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构筑物
㈠ 水处理调蓄是什么
水处理(含调蓄)构筑物,指按水处理工艺设计的构筑物。给水处理构筑物包专括配 水井、药剂间、混属凝沉淀池、澄清池、过滤池、反应池、吸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等。污 水处理构筑物包括进水闸井、进水泵房、格筛间、沉砂池、初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曝气 池、氧化沟、生物塘、消化池、沼气储罐等。
㈡ 水处理中,构筑物的壁厚一般为多少
可以。通常根据工复艺设计构筑物制壁厚在200-350mm
左右。
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的特性
随着建设工程规模的增大,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平面尺寸远大于构筑物伸缩缝最大间距的限值;其次,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以露天结构为主,露天结构对温度收缩作用敏感;另外,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壁薄而底板相对较厚,结构形式常采用超静定结构,约束作用较大,温差和收缩变化复杂。还有,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截面尺寸偏大是其另一特点,根据《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规定,钢筋混凝土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壁板及底板尺寸均不宜小于200mm;《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通常根据工艺设计构筑物壁厚在200-350mm
左右,
个别有500mm
者;底板厚度:考虑底板视为池壁的固定支承时,底板厚度取为1.2-1.5
倍池壁厚度,则底板厚度一般为300-600mm。若仅按几何尺寸考虑,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不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但从温度收缩裂缝控制角度考虑,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仍体现大体积混凝土的诸多特性。
㈢ 水处理构筑物为什么多采用半地下或地下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节省运行成本,地下或者半地下,污水厂整体扬程就专小,污泥提升泵的属电机功率就小了。省电。
2,半地下或地下,主要是考虑水体和管网的防冻处理,尤其是北方,污水处理的管网好安装,而且能让污水不冻。
㈣ 给水排水构筑物及水处理工程是哪些
水处理构筑物包括格栅,调节池,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生物反应池,混凝版池,中和池,污泥浓权缩池,污泥消化池等等,需要阅读以下推荐图集: 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㈤ 取用地表水源时,取水口,水处理构筑物,泵站和管网等按什么流量设计
取水口,水处理构筑物最大日用水量
泵站和管网,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
㈥ 水处理构筑物有
格栅,调节池,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生物反应池,混凝池,中和池,污泥浓内缩池,污泥消化容池等等,各种构筑物还分很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结构也有很大区别。在各种污水处理中会使用不同的工艺,不同工艺又是由不同的构筑物搭配组合而成。自来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不同,生活污水处理又和工业污水处理工艺不同,要具体分析的。
㈦ (急)水处理构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表哪里有啊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第699页有
㈧ 水处理构筑物需要知道哪些标准图集
水处理构筑物包括格栅,调节池,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生物反应池,混凝池,中和池回,污泥浓缩池,污答泥消化池等等,需要阅读以下推荐图集:
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7.《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
8.《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1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㈨ 给水处理构筑物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区别是
功能方面:给水相对简单,主要去除SS、细菌等;污水要复杂,如要去除COD、SS、氨氮、总氮、总磷等。
防护方面:给水构筑物要注意防雨水、防冲洗走道板水污染池内水;污水相对要求不严,只是今年要求加盖除臭。
保养方面:给水受进水腐蚀程度小,水中氯化物、盐度很少,污水水中氯化物、盐类、工业类水有毒成分都对构筑物造成腐蚀,保养及防护等级要高。
(9)水处理构筑物扩展阅读:
给水处理的水源
国内大部分水厂多采用地面水源,分别取自江河、湖泊和水库。按照原水水质条件和水处理要求的不同,地面水源大致有以下5类:
1、未受污染或轻度污染的地面水。
水体符合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体的水质指标,且浊度和水温均属正常范围,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浊度和达到微生物学卫生指标。
2、微污染的地面水。
水体受环境污染,某些指标已超过《地面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体的规定。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近年来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在工业发达和城市化集中地区尤为严重,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氨氮、高锰酸钾耗氧量、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等。
3、高浊度地面水。
黄河以及长江上游河段,洪水期大量泥砂流入水体,形成高含砂量的原水。黄河中游及其支流的最高含砂量可达1000kg/m3以上。长江上游嘉陵江最高含砂量也达252kg/m。黄河与长江的高浊度水有较大差别。
黄河的高浊度水一般指沉淀过程中出现浑液面的河水,长江高浊度水则指洪水期经常出现(20~30d)浊度大于1000NTU,且数次出现5000NTU以上的浑水。
4、低温低浊地面水。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一年内低温延续时间长,且原水浊度又较低,给水处理带来困难,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才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低温低浊水一般是指冬季水温在0~4℃,浊度低于30NTU的地面水。
5、高含藻地面水。
高含藻地面水主要出现在湖泊和水库。由于受污染水排放和农业施肥等影响,我国不少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氮、磷的含量高,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在富营养化湖泊水中,藻的数量一般为每升几十万到每升几千万个,给常规处理工艺带来困难。
针对上述不同水源的特点,广大给水工作者进行了不同水源水处理工艺的科学研究,并不断实践、充实和完善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给水处理
㈩ 水处理构筑物去除率
格栅 SS 去除5-10%
混凝沉淀 SS 70-75% COD 15% B0D 5-10%
厌氧消化 SS 5%
曝气 B0D 85-90% COD 90% SS 40-50%
二沉 ss 30-50%
混凝气浮和混凝沉淀一样
各个构筑物具体能内去除容多少还要看具体工艺,构筑物的排列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去处理,不能一概而论,我这个去除率是按你上面的排列来的,最后那个化学氧化池是不是消毒池?(如果是消毒的,原则是没有去除率的)杀菌的。每个百分比是每个(构筑物进水-出水水质)/构筑物进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