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沟道系统的布置原则
『壹』 污水管网雨水管网的布置遵守怎样的原则或方法。
污水管网雨水管网的布置,遵守的原则或方法如下:
1、雨水管道开始处的埋深为回2.0米,通常布置在道路的答北侧和北侧,在距路缘石1.5-2米的慢车道下方,不应将其布置在快速通道下方,以免在积水时影响交通,如果道路宽度大于40m,请考虑在道路两侧设置雨水管。
2、雨水管的最小管径为400mm。 在计算雨水流量时,整个集水区的雨水被认为是收集在管道的末端,管网布局上显示的管直径是管末端的管直径。
3、雨水管道直径超过2000mm时,应采用沟渠,雨水管与沟渠连接时,应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连接处的良好水利条件。
(1)污水沟道系统的布置原则扩展阅读:
雨水管道是从地面收集天然雨水并输送至天然水体的管道。污水管是收集人们生活污水的污水管。通常在排入水体或回用之前,将其运至污水处理厂达到排放标准。污水管道是污水排放和输送的网络。
为了保证雨水在人行道上的顺利排泄,雨水出口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0至50米。 应适当增加小坡度和低地形道路的密度,以防止雨水及时清除。
对于在山脚附近建造的工厂和居民区,除了工厂和居民区的雨水管外,还应考虑设置排水沟以拦截流域内排放的雨水,并将附近的水体引入,确保工厂和住宅地区的安全。
『贰』 污水处理站输水管(渠)线路的布置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污水管道系统布置的主要内容可参考以下: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专
2.污水属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定
应遵循以下原则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1、出水口应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
2、出水口不应设回水区,以防回水区的污染。
3、污水厂要位于河流的下游,并与出水口尽量靠近,以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
4、污水厂应设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郊区居民点保持300M以上的卫生防护距离。
5、污水厂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不受雨洪水威胁的地方,并有扩建的余地。
『叁』 室外排水系统的布置应遵守哪些原则
来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自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从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
3.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4.协调好与其它地下管线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的衔接;
5.规划时要考虑到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6.规划布置时应远近期相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肆』 污染源污水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有哪些
布设原则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专排放口或专门处属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
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设施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
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元污水的入口和设施单元的排口设置采样点。
『伍』 污水沟道水力学设计需要满足哪四个原则
耐热、不堵、不粘、防腐蚀
『陆』 污水管道系统布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污水管道系统布置的主要内容可参考以下:
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回
2.污水厂和答出水口位置的选定
应遵循以下原则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1、出水口应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
2、出水口不应设回水区,以防回水区的污染。
3、污水厂要位于河流的下游,并与出水口尽量靠近,以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
4、污水厂应设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镇、工矿企业以及郊区居民点保持300M以上的卫生防护距离。
5、污水厂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不受雨洪水威胁的地方,并有扩建的余地。
『柒』 雨污管网如何布设及其相关的布设原则。
计是对户县某镇给排水管网进行设计计算。内容包括给水系统设计计算、污水系统设计计算和雨水
系统设计计算。该镇按生活用水分区划分属一区,10年内达到设计人口。自然人口增长率按2‰考虑,在20年
内随高层建筑发展人口密度按增加1倍考虑。
给水系统
1.给水系统布置为环状管网。管网末端设对置水塔。最高用水时,水塔与二泵联合向管网供水。
2.给水管采用铸铁管。承查连接,接口材料采用膨胀性填料。转弯处设支墩。
3.结合任务书及当地地质条件和管线走向,给水管管中心埋在地面以下2m处。
4.阀门及消火栓的布置以规范为准。
排水系统
1.根据当地排水条件及排水水质,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考虑到地形条件和污水厂位置,排水系统均
布置为截留式。
2.排水管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污水管(不满流 n=0.014)采用管顶平接,不变径时采用水面平接,
接口形式采用混凝土内套环石棉水泥接口。雨水管(满度 n=0.013)采用管顶平接。,接口形式采用石棉水泥
接口。
3.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及管线走向,排水干管埋深取为3米。
4.污水系统末端设置终点泵站,将污水管中心提升至地面以下1米处,以减小埋深,降低造价。
4.雨水口、检查井、跌水井等附属构筑物的布设以规范为准。出水口采用八字式。
『捌』 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有以下:
1、按管线短、埋深小、尽量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排水管道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由于污水在管道中靠重力流动,因此管道必须有坡度。
2、排水管道一般沿道路、建筑物平行敷设。污水干管一般沿管路布置,不宜设在狭窄的道路下,也不宜设在无道路的空地上,而通常设在污水量较大或地下管线较少一侧的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
3、当管道埋深浅于基础时,应不小于1.5m;当管道埋深深于基础时应不小于2.5m。
4、排水管线尽量避免穿越地上和地下构筑物。
5、管线应布置在建筑物排出管多并且排水量较大的一侧。
6、排水管道转弯和交接处,水流转角应不小于90°,当管径小于300,且跌水水头大于0.3m时,可不受限制。
(8)污水沟道系统的布置原则扩展阅读:
1、在进行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法》等国家标准与设计规范,它是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指导方针。
2、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应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包括给水水源规划、给水处理厂规划、给水管网规划、排水管道规划、污水处理厂规划和废水排放与利用规划等内容。
3、为了保证给水管网的正常运行以及消防和管网的维修管理工作,管网上必须安装各种必要的附件,如阀门、消防栓、排气阀和泄水阀等。阀门是控制水流、调节流量和水压的重要设备,阀门的布置应能满足故障管段的切断需要。
4、污水管道与建筑物应有一定间距,与生活给水管道交叉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的下面。管线综合规划时,所有地下管线都应尽量设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辆和绿化带下,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考虑将埋深大,维修次数较小的污水、雨水管道布置在机动车道下。
5、若各种管线布置时发生冲突,处理的原则是:未建让已建的,临时性管让永久性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
『玖』 污水处理工艺平面布置图有哪些原则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应包括:处理构筑物的布置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是各种处理构筑物。作平面布置时,要根据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辅助建筑物,如泵房、鼓风机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结合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在这一工作中,应使:联系各构筑物的管、渠简单而便捷,避免迁回曲折,运行时工人的巡回路线简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时土方量能基本平衡;并使构筑物避开劣质土壤。布置应尽量紧凑,缩短管线,以节约用地,但也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一间距主要考虑管、渠敷设的要求,施工时地基的相互影响,以及远期发展的可能性。构筑物之间如需布置管道时,其间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如消化池、消化气罐等)的间距则按有关规定确定。厂内管线的布置污水处理厂中有各种管线,最主要的是联系各处理构筑物的污水、污泥管、渠。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或各处理单元能独立运行,当某一处理构筑物或某处理单元因故停止运行时,也不致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若构筑物分期施工,则管、渠在布置上也应满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须敷设接连人厂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况下可通过此超越管将污水直接排人水体,但有毒废水不得任意排放。厂内尚有给水管、输电线、空气管、消化气管和蒸气管等。所有管线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紧凑,并应尽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节约用地。这些管线都要易于检查和维修——格瑞水务
『拾』 污水管道布置的原则有哪些
污水管道布置的原则有:
(1)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上的污内水自流排出。
(2)要充容分考虑地形。
(3)污水主干管的走向和数量要考虑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与数量。
(4)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既要减少埋深,又可少建泵站。
(5)尽量减少与河流、山谷、铁路和各种地下构筑物的交叉。敷设污水干管要考虑地址条件。
(6)污水管通常设在人行道、绿化带或慢车道下,污水干管最好以排放大量工业废水的工厂为起端。
(7)管线要简捷顺直,不要绕弯。
(8)近远期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