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废水回用 » 西源污水处理厂

西源污水处理厂

发布时间: 2021-03-08 06:11:27

『壹』 黄河主要有哪些污染、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黄河污染的构成因素
1,工业污染
黄河污染中工业废水污染占%-70%,生活污水污染占30%左右,农业以及其他污染占10%以下。据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黄河流域来自工作的废水排放量为32亿t,占污水总量的73.5%。工业是黄河的污染大户,在工业中化工、食品、酿造、石油加工、炼焦、造纸等5个行业又是污染的主要排放者。据统计,这5个行业COD排放量约占黄河工作废水排放量的90%。氨氮排放量约占黄河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的80%。从工业污染成分看,黄河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氨氮、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溶解氧、挥发酚和汞是主要成分,部分重金属也明显超标。
2,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对黄河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农田径流、水土流失和分散养殖等方面。据资料显示,到2007年,黄河流域年面源污染入河量COD、氨氮、总氮、总磷已经分别超过39万t、1.5万t、13万t和2万t。
3,流域水资源短缺,流量减少
黄河本身是一条水资源比较困乏的河流,加之近年来气候变迁使流域降雨量趋于减少,黄河水量总体上呈不断减少之势。另一方面,黄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黄河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断提高,直接导致了流域生态环境流量不足,加剧了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一方面是来水量在减少,另一方面是入污量在增加,遂使黄河水污染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4,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城市污水处理不达标,大量不符合标准甚至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黄河,是导致黄河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在2007年前后黄河流域每天实际处理的污水量不,90万t,处理率仅为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地方政府对环保重视不够,环保投入不足;
流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污染监管治理体制不顺,环保执法不严等,也都是影响黄河水质量的重要因素。
6,黄河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999年黄河龙门以下河段发生污染,下游一些城市引黄供水被迫停止一个月。2003年,黄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已经运行的第七次引黄济津被迫中断。2004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发生严重水污染事件,历时11天,黄河干流三湖河口-万家寨水库区长340km的河道内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治理黄河污染,保护良好的黄河水环境,是治黄者的职责和任务,也是保障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防治黄河流域水污染的措施
1、 非工程性措施即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造成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实际情 况及水体功能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法制建设,统筹规划,强化监督管理,尽 量减少点、 面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入河量, 以防止和减轻对地面和地下水 体的污染。
(1)法制治河 结合流域自身情况, 加强法制建设, 依法保护水资源要使水利执法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仅有《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 流域的实际情况,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更为详细、便于操作的法规体系,做到依 法保护水资源。就黄河流域而言,多年来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会同有关省(区)的 水利、环保部门,先后制定了一些水系的水污染防治条例(办法),有些省(区)还 制定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但有关流域全局的《黄河水污染防治条例》虽 历经多年,数易其稿,至今仍未能颁布实施。应当看到,该条例毕竟符合对流域 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的客观需要,是管理手段的进步, 在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水污 染防治工作的有利条件下,应尽早实施。此外,还应根据近年来所开展的流域入 河排污口调查及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 尽快制定 《取水许可水环境管理实施办法》 和《水质监测归口管理办法》等。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外, 还应运用经济手段,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对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水资源的, 经济上要给予处罚。必须征收“水污染补偿费” ,以达到限制废污水排放、促使 废污水治理和保护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2)做好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水资源保护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 只有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要加大对新《水 法》 、 《水污染防治法》 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 以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共同保护水资源。
2、 工程性措施 在河流水污染范围较广、历时较长、程度较重的情况下,要控制或减轻污染 仅靠非工程性措施是不够的, 还必须采取针对性很强的工程性措施。工程性措施 即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废污水处理装置(设施)、不同处理深度的污水 处理厂和处理系统等。 在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中, 一般按 3 个层次设计: 重点污染源(工矿企业)的分散治理,根据其废水特性选取有针对性的处理装置或 设施;城市生活污水采用不同处理深度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在自然条件适 宜地区,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基本是以污水土地生态处理系统为主,即实行污 水资源化工程。 在一些污染较重的大中城市河段, 大多将这 3 个层次作为系统工 程考虑,并对工程措施组合方案进行优化。
(1) 大批兴建高效污水处理厂 黄河流域省区、重点城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全面、深度处理废污水是治理污染的根本措施。因此应该大批兴建高效污水 处理厂, 大力提高城市及工业废污水处理率、废污水处理达标率和废污水处理深 度。 目前首先要真正达到废污水达标排放,以后要进一步减少废污水及污染物排 放。 2004 年排入黄河流域的 39.5 亿 t 废污水中,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不足 排放总量的 20%,大量未经处理,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废污水直接排入黄河。据 不完全统计,黄河流域综合超标的排污口有 932 个,71 条一级支流断面,水质 级别超Ⅴ类的水就达 53.5%。流域年纳污量:化学需氧量(COD)达 97.3 万 t,氨氮 12.4 万 t。如此众多污染严重的废水、污水、河水,直接或间接地排向黄河,黄 河岂有不污染之理?我们可以下令关闭一个、几个工厂,却无法下令让大多数工 厂全部停产,无法不让汇集了许多废污水而且严重污染的支流汇入黄河。因此, 国家、地方应加大投资,因地制宜兴建大批高效污水处理厂,对废污水进行严格 处理,达标排放。
(2)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主要是农业用水,且大多是大引、大蓄、大水漫灌,灌 溉方式落后,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浪费严重,并且导致土壤中的农药、化肥 大量流失,加重了水体污染。目前流域内大部分自流灌区水价不足成本的 40%, 下游仅为成本的 18%,如果采用价格杠杆、先进的控灌技术、农田工程、管理节 水等措施,农业灌溉用水节水潜力巨大。 鉴于黄河流域存在着巨大的节水潜力,应该大力推行黄河流域节水规划,重视推 广应用节水技术,制定有关节水法律、法规,加强节水管理。节 水既是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保护黄河水资源、减 轻黄河水污染的重要途径。
(3)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在防治水污染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工 程建设,种草种树,封山育林、育草,保护植被,涵养水源,全面改善流域生态 环境,减轻水土流失造成的黄河污染。

