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1. 江苏化工园区有哪些苏北地区有新设立的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吗
江苏省现有各种类型的国家级开发区12家,省级开发区72家,其中有国家级化学产业园学工业园;南京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工业园;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园;南通化学工业园等。省级化学工业园有:镇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常熟国际化学工业园;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江苏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石化工业区;扬州经济开发区化学工业园;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江苏淮安盐碱科技产业园区等。
江苏盐碱科技产业园为江苏省新设立省级化工园区,基本情况如下:
为充分发挥淮安得天独厚的岩盐资源优势,提升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千亿元级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06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盐化工基地。经过两轮区划调整,基地规划面积已达6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及建成区已达到24平方公里。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火炬盐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和省级特色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园区、农药集中区。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把淮安打造千亿元盐化工产业列入全省区域发展重点战略,省委罗志军书记、省政府李学勇省长2012年、2013年先后两次莅临盐化工基地考察调研,2013年省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两次出台专题纪要,从体制上、机制上、政策上支持淮安打造千亿元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园区自然禀赋优越,推进速度加快,发展势头强劲。
——园区区位优势明显。园区运输物流十分便畅快捷,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宁淮铁路延伸进园区,与港口、仓储区相连;园区周边现有宁淮、京沪、徐宿淮盐3条高速公路和10条一级、二级公路与园区主干路网相连;苏北灌溉总渠即将提升为三级航道;1900m岸线的公共码头新堤已建成;园区配套建设物流仓储区,设液体原料仓储区、危险化学品仓储区、仓库(固体物料)、煤场等,确保盐化工产品及原材料的中转、仓储、贸易等服务。
——园区岩盐资源丰富。园区具有丰富优质的原料资源,淮安岩盐资源储量高达1300亿吨,属世界特大型岩盐矿床,主要产于淮安岩盐盆地和洪泽岩盐、芒硝盆地。园区位于岩盐矿床腹地,淮安岩盐盆地大致分布范围约247平方公里,洪泽盐盆面积82平方公里(含部分水域面积)。目前两处盆地已探明可供园区工业化开采岩盐储量为80亿吨,芒硝储量3.58亿吨,开发潜力巨大。丰富的盐硝资源已成为淮安打造千亿元盐化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的独特优势。
——园区功能配套完善。园区公用工程规划水准高、推进快,现已完成各类配套设施投入近50亿元。实联大道、淮盐路、盐北大道等“六横六纵”道路主框架已形成,建成道路雨污水管道、绿化、路灯、供电线路同步到位;110千伏玉河变电所、清华同方和清涧等2个污水处理厂一期、国家级盐化工产品质检中心、消防站、新奥燃气储站、华润热电等公用工程已投入使用;公共码头新堤已建成,承载各类大型化工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
——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几年来,坚持招引大型纯碱、氯碱深加工及化学新材料项目,打造精细化工、医药化工、农药化工和石油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加快建设全国盐化工产品生产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先后有台湾玻璃集团、中国盐业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和以色列马克西姆阿甘公司等近10家盐化工战略性企业来园区投资兴业,目前已落户盐化工项目81个,其中外资投入45亿美元、内资投入350亿元。投资15亿美元的实联一期100万吨/年的纯碱项目已竣工投产,投资30亿元的实联60万吨/年的烧碱已签约;总投资70亿元的井神盐碱一体化项目已完成投入15亿元,园区“两碱”龙头项目初步完备;投资20亿元中国农化“四位一体”高效农药“园中园”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将形成50亿元产能。园区产业和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特色产业层次、创能驱动能力和集群发展活力不断提升。
园区下一步将围绕“高端、绿色、循环、集约”发展导向,抢抓新一轮化工产业布局调整和区域合作等战略机遇,以国际、国内先进化工园区“产业发展、公用工程、物流运输、环保安全、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为标杆,突出“融合发展、链式发展、集群发展”思路,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盐化新材料产业特色基地、全市第一个千亿元特色产业园区和省级暨国家级盐化新材料高新区等“三大目标”,为淮安打造“中国盐谷”和“中国新盐都”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融合发展,聚力打造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园中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的园区发展理念,确立“一步规划、核心做强、组团相连、一区多园、产城融合、分步推进”的块状发展和融合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园区,加快建设以集群配套发展为核心的盐化新材料项目“企业园中园”和“县(区)园中园”。