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废水 » 株洲颜料污水直排湘江

株洲颜料污水直排湘江

发布时间: 2021-02-11 11:58:54

① 湖南株洲县如何问责“药企偷排湘江”

6月4日,媒体报道了“湖南省株洲县的一家药企将超标废水偷排湘江,当地群众多次举报无果”的新闻,引起社会较大关注。报道播出后,株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令株洲松本药业立即停产,对超标偷排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企业涉嫌违法的相关责任人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目前,松本药业已经停产。此外,株洲县环保局局长被免职,株洲县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环保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湖南省环保厅也对此事件高度重视,要求严肃问责,举一反三。

② 株洲如何从转型升级中获新生

春日暖阳,湘江岸边,城乡电子阅报屏里“复兴号”飞驰而来。对岸,曾经林立的烟囱不见踪影,放眼皆是绿意。湖南株洲,这个承载新中国工业荣光的老工业城市,正从转型升级的强烈阵痛中渐获“新生”。

为践行新发展理念,过去5年株洲关停了1300多家污染落后企业,又培育出“中国动力谷”,实现了新旧动能有效转换和接续。澄练如碧的湘江、惊艳世界的磁浮列车、“一个章子算数”改革……一个个元素昭示株洲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巨变。

株洲汽车产业起步晚,但发展快,已聚集了180多家汽车整车、零部件及机械加工企业。其中,北汽株洲分公司仅5年时间整车生产就突破50万辆。

瞄准未来,株洲还布局与动力产业高度关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形成互为支撑的全新产业空间和支撑动力,2017年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提高到30.1%。其中,去年电子信息产值增长40.8%。

尽管株洲遭遇“史上最大力度”去产能的阵痛,但新动能有效补位,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成为全国稳增长先进城市。2017年株洲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4%,较上年提升4.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增速没有大的波动,而产业已悄悄转型。”毛腾飞说。

变服务,“断财路”改革激发营商活力

走进株洲市荷塘区政务服务中心,只见柜台上坐着一排身着粉色开衫的工作人员。作为“全能选手”的她们,一个人可以办277项事务,群众办事不用来回跑。这种“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开创了湖南省先河。

高质量发展,需要匹配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否则就是无源之水。

近年来,株洲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改善营商服务,每年为企业“减负”20亿元以上。“一个章子算数”审批改革,将建设领域审批时间从1年多减至70天。持续开展企业帮扶,过去两年收集交办涉及资金、市场、人才等各类问题6061个,办结率93%以上。在商事制度改革领域,涉企证照事项实现“四十二证合一”。

为优化涉企检查的法治环境,株洲在湖南省率先出台规定,除国家、省统一部署和实名举报投诉外,涉企执法部门未经备案,一律不得擅自进入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活动。

这些“得罪人”、断部门“财路”的改革举措,给经济新常态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下的株洲注入了活水,激发了市场和营商活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来自新华网,网络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③ 国务院督查组核查污水直排查到什么内幕

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抵达湖南后,接到当地群众和环保志愿者反映,在株洲有一条70年代修建的灌溉水渠,由于沿途生活污水恣-意排放,成了污浊不堪的臭水沟。在督查组到株洲核查的过程中,另一小分队又发现,当地还有一处水质自动监测站,把本来应该放在活水中的监测探头居然插在了盛有死水的几个矿泉水瓶内。

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的另一支小分队来到了位于长江流域的渌江王坊水质自动监测站,发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这个站内,总磷总氮在线水质分析仪的监测探头居然插在了几个矿泉水瓶内,而且监测数据还在变化,实时上传到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成员 周长海:矿泉水瓶子里的水是死水,它的数据不应该发生变化。但是从数据平台上看到的数据来看,它的数据还在不断变化,并且在实时上传系统之中。从现场情况看,我们有理由怀疑监测站有数据造假的嫌疑。

此外,督查组还发现这个站的水质自动监测仪,在水质发现异常的情况下,没有按规定留样,也没有处理措施。

下一步,督查组将把现场督查发现的证据材料移送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督促立行立改,并视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员展开约谈。

必须严厉惩罚。

消息来自凤凰网。

④ 湘江镉污染影响到当地百姓的健康了吗

环保部门验收合格 企业却在偷排废水
本报讯 10月14日晚,正在参加回湖南环保世纪行的本答报记者在接到湖南省湘潭市著名的竹埠港化工区的群众举报,反映当地一家金环颜料化工公司夜间偷排废水排入湘江,并长期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废气的情况后,迅速来到竹埠港化工区,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夜间采访。
竹埠港是湖南重点的化工生产区,排放物包括能导致痛痛病的重金属镉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而且此处离下游长沙市水程距离不足20公里,历来是湖南省环境监管的重点区域,2004年湘潭市已经在此关停各类小化工企业9家。
晚上10点多钟,记者摸黑前往化工厂。一进厂区附近,就有一股浓浓的“鸡蛋臭

⑤ 3000 科学论文 题目 摘要 关键字 谢谢了!

