和城中村是改造的重点地区。 这是最近的太原新闻2013-3-7:记者从杏花岭区政府了解到,该区今年有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要开工,总拆迁户数1695户
4. 昆明市到底有多少个城中村
昆明市主城城中村改造名单
(共计个)
五华区(51个)
一、 普吉街道
(一)联家社区
1、王家桥村 2、尹家村 3、林家院村 4、吴家营村(居民小组) 5、范家营村(居民小组)
(二)大塘社区
1、谷堆村 2、大塘村 3、小屯村(居民小组) 4、观音寺村(居民小组) 5、大河埂村(居民小组)
(三)普吉社区
1、小普吉村(居民小组) 2、大普吉村
二、莲华街道
(一)校场中路 1、豹子头村
(二)虹山社区
1、苏家塘村 2、莲园村
(三)马村社区
1、上马村 2、中马村 3、下马村 4、沙沟埂村
三、红云街道
(一)麦溪社区 1、麦溪村
(二)北仓社区
1、浪口村 2、尚家营村 3、北仓村
(三)右营社区
1、上庄村 2、右营村 3、岗头村
四、黑林铺街道
(一)昭宗社区
1、依禄村(居民小组) 2、小团山村(居民小组) 3、河底村(居民小组)
4、昭宗小村 5、昭宗大村(居民小组)
(二)团山社区
1、前所村(居民小组) 2、后所村(居民小组) 3、黑林铺村(居民小组) 4、班庄村
(三)海源社区
1、龙院村 2、上峰村 3、海源寺小组
(四)梁家河社区 1、梁家河村(社区居委会)
(五)沙沟社区 1、沙沟居民小组股份合作社
五、大观
(一)棕树营社区 1、东区社区
六、华山
(一)桃园社区 1、小菜园村
七、丰宁街道
(一)洪园社区
1、麻园村 2、菜家村(七组居民小组) 3、黄土坡白村
4、洪家营村(村民小组) 5、新发村(村小组)
八、龙翔办事处
(一)潘家湾社区
1、潘家湾大村 2、潘家湾村 3、赵家堆村(居民小组) 4、李家堆村(居民小组)
官渡区(102个)
一、关上街道
1、香条后村(新村) 2、香条前村(新村) 3、关坡村 4、和甸营村 5、福德小村
6、社德大村 7、护福村 8、双桥村 9、长村 10、高家村
11、双凤第一居民小组(太平寺村) 12、双凤第二居民小组(螺蛳堆村)
13、双凤第三居民小组(宏德村) 14、双凤第四面楚歌居民小组(万德村)
15、双凤第五居民小组(双凤村) 16、小街第一居民小组(小街子村)
17、小街第二居民小组(含张居村、青棚玉龙村、梁家 18、日新村
19、苏家村 20、苏凤村 21、上苜蓿村 22、中苜蓿村
二、金马街道
1、金马街道上凹村 2、下凹村 3、马军场村 4、金马寺大村 5、金马寺下村
6、太平村 7、十里铺村 8、大桥村 9、阮家村 10、朱家村
11、刘家村 12、牛街一、二、三社(牛街大村) 13、牛街新村 14、小羊村
15、大羊村 16、凉亭村 17、大树营大营村 18、大树营中营村 19、大树营后营村
三、太和街道
1、宋旗营新村 2、南窑村 3、佴家湾村 4、前卫营村
四、吴井街道
1、岔街署光新村 2、董家湾村 3、菊花村 4、太乙桥村 5、五里多村 6、新草房村
五、官渡街道
1、官渡社区一、二、三、四组(秀英村) 2、官渡五、六组(螺峰村) 3、官渡七、八组(尚义村)
4、官王家庄村 5、西庄村一、二、三组(西庄村) 6、西庄村四、五、六组(六谷村)
六、小板桥街道
(一)羊甫社区
1、大羊甫村 2、小羊甫村
(二)小板桥社区
1、一、二、三组(大街村) 2、四、五组(东西廊村)
3、六组(郭家小村) 4、七、八组(织布营村)
(三)鸣泉社区
1、一、二、三组(鸣泉村) 2、新治村民小组 3、陈旗营村民小组 4、一、二、三组(竹园村)
(四)晓东社区
1、晓东村民小组 2、土桥村民小组 3、雨龙村民小组
(五)云溪社区
1、第一、二、三村民小组 2、林家围村民小组 3、永丰村民小组 4、三家村民小组
5、阿角村民小组 6、时家湾村民小组 7、白得邑村民小组
(六)金刚社区
1、一、二居民小组(金刚村) 2、三居民小组(余家村) 3、居民小组四(团结村)
(七)中闸社区
1、小板桥街道中闸社区第二居民小组(赵家村) 2、三居民小组(王家村)
3、四居民小组(杨二甲村) 4、向化一二居民小组(向化村)
七、六甲街道
(一)盘龙社区
1、一组张家庙村 2、二组、三组叶家村 3、四组严家村
(二)陈家社区 1、陈家营
八、矣六
(一)矣六街道
1、一、二、三、四组(子君村) 2、广卫村
九、阿拉乡
(一)阿拉社区 1、公家村
(二)普照村委会
1、西邑村 2、常村 3、河岸村 4、普照小村 5、小麻苴村
6、大麻苴村 7、高桥村 8、普照村 9、小石坝
(三)石坝村委会
1、阿拉乡大石坝 2、阿拉乡小新村
盘龙区(67个)
一、东华街道
1、蒋家营村 2、周家营村 3、石闸村 4、迎溪村 5、新草房村 6、小龙村
二、拓东街道
1、苏家村 2、东站新村 3、唐家营村 4、东庄前村1—30号
三、茨坝街道
1、蒜村 2、茨坝村 3、花渔沟
四、鼓楼街道
1、敷泽村 2、桃源街村 3、粟树头村 4、席子营村 5、水晶村
6、伍家庄村 7、大厂村 8、凤凰新村
五、联盟街道
1、张官营村 2、小厂村 3、廖家庙村 4、王旗营村 5、新发村
6、麻线营村 7、下河埂村 8、小坝东村 9、小坝西村 10、上马新村
六、青云街道
1、沐东村 2、郭家凹村 3、何家院村 4、虹桥村 5、龙池村 6、黄土坡村
7、长地埂村 8、青龙村 9、苏家营村 10、云山村 11、伍家村 12、白龙寺村 13、刘家营村
七、金辰街道
1、罗丈村 2、三竹营村 3、大白庙村 4、小庄村 5、金刀营村 6、马家营村
7、任旗营村 8、老李山村 9、波罗村 10、羊肠小村 11、清泉村
八、龙泉街道
1、落索坡村 2、瓦窑村 3、龙头村 4、大波村 5、麦地村 6、棕皮营