以大企业集群配套和产业链延伸配套为重点,以组团式规划建设“园中园”。支持台玻集团、中盐集团建设“两碱一盐产业园”;支持县(区)根据产业政策、产业配套和功能区规划建设“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园”。引进中化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石化集团等央企建设“高效农药产业园”、“生命科学产业园”和“石油化工产业园”,同时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强企业建设“盐化石化融合产业园”、“氯氟化工产业园”、“聚氨酯、芳纶等高性能材料产业园”和“轻工日化用品产业园”等。打造精品园区,加快建设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盐化新材料“科技园中园”。支持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中科院化学所等科研院所建设“科技孵化园”、“工业设计园”和“中试基地”等,支持相关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规划建设中国新盐都暨中国盐谷“科技馆”。打造都市园区,加快建设以生产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盐化新材料“商务园中园”。筹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盐化工交易平台,规划建设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和商务中心,规划建设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总部经济大楼。同时,规划建设新增居民安置小区和具有产城融合功能的配套区。打造快捷园区,加快建设以物流传输一体化为核心的盐化新材料“物流园中园”。规划建设危化品仓储区、物流区,规划建设岸线码头和专线铁路等。
——突出链式发展,聚力打造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大、特、高、优”产业。按照“强链、补链、建链”的产业发展理念,确立“以重特大项目建设为引擎,以两碱一盐为基础,以盐化工与石油化工相结合发展为支撑,以特殊功能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为特色”的集成发展和转型升级发展思路。聚焦发展融合能力强、集中度高的大产业。大力推进基础化工向高分子化工产业链延伸,做强拉长氯碱化工、石油化工等融为一体的大型集中化产业链。聚焦发展竞争力强的特殊性能材料产业。大力推进无机化工向有机化工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聚氨酯、氨纶芳纶等特种纤维、氟硅材料、高性能树脂、合成塑料等特殊性能材料,补齐做粗“两碱一盐”延伸产品链。聚焦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精细化学品产业。大力推进医药、农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向生物化工、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高端化学品延伸,通过引进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高端产品在盐化新材料产品分工中实现产业较大幅度的提升增值。聚焦发展市场前景好、品质优的盐化日化产业。突破发展盐化日用化学品,开发日化用盐、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洗化用品、美容保健品等轻工日化产品链,优化拓展盐化新材料产品空间、市场领域。
——突出集群发展,聚力打造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企业群”。按照“做强企业、做大产业”的转型升级理念,确立“打造主导产业群、龙头企业群和主打产品群”为支撑的企业培塑发展思路。打造基地型企业群。以实联化工和井神盐业“两碱一盐”产业园和盐化石化融合发展产业园等为龙头,打造我国“两碱一盐”及盐化新材料重要生产基地,形成一批销售10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企业。做大集团型企业群。发展壮大中农化淮安农药化工基地、盈恒化工聚氨酯等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销售30-50亿元以上的区域性企业。培育发展型企业群。大力培育在盐化工产业链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拥有主打产品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销售超10-30亿元的成长性小巨人企业。同时创新企业组织机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战略重组,不断提升园区内企业分工协作和技术、产品及市场竞争力。
招商局局长陈士堂13912057097 ;051787280680
2. 西洋派主导的中国环保是伪科学、伪生态环保!名为保护环境,实为破坏生态!您怎么看
我也是搞环境评价的,目前对环境的污染国家还是大力的加大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杜绝环境风险企业非法、违规、不按标准排放的行为为主。
那一方面企业产生的污水经过自行初步处理后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而企业大多没有额外的成本再去建设污水处理厂,这就需要政府集中在各工业区建立大型统一的污水处理厂。
如果不建污水处理厂,企业的污水怎么办?企业就会私自排放或排入地下、或排入地下管网。
而雾霾和污水厂没关系吧,雾霾的制因不是水体污染。工业污水进肠胃要有证据阿,国家有明确的饮用水标准,你如果发现你喝的水超标可以申请第三方检测。不要瞎说哦。
3. 请问污水处理了以后用途是什么阿.可以在喝吗
污水处理了以后用途是“循环使用”,是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必要措施。
至于要处理到“可以喝”的程度,理论上毫无问题,但一般都没这样做。这与污水本身的性质、处理的强度、方法、成本都有很大的关系。
4. 现在社会的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的水的数据普遍存在加纯水作假的吗
阿弥陀佛,施主。