BOT模式在湘江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分析了湘江水体污染存在的问题;讨论了BOT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优点;认为该模式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投资模式,论证了湘江流域采用该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应完善的配套政策;最后得出采用BOT模式来在湘江沿岸城市修建污水处理厂是解决湘江水体污染问题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水体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BOT模式湘江
1湘江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存在的问题
1.1湘江水体污染现状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衡阳、株洲、湘潭、长
沙、岳阳等湘江沿岸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直接
来自湘江。但湘江水体污染极为严重,据《关于治理
湘江流域的通知》所载,长沙市湘江饮用水源超标
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大肠菌群;株洲市为氨氮和挥
发性酚;湘潭市为氨氮、总大肠菌群和总汞。近年
来,郴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城市
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成倍增加,沿江城市有近7亿
t/a生活污水直排湘江;此外,一些高浓度工业废水
也排放到湘江。长沙水利枢纽建成以后,湘江水域
株洲至长沙段的水位将有较大的提高,蓄水防洪能
力会有很大的改善,而湘江该段的水流流速却明显的
不如建成前,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将会有很大的降
低,进一步加重湘江水体污染,以至湘江某些江段的
饮用水水源不能完全满足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1]。
湘江的水体污染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湘江流域沿岸人
们的生活及工农业发展。
1.2治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湘江水体污染现状和目前治理情况的分
析,湘江水体污染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湘江沿岸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
不断地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因此城市生
活污水排放量明显增加。而湘江流域内污水处理设
施很少,8个城市中仅有6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实
际处理量约30.5万t/d,处理量约占生活污水排放总
量的15%,远达不到要求的50%,未来几年内直接
排放的生活污水对湘江的影响将超过工业废水的影
响,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势在必行。
2)湘江沿岸城市污水处理厂对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不全面,风险管理与评价不合理。有些污水处
理厂项目立项多年,却迟迟的不能施工;有些项目
完成后却不能投入运行,如株洲有1座污水处理厂
投资上亿元,建成几年后都没有运行,出现这种现
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上没有考虑管
理运行费用及建设污水处理厂的风险性,政府部门
只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而忽视了污水处理厂的
管理和运行。造成了城市污水处理资金使用效率低
下,因而一方面需要大规模投资兴建新的污水处理
厂,而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运行普遍不足,两者都是
缺少资金。
3)湘江沿岸城市污水处理以政府行政事业化
管理为主,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投
入产出和成本效益核算机制,从而造成污水处理成
本高,投资浪费大,并没有体现谁投资谁收益的原
则,污水处理厂只是相当于政府部门的附属企业,根
本不能适应污水处理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4)湘江沿岸城市对待污水处理厂的问题依然
停留在老观念上,也就是说重技术(工程)方法而忽
视非技术(管理)方法,导致一些污水处理项目的投
资效益差与不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厂普
遍不能按设计负荷运行。
5)湘江沿岸城市污水处理缺乏必要的价格调
控,价格偏离价值太大,导致了污水处理企业发展后
劲不足。现在的收费偏低,据有关人士预测污水处理
收费要达到0.6~0.65元/t,污水处理才能真正得到
资金保证。因而,非政府资本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市场
的投资利润不能得到保证。
2 BOT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的优点
2.1 BOT模式的简介
BOT模式是一种建设权与运营权相结合的方
式,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发展报告》的定义,所谓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兴建-经营-移交,
或者是BOOT模式即建设-拥有-运营-转让[2],
它是一种私营机构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的方
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民营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
项目融资方式[3]。具体做法是经营公司对项目的设
计、咨询、信贷和施工实行一揽子总承包,且在项目
竣工后,在特许权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经营,向用户收
取费用,以回收投资、偿还债务。赚取利润,达到特许
权限期后,经营公司将项目无偿交给政府部门。近年
来,以BOT模式进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融
资,正逐步为我国政府国内外投资者所关注[2]。
2.2 BOT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的优点
2.2.1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新型的融资手段
1)BOT项目融资是指通过项目的资产、收益作
低押来融资。其项目导向、有限追索、风险分担、信用
结构多元化的特征,使项目融资的信用结构灵活多
样,债务承受能力高,风险分担合理且较低,也使项
目融资易获得较高的融资比例和较长的贷款周期。
由于这些特点,BOT模式非常适用于一次性投资
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稳定风险小的城市污水处
理工程项目。
2)BOT项目融资是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
融资方式之一。治理湘江水体污染,保护湘江水质,
必须提高湘江沿岸城市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
理水平。但首先要解决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来源问
题。BOT融资模式可以利用资本的杠杆效应,充分
发挥政府有限资本的导向性作用。我们以政府资本
在项目融资中占总资本20%为例(原来是100%),
这样,20元的政府资本就直接拉动80元的社会资
本为城市污水处理服务,对社会资本拉动作用是十
分明显的。
3)BOT模式是推动城市污水处理产业融资体
制改革的有效形式。BOT项目融资使得大量中小社
会资金进入技术密集型和资金相对密集型的城市污
水处理领域成为可能,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产
业资本或国外资本向城市污水处理市场转移的重要
方式。从而推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投、融资体制改
革,培育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投资主体,增强投资城
市污水处理领域的资本实力,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产
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2.2.2 BOT模式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市场
化、专业化的有效方式
1)BOT模式改善并明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
产权结构,明确了政府(特许经营权授予方)、项目发
起人、项目公司和运营公司之间的职责,形成城市污
水处理产业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经营管理机制。
2)BOT模式促进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
能转变,有利于改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加强污水处理企业的自律行为。
3)BOT模式促使了城市污水处理企业进行技
术革新和采用科学管理,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实现城
市污水处理产业良性发展。由于项目公司要以运营
收入来偿还借款,实现盈利,因此,作为项目运作主
体的项目公司有追求以最低成本来运营城市污水处
理设施的动力。项目公司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利
用高新技术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科学管理等手
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政府、企
业双赢的局面。
3 BOT模式在湘江水体污染治理的可行性
分析
3.1湘江水体治理必然的要求
湘江水体污染的主要是由湘江沿岸城市的生活
污水直接排放到湘江引起的。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
到2010年湘江流域沿岸城市将要建成近20座污水
处理厂,如每座污水处理厂按上亿元的建设费计,需
近20多亿元,这还不包括与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
市污水管网建设费和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费。修建这些污水处理厂资金问题是首要问题,当这
些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还存在相互竞争、管理运营等问题。采用BOT模式,政府不仅可以用将来的按政
策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来发挥现实的环境效益,变以
前的一次集中支付为分期支付,可以进一步减轻财
政压力,可以使因财政原因而搁置的污水处理项目
迅速的得到建设和运营,有效地加快了基础设施建
设步伐,满足全社会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的需求,
可以从国际、国内乃至民间多渠道融资,投资基础设
施建设的资本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放大;而且通过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项目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会有
较明显的提高。BOT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成为湘江流域城市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湘江水体
治理的必然要求。
3.2经验上的可行性
BOT方式在我国有些地区已有所尝试,大连傅
家庄污水处理厂由大连东达环境工程公司投资并运
营,目前运营状况良好;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已用
BOT方式启动了北京肖家河、通州区2个大型市政
污水处理项目[2];BOT模式在湖南水处理也有先例:
如湖南省长大集团投资建设长沙市第八自来水厂。
因此,采用BOT模式在湘江流域修建城市污水处理
厂在经验上是可行的。
3.3政策上的可行性
根据湖南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对湘江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治理湘江水体污
染问题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在湘江沿岸城市增修
适量的污水处理厂,同时保证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按
满负荷运行。为达到这一目标,湖南省政府对以
BOT模式投资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给予一定
的政策扶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文件,城市供水价
格将包括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将优
先调整到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需要
上,在长沙市2004年5月将排污费增收到0.4元/t,
而且还要继续上涨。现阶段湖南经济持续发展,政策
也十分的稳健,这些保证了BOT模式在湘江污水处
理行业是可行的。
4湘江水体污染治理应完善的相关配套政策
1)尽快转化城市污水处理的性质,加快从“公
共福利业”向“公共服务业”转变的速度。在过去,湘
江沿岸城市污水处理一直被当作是半城市公共福利
业,虽然有收费,但相当的低,不足以保证污水处理
的成本,更不用说初期的投资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
断深化,污水处理行业要尽快实现向“公共服务业”
的转变。只有形成公共服务的合理价格机制,才能推
动本行业的不断发展。
2)加快相关行政部门的思想观念转变。在湘江
沿岸的城市中,污水处理厂项目都是看成该城市的
形象工程或者是由上级环保部门压力下而立项的,
而不是本着为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立项的。在这种思
想作用下,行政部门只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负责,对
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运行及管理很少关心。只有相
关的行政部门牢固地树立污水处理为社会化服务的
原则,才能使BOT模式在湘江流域污水处理行业较
为顺利地推行。
3)加强湘江城市污水处理的某些薄弱环节领
域的建设,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协调发展。
BOT方式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湘江水体污染
治理解决方案之一,政府部门应该完善一些配套设
施。如: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和建设、建设好污
水处理厂与周边路网的连通;由于湘江流域是个严
重缺电的区域,政府部门必须保证污水处理厂建设
时及管理运行时的用电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污水处
理厂正常的建设和运营。
4)加强有关BOT模式的法律法规制定。我国
目前关于BOT模式的法律文件仅有2个[4]。只有在
法律的保证下,才能更好地明确政府、投资者等各方
面的责任。BOT模式在环境治理中还是新生事物,
其与我国现行环境法制的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只
有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才能使它们相互协调。
5)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后,政府部门应该监督
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行。由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后,在
一定的经营年限后无偿的转让给政府,同时污水处
理设备会存在一定的老化。如果政府部门不参与监
督管理,投资者对污水处理设备不加以保护和维修,
到了转让时,留给政府的只是一个“烂摊子”。
6)环保部门应该对BOT模式污水处理厂进行
监督,做到公正执法。政府部门给BOT融资模式建
设的污水处理厂很大的优惠,但往往缺少对它们有
效的监督,如:污水处理费用每年照收,但处理后的
污水可能不达标,会使湘江水环境继续恶化。环境保
护部门只有对它们进行监督,做到公正执法,这样湘
江水污染治理才有保证。
5结论
由上述可知,资金短缺、管理经验落后和科技含
量低是阻碍湘江流域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也是解决湘江水体污染问题的瓶颈。BOT融资模式
能够使国外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
及科学技术进入城市污水处理产业。若BOT模式在
湘江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中很好应用,上述问题
便可得到有效的解决,湘江水体污染就可以得到较
快解决,这样湘江生态带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
观,湘江沿岸城市中的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用水可
以得到有效保证,从而有利于促进该流域的经济稳
定持续发展。既然资金等问题是政府部门不能完全解决的,而湘江的治理是刻不容缓,因此,在湘江沿
岸城市采用BOT模式来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解
决湘江水体污染治理问题理想可行的方法之一。