7、小窑村 8、羊肠大村 9、司家营 10、清水河 11、雨树村 12、竹园村
西山区(115个)
一、马街
(一)梁源 1、梁源村
(二)张峰社区
1、止峰村 2、中峰村 3、下账在村 4、张家村 5、沙地村 6、兴隆村 7、陆家村
(三)马街社区
1、马街上村 2、马街下村 3、马街中村 4、马街村 5、新渔村
(四)明波社区
1、明波村 2、心村 3、河尾村
(五)普坪社区
1、小围村 2、干沟尾村 3、龙船甸村 4、下普坪村
5、上普坪村 6、大石咀村 7、小石咀村 8、董家村
(六)大渔社区
1、苏家村 2、大渔村 3、杜家村 4、小渔村
(七)积善社区
1、海源庄村 2、积上村 3、积中村 4、积下村
二、金碧
(一)刘家营 1、刘家营村
(二)严家地 1、严家地村
(三)卢家营 1、卢家营村
(四)弥勒寺 1、弥勒寺村
(五)西坝村 1、西坝新村
三、永昌
(一)永联社区
1、豆腐营村 2、黄瓜营村 3、螺蛳湾村 4、老鸦营村
(二)马家社区
1、大营村 2、丰盛村 3、解家桥村 4、沈家沟村
四、福海
(一)大坝社区
1、渔堆村 2、郑家河新村 3、大坝村 4、河尾村
(二)福海社区
1、马家堆村 2、彰家楼村 3、平桥村 4、福海大村
5、福海小村 6、陆家营村 7、韩家湾村
(三)河北社区
1、西坝村 2、五家堆
(四)陆家社区
1、高朱村 2、陆家营村 3、邬大村 4、邬小村 5、庄稼塘村
(五)新河社区 1、新河村
(六)杨家社区
1、杨家地村 2、李长官村 3、李家地村 4、卢家地村 5、王家地村 6、田家地村
(七)周家社区
1、庄房村 2、长竹沟村 3、新堆上村 4、新堆下村
(八)船房社区 1、船房村
五、前卫
(一)南坝社区
1、谭家营村 2、南坝村 3、马洒营村 4、积肖村 5、民胜村
(二)官庄社区
1、何家院村 2、官庄上村 3、官庄下村 4、前卫营上村 5、前卫营下村
6、陈顾村 7、粟牙村
(三)红庙社区
1、红庙寺村 2、楼房村 3、徐家院村
(四)太和社区
1、赵家地村 2、永胜村 3、太家地村 4、永富村 5、渔户村
(五)拥护社区
1、四道坝村 2、曹家场村 3、大庄村 4、二庄村 5、孙家湾村
6、李家场村 7、陆家场村 8、江家场村 9、李家湾村 10、陶家湾村
六、棕树营
(一)土堆社区 1、土堆村
(二)近华社区
1、大观楼村 2、新农村 3、白马庙村
(三)鱼翅路社区
1、六合村 2、新村 3、红庙村 4、上粟村 5、下粟村 6、江家桥村
说明:
此件作为昆纪字〔2009〕57号文件的附件3发给各单位,请全市的公职人员对照上面的城中村改造名单进行登记。
网上下的,仅供参考!!!
5. 什么叫污水集中处理率
污水处理率指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量占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
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量÷污水排放总量×100%
截至2013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9.21%。
2016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抓好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做好南水北调江水调度保障和运行管理,加快黄村水厂等设施建设,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新一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污水直排治理力度,提高污泥处理能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水源地保护,综合治理凉水河、清河等流域水系,着力解决支流沟渠“脏乱臭”问题,建设27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大力实施雨洪利用工程,加快建设“海绵城市”。
全面完成第二个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城乡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5%以上。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污水管网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000公里,基本实现中心城污水全收集。建成清河第二、槐房等中心城污水处理厂,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9%,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污泥处理能力达到6400吨/日,基本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涵养保护地下水,科学利用外调水,高效利用再生水,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构建安全可靠的供水体系。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能力,在实现年调水1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争取多调水,到2020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2亿立方米。
