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废水回用 » 什么是水处理

什么是水处理

发布时间: 2020-12-15 16:01:14

水处理是什么意思

循环水是在机器内部运行不接触外部环境循环使用的水,循环水在专业的角度建回议你答用去离子水,也就是软化水,这种水接近于蒸馏水,是不好任何离子的水,你可以找地暖有光的买,或者你采购一套净水装置,就是离子交换膜的净水器。如果这些你都不方便做,建议你在普通的自来水里面加入卡 洁 尔 的缓蚀阻垢剂使用,防止设备内部结垢。

❷ 什么是MIEX水处理技术

MIEX-DOC系统抄使得饮用水的处理变得更简单,经济和高效。该专利技术已多次获得国际性的饮用水处理优秀科技发明奖。MIEX-DOC 系统可提供如下功能:经济高效地去除原水中的DOC、氟、砷等; 显著地降低消毒过程中氯的用量和附属化合物的产生; 大大改善了水质的颜色和气味; 显著地降低了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凝结剂和其它化学试剂的用量。MIEX颗粒可重复使用, 减少了原材料的库存, 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也达到了环保的效果。
MEIX它主要的去除对象是溶解性、急性低分解量有机物。从目前效果来讲,通过对不同的水的初步研究,发现这个MEIX技术,对某些有机物去除效果还比较理想,当然它的应用可能还会有一些问题。从目前来看,所需的量还比较大,需要再生,费用可能比较贵,所以它在中国能不能用,还没有太多的把握,但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技术。

❸ 什么是原水处理

原水:取自天然水体或蓄水水体,如河流、湖泊、池塘或地下蓄水层等,用作供水水源的水;或者指流入水处理厂的第一个处理单元的水。
原水处理:就是水处理厂对原水进行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

❹ 什么是家用中央水处理系统

一、来家用水处理系统-中央自净水系统
中央净水系统先有效的将水中的氯、重金属、细菌、病毒、藻类及固体悬浮物清除,后用活性炭进一步去除各种有机物,让出水清澈、洁净。中央净水接在前置过滤器的后端,中央净水机的作用是去除余氯、胶体、杂质,利用活性炭吸附以及高纯度KDF滤料实现净水作用。
二、家用水处理系统-中央软水系统
中央软水系统是通过天然树脂置换出水中钙、镁离子等,降低水的硬度,有效减少对衣物和皮肤的磨损,避免管道、洁具、卫浴设备等结垢问题。软水机一般是从中央净水机后接入,后面接至卫生间,提供洗浴等功能的用水。
三、家用水处理系统-中央纯水系统
中央纯水系统采用反渗透法,经精密计算的五道过滤程序,使出水变为纯净水,不含任何杂质和矿物质。纯水机从中央净水机后端连接,一般放置在厨房或客厅。五级过滤:1级PP滤芯—23级GAC活性炭滤芯—4级UF超滤滤芯—5级水箱子紫外线杀菌。清逸直饮机无需用电,可挂壁于橱柜台面下,打开龙头可直接饮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❺ 什么是中水处理

