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调试污泥负荷率
① 污泥负荷率和有机负荷是一回事么
是的
前者是从污水处理的角度看
后者是污水的有机污染性质
② 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调试阶段,沉降比100比16最高,污泥浓度达到7000多测定的数值很不稳定,
我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注意观察泥的颜色和气味,看看是否有发黑内、变臭容的迹象,如果有的话注意曝气;第二,测定以下污泥的SV30,如果在30左右的话说明污泥发育良好,低了并且污泥成泥沙状,证明污泥已死适当增加曝气和养料(面粉或者甲醇都行),如果很高说明沉淀性能不好可能是污泥负荷过低了,适当减少进入的原水量或者提高对原水的稀释倍数;第三,适当的加入N、P元素,可用尿素和P肥。按照你说的情况来分析,可能是污泥负荷高了,把原水进入量降低试试。
③ 如何提高污水处理到满负荷
污水的处理负荷一般是指污水处理系统对于进入的污水能够稳定达标的前提下,所处理的回污水量,或污染答物的总量。
譬如某污水厂设计2000m3/d,进水COD1000mg/L,而实际上来水是1000m3,来水COD2000多,如果处理出水稳定达标,也可以说该系统已达到了满负荷。
当然这个满负荷是相对的,设计人员设计说明上会提一下污水处理单元中微生物的有机负荷是多少,池内微生物的浓度是多少,如果你在运行中,通过管理,提高了池内的生物量,提高了它的处理能力,也完全可以超负荷运转。
一般的设计指标都是运行比较稳定的参数,再高或者低一些,也未尝不可。
————————————————————————————
在负荷的提高过程中,逐渐提高生物量,以及单元去除能力,逐渐增加处理污水量,这个过程就是调试的过程。这个调试的指标是出水水质合格,出水稳定,就可以慢慢增加污水负荷,直到满负荷运转。
④ 污水处理曝气池计算中bod污泥负荷率ns怎么取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里有各种工艺活性污泥法的BOD污泥负荷的取值参考值。
⑤ 怎么调试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
网上很多的, 方法有同步与异步培养与接种,同步是培奍与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异步是先培后驯化,接种是利用类似污水的剩余污泥接种 活性污泥可用粪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因为粪便污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含有的营养丰富,细菌易于繁殖。通常为了缩短培菌周期,我们会选择接种培养。 先说粪便水培菌 具体步骤: 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再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至BOD约为300-400,进行连续曝气。这样过二,三天后,为补充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排除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应进行换水,换水根据操作情况分为间断和连续操作 1.间断操作: 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绒絮后,就可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经1-1.5小时后排放上清液,把排放的上清液约占总体积的60-70%。 然后再加生活污水和粪便水,这时的粪便水可视曝气池内的污泥量来调整,这样一直下去,直至SV达到30%。一般需2周,水温低时时间要延长。 在每次换水时,从停止曝气,沉淀到重新曝气的总时间要控制在2小时之内为宜 成熟的污泥应具有良好的混凝,沉降性能,污泥内有大量的菌胶菌和终生 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可使污水的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90%左右 2.连续操作: 在第一次加料出现绒絮后,就不断地往曝气池投加生活污水或河水,添加粪便水的控制原则与间断投配相同。往曝气池的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一次,随着培奍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达到每天更换二次。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后不久(0.5-1)就开始回流污泥,污泥的回流量为曝气池进水量的50% 驯化的方法:可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以增加设计负荷的10-20%为宜,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 如果被处理工业污水中,缺氮和磷以及其它营养物时,可根据BOD:N:P为100:5:1的比例来调整。 个人认为在此阶段,必要的超赿管路要具备,工艺没设计的可用消防管代替。 而且各种分析要跟上去,和种参数需及时测定,特别是镜检,因为有经验的人可能通过镜检和数据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比较重要,有些现象要果断处理,有些则需等侍再认定 上面是异步法,同步就是在污泥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入工业污水,使污泥在增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工业污水的环境,这样虽可缩短培养和驯化的时间,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又缺实践经验则难以判断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上.若有条件,就是接种培养,这样可缩短时间,若是相似的污水的污泥,更可提高驯化效果。 ( 二.)试运行
当活污泥培驯成熟后,下一步则应进行以确定最佳条件为目的的试行动阶段,首先以设计条件为中心,设定几个阶段的条件以制定试运行计划,一般作为变数考虑因素有混合液内活性污泥浓度,回流率,曝气量,二沉池的混合液和污泥的泥令,污水进水的方式是连续还是间断的.将这些因子组成几种试验条件,观察各个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在这个时候,应当注意的是培育成适应于某些处理条件下的污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可能象物化那样,马上效果就出现了,因此,用条件变更后短时间内的处理结果来判断会产生误差。应当是多观察处理水质和污泥的性质,在这些参数稳定后再进行正式试验。一般需要3-4周比较稳定。 按生化原理:要求在曝气池内保持适宜的微生物与营养物的比例,供给的氧,适应的搅拌强度,一般用污泥负荷加以控制, 污泥浓度应天天测,根据浓度或SV,便可控制污泥回流率和剩余污泥量,并可获得这方面 的运行规律。另外剩余污泥量也可通过相应的泥龄来控制。 关于供氧量,要满足两方面 的需要,一是混合,一是生物生长需要。