『贰』 青岛西源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青岛西源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给水专、污(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属施工与承包等。
法定代表人:刘伟
成立时间:2006-10-16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203281201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北区裕环路96号1003户

『叁』 伊通河的流经区域

伊通河(满语yitu ula),是长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第二松花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农安县,主要支流(由南往北)有小伊通河、干沟子河、双庙子河、伊丹河、碱草沟、小河沿子河、西河沟(繁荣路-南湖-动植物园-吉顺明沟)、东新开河、四间河(即串库)、新凯河、农安排水干渠、两家子河、小苇子沟、大苇子沟等。伊通河在农安县靠山镇靠山大桥下5公里与饮马河汇合,从河源至汇合处流程343.5公里,因饮马河在汇合处以上流程为368公里、比伊通河长20余公里,按“河源唯长”原则,以饮马河为干流,该流域统称饮马河流域。两河汇合后,向北继续流经20公里注入第二松花江。
概况
年径流量约3.5亿-6亿m³。
从源头到新立城水库大坝为上游,从新立城水库大坝到新凯河口为中游,从新凯河口到靠山屯为下游。产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递减。
上游有两个源头,一条支流。东源在省城南100公里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的老道洞附近,由渗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经寿山水库至营城子与西源汇合;西源则出于东丰县磨盘山西北石碑岭通称小伊通河,流向由南而北,其下游一段成为伊通与东丰两县的界河。伊通河从源头至营城子一段,穿行山谷之间,河床较深,水清流急,经常爆发山洪。过营城子后进入山间平川地带,有杂木河、西苇河等先后流入,流速渐减,河谷渐宽。出县城后接纳了干沟子河、双庙子河等支流。河道进入平原地带,河谷宽阔,流量渐增。支流伊丹河,发源于伊通县河源乡流沙林夹槽子屯和苇塘沟,越过二道乡石门水库,流约80公里,在朝阳区乐山镇南与1933年为种植水稻而开辟的新开河汇流进入伊通河。
新立城水库大坝至新凯河口段区间支流虽较多,但除了小河沿子河外径流都较狭浅、水量不足。包括小河沿子河在内的大部分支流都遭到半封闭式截流蓄水,旱季支流汇水均以生活污水为主。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将处理过的大量污水排入伊通河,由于新立城水库基本不放流、北郊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承担起伊通河中游的灌溉任务。
最大支流新凯河口以下为下游,农安水文站枯季径流主要为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汛期新凯河流量对伊通河下游水位影响很大。由于一江二河在靠山镇汇流,汛期第二松花江和饮马河洪水对伊通河形成顶托作用、致使最下游的防洪任务每年雨季都较重。

『肆』 常州西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常州西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是2003-12-18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回,注册地答址位于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纺织工业园。

常州西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4117564347145,企业法人张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常州西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污水处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0591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94家。