是处理工业污水还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基本没什么害,但是工业污内水就要看废水的来源容了,多少对身体还是有点害的,不过平时注意点,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有害成分主要集中在气体和污泥中。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5. 世界著名生物水处理技术公司的资料
发展编辑
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浙江杭州、温州等地有农民或者企业家出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以此来引起大家对水污染严重程度的关注,虽然各个环保局长都选择了沉默或者拒绝,但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
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根据《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指出,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而另一组数据亦表明,地下水正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对辖区内的857眼监测井进行过评价水质为I类、II类的监测井占比2%,而IV类、V类的监测井多达76.8%。
九个省市中,水质最好的当属海南省,以II类为主;上海、北京次之,多为III类;黑龙江及江苏则以IV类水占比最高,而吉林、辽宁、广东、宁夏四省区普遍只达到V类的水平。
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近两年各地区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区超过了100%,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截至2012年底,我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行业企业个数达到了213个,资产总计844.13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1.43%,销售收入为236.64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6.16%,扩张速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
用途编辑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适宜住宅小区、医院疗养院、办公楼、商场、宾馆、饭店、机关、学校、部队、 水产加工厂、牲蓄加工厂、乳品加工厂等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如纺织、啤酒、造纸、制革、食品、化工等行业的有机污水处理,主要目的是将生活污水和与之相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后达到回用水质要求,使废水处理后资源化利用。
6. 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园区构成
1阿克苏东城工业园,面积9平方公里(一期,二期)
2阿克苏纺织工业城,面积73万平方公里
3阿克苏建材化工工业园,面积58万平方公里(一期)
阿克苏市建材化工园区即阿克苏浙江产业园西园更名后的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根据“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要求,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的原则,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煤、天燃气及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确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布局。按功能区划分六大片区,即:建材产业区、氯碱化工产业区、天然气化工产业区、仓储物流区、装备制造产业区及居住生活区。以现有规模企业为基础、产业集群为主线,积极发展电力能源、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通过有选择地进行招商,加速支柱产业链条的形成,促进支柱产业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以体现阿克苏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原则,以外向型、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为方向,以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建材、高新技术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为重点,阿克苏市规划建设了70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产业园(西园)。该园区是自治区级开发区。该园区位于城区西北部,距市区8公里,毗邻314国道、邻近217省道,交通便捷。园区建设初具规模,道路贯通,高压输电线路以电厂为中心向外延伸。园区铁路专用线于2011年10月投入使用,库喀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已形成铁路、公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为辅的立体交叉网络。一大批建材、天然气化工、热电联产等行业领军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集群地、培育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和推动阿克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上,浙江化工企业拟在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4个新项目,即:浙江恒逸的天然气化工项目,以天然气为原料,一期工程包括年产300万甲醇、100万吨乙二醇、50万吨丙烯项目,投资总额40亿元;浙江东南网架投资25亿元的年产10万吨氨纶、30万吨聚丙烯(一期)项目;浙江荣盛投资60亿元的盐化工、天然气化工项目;浙江萧越投资20亿元的天然气化工项目,一期规模为年产20万吨1,4-丁二醇。 新疆阿克苏正在崛起一座新型现代化的纺织工业城,总规模达600万锭,一期规划建设300万锭棉纺规模,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74亿元。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主要建设包括棉纺、机织、针织、化纤和农副产品加工区,及污水处理、热电联产、物流园区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和职工居住配套区建设。一期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各类棉纱38万吨,机织布3.2亿米,针织布3.6亿米,化纤产品15万吨,农副产品加工10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就业人数6万人以上,纺织工业城将成为东部纺织产业向新疆转移的示范基地,成为国家西部面向中亚、南亚乃至欧洲的重要纺织品出口基地,南疆纺织产业创业、投资致富、就业再就业基地。