由于“水危机”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到可饮用的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多数国家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4 a, B( w' s9 B0 R3 [6 y4 x6 M 关键字:中水,中水利用 什么是中水 / _9 I4 j3 R; s5 C$ h* Q% H8 Q8 B 中水(Reclaimed 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6 Q1 ^* E8 ?/ z 水既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又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早从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水资源危机”。据有关专家预测,本世纪末,尤其是下世纪初,水资源危机将位居世界各类资源危机之首。; r7 n* _$ a1 R4 j 由于“水危机”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到可饮用的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多数国家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因其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排放标准.7 j$ V5 d& _# p1 W (一)中水利用和要求0 I, @4 u$ p. A' p 1、中水用途主要是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浇洒道路、绿化用水、消防、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冷却用水等。 8 p/ ?) j) f; [2 g* } 2、中水利用除满足水量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4 k7 }# |$ j$ F/ a+ d. b' J, ~# c; @0 ^. ~ (1)满足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的水质标准; (2)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其主要衡量指标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悬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等;" [ N6 K$ W/ [( p {! H5 n- r3 D (3)中水还应符合人们的感官要求,即无不快感觉,以解除人们使用中水的心理障碍,主要指标有浊度、色度、臭气、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等;8 B9 @8 X6 X5 W5 h# q) x (4)中水回用的水质不应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结构和不造成维护管理的困难,主要指标有PH值、硬度、溶解性固体等。- c6 ?" r& U& j6 {* i% H( _ 3、污水再生利用按用途分类:包括农林牧渔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等。详见表1:! z5 }" c2 J3 d7 W6 P5 C 表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类别' K5 j* R4 d u& v4 n; ~. n# k. R! {0 P 序号 分类 范围 示例 1 农、林、牧、渔业用水 农田灌溉 种籽与育种、粮食与饲料作物、经济作物 造林育苗 种籽、苗木、苗圃、观赏植物 畜牧养殖 畜牧、家畜、家禽 水产养殖 淡水养殖 2 城市杂用水 城市绿化 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绿化$ l" j: [ W: w8 z5 R 冲厕 厕所便器冲洗5 ]9 F6 B- ~" t3 q" p 道路清扫 城市道路的冲洗及喷洒% Q5 k2 d& T' h* E9 a0 K. d" ?* f 车辆冲洗 各种车辆冲洗 建筑施工 施工工场地清扫、浇洒、灰尘抑制、混凝土制备与养护、施工中的混凝土构件和建筑物冲洗" F% ^( N* ~ P9 Y% n6 D3 e- l 消防 消火栓、消防水炮0 C1 l5 P- P, |7 Q0 x3 x 3 工业用水 冷却用水 直流式、循环式) ~3 m! N0 I' W$ R0 E 洗涤用水 冲渣、冲灰、消烟除尘、清洗 锅炉用水 中压、低压锅炉/ P. S# b& N6 e3 S 工艺用水 溶料、水浴、蒸煮、漂洗、水力开采、水力输送、增湿、稀释、搅拌、选矿、油田回注7 l6 {/ x2 z( d. U" i8 F 产品用水 浆料、化工制剂、涂料 4 环境用水 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娱乐性景观河道、景观湖泊及水景% n* E, T+ Y$ Q' u 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观赏性景观河道、景观湖泊及水景 湿地环境用水 恢复自然湿地、营造人工湿地 5 补充水源水 补充地表水 河流、湖泊 (二)中水水质标准( u: q6 B6 e1 T I1 e. : I q2 B" q4 r" H8 C- p F. K9 A/ j 1、中水用作城市杂用水,其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规定。见表2。 ) `; I, o+ X+ D5 Z8 _% s* S+ P 表2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序号项目 冲厕 道路清扫、消防 城市绿化 车辆冲洗 建筑施工: [ M8 N# [3 G6 Z" X( p 1 pH 6.0-9.0& |/ V4 S6 T7 w 2 色/度 ≤ 30: u, @% h8 n4 ~4 w$ L 3 嗅 无不快感. o$ a$ D- J+ _8 _ 4 浊度/NTU ≤ 5 10 10 5 20% v" N# T+ }" P7 ? 5 溶解性总固体/(mg/L)≤ 1500 1500 1000 1000 -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 ≤ 10 15 20 10 15 a' ^5 W7 ~0 o& P8 F) c/ f 7 氨氮/(mg/L) ≤ 10 10 20 10 20* v2 ~+ u3 a% T3 o$ I) S% a( E 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1.0 1.0 1.0 0.5 1.0 9 铁/(mg/L) ≤ 0.3 - -- 0.3 --# I+ W1 [( _; s8 Z. V3 B. h4 [; S 10 锰/(mg/L) ≤ 0.1 - -- 0.1 --! j) |3 Q# `- U& k5 R% J 11 溶解氧/(mg/L) ≥ 1.01 e6 j5 j2 M8 ^' c 12 总余氯(mg/L) 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 13 总大肠菌群/(个/L) ≤ 3 5 E$ |% {3 P1 s8 w6 ^ 2、中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其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规定。 ) x' T4 A( a4 u! j5 K) | 3、中水用于食物作物、蔬菜浇灌用水时,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水质要求。 8 z6 U7 {4 G6 P9 {7 q 4、中水用于采暖系统补水等其他用途时,其水质应达到相应适用要求的水质标准。 ( k# T, i3 {; ` 5、当中水同时满足多种用途时,其水质应按最高水质标准确定。 (三)中水系统及分类 中水系统(Reclaimed Water System)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 中水回用系统按其供应的范围大小和规模,一般有下面四大类: 1.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3 u. }' k) W% |8 p# W4 a 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本系统内杂用水和优质杂排水。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清洗车、绿化等。其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本建筑内部或临近外部。如北京新万寿宾馆中水处理设备设于地下室中。 ; g: w+ K- k- X1 ^ 2.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城市排水体系不健全的地区,其水处理设施达不到二级处理标准,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轻污水对当地河流再污染。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该建筑韧的排水净化池(如沉淀池、化粪池、除油池等),该池内的水为总的生活污水。该系统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室内或室外。. x) r' t5 o! ~8 K, ] b6 z5 p, P& j9 R 3.小区域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 w# C: Q2 j$ X; t; p5 Z q 该系统的中水水源取自建筑小区内各建筑物所产生的杂排水。这种系统可用于建筑住宅小区、学校以及机关团体大院。其处理设施放置小区内。 4.区域性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本系统特点是小区域具有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中水水源可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或利用工业废水,将这些水运至区域中水处理站,经进一步深度处理后供建筑内坤洗使器、绿化等用。