常州西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常州西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伍』 求常州污水处理厂位置名称

常州市江边污水处理厂 常州市创业路附近
常州西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常州市西专夏墅镇工业园属区岳山路10号
常州东南工业废水处理厂 常州市天宁区清溪陈家村
常州龙澄污水处理厂 常州市青龙镇清洋南路19号
常州市武进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常州市湖塘镇人民东路
常州市城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清潭污水厂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丽华污水厂
戚区污水处理厂
常州市武进区城区污水处理厂

『陆』 长春伊通河最终汇入哪里伊通河形成时间

伊通河,满语“波涛汹涌的大河”。古称“益褪水”、“一秃河”、“易屯河”,皆为古女真语音译。
源远流长的伊通河,是长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农安县,在农安县靠山乡汇入饮马河,全长342.5公里,被两岸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伊通河上游有两个源头,一条支流。东源在省城南100公里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的老道洞附近,由渗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经大酱缸、板石庙、寿山屯至营城子与西源汇合;西源则出于东丰县磨盘山西北石碑岭通称小伊通河,流向由南而北,其下游一段成为伊通与东丰两县的界河。主要支流为伊丹河,发源于伊通县河源乡流沙林夹槽子屯和苇塘沟,越过二道乡石门水库,流约百里,在朝阳区乐山镇南与1933年为种植水稻而开辟的新开河汇流进入伊通河。流经伊通、长春、农安注入第二松花江。伊通河从源头至营城子一段,穿行山谷之间,河床较深,水清流急,经常爆发山洪。过营城子后进入山间平川地带,有杂木河、西苇河等先后流入,流速渐减,河谷渐宽。出县城后接纳了干沟子河、双庙子河等支流。河道进入平原地带,河谷宽阔,流量渐增。
伊通河为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大河。古时的伊通河水面宽广,平时可载三丈五尺的大船。清康熙年间,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大会战中,她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壮举谱写了光辉篇章。康熙帝下令南北延长伊通河道,沟通松花江和辽河;为确保雅克萨大会战的胜利,下令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体长7.3丈,宽6尺,船腰宽9.8尺,后身宽6.6尺,每艘装粮200石,船上载有土炮,每艘船可运兵135人。在以后的1681年至1690年间,由大小运输船组成的粮草辎重船队,以威武的长龙阵式浩浩荡荡地穿过伊通河,经古伊通边门再向黑龙江瑷珲城进发,为前线提供粮食辎重,为确保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古伊通河也因此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历史上的伊通河有过她的光荣与自豪,也有过痛苦与哀伤。在近代史上,每至雨季,大水泛滥十数里,周围田地和村舍均遭水害,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痛苦。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年久淤塞,水土流失,加上1939年末,“京大”(注:指伪新京至大安)铁路通车后,伊通河的水运作用大幅度降低,那时在她上面行驶的,主要为帆船,而不再是大船,长途水运也黯然失色,而由区域性水运取而代之。解放后,伊通河获得了新生。1988年在她的上游兴建了太平池水库和新立城水库,不但保证了市民生活用水,也大大增强了伊通河的防洪抗洪能力,但由于受上游水库的限制,伊通河从此基本断流。