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处理
❶ 软化水处理原理
目前通常意义上的软化指的是用钠离子型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钙镁离内子去除。
软化水容处理的原理是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形成硬度的钙镁离子置换为钠离子,产水就是软化水。
对水质影响:将原水中的钙镁离子取代为钠离子。
处理后的水当然含有盐分,软化是置换而不是去除。处理前后含盐量没有明显变化。
处理后的水钠离子含量升高。做一般家庭用水可减少结垢情况。
❷ 原水处理,污水处理和工业水处理有什么区别
原水处理,就是对从地下或地表开采的水进行处理。原水就是地下水或地表水。
污水处理,就回是对已经被污染的水(答无法直接利用的水)进行处理。
工业水处理,就是对工厂内拟使用的水进行处理。工业水可以是原水,也可以是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的水。
2015.03.16
❸ 软水处理设备和原水处理设备有何区别
你这问题问得″太有才了"所谓软水处理设备就是处理原水中的硬度离子,也就是将版原水(硬水)通过权离子交换原理转化为适合各种用途的软水,当然还有其它水的处理设备,比方:除盐水(纯水)工艺制取设备等…不管是软水制取设备或者纯水制取设备,它们都是你所说的″原水处理设备",目的是处理掉原水中的某些"有害"物质,所以你弄错了水处理设备的慨念,世界上有软水、纯水等制取水处理设备,就是没有你说的"原水处理设备"…一杰水质
❹ 什么是原水处理
原水:取自天然水体或蓄水水体,如河流、湖泊、池塘或地下蓄水层等,用作供水水源的水;或者指流入水处理厂的第一个处理单元的水。
原水处理:就是水处理厂对原水进行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
❺ 原水经过水处理为什么ph会升高
你确定你的RO出水是8点多么?我怎么记得以前书上看到的是PH是略小于7的,偏酸性。回
主要原因是RO膜的阻挡了答一些离子导致的。
CO2
H2O
-》
HCO3-
H+
这四种组分在水中是有一个平衡的,RO膜可以阻挡HCO3-,所以导致出水的HCO3-偏少,以至于反应向右进行,所以H+比较多,因此偏酸性。
我不太确定为什么你的出水是8点多。
❻ 原水处理有哪些絮凝设施
(1)水的ph值。水中的h和oh一参与絮凝剂的水解反应,ph值强烈影响高分子絮凝剂的水解速度、水解产物的存在形态和性能。
(2)水温。水温影响絮凝剂的水解速度和矾花形成的速度及结构。混凝的水解多是吸热反应,水温较低时,水解速度慢且不完全。但低温对高分子絮凝剂的影响较小。使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时,水温不能过高,高温容易使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老化甚至分解生成不溶性物质,降低混凝效果。
(3)水中杂质成分。水中杂质颗粒大小参差不齐对混凝有利,细小而均匀会导致混凝效果很差。杂质颗粒浓度过低往往对混凝不利,此时回流沉淀物或投加助凝剂可提高混凝效果。水中杂质颗粒含有大量有机物时,混凝效果会变差,需要增加投药量或投加氧化剂等起助凝作用的药剂。水中的钙镁离子、硫化物、磷化物一般对混凝有利,而某些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混凝有不利影响。
(4)水处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的性质及浓度。如果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胶体状态,则应首选无机絮凝剂使其脱稳凝聚,如果絮体细小,则需要投加高分子絮凝剂或配合使用活化硅胶等助凝剂。很多情况下,将无机絮凝剂与高分子絮凝剂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混凝效果,扩大应用范围。对于高分子而言,链状分子上所带电荷量越大,电荷密度越高,链越能充分伸展,吸附架桥的作用范围也就越大,混凝效果会越好。
(5)絮凝剂投加量。使用混凝法处理废水,其最佳絮凝剂和最佳投药量通常要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普通铁盐、铝盐的投加范围是10~100mg/l,聚合盐为普通盐投加量的1/2~1/3,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投加范围是1~5mg/l。
(6)水处理絮凝剂投加顺序。当使用多种絮凝剂时,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投加顺序。一般来说,当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并用时,应先投加无机絮凝剂,再投加有机絮凝剂。而处理杂质颗粒尺寸在50μm以上时,常先投加有机絮凝剂吸附架桥,再投加无机絮凝剂压缩双电层使胶体脱稳。
