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全膜法和传统水处理比较
⑴ 什么叫全膜法超纯水设备
纯水一号水处理为您解答,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是将超滤、微滤、反渗透、EDI等不同的膜工专艺有机地组属合在一起,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及深度脱盐的目的一种水处理工艺。全膜法处理后的出水可直接满足锅炉补给水、工艺用水、电子超纯水、回用水、循环用水等要求该工艺已成功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等多个领域。该工艺的关键技术EDI系电渗析(ED)和离子交换技术(DI)有机结合,达到连续除盐、运行维护简单、无酸碱排放污染。而超/微滤、反渗透已广泛应用于海水(苦咸水)淡化及废水回用。
⑵ 现在电厂水处理技术含量高吗
电厂废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技术和设备在我国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进入到逐步推广的专阶段,相对于传统属的离子交换水处理其具备原水处理质量高、应用范围广、经济环保和便于维护管理等优点。首先就原水处理过程来讲,反渗透膜孔径为0.1nm,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分离95%以上的微生物、胶体和有机物,同时还可以过滤绝大部分的溶解固形物和离子等,而随着我国多半透膜生产质量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反渗透技术的这一优势还将不断扩大。
⑶ 和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较,为什么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降低分离过程能耗
一、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
1、在常温下进行:
有效成分损专失极少,特别适用于属热敏性物质,如抗生素等医药、果汁、酶、蛋白的分离与浓缩
2、无相态变化:
保持原有的风味,能耗极低,其费用约为蒸发浓缩或冷冻浓缩的1/3-1/8
3、无化学变化:
典型的物理分离过程,不用化学试剂和添加剂,产品不受污染
4、选择性好:
可在分子级内进行物质分离,具有普遍滤材无法取代的卓越性能
5、适应性强:
处理规模可大可小,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隙进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
6、能耗低:
只需电能驱动,能耗极低,其费用约为蒸发浓缩或冷冻浓缩的1/3-1/8
二、膜分离技术基本介绍: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⑷ 热电厂化学水处理反渗透和离子交换从初期投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优缺点比较。 谢谢
1、离子交换技术作为热电厂化水处理的工艺是以个老的工艺,他的优点在于投资少回,出水水质好。缺答点是在树脂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酸碱,有污染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较高。
2、反渗透工艺作为化水的工艺流行与80年代,反渗透是膜法设备他的优点是不需要酸碱的参与,不存在污染,自动化控制水平较高维护和运行费用较低。他的缺点是投资较高,对原水水质的要求较高,一般反渗透的平均脱盐率在98%左右,对于北方地区硬度较高的原水出水水质达不到标准,现在反渗透一般作为预脱盐装置结合离子交换或者EDI(连续电脱盐装置)来处理化水。
⑸ MBR工艺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有哪些优点吗
MBR工艺通过将分离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内,不仅省去容了二沉池的建设,而且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特别是优势菌群)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率。同时,通过降低F/M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甚至为零),从而基本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
⑹ 陶瓷膜法水处理和传统水处理的区别
水处来理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源能的材料。利用水处理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污水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水处理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水处理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水处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还只有微滤级别的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
希望你满意!
⑺ 水处理技术中全膜法的弹性填料有哪些
Φ150mm Φ180mm Φ200mm Φ250mm 几种规格
⑻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流程。
电站的水处理流程分为两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软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学除盐水流程。
物理软化水流程:来自厂区供水管网的原水(又称生水),经过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杂质,称为澄清水;澄清水再经过反渗透装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钙、镁离子,成为软化水。
化学除盐水流程:软化水经过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严格地说是HCO3—),再经过混床,除去水中残存的钙、镁、钠、硅酸根等有害离子,成为除盐水,也就是锅炉补给水,存储在除盐水箱,再用除盐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终经给水泵打入锅炉汽包。
拓展资料:
关于“软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壶用久后内壁会有水垢生成。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我们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无机盐类物质,如钙、镁盐等。这些盐在常温下的水中肉眼无法发现,一旦它们加温煮沸,便有不少钙、镁盐以碳酸盐形成沉淀出来,它们紧贴壶壁就形成水垢。我们通常把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用“硬度”这个指标来表示。硬度1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钙。低于8度的水称为软水,高于17度的称为硬水,介于8~17度之间的称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软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阳离子:钙(Ca2+)、镁(Mg2+)离子构成。 当含有硬度的原水通过交换器的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被树脂吸附,同时释放出钠离子,这样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离子的软化水,当树脂吸附钙、镁离子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时软水器会按照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失效树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较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盐水)通过树脂,使失效的树脂重新恢复至钠型树脂。
(资料来源:网络:软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