❻ 水处理是什么专业

截止2019年,我国还没有水处理专业。

水处理已经成为全球重视的问题,然而,我国却是没有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的水处理技术人才。原因是水处理技术涉及的学科和领域太多,比如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等都有涉及。

而且水处理技术需要结合实践,要依附高新科学技术,难以明确给出基础理论,而且也难以进行教授,提高学生的认知。


(6)什么是水处理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在古时候,当时的人类没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为了降低疾病的水传播,他们便是采用简单的格栅截留和自然沉降等方法进行水处理。随后,经过多年观察和总结,他们也是发现了用砂子可以过滤掉细微悬浮物的方法,进而出现了药剂混凝预处理。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产生的垃圾以及对环境的大肆破坏,导致了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当各种传染病通过水传播,致使不少人染病或者死亡的时候,人们才是发现水处理是何等的重要。也正是如此,人们才逐渐开始研究水处理技术。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工业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工业污水也是逐年翻倍产生。而且当时的工业强国的河流、湖泊也是遭到严重污染,逐渐成为社会公害。

典型的例子有英国的泰晤士河中的鱼类近乎死亡殆尽、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的生物大量死亡、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甲基汞污染,导致了附近居民出现骨痛病。人们发现,简单的化学、物理方法以及难以处理这些污水,研究出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已经急不可耐了。

各国的科学家都开始着手研究水处理方法,最早是污水曝气试验,然后又是生物膜法,接着再是人工生物处理法,再到如今具有针对性的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等高新技术。

❼ 水处理具体是做什么

水处理有很多方面,有饮用水处理,有纯净水处理,还有污水处理,具体还分化工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等。你是想咨询哪方面的呢?

❽ 水处理是干什么的 具体的称呼

水处理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水处制理设备将被污染的工业废水或河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由于社会 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
水处理设备英文:water treatment 简单讲,“水处理”便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的过程。 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 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 常说的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种。经常用到的水处理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种滤料等。 水处理的效果可以通过水质标准衡量。

❾ 什么是水处理

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

2.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包气带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

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仅限于地下水,水库水等自然界中能见到的水源的水,未经过任何人工的净化处理。

4.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pH=-lg[H+]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5.总碱度: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6.酚酞碱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8.2~8.4)。

7.甲基橙碱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3.1~4.4)。

8.总酸度: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9.总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离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总含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10.暂时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这种硬度称为碳酸盐硬度,亦称暂时硬度。

11.永久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盐类物质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也不能去除,这种硬度称为非碳酸盐硬度,亦称永久硬度。

12.溶解物:以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剂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点几到几个纳米,肉眼不可见,也无丁达尔现象,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

13.胶体:若干分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粒子团,大小通常在几十纳米至几十微米,肉眼不可见,但是,会发生丁达尔现象。小的胶体粒子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大的可以看到。

14.悬浮物: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肉眼可见的小颗粒,大小通常在几十微米以上。用光学显微镜可以清楚看到,悬浮物颗粒较长时间静置可以沉淀。

15.总含盐量:水中离子总量称为总含盐量,由水质全分析所得到的全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量相加而得,单位用mg/L(过去也用PPM)表示。

16.浊度:也称浑浊度。从技术的意义讲,浊度是用来反映水中悬浮物含量的一个水质替代参数。水中主要的悬浮物,一般也就是泥土。以1L蒸馏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硅作为标准浊度的单位,表示为1PPm。

17.总溶解固体:TDS,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

18.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在水温一定的情况下,水的电阻值R大小与电极的垂直截面积F成反比,与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正比。

19.电导:水的导电能力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度S(或称电导)。

20.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21.电阻率: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立方体水的相对两侧面间的电阻,其单位为欧姆*厘米(Ω*CM),一般是表示高纯水水质的参数。