据介绍,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开局良好。截至目前,共有7个纺织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额达25亿元,预计年底前45万锭可建成投产。主要包括华孚控股集团一期30万锭棉纺项目,浙江雅戈尔集团一期10万锭紧密纺项目,浙江省立天集团一期5万锭纱锭、2条编织袋生产线项目,浙江永翔纺织有限公司一期10万锭环锭纺、15台气流纺项目,江苏联发纺织有限公司一期5万锭棉纺项目,阿克苏巨鹰棉业有限公司一期10万锭棉纺项目,新疆凤凰纺织有限公司2000万米织布项目等。此外,纺织工业城主干道路建设项目,跨铁路桥涵建设项目、供排水管网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建设项目、供气项目,浙江能源自备热电联产建设项目,浙江物产南疆物流园建设项目,海关监管仓储区建设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按计划全面推进。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将充分发挥浙江省对口援助阿克苏的优势,积极推进与浙江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主动做好承接浙江省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引进和吸纳浙江对口援阿的项目和资金,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带动强、就业带动大的棉纺项目。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阿克苏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宜业宜居”、“产城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和建设。结合规化设计,对纺织工业城(开发区)的城市定位以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等,重新优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小城镇。统筹考虑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与老城区的有机衔接,合理布局纺织工业城内生产区、生活区,把纺织工业城打造成生态型、环保型、园林型的新型工业园区和阿克苏新区。
7. 跪求黑板报资料:绿色环保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内,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容,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8. 想在山东海边买套房子,价钱多少阿
推荐去威海! 威海的居住环境可是中国国内最好的!
威海环境优美非惟天成,抑亦人谋。威海从建市之初,就明确了城市建设不求规模,但求精美,要突出环境保护意识。所以,漫步市内各个角落,可谓是满目皆绿,处处飘香。市区除水泥、方砖所能铺到的地方外,皆为花坛、草坪和树木覆盖,城市地面一尘不染。为不让路面有一丝尘土,就连人行道旁的树根周围都铺上了铸铁箅子,不让一块土地裸露出来。 (图:历史的见证——威海化石林公园)
在城市规划上,威海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到自然地貌,采取沿海岸线、环绕山头的簇群式结构,巧妙地将建筑物分布于山海之间,形成了“山在海中、城在山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格局。巧妙的楼宇布局,精致的建筑风格,令许多外地来威海旅游的游客发出啧啧赞叹:威海,简直就是一座山水环绕着的大花园!
威海讲究建筑的群体效应和环境效应,市区的高层建筑不是分散建设,而是选择适当的位置成组团建设,建成标志性地段,绝不允许出现锯齿式的天际线和“鹤立鸡群”的空间效果,从而破坏城市的整体形态。为了避开冬天朔风长驱直入市区,市区北面的道路和隧道在设计走向时均避开了风向;为了让夏季清凉的海风驱走城市的炎热,威海市东南海滨开口处严格限制高大建筑物,使海风直入市中心,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海是威海的怀抱。长长的海岸线,被威海人建成以绿化为主的海滨公园。华灯初上的夜晚,流光溢彩的舞池,将人与大海的情感联在一起;错落有致的雕塑,沉淀着光阴所有的美好;滨海路边的住宅小区,映射出平稳生活的温馨。
山是威海的依托。威海有严格的建筑控制等高线,禁止建筑物超出,以避免遮住翠绿的山包。
威海市区就是这么一幅美妙的风景图:高处是绿的山尖,中间是红瓦淡墙的建筑,低处是蔚蓝的大海。
威海市区有众多叫得上名的大型公园,诸如正棋山森林公园、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双岛国家森林公园等。尤其是沿东海之滨,自北向南的海滨公园、威海公园、海上公园,如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将威海装扮得分外夺目。威海还有数不清的“无名”公园散布于社区之中,绿色植被占到市区面积的37.6%,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6.8平方米。大片的森林绿地为净化威海城的空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地人称之为“威海城之肺”。
广场,被人们喻为“城市客厅”。威海人不但把这个“客厅”建得美、建得多、建得大、建得有现代气魄,更重要的是威海人赋予广场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极富现代气息和魅力的音乐喷泉广场——人民广场,白鸽、绿草、铜像相呼应的环翠楼广场,充满拼搏向上精神的威海卫广场等,已经成为威海城市的主要标志。特别是去年新落成的海滨公园广场,由全国最大的彩陶主雕塑、景区雕塑群、大型绿地和铺装广场组成,形成了追求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