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时期,伊通河就是一条重要的运粮黄金水道。顺治十二年(1658年),东辽河上游赫尔苏驿东北秦家屯附近,是叶赫河、东辽河域粮食的集中地,一批批的蒙古马队将粮食运到乌苏城(即今伊通县城)河口和柳条边伊通边门。那时,每年春日,冰消雪化,开江开河之日,伊通河口人流车马络绎不绝。由于水陆交通的发展,伊通河流域的经济空前繁荣。清光绪八年(1882年),清政府在伊通河渡口设立了州城。渡口附近的“箭亭子”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商贾云集之地,亦是满族人习武、比箭的场所,繁盛一时,有“十个营城子,不如一个箭亭子”之说。
伊通河水最盛时,当在清同治年间,据《满洲地志》记载,1868年(同治七年)“伊通河中游河幅三丁(即河宽327米),水深一丈,沿河两岸林密如壁,水清见底;游鱼如梭”。而在下游的农安县伊通河沿岸,据民国初期县署文件记载:伊通河两岸从亮衣门到嗽叭营子,长200里,宽里许,每年夏季,水清柳绿,鸟语花香,景致宜人。
作为千年运粮古道,伊通河不仅在东北运输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也汇集了有清以来东北重要的人文景观。明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有叶赫和辉发两部发祥地在伊通河畔的璋地。“璋”,满语,意为两山间的狭隘地带;伊通河上游东西连接吉林西围场和盛京围场的一部分阿木巴克围场,是过去供朝廷打猎的地方,如今围场边缘残存边墙,场内留有封堆、烽台、老营房等遗迹和时见飞禽走兽出没的生态环境;横跨伊通河有东北大御路和东北柳条边。大御路又称“大御道”,是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廷开设的一条由京师(北京)皇华驿经盛京(沈阳)至吉林乌拉的驿道,专为传递皇帝圣旨及官文用。其间设驿站37处。东北大御路及驿站反映了清廷交通文化及习俗,是伊通河流域重要的旅游景观。
近年来,由于人口猛增,粗放式农业无限发展,林地几乎变为旱田,沼泽地全部变为水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在长春以南,伊通河主流和支流上修建塘坝水库,使涵养水源的资源严重匮乏,伊通河再没有了往日迷人的风采。欣悉长春市投资3亿元打扮母亲河,我打心眼儿里高兴,拯救母亲河开始行动了。但是,仅长春市治理伊通河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对长春区段的伊通河治理有了大的动作,省城南100公里的源头区怎么办?省城下游直至农安靠山的伊通河入江口区域又怎么办?近几年我十余次考察了全流域的伊通河,发现伊通河的两个主要源头,一个支流源头,林木已砍伐殆尽,近年又雪上加霜盲目采集建筑砂石,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伊通河最重要的支流伊丹河,每年都有数千万立方米的土塌入河道,越来越宽的河道拱卫着一线浅浅的水流。全流域治理伊通河,特别是保护、培养和开发伊通河源头至长春段,势在必行。
重塑伊通河的辉煌,应从三个源头开始,全面退耕还林,对源头区实行局部封禁。源头至省城100公里,立即停止盲目采集砂石,疏浚河道;两岸各500米全部退耕还林,大面积栽种以柳树为主的林木,依托当年皇家围场的资源优势,在林中建起各种动、植物试验场地。伊通河流域文化历史厚重,全流域治理伊通河是一项立体工程。在技术治理伊通河的同时,要兼治伊通河两岸人文景观。如著名的“七星落地”伊通火山群,要建立旅游专线;要恢复横跨伊通河的东北大御路大孤山驿站和建于康熙年间的伊巴丹大戏楼。同时,要重建柳条边伊通边门。二是提高认识,痛下决心,尽快立项,投入施工。第一,退耕还林还水,建议从上游各发源地开始,河两岸各500米栽种以柳树为主的林木,实行封闭管理,相信30年左右,伊通河将重现天蓝野碧、水清鱼翔的自然景象。第二,上游(新立城水库以上)要四减:减少水田地,减少农业用地,减少工业项目,减少伊通县人口,向长春移民。统筹上下游产业、人口布局,把伊通县建成生态农牧区。第三,坚决控制向伊通河排污,建立雨水与污水两个排放系统,建污水处理厂并保证正常运行。第四,制定修建长春市区绕城河规划。其首尾与伊通河相接,形成循环流动水系。第五,是这项工程投资巨大,涉及长春、四平、辽源等市。要打破区域限制,由省里会同三家,联合组成伊通河全流域治理管委会,或将伊通河流域统一划归长春市,不再出现“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的现象,让河源河尾统归长春市管辖并治理。

