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效益分析
1. 求污水处理厂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详细报告
概 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
1.3项目服务范围 1
1.4建设内容 1
1.5编制依据、原则 1
1.6 编制目的 2
1.7编制范围 3
1.8 项目设计目标 3
2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4
2.1 城市概况 4
2.2 自然条件 4
3 城市供水、排水现状及规划 8
3.1 供水现状及规划 8
3.2 城市排水现状及排水规划 9
4 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能性 12
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
4.2 工程建设的可能性 12
5 总体设计 13
5.1工程规模 13
5.2排水体制 14
5.3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 14
5.4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17
5.5污水处置及排放水体 18
5.6污泥处置 18
5.7厂区防洪排涝 20
5.8与二期工程的衔接 21
6 污水处理厂工程 22
6.1设计规模 22
6.2污水、污泥和深度处理工艺 22
6.3主要处理建构筑物工艺设计 26
6.4总图设计 40
6.5建筑设计 44
6.6结构设计 48
6.7电气设计 51
6.8自控及仪表设计 53
6.9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66
6.10全厂给排水 66
7 厂外排水工程设计 68
7.1厂外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68
7.2厂外中途提升泵站工程设计 75
8 设备清单表 83
8.1 污水厂及中途提升泵站设备表 83
8.2 污水厂及中途提升泵站进口设备表 94
9 防腐设计 98
9.1防腐工作的重要性 98
9.2建(构)筑物防腐 98
9.3设备和管道防腐 98
10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项目实施计划 99
10.1组织结构 99
10.2劳动定员 99
10.3项目实施计划表 99
11 工程招投标 101
11.1 概述 101
11.2 发包方式 101
11.3 招标组织形式 102
11.4 招标方式 102
12 项目的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104
12.1水体环境 104
12.2气味 104
12.3噪声防治 105
12.4厂区污水 105
12.5固体废弃物 105
13 劳动保护、卫生安全 107
13.1设计依据 107
13.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107
13.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108
14 消 防 111
14.1编制依据 111
14.2.防火及消防措施 111
14.3厂前区防火 112
14.4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防火 112
15 工程节能 115
16 工程效益 116
16.1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16
16.2社会经济效益 116
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7
17.1投资估算依据 117
17.2总投资 117
17.3资金筹措及用款计划 118
18 财务评价 119
18.1财务评价依据及说明 119
18.3财务效益分析 119
19国民经济评价 121
19.1概述 121
19.2国民经济评价识别效益和费用的原则 121
19.3国民经济评价 121
20 结论和建议 124
20.1结论 124
20.2建议 124
参看:中国产业经济研究
2. 污水处理厂效益好吗
我想将来会好做的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为使污水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等的采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应的主要是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的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的动力系统。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题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处理的对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负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设备是排泥装置,比如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撇渣机,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响,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较低的。
4.生物处理构筑物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过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相当大的比例,它和污泥处理的单元过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气系统的曝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基本上是联系运行的,且功率较大,否则达不到较好的曝气效果,处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沟处理工艺安装的曝气机也是能耗很大的设备。生物膜法处理设备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较低,但目前应用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广的处理工艺。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较低。
6.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工艺中的浓缩池,污泥脱水,干燥都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污泥处理单元的能量消耗是相当大的,这些设备的电耗功率都很大。
针对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节能途径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节省能耗,主要是考虑污水提升泵如何进行电能节约,正确科学的选泵,让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减少污水的提升高度来降低水泵轴功率N也是有效的办法,定期对水泵进行维护,减少摩擦也可以降低电耗。
2.沉砂池
采用平流沉砂,避免采用需要动力设备的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采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机械排砂,这些措施都可大大节省能耗。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的能耗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设备上,采用静水压力法无疑会明显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处理构筑物
国外的学者通过能耗和费用效益分析比较了生物处理工艺流程,他们认为处理设施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是发生在电机这类单一的设备上,因而节能应从提高全厂功率因数、选择高效机电设备及减少高峰用电要求等方面入手。他们提出的节能措施既包括改善电机的电气性能,也包括解决运转的工艺问题,还包括污水厂产物中的能量回收(Energy
Recovery)。