⑥ 截至2012年近十年来BOT模式在哪个领域应用比较薄弱呢

BOT模式在湘江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分析了湘江水体污染存在的问题;讨论了BOT模式在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优点;认为该模式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投资模式,论证了湘江流域采用该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应完善的配套政策;最后得出采用BOT模式来在湘江沿岸城市修建污水处理厂是解决湘江水体污染问题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水体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BOT模式湘江
1湘江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存在的问题
1.1湘江水体污染现状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衡阳、株洲、湘潭、长
沙、岳阳等湘江沿岸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直接
来自湘江。但湘江水体污染极为严重,据《关于治理
湘江流域的通知》所载,长沙市湘江饮用水源超标
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大肠菌群;株洲市为氨氮和挥
发性酚;湘潭市为氨氮、总大肠菌群和总汞。近年
来,郴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城市
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成倍增加,沿江城市有近7亿
t/a生活污水直排湘江;此外,一些高浓度工业废水
也排放到湘江。长沙水利枢纽建成以后,湘江水域
株洲至长沙段的水位将有较大的提高,蓄水防洪能
力会有很大的改善,而湘江该段的水流流速却明显的
不如建成前,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将会有很大的降
低,进一步加重湘江水体污染,以至湘江某些江段的
饮用水水源不能完全满足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1]。
湘江的水体污染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湘江流域沿岸人
们的生活及工农业发展。
1.2治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湘江水体污染现状和目前治理情况的分
析,湘江水体污染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湘江沿岸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
不断地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因此城市生
活污水排放量明显增加。而湘江流域内污水处理设
施很少,8个城市中仅有6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实
际处理量约30.5万t/d,处理量约占生活污水排放总
量的15%,远达不到要求的50%,未来几年内直接
排放的生活污水对湘江的影响将超过工业废水的影
响,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势在必行。
2)湘江沿岸城市污水处理厂对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不全面,风险管理与评价不合理。有些污水处
理厂项目立项多年,却迟迟的不能施工;有些项目
完成后却不能投入运行,如株洲有1座污水处理厂
投资上亿元,建成几年后都没有运行,出现这种现
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上没有考虑管
理运行费用及建设污水处理厂的风险性,政府部门
只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而忽视了污水处理厂的
管理和运行。造成了城市污水处理资金使用效率低
下,因而一方面需要大规模投资兴建新的污水处理
厂,而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运行普遍不足,两者都是
缺少资金。
3)湘江沿岸城市污水处理以政府行政事业化
管理为主,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投
入产出和成本效益核算机制,从而造成污水处理成
本高,投资浪费大,并没有体现谁投资谁收益的原
则,污水处理厂只是相当于政府部门的附属企业,根
本不能适应污水处理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4)湘江沿岸城市对待污水处理厂的问题依然
停留在老观念上,也就是说重技术(工程)方法而忽
视非技术(管理)方法,导致一些污水处理项目的投
资效益差与不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厂普
遍不能按设计负荷运行。
5)湘江沿岸城市污水处理缺乏必要的价格调
控,价格偏离价值太大,导致了污水处理企业发展后
劲不足。现在的收费偏低,据有关人士预测污水处理
收费要达到0.6~0.65元/t,污水处理才能真正得到
资金保证。因而,非政府资本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市场
的投资利润不能得到保证。
2 BOT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的优点
2.1 BOT模式的简介
BOT模式是一种建设权与运营权相结合的方
式,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发展报告》的定义,所谓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兴建-经营-移交,
或者是BOOT模式即建设-拥有-运营-转让[2],
它是一种私营机构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的方
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民营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
项目融资方式[3]。具体做法是经营公司对项目的设
计、咨询、信贷和施工实行一揽子总承包,且在项目
竣工后,在特许权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经营,向用户收
取费用,以回收投资、偿还债务。赚取利润,达到特许
权限期后,经营公司将项目无偿交给政府部门。近年
来,以BOT模式进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融
资,正逐步为我国政府国内外投资者所关注[2]。
2.2 BOT模式在污水处理行业的优点
2.2.1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新型的融资手段
1)BOT项目融资是指通过项目的资产、收益作
低押来融资。其项目导向、有限追索、风险分担、信用
结构多元化的特征,使项目融资的信用结构灵活多
样,债务承受能力高,风险分担合理且较低,也使项
目融资易获得较高的融资比例和较长的贷款周期。
由于这些特点,BOT模式非常适用于一次性投资
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稳定风险小的城市污水处
理工程项目。
2)BOT项目融资是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
融资方式之一。治理湘江水体污染,保护湘江水质,
必须提高湘江沿岸城市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
理水平。但首先要解决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来源问
题。BOT融资模式可以利用资本的杠杆效应,充分
发挥政府有限资本的导向性作用。我们以政府资本
在项目融资中占总资本20%为例(原来是100%),
这样,20元的政府资本就直接拉动80元的社会资
本为城市污水处理服务,对社会资本拉动作用是十
分明显的。
3)BOT模式是推动城市污水处理产业融资体
制改革的有效形式。BOT项目融资使得大量中小社
会资金进入技术密集型和资金相对密集型的城市污
水处理领域成为可能,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产
业资本或国外资本向城市污水处理市场转移的重要
方式。从而推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投、融资体制改
革,培育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投资主体,增强投资城
市污水处理领域的资本实力,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产
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2.2.2 BOT模式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市场
化、专业化的有效方式
1)BOT模式改善并明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