22.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23.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一般为1.0-10.0μs/cm,电阻率(25℃)0.1-1000000Ω.cm,含盐量为1.5mg/L。

24.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0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一般为:1.0—0.1μs/cm,电阻率1.0--1000000Ω.cm。含盐量<1mg/l。

25.超纯水:是指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不离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一般为O.1—0.055μs/cm,电阻率(25℃)>10×1000000Ω.cm,含盐量<0.1mg/l。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为0.05μs/cm,电阻率(25℃)为18.3×1000000μs/cm。

26.除氧水:也称脱氧水,脱除水中的溶解氧,一般用于锅炉用水。

27.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剂中的可交换基团与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离子交换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28.阳树脂:具有酸性基团。在水溶液中酸性基团可以电离生成H+,可以与水中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29.阴树脂:含有碱性基团他们在水溶液中电离并与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30.惰性树脂:无活性基团,没有离子交换作用,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阴、阳树脂之间,用以隔开阴、阳树脂,避免阴、阳树脂在再生时的交叉污染,使再生更加完全。

31.微滤:MF又称微孔过滤,属于精密过滤。微滤能够过滤掉溶液中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

32.超滤:UF,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

33.纳滤:NF,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

34.渗透:渗透是水分子经半透膜扩散的现象。它由高水分子区域(即,低浓度溶液)渗入低水分子区域(即,高浓度溶液)。

35.渗透压:对于两侧水溶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强称为渗透压。

36.反渗透:RO,反渗透就是通过人工加压将水从浓溶液中压到低浓度溶液中,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

36.渗析:又称透析。一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操作,利用膜对溶质的选择透过性,实现不同性质溶质的分离。

37.电渗析:ED,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如,离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

38.EDI: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

39.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率。

40.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除去总可溶性的杂质浓度的百分率,或通过纳滤膜脱除特定组份如二价离子或有机物的百分数。

41.透盐率:脱盐率的相反值,它是进水中溶解性的杂质成份透过膜的百分率。渗透液:经过膜系统产生的净化产水。

42.通量:以单位膜面积透过液的流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升(l/m2h)或每天每平方英尺加仑表示(gfd)。

43.产品水:净化后的水溶液,为反渗透或纳滤系统的产水。

44.浓水:没透过膜的那部分溶液,如反渗透或纳滤系统的浓缩水。

45.循环水: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称作冷却水系统。

46.直流冷却水系统:冷却水仅仅通过换热设备一次,用过后水就被排放掉。

47.敞开式循环水:以水冷却移走工艺介质或换热设备所散发的热量,然后,利用热水和空气直接接触时将一部分热水蒸发出去,而使大部分热水得到冷却后,再循环使用。

48.封闭式循环水系统:又称为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此系统中,冷却水用过后不是马上排放掉,而是回收再用。

49.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冷却方式。

50.布水器:回水通过布水器均匀分布到填料上。

51.填料:回水经过填料形成水膜,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2.收水器:回收部分蒸发水蒸汽中携带的液体水。

53.循环水量:指循环水系统上冷却塔的循环水量总和。n50保有水量:循环水系统内所有水容积的总和,等于水池容积及管道和水冷设备内水的容积总和。

54.补充水量:用来补充循环水系统中由于蒸发/排污/何飞溅的损失所需的水。

55.旁滤水量: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分流出部分水量按要求进行处理后,再返回系统的水量。

56.蒸发水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蒸发损失的水量。

57.排污水量:在确定的浓缩倍数条件下,需要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排放的水量。

58.风吹泄露损失水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风吹和泄露损失的水量。

59.补充水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补充所损失的水量。

60.浓缩倍数:循环冷却水的含盐浓度与补充水的含盐浓度之比值。

61.换热:物体间的热量交换称为换热。循环水换热有三种基本形式:热交换、对流换热、辐射换热、蒸发换热。

62.导热:直接接触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叫导热。

63.对流换热:在流体内,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主要由于流体的运动,使热流中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这种热量传递方式叫做对流换热。

64.辐射换热:高温物体的部分热能变为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到接收物体后,辐射能再转变为热能而被吸收,这种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叫做辐射换热。

65.蒸发换热:通过水分子蒸发时要带走汽化潜热的一种换热形式。

66.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冷却塔入口与水池出口之间水的温差。

67.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

68.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69.物理清洗:通过水的流速将管道内杂物清洗出管道。