曝气系统的能耗相当大,对曝气系统能耗能效的研究总是涉及到曝气设备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气设备虽然层出不穷,但目前仍然可划分为2类:第1种是采用淹没式的多孔扩散头或空气喷嘴产生空气泡将氧气传递进水溶液的方法,第2种是采用机械方法搅动污水促使大气中的氧溶于水的方法。微孔曝气,曝气扩散头的布局和曝气系统的调节这些都是节能的有效措施。在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厂曝气池中辟出前端厌氧区,用淹没式搅拌器混合的节能、生物除磷方案。这一简单的改造可以节省近20%的曝气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节能也达到12%。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于污水处理节能,曝气系统进行阶段曝气,溶解氧存在浓度梯度,既减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处理效果,减少污泥量。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采用厌氧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中对排泥设备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系统节能研究主要集中于污泥处理的能量回收。从污水污泥有机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于处理过程早在上世纪初就已投入实践,但能源危机之前一直不受重视。目前有两种回收途径:一是污泥厌氧消化气利用,一是污泥焚烧热的利用。
消化气性质稳定、易于贮存,它可通过内燃机或燃料电池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废热还可回收于消化污泥加热。因此利用消化气能解决污水厂不同程度的能量自给问题。林荣忱等人比较了沼气发电机和燃料电池两种利用形式,认为燃料电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对消化气的最大化利用是提高能效的主要方式。沼气发电机组并网发电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已有应用实例,是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沼气综合利用的可行途径。
另外一种能量回收方式是将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场建在污水处理厂旁,将固废与污水污泥一起焚烧,获得的电能用于处理厂的运转。
城市污水处理的能耗分析研究与节能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往往并不同步。由于污水处理能量平衡分析方法研究的欠缺,节能措施的制订和实施常常超前。而多数节能途径和手段常常由处理厂的操作管理人员结合各处理设施实际情况提出,具有经验性和个别性,不一定能适用于其他污水厂甚至是工艺相似的污水厂;另一方面,从广义上说,污水处理学科领域的技术创新、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都蕴涵着节能增效的潜力,因而节能的途径和手段往往是很宽泛的。
结论
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energy intensity)型的综合技术。一段时期以来,能耗大、运行费用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建成的一些处理厂也因能耗原因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能耗问题将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瓶颈。能否解决耗污水厂的能耗问题,合理进行能源分配,已经成为决定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好坏的关键因素。能耗是否较低,也是未来新的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的决定性因素,开发能效较高的污水处理技术,合理设计及运行污水处理厂,必将是未来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必由之路
3. 污水处理成本工程概预算包括哪些内容
污水处理成本工程概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工程概预算、综合概预算、总概预算及其它工程和费用概算组成。
1、单位工程概预算(见下表)
定义:具体确定单项工程内各个专业设计费用的文件,是综合概预算的组成部分。一个单项工程由若干个单位工程组成,是指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可单独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专业性工程。
分类:根据工程性质、作用可分为土建工程、管道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其它工程费用。
综合概预算表
3.总概预算书
定义:是确定一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建成投产全部建设费用的总文件。
适用条件:主体内容形式基本同综合概算书,但适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独立的给排水工程,并增加技术经济指标部分。
组成内容:
①编制说明
*工程概况:说明工程规模、性质、内容、工程建设地址、主要(枢纽)工程项目等基本情况。
*编制范围:说明总概预算包括了哪些工程和费用。
*编制依据:说明依据的设计文件、编制概预算中采用的有关定额指标、材料及设备价格及其它各种费用取费指标的依据与计算原则。
*投资分析:说明各项工程和费用占投资额的比例以及各个费用构成占总投资的比例,与设计任务书控制数额对比分析其投资效果。
*其他有关问题及费用的必要说明。
②总概预算书
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器具及生产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
③技术经济指标
污水处理厂建设阶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
*建设项目总投资
4. 15000吨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2项目优势
1.2.1实力优势
1.2.2技术优势
1.2.3资源优势
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4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建设背景
2.1.1行业背景
2.1.2政策背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 项目运营与市场分析
3.1项目定位
3.2项目功能
3.3市场前景与市场容量
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建筑内容
4.1建设规模
4.2建筑内容
第五章 项目选址
5.1项目选址
5.1.1选址原则
5.1.2项目建设地点
5.1.3区位交通
5.2项目区概况
5.2.1自然条件
5.2.2社会经济条件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编制依据及标准
6.2施工期污染物的识别
6.3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6.4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6.5绿化措施
6.6清洁生产
6.7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
8.2投资估算
8.3资金筹措
第九章 财务评价
9.1财务评价依据
9.2主营业务收入预测
9.3盈利能力预测
第十章 效益分析
10.1社会效益
10.2经济效益
10.3环境效益
5. 废水处理能给国家带来什么效益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公用事业工程,其效益主要表现为版社会效益。该权工程实施后,可有效地解决服务区域及下游城市的水污染问题,为城市服务,为社会服务,可改善城市市容,提高卫生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护自然风景,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使工业企业不会再因水污染而影响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关系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其社会效益是显著的。两个污水处理厂工程建成投产后,排入河的污染物显著减少,使河水质以及地下水的水质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