产权结构,明确了政府(特许经营权授予方)、项目发
起人、项目公司和运营公司之间的职责,形成城市污
水处理产业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经营管理机制。
2)BOT模式促进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
能转变,有利于改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加强污水处理企业的自律行为。
3)BOT模式促使了城市污水处理企业进行技
术革新和采用科学管理,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实现城
市污水处理产业良性发展。由于项目公司要以运营
收入来偿还借款,实现盈利,因此,作为项目运作主
体的项目公司有追求以最低成本来运营城市污水处
理设施的动力。项目公司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利
用高新技术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科学管理等手
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政府、企
业双赢的局面。
3 BOT模式在湘江水体污染治理的可行性
分析
3.1湘江水体治理必然的要求
湘江水体污染的主要是由湘江沿岸城市的生活
污水直接排放到湘江引起的。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
到2010年湘江流域沿岸城市将要建成近20座污水
处理厂,如每座污水处理厂按上亿元的建设费计,需
近20多亿元,这还不包括与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
市污水管网建设费和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费。修建这些污水处理厂资金问题是首要问题,当这
些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还存在相互竞争、管理运营等问题。采用BOT模式,政府不仅可以用将来的按政
策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来发挥现实的环境效益,变以
前的一次集中支付为分期支付,可以进一步减轻财
政压力,可以使因财政原因而搁置的污水处理项目
迅速的得到建设和运营,有效地加快了基础设施建
设步伐,满足全社会对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的需求,
可以从国际、国内乃至民间多渠道融资,投资基础设
施建设的资本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放大;而且通过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项目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都会有
较明显的提高。BOT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成为湘江流域城市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湘江水体
治理的必然要求。
3.2经验上的可行性
BOT方式在我国有些地区已有所尝试,大连傅
家庄污水处理厂由大连东达环境工程公司投资并运
营,目前运营状况良好;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已用
BOT方式启动了北京肖家河、通州区2个大型市政
污水处理项目[2];BOT模式在湖南水处理也有先例:
如湖南省长大集团投资建设长沙市第八自来水厂。
因此,采用BOT模式在湘江流域修建城市污水处理
厂在经验上是可行的。
3.3政策上的可行性
根据湖南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对湘江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治理湘江水体污
染问题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在湘江沿岸城市增修
适量的污水处理厂,同时保证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按
满负荷运行。为达到这一目标,湖南省政府对以
BOT模式投资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给予一定
的政策扶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文件,城市供水价
格将包括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将优
先调整到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需要
上,在长沙市2004年5月将排污费增收到0.4元/t,
而且还要继续上涨。现阶段湖南经济持续发展,政策
也十分的稳健,这些保证了BOT模式在湘江污水处
理行业是可行的。
4湘江水体污染治理应完善的相关配套政策
1)尽快转化城市污水处理的性质,加快从“公
共福利业”向“公共服务业”转变的速度。在过去,湘
江沿岸城市污水处理一直被当作是半城市公共福利
业,虽然有收费,但相当的低,不足以保证污水处理
的成本,更不用说初期的投资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
断深化,污水处理行业要尽快实现向“公共服务业”
的转变。只有形成公共服务的合理价格机制,才能推
动本行业的不断发展。
2)加快相关行政部门的思想观念转变。在湘江
沿岸的城市中,污水处理厂项目都是看成该城市的
形象工程或者是由上级环保部门压力下而立项的,
而不是本着为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立项的。在这种思
想作用下,行政部门只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负责,对
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运行及管理很少关心。只有相
关的行政部门牢固地树立污水处理为社会化服务的
原则,才能使BOT模式在湘江流域污水处理行业较
为顺利地推行。
3)加强湘江城市污水处理的某些薄弱环节领
域的建设,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协调发展。
BOT方式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湘江水体污染
治理解决方案之一,政府部门应该完善一些配套设
施。如: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和建设、建设好污
水处理厂与周边路网的连通;由于湘江流域是个严
重缺电的区域,政府部门必须保证污水处理厂建设
时及管理运行时的用电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污水处
理厂正常的建设和运营。
4)加强有关BOT模式的法律法规制定。我国
目前关于BOT模式的法律文件仅有2个[4]。只有在
法律的保证下,才能更好地明确政府、投资者等各方
面的责任。BOT模式在环境治理中还是新生事物,
其与我国现行环境法制的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只
有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才能使它们相互协调。
5)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后,政府部门应该监督
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行。由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后,在
一定的经营年限后无偿的转让给政府,同时污水处
理设备会存在一定的老化。如果政府部门不参与监
督管理,投资者对污水处理设备不加以保护和维修,
到了转让时,留给政府的只是一个“烂摊子”。
6)环保部门应该对BOT模式污水处理厂进行
监督,做到公正执法。政府部门给BOT融资模式建
设的污水处理厂很大的优惠,但往往缺少对它们有
效的监督,如:污水处理费用每年照收,但处理后的
污水可能不达标,会使湘江水环境继续恶化。环境保
护部门只有对它们进行监督,做到公正执法,这样湘
江水污染治理才有保证。
5结论
由上述可知,资金短缺、管理经验落后和科技含
量低是阻碍湘江流域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也是解决湘江水体污染问题的瓶颈。BOT融资模式
能够使国外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
及科学技术进入城市污水处理产业。若BOT模式在
湘江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中很好应用,上述问题
便可得到有效的解决,湘江水体污染就可以得到较
快解决,这样湘江生态带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
观,湘江沿岸城市中的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用水可
以得到有效保证,从而有利于促进该流域的经济稳
定持续发展。既然资金等问题是政府部门不能完全解决的,而湘江的治理是刻不容缓,因此,在湘江沿
岸城市采用BOT模式来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解
决湘江水体污染治理问题理想可行的方法之一。