『柒』 黄河的资料 200字

黄河 [huáng hé]
中国第二长河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0个义项
展开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1]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2]

中文名称
黄河
英文名称
Yellow River
别称
中国母亲河、河水、浊河
所属水系
黄河水系
地理位置
中国北部
流经地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发源地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
主要支流
汾河、洮河、渭河等
河长
约5464公里
河流面积
约752443平方公里
平均流量
2571立方米/秒
注入海洋
渤海
沿岸重要城市
兰州、银川、郑州、济南、东营

『捌』 解放路中学的办学方针

2002年9月,自贡解放路中学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制订了课改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自贡市教育局关于实施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有关新课改的理论文章,明确新课标要求,提出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目标,提出“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组织好新课程上岗教师集中培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自贡市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严格按照教育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把老师培训工作视为关系课改成败的首要环节。培训面达到100%,使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教材有了一定的深刻认识,为课程改革作好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003年3月,自贡解放路中学组织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教师课程改革教师论坛。全校师生齐聚世纪星座宾馆大厅,自贡市教育局领导、自贡市教科所专家到场指导。老师们纷纷上台演讲,阐述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见解和感受,这是一次思想的大碰撞,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方法与模式的启迪与借鉴,是一次“头脑风暴” 是一次学校的学术高峰论坛。自贡市教育局专门就此印发工作简报,自贡市教科所在刊物《教育与教学》上为此发了专辑。
进一步促进干部、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先后派出干部、教师四十余人到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北大附中、青岛育才中学、云南、成都、绵阳、攀枝花、雅安、南充等参加课程改革相关的学习、考察和研讨。这些同志回校后又都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专题汇报及培训,与大家分享学到的理念、感受及收获。学校也邀请市教育局领导、教科所的专家作实施新课改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导。2004年4月,语文出版社新教材编审张继先教授、省教科所何立新教研员到该校作“新教材应具备的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专题讲座。2004年5月邀请成都教师陈再华到校做愉快教育的演讲。2005年3月作为协办单位邀请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博士到该校针对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等内容进行讲学。
狠抓队伍建设,促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把他们作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青年人精力充沛,富有朝气,思想活跃,观念新,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学校把他们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视之为解中的希望,未来的顶梁柱。大多数青年教师以他们敬业的精神、扎实的功底、先进的思想、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社会的称赞。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不够强,方法平平,教育效果不是很好,不很爱学习,不很肯钻研,工作态度,工作的能力与该校的地位不很相称。
针对这些实际,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向青年教师提出了“五多”要求:一是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二是多付出,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三是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四是多反思,这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五是多教研,它是指导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并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一是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实行坐班制,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工作、学习、钻研、提高的时间;二是拜师学艺,即拜班主任为师,以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拜业务骨干为师,以提高自己的教艺才能;三是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 (三字一话一机) 比赛和课堂教学竞赛,两项竞赛共评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通过竞赛,不仅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而且推动了该校课改工作的发展。
大力开展读书活动,高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行为,要在教育教学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及评价等方面都要发生重大改变。不学习就难以正确理解,不学习就难以具体运用,不学习就难以有新的作为,所以学校要求每个教职工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自觉地学好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2002年底,学校第一次布置了寒假读书活动,要求干部每人写两篇、教师每人写一篇读书心得文章,作为开校检查的第一项工作内容。这件事在全校教师,尤其在中老年教师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使教师们真切地感觉到改革的风浪已打在了自己的脚下。假期里教师们都去读一两本有关教育改革的书,使大家在思想认识上大大提高,真正认识到不学习就会落后。以后每个寒暑假,学校都要求干部必读两本教育理论专著,教师至少读一本,并要求干部写两篇、教师一篇以上的论文、心得或经验文章,开校分层进行交流。
2003年10月,自贡解放路中学历史上第一本教师文论集《暑假教师读书活动文论集》编辑成书,共收录教师文章154篇。2005年3月第二本《教师读书读书活动文论集》编辑成书。为提高教师们相关的业务水平,学校教科室每学期都要专门编辑《教科研信息》,如介绍研究性学习、新课改理念、合作性学习、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的的信息,每个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学习。
加强学校教学硬件建设,为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保障。学校为了教师们学习和研究有可靠的先进的物质保障,对办学条件上加大了投入,先后斥资 30多万元:为享名校资源,于2002年暑假建成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仅此一项每年就要交会费5万多元;建成了多媒体教室、校园局域网、改建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为每个教研室配备了电脑,使教师们能常上网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电子备课和试卷设计;为学校相关处室配备了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设备,力求达到办公现代化,以利快捷高效地开展工作。