人文环境,铺就未来美好家园
山东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故乡。山东人为人诚实,待人热情,威海更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市民文化程度高,是中国首批“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也是中国刑事发案率最低、社会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图:劲吹威海的“韩国风”)
威海人民宽于待人,但有一件事,却是威海人绝对不能容忍的,那就是破坏环境。在威海,曾经发生过一件在外人看来做得有点“过分”的事。1999年,几个外来的民工不懂威海的规矩,擅自砍伐了7棵松树。也许外人会认为威海树木这么多,少了7棵也不算少,但威海人火了,急了。《威海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报道,称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毁林事件!
威海人常说:“环境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根本。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维护好自己美丽的家园。”
在威海,环境保护具有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韩国某公司要在威海建设一个总投资2.5亿美元的水泥厂。投资额如此之大的外资项目,在当时威海市招商引资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但是,威海拒绝了这个项目,原因只有一个:这个项目如果上马,就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就会“对子孙后代无法交代”。近几年,威海因为环保问题拒绝了4亿多美元的外资项目和20多亿元的内资项目。对此,威海人不心疼。
环保是威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威海舍得在这上面花大钱,下大力气。早在1984年,威海还没有建立地级市时,就投资1100万元建起全省第一个污水处理厂。近年来,又投资2亿多元,在两个开发区分别建成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形成了每天13.5万立方米的处理能力。目前,全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近海海水水质始终保持国家一级标准。
威海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看得更远,追求得更高。从1999年8月开始,设计总投资1亿多元、日处理能力500吨、采用卫生填埋结合生化处理工艺的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威海市区古属齐国。齐国“富渔盐之利”而为强国。在历史上,“齐文化”对威海影响非常大,丝绸手工业、商贸活动起源早,工商业比较发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威海就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商。
如今,威海更是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建设最佳人居环境、打造精品城市品牌为目标,先后自筹资金100多亿元,建设了包括港口、铁路、机场和高等级公路在内的全方位的交通运输体系。目前威海拥有开放港口6个,其中国家级一类港口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开通了至韩国的客货运输航线和至香港、日本的集装箱班轮。
威海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00多公里,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对外则全部实现了高等级、全封闭公路相连接。威海铁路已开通至北京、济南等地的客运列车,货物运输实现了海陆联运,可运达全国各地。威海机场按国际4D标准建设,可起降各种大中型飞机,已开通了至北京、广州、沈阳、哈尔滨、上海的航班。威海固定电话网络遍布城乡,移动电话超过40万户,平均每6人就拥有一部手机,家庭电脑拥有量、上网人数均居全省前列。
(图:极富现代气息和魅力的音乐喷泉广场——人民广场)
人口素质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威海人口素质普遍很高,劳动生产率连续14年在全省位居第一。去年全员劳动生产率7.7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威海注重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如今威海已经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579处,在校学生近45万人,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都看好威海的人文环境,陆续在威海设立分校。威海在山东省最早实现了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青年同龄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5%,高考入学率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威海市民素质普遍很高,就业人员都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威海80%以上的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劳动培训机构,全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在80%以上。
如今,威海是山东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运行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二大轮胎生产基地、中国最大小型木工机械生产基地、中国最大钓鱼竿出口生产基地、中国最大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最大地毯生产基地,已进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