⑦ 湘江水污染严重,请问大家真的不在乎自己的饮水健康吗

如今谁还喝自来水啊,都是喝纯净水了。

⑧ 现在的黄河与过去黄河的区别

现在的黄河与过去黄河的区别

1、过去:黄河自古以来含泥沙量大。

2、现在:最近几年污染严重、缺水。

3、最明显的体现在含沙量上面, 过去由于开垦少,植被要保护得比较好,含沙量低,而现在含沙量很高,随之而来的是河道的深浅也发生变化, 然后径流量变化也很明显的下降了

变化原因是:①大量污水排入黄河 ②缺水,来水量严重减少 ③相关部门也对污染管理不善。

(8)株洲颜料污水直排湘江扩展阅读:

黄河是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泥沙在下游淤积是洪水泛滥根源,历史上是一条灾难深重的河流。过去黄河与灾难紧密相连,提起黄河即联想起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目前的黄河不是50年前的黄河,对黄河认识也不是50年前的认识,其治理方法也不应是50年前老办法!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曾以“节节蓄水、分段拦泥”的规划原则,对黄河做了全面规划,企图使黄河变清,从根本上解决下游的洪水灾害。由于规划不符合国情,三门峡水库被迫进行两次改建,改“蓄水拦沙”为“滞洪排沙”运用。

黄河干支流上修建大量水利工程,洪水和泥沙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已经使黄河来水来沙条件与下游河道情况发生巨大变化,黄河来沙量与洪水流量均大幅度减小,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来下游河床发生强烈冲刷,洪水位大幅度下降,河槽过洪能力迅速增大。

水利部针对21世纪黄河治理,提出“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宏观治理目标已经实现。黄河下游已是世界上最安全大河。