70.化学清洗:通过药剂的作用,使金属换热器表面保持清洁及活化状态,为预膜做准备。

71.预膜:即,化学转化膜,是金属设备和管道表面防护层的一种类型,特别是酸洗和钝化合格后的管道,可利用预膜的方法加以保护。

72.缓蚀剂:抑制或延缓金属被腐蚀的处理过程。

73.阻垢剂:利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防止换热设备的受热面产生沉积物的处理过程。

74.氧化性杀菌剂:具有强烈氧化性的杀生剂,通常是一种强氧化剂,对水中的微生物的杀生作用强烈。

75.非氧化性杀菌剂:不是以氧化作用杀死微生物,而是以致毒作用于微生物的特殊部位,因而,它不受水中还原物质的影响。

76.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时消毒剂)中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

77.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78.化合性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

79.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

80.正磷:磷酸盐中的+5价的磷。

81.有机磷:是含碳-磷键的化合物或含有机基团的磷酸衍生物。

82.总铁:各种存在状态的铁,包含:所以铁元素。

83.总锌:各种存在状态的锌,就是包含所有锌元素的。

84.药剂停留时间:药剂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有效时间。

85.结垢:水中溶解的钙、镁碳酸氢盐受热分解,析出白色沉淀物,渐渐积累附着在容器上,叫结垢。

86.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87.生物粘泥:由微生物及其产生的粘液,与其他有机和无机杂质混在一起,粘着在物体表面的粘滞性物质。

88.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

89.市政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载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留的雨水。市政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90.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91.COD:化学需氧量,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通常记为COD。

92.BOD:地面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通常记为BOD,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93.BC比:表示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程度,0.1-0.25难生化,0.25-0.5可生化,>0.5易生化。

94.TOC: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或ppb。

95.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96.有机氮:与碳结合的含氮物质的总称,如,蛋白质、氨基酸、酰胺、尿素等。。。

97.凯氏氮:TKN,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98.硝态氮:NOxˉ,是指硝酸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硝酸跟与亚硝酸根之和。

99.总氮:TN,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100.总磷:TP,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101.次磷:以H2PO2ˉ形式存在的磷酸盐,正常化学除磷去除不了,需要转化为硫酸根才能去除。

102.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

103.格栅:用于去除水中漂浮物。

104.初沉池:又称一沉池,污水处理中用于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的构筑物。

105.调节池:用以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主要起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污水pH值、水温,有预曝气的调节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106.事故池:事故水收集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构筑物的一种,在处理化工、石化等一些工厂所排放的高浓度废水时,一般都会设置事故池。

107.隔油池: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08.气浮: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109.生化池:生化处理中细菌代谢所处的池子。

110.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

111.平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和出口分设在池长的两端。

112.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通过污泥自身重量沉淀。

113.幅流式沉淀池: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进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缓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出水渠。

114.污泥池:一般是用于盛放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的池子。

115.监测池:又称清水池,用于盛放处理过的污水。

116.凝聚: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俗称胶体脱稳。

117.絮凝:脱稳胶体互相聚结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

118.混凝:通过脱稳、絮凝形成大颗粒的絮凝物的两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凝聚和絮凝的总称

119.新陈代谢: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120.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121.丝状菌:结构为丝状的一类细菌。菌胶团的骨架。

122.自养菌:以无机碳源为碳源的细菌。

123.异养菌:以有机碳源为碳源的细菌。

124.厌氧环境:理论上厌氧是指没有分子氧,也没有硝态氮,但是,实际工作中不可能达到。工程上DO<0.2为厌氧,,

125.好氧环境:既有溶解氧又有硝态氮。工程上DO>0.5以上为好氧。

126.缺氧环境:是指没有分子氧有硝态氮。工程上DO在0.2~0.5为缺氧。

127.活性污泥法:通过菌胶团的吸附,代谢,泥水分离来实现的污水处理方法。

128.生物膜法: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129.水力停留时间:简写作HRT,水处理工艺名词,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

130.泥龄: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

131.SV:30分钟沉降比,是指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沉淀30分钟后,则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L表示。因为,污泥沉降30分钟后,一般可达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时间作为该指标测定的标准时间。

132.MLSS:污泥浓度,1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

133.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134.RSS:回流污泥的污泥浓度。

135.SVI: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即:SVI=混合液30min静沉后污泥容积(mL)/污泥干重(g),即,SVI=SV30/MLSS。