(7)水力条件。在混合阶段,要求絮凝剂与水迅速均匀地混合,而到了反应阶段,既要创造足够的碰撞机会和良好的吸附条件让絮体有足够的成长机会,又要防止已生成的小絮体被打碎,因此搅拌强度要逐步减小,反应时间要足够长。
❼ 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RO-反渗透预处理工艺主要为活性炭和精滤。渗透是回一种自然现象:水通过答半透膜,从低溶质浓度一侧到高溶质浓度一侧,直到溶剂化学位达到平衡。平衡时,膜两侧压力差等于渗透压。这就是渗透效应(Osmosis)现象。
反渗透是指如果在高浓度的一边加压,便能把以上提及的渗透效应停止并反转,使水份从高浓度迫往低浓度的一边,把水净化。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逆渗透),这种半透膜称为逆渗透膜。
(7)原水处理扩展阅读:
设备特点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能过滤掉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农药、有机物、矿物质和异色异味等,是一种纯水,无需加热即可饮用。它所过滤出的水量的成本很低。生产的纯水品质高、卫生指标理想。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是采用先进的反渗透除盐技术来制备去离子水,是一种纯物理过程的制备技术。反渗透纯水机组具有能长期不间断工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出水水质长期稳定,无污染物排放,制取纯水成本低廉等优点。反渗透膜技术在国内医药、生物、电子、化工、电厂、污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❽ 在原水处理中 为什么要测PH
取自天然水体或蓄水水体,如河流、湖泊、池塘或地下蓄水层等,用作供水水源的水;或者指流入水处理厂的第一个处理单元的水。
这样我们来分析分析。
首先河流湖泊池塘地下蓄水层的水,首先多少是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些水是要做供水水源。是要个13亿同胞饮用的水,要是ph值偏大或偏小的话。万一水处理的不干净,难免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其次是从经济方面有机污染物,水中藻类,后续消毒之前时大多已去除干净。若水是强酸性或强碱性,那么水在处理过程中难免会损伤到机器可能会使那些之前的处理过程可能就处理的不净。
因为微量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大,但难于去除。特别是高稳定性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如卤代有机物、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对人体危害较大。藻类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在后续消毒过程中与氯作用生成多种有害副产物,增加水的致突变活性;某些藻类(如蓝藻)能产生藻毒素,对人体和动物构成威胁,其中有些藻毒素是肝毒素和神经毒素。此外,藻类会粘附在滤料表面,使滤池过滤周期显著缩短,造成滤池频繁冲洗(氯化物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含量极低,我们一般的饮用水在煮沸的过程中早已将氯化物给清除了)
这样会使处理成本会极大地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原水处理中要测PH
打字不容易。。。望采纳:)
❾ 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什么
水处理工艺流程为:
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2、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3、三级处理—对水的深度处理:
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9)原水处理扩展阅读:
水处理工艺流程环境的影响:
1、PH值:
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2、溶解氧
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
3、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处理工艺
❿ 原水经过水处理为什么ph会升高
你确定你的RO出水是8点多么?我怎么记得以前书上看到的是PH是略小于专7的,偏酸性。
主要原因是RO膜的属阻挡了一些离子导致的。
CO2 H2O -》 HCO3- H+ 这四种组分在水中是有一个平衡的,RO膜可以阻挡HCO3-,所以导致出水的HCO3-偏少,以至于反应向右进行,所以H+比较多,因此偏酸性。
我不太确定为什么你的出水是8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