⑨ 请问过去的 黄河古蹬口 现在在那个位置

50多年来,治理和开发黄河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确实大大进步了,不论建坝、筑闸、疏浚、扬水,都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在黄河上完成的许多业绩,都有很高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单独的一件事、一种要求,我们都可以办到,如:以小浪底为代表的控制洪水和泥沙的枢纽,以龙羊峡为代表的大型水电站,以人民胜利渠为开端的下游大规模的灌区,下游河道的整治工程以及水土保持中的许多创举……但是,我们对黄河从整体上的认识,却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以致一些措施互相发生矛盾,在治理开发过程中发生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从整体上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从地质条件说,黄河流域的绝大部分是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质过程是移山填海,冲刷黄土高原,塑造华北平原。黄河的功能,就是把流域内的水资源和泥沙资源,输送到华北平原和大海。因此,黄河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的淤积过程,也决定了它必然是一条地上河。
在人类开发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的过程中,加剧了水土流失,在下游为了开发华北冲积平原,筑堤束水,形成黄河下游在各个时期的流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必然造成这条河道“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人们在下游以“宽河固堤”、上宽下窄的河道和不用堤防束缚的河口,来尽量延缓它的淤积,尽量减少它的决口,尽量延长它的每一条流路的寿命。
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黄河泥沙有所减少,但黄河的水量也显著减少,导致下游河道的萎缩
黄河流域水资源形成的机制是:天然降水首先为天然和人工植被吸收,然后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为社会经济用水消耗,最后剩下的才是进入河流的径流。根据国内外资料,在半湿润区,天然和人工植被(包括农作物)的年蒸腾量大约是300—400毫米,植物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如在400毫米以内,很可能全被植物吸收,而不产生多少地表径流。如遇连续干旱年,多年生植物为维持其生长,往往吸收土壤内储存的水分,形成较深的干土层,使以后年份的径流系数减少。生态环境改善后,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用水增加,这属于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
由于以上各种影响,近年来在进入黄河下游沙量减少的同时,径流量也同时减少,特别在雨季降水量不太大的时候,径流量的减少更为显著,大大降低了发生中小洪水的机遇。
黄河一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近年来黄河水土流失、断流、污染等生态恶化状况令人触目惊心。西部地区是如何一个生态恶化的情形?黄河又是怎样一种生命进入倒计时的窘态危境?人文生态的恶化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可怕的加速度导致了自然生态超常的恶化呢?

青藏高原是中华水塔,草场因为过牧和鼠害如同癞子头一样裸露着比比皆是的癍秃。牧草每每还来不及长大,便被饥不择食的牛羊匆匆地啃噬掉。当地干部却说:这牧场还好得很哩!十数年前玛多一只羊只需30亩草场来养,更早一些玛多的牧草,养一只羊只需5亩草场,可是现在一只羊竟要1000亩草场才养得活。这几个数字多么触目惊心。

玛多没有树,连一丛高大的蒿草也几乎见不到。玛多的草场退化了,牦牛群退化了,羊群也退化了,唯一没有退化的动物竟是老鼠。鼠害猖獗的草场,根本不长草,而是长满狼毒,狼毒不仅是毒草,还是一款警示草场退化的不祥的自然花朵,是造物主派来守护最后一道自然防线同时也监察人类德行的一位妖异的使者。黄河三个源头有两个断流,连正源卡日曲,这些年也因为干旱经常断流,水量减少,已经没有水或很少有水流入扎陵湖和鄂陵湖。

黄河源头正在逐年下移。还有水注入黄河的只有扎陵湖与鄂陵湖。就连鄂陵湖与扎陵湖之间相接的黄河河道,1997年元月至3月黄河在国道214线黄河桥河段断流,1998年10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黄河在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再次出现断流,且断流时间长达半年。
199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现有主要废水排放企业239家,进入黄河的废水年排放总量为36426.11万吨,其中县以上工业25469.35万吨,主要污染行业为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除黄河干流外,境内还有渭河、泾河、洮河、湟河等四个水系,加上黄河干流,共五个水系,这五个水系纵贯甘肃省中部、东部地区。全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在甘肃境内有36条之多,都被不同程度污染。
黄河进入河南已经悬高27米,有10层楼那么高。
长江是一个来自远古的歌者,它头戴着巍峨的银冠,身穿着玄青的长袍,怀抱着造化的五弦琴,弹拨着山川万物,歌唱着日月晨昏,播撒着生命和希望。上海是长江之树梢顶端结出的一枚最多姿多彩的果子,而守着大江大河却没有水喝的情形正在大踏步地向更多的城市和乡村走来。

中上游和下游各区段的长江是带状的,至少在宽度上,是可以望断的,而尾闾上的长江,却呈烟波浩荡的湖泊状。也就是说,它除了长得没遮没拦,还宽得没边没沿。

中国每年有将近20个天然湖泊悄无声息地消失,有多少个湖泊经得起这样迅速的消失呢?由于多年盲目开发,围湖造田,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湖区,江西鄱阳湖的容积已由过去的370亿立方米缩小至现在的298亿立方米。一化纤厂的浆帛分厂,每天有7000吨腐蚀性极强的污水,通过地下管道直接排放到鄱阳湖中。鄱阳湖区的周遭,究竟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在向湖里排污,这还是个谜。白鳍豚和江豚,还有白鹤之类的濒危物种,还能在鄱阳湖存活多久?这也是个谜。连风景名胜之地庐山也会遭遇污染,一片葱茏之中大煞风景地冒出一根根烟囱……

湘江是流贯湖南全省的一条大江,是鱼米之乡。如今湘江遭到工业废水废渣的污染,看不到“碧透”的清流,也尝不到“浅底”的鲜鱼了。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几个主要城市均分布在湘江沿岸,形成上游排、下游喝的局面。群众怨声载道;喝不上一口清洁水,这日子怎么过?全国3000家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湖南省占217家,其中分布在湘江流域的占150多家,大量污水排入湘江。

洞庭湖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云梦泽面积曾达到4万平方公里。抗战时洞庭湖夏秋水涨时面积尚有约5000平方公里;1941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基础教程》中还明确地说我国的湖泊中最大的是洞庭湖。解放后洞庭湖每年缩小约88.6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淤积在洞庭湖里的泥沙已达59亿多吨。“四水”干支流河床普遍淤积,流失特别严重的河流或河段成了地上悬河。江汉平原的湖泊数量由20世纪初的1066个减少至80年代的309个,面积从8330平方公里减少到2980平方公里,基本断绝了荆江平原与长江的水利联系……湖南作家彭见明痛心地说,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后长江平均每两年发一次洪水?有时甚至连续几年不间断地发洪水?1998年那场大洪水有千余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说明我们这些年把长江真的给逼急了,它不得不对我们进行报复啊!社会繁荣昌盛了,可是自然生态环境却贫穷了?