136.内回流比:硝化液回流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r。

137.外回流比:又称污泥回流比,回流污泥的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R。

138.接种:向生化处理的系统中投加活性污泥或者颗粒污泥的过程。

139.驯化:为使已培养成熟的粪便污水活性污泥逐步具有处理特定工业废水的能力的转化过程。

140.有机负荷: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

141.容积负荷: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去除的污染物重量。

142.冲击负荷:在污水处理运行当中,污泥量一般都会保持在一定水平,反应器(曝气池、厌氧反应器等)容积当然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进水水质发生很大变化(COD飙升或大幅下降),就会使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发生很大变化,对污泥微生物带来影响,就是所谓的冲击负荷。

143.ORP:氧化还原电位,是水溶液氧化还原能力的测量指标,其单位是mV。

144.DO: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145.曝气: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

146.充氧率:在废水处理中,曝气器对液体供氧的能力称为充氧能力,以kg/(m3˙h)计[10℃或20℃,101.3kPa)。每千瓦小时内液体的充氧能力称为充氧效率。

147.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均匀地推进流动,废水从池首端进入,从池尾端流出,前段液流与后段液流不发生混合。

148.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

149.镜检:显微镜检查的简称。就是将待检标本取样、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判断。

150.原生生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151.后生生物:除原生动物外所有其他动物的总称(后生动物亚界)。

152.非丝状菌膨胀:由于菌胶团细菌体内大量累积高粘性物质(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脱氧核糖等形成的多类糖)而引起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153.丝状菌膨胀:由于活性污泥中大量丝状菌的繁殖而引起的污泥丝状菌膨胀。

154.过氧化:微生物在氧气充足而营养不足也就是污水中碳源等不足时自身继续氧化反应。

155.外源呼吸: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利用外界供给的能源进行呼吸代谢叫外源性呼吸。

156.内源呼吸:如果外界没有供给能源,而是利用自身内部储存的能源物质进行呼吸代谢叫做内源呼吸。

157.老化:因为,泥龄过长、长时间低负荷或者过氧化导致的污泥解体现象。

158.剩余污泥:是指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

159.氨化:是指含氮有机物如蛋白质、尿素等微生物分解而转变为氨的过程。

160.硝化: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161.反硝化:指细菌将硝酸盐(NO3−)中的氮(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氮气(N2)的生物化学过程。

短程硝化是指NH3生成亚硝酸根,不再生产硝酸根,而由亚硝酸根直接生成N2,称为短程反硝化。

163.同步硝化反硝化: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往往发生在同样的处理条件及同一处理空间内,因此,这些现象被称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164.厌氧氨氧化:即,在缺氧条件下由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为氮气的生物反应过程。

165.折点加氯:废水中的NH3-N可在适当之pH值,利用氯系的氧化剂(如,Cl2、NaOCl)使之氧化成氯胺(NH2Cl、NHCl2、NCl3)之后,再氧化分解成N2气体而达脱除之目的。

166.鸟粪石法:利用水中的镁离子、铵根离子、磷酸盐形成磷酸铵镁沉淀来去除氨氮及总磷的方法。

167.生物除磷:利用聚磷菌的过量吸磷特性来实现磷的去除的过程。

168.化学除磷:利用磷酸根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的原理来去除磷的过程。

169.气化除磷: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化氢的过程。

170.污泥干化: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

171.厌氧反应器:为厌氧处理技术而设置的专门反应器。

172.厌氧颗粒污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及其类似的反应器产生的颗粒状污泥,中空接近圆形,主要由无机沉淀物和胞外聚多糖构成,多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173.好氧颗粒污泥:是通过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下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状活性污泥。

174.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用膜来替代二沉池。

175.高级氧化: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来对污水中不能被普通氧化剂氧化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的过程。

176.羟基自由基: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从分子式上看是由氢氧根(OH-)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也就是氧化能力,氧化电位2.8v。是自然界中仅次于氟的氧化剂。

177.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178.噬盐菌:指具有特定的生理结构的,只在含盐环境中才能存活的一类细菌微生物。

179.中水回用:就是把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深度技术处理,去除各种杂质,去除污染水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某些重金属离子,进而消毒灭菌,其水体无色、无味、水质清澈透明,且达到或好于国家规定的杂用水标准(或相关规定),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或居民生活。

180.零排放:指工业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或者使用压滤机过滤出不溶于水的物质后循环使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

❿ 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什么

水处理工艺流程为:

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2、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3、三级处理—对水的深度处理:

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10)什么是水处理扩展阅读:

水处理工艺流程环境的影响:

1、PH值:

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2、溶解氧

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

3、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处理工艺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