在最高负荷时,溶氧也应该在1以上,空气量过大也不行,会导致污泥解絮,当污泥负荷超过0.35时,所需的空气量差不多是一定的,在0.25以下时,所需空气是急剧增加的,其原因是在污泥负荷为0.35-0.5时,氧化和吸附是均衡的,生物的耗氧量降解量与需氧有一定的关系。但在低负荷时,相当部分 污泥为氧化所破坏,此外,因易于产生硝化作用,因此所需的空气量大增。减量曝气法,氧化慢于吸附,且曝气时间短,所需空气量更少 污泥回流根据浓度而定,回流少是经济的,尽量使用高浓度污泥,为此在二沉池内积存大量污泥是合适的,但应避免污泥停留过长,腐败上浮 关于进水的方式无太大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较。 如果曝气池的容积不够大或污泥回流有限制的话,应采用阶段进水,这样会减少冲击的影响
⑥ 我在做8万吨/日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在校核BOD污泥负荷率时偏高了,怎么办
污泥负荷率已经高了,那可以通过适当增大氧化沟容积,里面可以借鉴奥贝尔技术中的旋转流水,可以实现污水在氧化沟中的停留时间。
⑦ 污泥负荷越低,污水处理效果就越好吗,为什么
污泥负荷大小实质就是供给单位质量活性污泥营养的多少。污泥负荷大,活性污泥增长速率,有机物去除速率和氧的利用速率均高,但污泥负荷大,处理系统出水不易合格,同时由于微生物活力强,污泥不易凝聚沉降,与水分离不好。污泥负荷小,则反之。因此,欲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就应根据具体的处理工艺控制适宣的污泥负荷。
(7)污水调试污泥负荷率扩展阅读:
污泥处理技术:
1、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2、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3、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
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⑧ 污水中表面负荷还有污泥负荷怎么计算
1.表面负荷
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常专用属q表示,q=Q/A(即流量与表面积的比值)
2.污泥负荷
曝气池内每公斤活性污泥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数。其计量单位通常以kg/(kg·d)表示。
污泥负荷(Ns)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负荷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含义就是F/M比值,单位kgCOD(BOD)/(kg污泥.d) 在污泥增长的不同阶段,污泥负荷各不相同,净化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法设计和运行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来说,污泥负荷在0.3~0.5kg/(kg.d)范围内时,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SVI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淀性能都较好。
污泥负荷的计算方法:
Ns=F/M=QS/(VX)
式中
Ns ——污泥负荷,kgCOD(BOD)/(kg污泥.d);
Q ——每天进水量,m3/d;
S ——COD(BOD)浓度,mg/L;
V ——曝气池有效容积,m3;
X ——污泥浓度,mg/L。
⑨ 污水中表面负荷、污泥负荷怎么计算
1.表面负荷
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专流率,常用q表示属,q=Q/A(即流量与表面积的比值)
2.污泥负荷
曝气池内每公斤活性污泥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数。其计量单位通常以kg/(kg·d)表示。
污泥负荷(Ns)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负荷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含义就是F/M比值,单位kgCOD(BOD)/(kg污泥.d) 在污泥增长的不同阶段,污泥负荷各不相同,净化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法设计和运行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来说,污泥负荷在0.3~0.5kg/(kg.d)范围内时,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SVI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淀性能都较好。
污泥负荷的计算方法:
Ns=F/M=QS/(VX)
式中
Ns ——污泥负荷,kgCOD(BOD)/(kg污泥.d);
Q ——每天进水量,m3/d;
S ——COD(BOD)浓度,mg/L;
V ——曝气池有效容积,m3;
X ——污泥浓度,mg/L。
⑩ 请问污水处理中SBR工艺污泥负荷多少比较合适
① 溶解氧浓度≥3.0 mg/L;
② 反应器进水中的N、P含量通过投加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来调回节,根据水中有机物浓度答控制在BOD 5 ∶N∶P=100∶5∶1;
③ pH值控制在6.5~8.5;
④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控制在2 000 mg/L左右。
污泥负荷(Ns)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负荷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含义就是F/M比值,单位kgCOD(BOD)/(kg污泥.d)
在污泥增长的不同阶段,污泥负荷各不相同,净化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法设计和运行的主要参数之一。一般来说,污泥负荷在0.3~0.5kg/(kg.d)范围内时,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SVI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淀性能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