长江1951年—1999年平均年输沙量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湖北的荆江河湾异常弯曲,比降小,水流慢,加上长江上游森林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在荆江段沉积,使河床逐年淤高抬升。通洞庭湖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三口洪道(调弦口已堵塞),分、泄洪能力日趋降低,每秒仅能安全通过流量6万立方米,而汛期来自宜昌以上的洪水,自19世纪以来,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已有25次。1870年洪峰流量达到10.5万立方米每秒。荆江大堤一旦溃决,两湖平原尽成泽国,洪水还将直接危及武汉安全……

长江水土保持局的胡甲均告诉笔者:黄河流失比是1比1,而长江是3比1,侵蚀大于流失。如果说长江流域也像黄河流域那样侵蚀一吨往长江流失一吨,那长江早就比黄河还要黄河了。北方缺水你可以南水北调,南方缺土,你却没有可能北土南调吧?

雪上加霜的是水污染。耗费数年之久的2000年《长江片水资源公报》显示,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河流水质呈下滑趋势,水质不断恶化。长江流域工业、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233.9亿吨,比上年增加27亿吨,劣于Ⅲ类水标准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26%,比1999年增加5%;整个流域的河流水质呈下滑趋势,大量湖泊富营养化,排污量名列前5位的是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上海。长江干流沿岸共有取水口近500个,都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目前长江流域工业、城镇生活用水量约600亿吨,主要取自岸边,由于找不到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地,不少城市被迫采用江心取水办法以改善饮用水质量。若改从江心取水,需比原投资增加数十亿元。北方是功能性缺水,南水北调尚可聊济一时之急,可南方的这种水质性缺水和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功能性缺水更加可怕。

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从上海出发,溯长江而上,中途跨13个省,历时108天,行程两万多公里,实地考察了长江的生态状况,直抵长江源头沱沱河。一路上沿长江喝不到一口可以捧起来直接饮用的清水,源头水总应该可以喝吧?可是沱沱河的当地居民却说,你们还觉得沱沱水少?前些天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雪的,要不然,河里的水比现在还要少,不光少,淌的还是泥水。以前我们喝这个水,近些年不敢喝了!我们平时喝的水,都是开着拖拉机去十几公里以外的“九十道班”矿泉水厂去买,一百公升五元钱。守着沱沱河可大家都是花钱买水吃。沱沱河的水硬得很,人喝了要生病,牲畜喝了都不长膘。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z酯奈┛vιoヵsz酯奈┛giq稹x◢y瑷24681346812011-08-16 下午 03:19:23