6. 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的区别
1、概念不同
城乡接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接合地、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
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2、特点不同
城乡接合部的特点是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
同时城乡接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
城中村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化速度快速推进,但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特别是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所谓城中村现象,即是指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这里是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区,生活与生产设施比较简陋,治安状况较差,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隐患。
3、形成原因不同
城乡结合部是指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职能,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城乡交错带。
城乡交错带位于市区和城市影响带之间,可分为内边缘区和外边缘区。内边缘区又称城市边缘,特征为已开始城市建设;外边缘区又称乡村边缘,特征为土地利用仍以农业占支配地位,但已可见许多为城市服务的设施,如机场、污水处理厂和特殊用地等。
城中村从客观上来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发展,我国的城市数目从1978年的320个发展到的662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也由3.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9万多平方公里。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
耕地被征收了,当地的农民,却仍然留在原居住地,并且保有一部分供他们建房居住的宅基地。一场"城市包围农村"的运动发生了。村庄进入城市,形成了"城中村"。
7.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是什么意思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除以根据供水量系数法计算或实得城镇污水产生总量即为城镇污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一般是用来衡量是否收集完善的一个指标。
8. 为什么要进行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是让村民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农村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方版向,我们现在的权城市都是以前由农村演变过来的,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国由于以前一直实行城乡二元制,城乡之间是隔离,不相互融合的,所以产生了城中村的问题。村里的群众不能享受城市的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例如,自来水,管道煤气、规范的街道、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等。
为了让大家能够享受这些成果,有必要进行改造,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9. 村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地面
污水处理属来环保这块源,对当地水质改善,水体保护都好。
说白了讲,避免生活、工业污水流入池塘,河流,地下。
比如我老家的就没处理,3年鱼虾死了大半,有些沟渠有恶臭,地下井水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不能直接饮用等等问题。
水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建处理厂需要投资,需要运营,可能建好以后每顿用水加个一两毛钱。实际根据当地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