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还原CCL4回收ccl4
①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A.测定乙醇结构式B.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C. 碘的CCl4
A.乙醇的结构可能为CH3CH2OH、CH3OCH3,可根据一定量乙醇生成氢气的体积判断结构,版故A正确;
B.氨气的水溶液权呈碱性,应用湿润的pH试纸,故B错误;
C.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用于测量气体的温度,故C错误;
D.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解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②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NaClO的电子式为:B.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C.2-甲基丁醇的
A、NaClO为离子化合物,Na+与ClO-之间是离子键,O与Cl之间是共价键相连,电子式为:,故A正确;
B、CCl4分子专为正四面体结属构,但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
C、甲基应连在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2-甲基丁醇的结构简式:故C错误;
D、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醋酸的分子式为C2H4O2,二者原子个数比不相等,因此最简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③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正确的是()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
A.碘抄不易溶于水,易溶于CCl4,则向碘袭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故A正确;
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品红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而使品红褪色,只能说明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不能说明其有氧化性,故B错误;
C.只能说明含有钠元素,不一定为钠盐,可能为碱溶,故C错误;
D.适宜温度下使K蒸汽分离出,而钠为液体,不能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钾强,故D错误.
故选A.
④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A.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CCl4的电子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该模型是甲烷分子的比例回模型,故B错误;
C.四氯化碳答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次氯酸的中心原子是氧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氯原子都形成一个共价单键,所以其结构式为:H-O-Cl,故D正确;
故选D.
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C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
A.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抄成金刚袭石(碳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可知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B正确;
C.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碳单质)和NaCl,故C正确;
D.金刚石的构成元素为碳,属于非金属单质,故D错误;
故选D.
⑥ 四氯化碳还原成金刚石的化学方程式
CCl4+4Na==C(金刚石)+4NaCl
⑦ 从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该步骤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A.B.C.D
因四氯化碳的沸点低,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的和四氯化碳,故选:C.
⑧ 下列分子,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NH3B.CCl4C.C2H4D.PCl
A.NH3中,氮原子来采用为sp3杂化,源存在一个未成对电子,所有氨气为三角锥型结构,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
B.CCl4与甲烷结构相似,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乙烯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C正确;
D.PCl3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⑨ 有关四氯化碳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结构简式:B.电子式:C.结构简式:CCl4D.比例模型
A.结构简式应为CCl4,结构式为,故A错误;
B.电子式为,故B错误;
C.结构简式为CCl4,故C正确;
D.原子半径为Cl>C,则比例模型中C原子应比Cl原子小,故D错误;
故选C.
⑩ 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下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氨气吸收的是()A.B.C.D
A、倒扣的漏斗抄使NH3充分吸收同时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故A错误;
B、由于NH3易溶于水,可发生倒吸现象,不能够用水直接吸收,故B正确;
C、由于NH3难溶于CCl4,NH3与CCl4接触不易发生倒吸现象,能够用于吸收氨气,故C错误;
D、由于干燥管的上部大,能够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故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