⑩ 黄河过去的污染程度

50多年来,治理和开发黄河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确实大大进步了,不论建坝、筑闸、疏浚、扬水,都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在黄河上完成的许多业绩,都有很高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单独的一件事、一种要求,我们都可以办到,如:以小浪底为代表的控制洪水和泥沙的枢纽,以龙羊峡为代表的大型水电站,以人民胜利渠为开端的下游大规模的灌区,下游河道的整治工程以及水土保持中的许多创举……但是,我们对黄河从整体上的认识,却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以致一些措施互相发生矛盾,在治理开发过程中发生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从整体上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从地质条件说,黄河流域的绝大部分是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质过程是移山填海,冲刷黄土高原,塑造华北平原。黄河的功能,就是把流域内的水资源和泥沙资源,输送到华北平原和大海。因此,黄河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的淤积过程,也决定了它必然是一条地上河。 在人类开发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的过程中,加剧了水土流失,在下游为了开发华北冲积平原,筑堤束水,形成黄河下游在各个时期的流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必然造成这条河道“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人们在下游以“宽河固堤”、上宽下窄的河道和不用堤防束缚的河口,来尽量延缓它的淤积,尽量减少它的决口,尽量延长它的每一条流路的寿命。 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黄河泥沙有所减少,但黄河的水量也显著减少,导致下游河道的萎缩 黄河流域水资源形成的机制是:天然降水首先为天然和人工植被吸收,然后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为社会经济用水消耗,最后剩下的才是进入河流的径流。根据国内外资料,在半湿润区,天然和人工植被(包括农作物)的年蒸腾量大约是300—400毫米,植物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如在400毫米以内,很可能全被植物吸收,而不产生多少地表径流。如遇连续干旱年,多年生植物为维持其生长,往往吸收土壤内储存的水分,形成较深的干土层,使以后年份的径流系数减少。生态环境改善后,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用水增加,这属于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 由于以上各种影响,近年来在进入黄河下游沙量减少的同时,径流量也同时减少,特别在雨季降水量不太大的时候,径流量的减少更为显著,大大降低了发生中小洪水的机遇。 黄河一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近年来黄河水土流失、断流、污染等生态恶化状况令人触目惊心。西部地区是如何一个生态恶化的情形?黄河又是怎样一种生命进入倒计时的窘态危境?人文生态的恶化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可怕的加速度导致了自然生态超常的恶化呢? 青藏高原是中华水塔,草场因为过牧和鼠害如同癞子头一样裸露着比比皆是的癍秃。牧草每每还来不及长大,便被饥不择食的牛羊匆匆地啃噬掉。当地干部却说:这牧场还好得很哩!十数年前玛多一只羊只需30亩草场来养,更早一些玛多的牧草,养一只羊只需5亩草场,可是现在一只羊竟要1000亩草场才养得活。这几个数字多么触目惊心。 玛多没有树,连一丛高大的蒿草也几乎见不到。玛多的草场退化了,牦牛群退化了,羊群也退化了,唯一没有退化的动物竟是老鼠。鼠害猖獗的草场,根本不长草,而是长满狼毒,狼毒不仅是毒草,还是一款警示草场退化的不祥的自然花朵,是造物主派来守护最后一道自然防线同时也监察人类德行的一位妖异的使者。黄河三个源头有两个断流,连正源卡日曲,这些年也因为干旱经常断流,水量减少,已经没有水或很少有水流入扎陵湖和鄂陵湖。 黄河源头正在逐年下移。还有水注入黄河的只有扎陵湖与鄂陵湖。就连鄂陵湖与扎陵湖之间相接的黄河河道,1997年元月至3月黄河在国道214线黄河桥河段断流,1998年10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黄河在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再次出现断流,且断流时间长达半年。 1998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现有主要废水排放企业239家,进入黄河的废水年排放总量为36426.11万吨,其中县以上工业25469.35万吨,主要污染行业为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除黄河干流外,境内还有渭河、泾河、洮河、湟河等四个水系,加上黄河干流,共五个水系,这五个水系纵贯甘肃省中部、东部地区。全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在甘肃境内有36条之多,都被不同程度污染。 黄河进入河南已经悬高27米,有10层楼那么高。 长江是一个来自远古的歌者,它头戴着巍峨的银冠,身穿着玄青的长袍,怀抱着造化的五弦琴,弹拨着山川万物,歌唱着日月晨昏,播撒着生命和希望。上海是长江之树梢顶端结出的一枚最多姿多彩的果子,而守着大江大河却没有水喝的情形正在大踏步地向更多的城市和乡村走来。 中上游和下游各区段的长江是带状的,至少在宽度上,是可以望断的,而尾闾上的长江,却呈烟波浩荡的湖泊状。也就是说,它除了长得没遮没拦,还宽得没边没沿。 中国每年有将近20个天然湖泊悄无声息地消失,有多少个湖泊经得起这样迅速的消失呢?由于多年盲目开发,围湖造田,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湖区,江西鄱阳湖的容积已由过去的370亿立方米缩小至现在的298亿立方米。一化纤厂的浆帛分厂,每天有7000吨腐蚀性极强的污水,通过地下管道直接排放到鄱阳湖中。鄱阳湖区的周遭,究竟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在向湖里排污,这还是个谜。白鳍豚和江豚,还有白鹤之类的濒危物种,还能在鄱阳湖存活多久?这也是个谜。连风景名胜之地庐山也会遭遇污染,一片葱茏之中大煞风景地冒出一根根烟囱…… 湘江是流贯湖南全省的一条大江,是鱼米之乡。如今湘江遭到工业废水废渣的污染,看不到“碧透”的清流,也尝不到“浅底”的鲜鱼了。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几个主要城市均分布在湘江沿岸,形成上游排、下游喝的局面。群众怨声载道;喝不上一口清洁水,这日子怎么过?全国3000家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湖南省占217家,其中分布在湘江流域的占150多家,大量污水排入湘江。 洞庭湖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云梦泽面积曾达到4万平方公里。抗战时洞庭湖夏秋水涨时面积尚有约5000平方公里;1941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基础教程》中还明确地说我国的湖泊中最大的是洞庭湖。解放后洞庭湖每年缩小约88.6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淤积在洞庭湖里的泥沙已达59亿多吨。“四水”干支流河床普遍淤积,流失特别严重的河流或河段成了地上悬河。江汉平原的湖泊数量由20世纪初的1066个减少至80年代的309个,面积从8330平方公里减少到2980平方公里,基本断绝了荆江平原与长江的水利联系……湖南作家彭见明痛心地说,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后长江平均每两年发一次洪水?有时甚至连续几年不间断地发洪水?1998年那场大洪水有千余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说明我们这些年把长江真的给逼急了,它不得不对我们进行报复啊!社会繁荣昌盛了,可是自然生态环境却贫穷了? 长江1951年—1999年平均年输沙量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湖北的荆江河湾异常弯曲,比降小,水流慢,加上长江上游森林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在荆江段沉积,使河床逐年淤高抬升。通洞庭湖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三口洪道(调弦口已堵塞),分、泄洪能力日趋降低,每秒仅能安全通过流量6万立方米,而汛期来自宜昌以上的洪水,自19世纪以来,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已有25次。1870年洪峰流量达到10.5万立方米每秒。荆江大堤一旦溃决,两湖平原尽成泽国,洪水还将直接危及武汉安全…… 长江水土保持局的胡甲均告诉笔者:黄河流失比是1比1,而长江是3比1,侵蚀大于流失。如果说长江流域也像黄河流域那样侵蚀一吨往长江流失一吨,那长江早就比黄河还要黄河了。北方缺水你可以南水北调,南方缺土,你却没有可能北土南调吧? 雪上加霜的是水污染。耗费数年之久的2000年《长江片水资源公报》显示,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河流水质呈下滑趋势,水质不断恶化。长江流域工业、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233.9亿吨,比上年增加27亿吨,劣于Ⅲ类水标准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26%,比1999年增加5%;整个流域的河流水质呈下滑趋势,大量湖泊富营养化,排污量名列前5位的是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上海。长江干流沿岸共有取水口近500个,都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目前长江流域工业、城镇生活用水量约600亿吨,主要取自岸边,由于找不到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地,不少城市被迫采用江心取水办法以改善饮用水质量。若改从江心取水,需比原投资增加数十亿元。北方是功能性缺水,南水北调尚可聊济一时之急,可南方的这种水质性缺水和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功能性缺水更加可怕。 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从上海出发,溯长江而上,中途跨13个省,历时108天,行程两万多公里,实地考察了长江的生态状况,直抵长江源头沱沱河。一路上沿长江喝不到一口可以捧起来直接饮用的清水,源头水总应该可以喝吧?可是沱沱河的当地居民却说,你们还觉得沱沱水少?前些天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雪的,要不然,河里的水比现在还要少,不光少,淌的还是泥水。以前我们喝这个水,近些年不敢喝了!我们平时喝的水,都是开着拖拉机去十几公里以外的“九十道班”矿泉水厂去买,一百公升五元钱。守着沱沱河可大家都是花钱买水吃。沱沱河的水硬得很,人喝了要生病,牲畜喝了都不长膘。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