多元评判——改变课堂评价方式,促进新课程良好教学模式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对教师而言,不仅要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究竟什么才是“好课”、“优质课”?它的标准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形成而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教师的活动,轻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表现,目标盯在认知上。那种丝丝如扣的教学设计,束缚了教学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2003年下期,该校举办的优质课竞赛就尝试导用了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按此标准评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3人。它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有六个方面:一评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着重评价目标设计的全面性、确定性、适度性;二评教学过程,是否激发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否在课堂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三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激发学习的欲望;四评教学素养,是否对学生尊重与信任,达到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五评教学成效,学生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如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感氛围是否形成;六评达成状态,学结束后知能目标的达成,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度是否完成。评价过程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让部分学生作为评委成员,与老师评委一起参与赛课评价。
这种新的评价方式和过程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它的功能更全面,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他由原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着生气,充满智慧,因而课堂是快乐的、幸福的。评价机制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该校教师不仅在教学观念上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教学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主、合作、互动的课堂模式正在完善。这种新的课堂评价模式也正在实施和完善着。
《我们的釜溪河》的研究,促进新课改良好氛围的形成。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观。根据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能在活动中培养,研究性学习就属于新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范畴。经过学校班子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确定以研究性的学习课题——《我们的釜溪河》作为学校一个长期的学生研究性实践活动课题。把家乡的釜溪河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的载体,可与德育工作整合,培养一种爱家乡的情感;与自然学科整合,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与社会学科知识整合,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人与自然、与世界和谐统一的发展;与信息知识技术整合,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成为新世纪的现代人;与美育学科整合,塑造学生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育精神。这个总课题包容性很大,让学生长期的连续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去了解它,认识它,研究它,长大后去利用它,改造它,为学生成为21世纪自贡经济腾飞的弄潮儿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
2003年3月7日,学校在世纪星座宾馆大会议室隆重举行开题报告会,自贡市教育局领导、自贡市教科所有关专家和学校的全校教师,2005级两个班的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了课题开题活动。2005级的学生在学校语文、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的40余名教师的指导下,从生活和社会中选择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组建机构、确定子课题、拟订研究计划、培训与指导、分组协助调查访问、查询资料、小组讨论、总结报告等工作,于2003年6月23日进行了第一轮研究的结题,先后收到研究报告,小论文,心得体会156篇,对参与研究的同学分别评出了优秀、良好、及格等级。
《我们的釜溪河》的第一轮研究,推动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对该校教师的教育观一次大洗脑,它对传统的以教师、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产生质疑,许多教师积极的将研究型学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迁移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与学生同学习、同研究、同成长,共同体现生命的价值。
学生也基本学会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起了钻研、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形成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对社会现象也开始关注,涌现出像“萧潇”这样的关注生存环境,大胆给市长写信,引起社会大讨论的好少年。学校教科室还把课题实验的相关资料和学生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等文章编辑成《学习从这里开始,研究从这里起飞》一书,作为该校2006级学生综合实践课的校本教材。该课题也获得了获自贡市首届基础教育课程优秀成果奖改革一等奖、自贡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生的实践活动获得四川省第十九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自贡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04年9月16日,初2006级釜溪河探源队全体成员,对釜溪河的源头进行了考察。整个活动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副校长吕治康亲自带队,由教科室和初二年级组牵头,经过精心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探源计划和安全预案,确定了从“凤凰乡双河口——荣县双溪水库——双溪水库半岛”的考察线路,经全队人员的共同努力,从早晨7:30分出发到下午5:30分返回,历时10个小时的探源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队员们考察了釜溪河源头的水质、地貌、植被等情况,实地感受了“双溪”源头的神秘,了解了双溪水库的功能及库区的风土人情,开展了有趣的考察寻谜知识竞答。整个探源活动是该校继初2005级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我们的釜溪河》以来取得的又一新成果。并且把这次活动中一些精彩镜头剪辑整理出来,制作成展板——《研究性学习课题〈我们的釜溪河〉釜溪探源剪影》,在校内校外展出,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初2006级釜溪探源考察得出如下结论:1、凤凰乡双河口的水质令人担忧。东源威远河黑、臭、脏;西源(正源)旭水河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严重污染。东西源河水富营养化,水葫芦大面积疯长,直接影响了下面釜溪河城区段的水质。2、双溪水库是自贡城区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湖水清澈,野鸭成群,水质良好,库区植被覆盖率较高。3、水库半岛树林茂密,绿草遍地,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并向自贡市政府和社会提出了如下建议:1、要彻底保证釜溪河城区段良好水质的关键在于整治东、西两源的污染。治理东源威远河的污染需要由自贡市政府和威远县政府跨地区来相互协调,共同解决。2、双溪水库库区还应该扩大植被覆盖面,努力保持生态平衡;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对湖水的污染。3取缔双溪水库旅游机动船只,限制木制游船的数量;严格禁止生活污水排入库中。
探源活动一共整理出图片资料二百余张,收集实物标本近二十个,撰写科学考察小论文十六篇。
2005年11月6日,解放路中学初2007级釜溪科技裎考察队,分别对自贡市污水处理厂、金子凼堰闸、富顺县仙市古镇、川南洪沟变电站、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自贡沿滩中学午餐)、富顺邓关大桥、釜溪河入江口等地进考察,并把考察全过程制作成光盘——《走近母亲河——解放路中学科技实践考察活动纪实》。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