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消毒处理
① 城镇污水消毒处理用什么比较好
不同的消毒方法适用的地方不同。首先要看污水的来源,污染物不同使用的消毒方法不同。其次要看污水处理后的用途,当然生活用水的监测指标远高于工业用水等,所以使用的消毒方法也是不同的。目前应用在污水中的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在工程设计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既要考虑所选择的消毒剂要具有灭活水中微生物的广谱性、尽量减少有毒副产物,又要考虑其安全,同时应该适当考虑其消毒的持续性。根据处理后出水的不同用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消毒方法。液氯消毒会增加二级出水的溶解固体(TDS)和氯化物浓度,从而影响出水pH 值;对原生动物的灭活相对无效(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通常可以灭活大肠杆菌的常规剂量,对很多致病病毒、孢子、卵囊无效;储气地点有气体泄漏的风险;占地面积大,由于反应较慢,接触时间较长;需要较大的储存空间,占地面积大。二氧化氯消毒方法具有较好的广谱消毒效果,其杀菌效率与臭氧相当,远高于氯气。但脂肪族、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有机氯农药在常规水处理条件下与二氧化氯几乎不发生反应。臭氧的消毒机理包括直接氧化和产生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与氯和二氧化氯一样,通过氧化破坏微生物的结构,达到消毒的目的,其优点是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能同时控制水中铁、锰、色、味、嗅。紫外线消毒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紫外消毒对细菌、病毒、原生动物都有效,即有其广谱性,紫外线对病原体进行消毒不受水温、pH 值的影响。现在通常在使用一些联合的消毒方法,比如:氯+紫外等
② 城市污水处理放的什么进行消毒杀菌
几种消毒工艺方法
1. 1 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
1. 1. 1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复制。除此之外, 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 nm ~ 400 nm 的不可见光线。在该波段中260 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 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 7 nm 波长。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 总能量的30%, 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 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1. 1. 2 紫外线消毒器的结构形式
1)敞开式结构。在敞开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UV 消毒器并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2)封闭式结构。封闭式UV 消毒器属承压型, 用金属筒体和带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把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
1. 2 化学消毒方法
1. 2. 1 液氯消毒
1)液氯消毒原理。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盐(如Na C lO)溶液消毒时, 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HOC,l OC l- 之和称作有效自由氯, 其中以HOC l消毒效果最好。排入水体时, 氯会和水中的氨氮、有机氮反应生成消毒效果较差的无机氯胺和有机氯胺, 称作化合氯。总余氯是指有效自由氯和有效化合氯之和。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触时间、投加量、水质 (含氮化合物浓度、SS浓度)、温度、pH 以及控制系统的影响。
2) 加氯系统。目前常用加氯系统包括加氯机、接触池、混合设备以及氯瓶等部分, 如图1所示。
1. 2. 2 臭氧消毒
1) 臭氧消毒原理。臭氧( O3 ) 是氧( O2 ) 的同素异形体, 纯净的O3 常温常压下为蓝色气体。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仅次于氟), 能氧化大部分有机物。臭氧灭菌过程属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臭氧灭菌有以下三种作用:
a. 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 使细菌灭活死亡。b. 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 破坏它们的细胞壁、DNA和 RNA, 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 导致死亡( DNA—核糖核酸; R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着一种核酸的大分子;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c. 渗透胞膜组织, 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 使细菌发生透性畸变, 溶解死亡。因此, O3 能够除藻杀菌, 对病毒、芽孢等生命力较强的微生物也能起到很好的灭活作用。
2) 污水臭氧处理工艺。臭氧氧化能力强, 且很不稳定, 也无法储藏, 因此应根据需要就地生产。臭氧的制备一般有紫外辐射法、电化学法和电晕放电法。目前臭氧制备占主导地位的是电晕放电法。由臭氧发生器制备好的臭氧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密闭的臭氧接触池, 与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接触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由池顶汇集后, 经收集器离开接触池, 进入尾气臭氧分解器, 在此剩余臭氧气体被分解成氧气排入大气中( 见图2) 。
1. 2. 3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是氯的5倍, 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 5倍左右,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后很安全, 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中唯一高效消毒剂。
二氧化氯性质不稳定, 只能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备。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小型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有两种: 以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和以亚氯酸钠、盐酸为原料的纯二氧化氯发生器, 其中前者应用最为广泛。
1)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原理。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以氯酸钠和盐酸制备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混合气体。反应如下: N aC lO3 + 2H C l= C lO2 + 1 /2C l2 + NaC l+ H 2O 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0 ℃, 反应器采用耐温、耐腐蚀材料制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气体通过水射器投加到被处理水中。
2)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应用。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消毒时, 消毒剂投加点一般在滤后, 有效氯投加量一般为3 m g /L ~ 5 m g /L; 用于脱色或降低COD时, 该复合气体投加在硫酸铝等混凝剂投加点之前效果较好, 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由试验确定,同时也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关于二氧化氯消毒处理污水技术文档。
2 上述几种消毒方法的特点
2. 1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 包括低质污水、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合流管道溢流废水和再生水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除具有不投加化学药剂、不增加水的嗅和味、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设备操作较传统消毒
③ 什么样的污水处理时要杀菌消毒用什么方法
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
很长一个时期, 人们未能搞清ClO 2 的杀菌机理, 只能提出一些设想专。Ingo ls 等认为,二氧化属氯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是因其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透过性能, 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硫基的酶。Berm ard 也证实, 二氧化氯可快速地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 对牙孢、病毒、藻类、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另一种认为二氧化氯能够杀死细菌, 是由于大量的二氧化氯聚集在细菌周围, 从而起着封闭作用, 使细胞失去利用蛋白质的能力, 破坏了蛋白质合成新细胞的过程, 阻碍了细胞再生, 使之达到最终破坏细胞的效果。二氧化氯的杀菌作用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二氧化氯杀菌效力越大, 这一优点弥补了因温度升高使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下降的缺点。用A k in 和Hoff 等人提出的评价水中消毒剂的两个标准去衡量下列四种消毒剂, 其结果为: (1) 作为杀菌剂的有效性O 3〉ClO 2〉Cl2〉氯胺; (2) 水中稳定性氯胺〉ClO 2〉Cl2〉O 3。如将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则可认为ClO 2消毒效果最好。
④ 污水处理中消毒杀菌的工作流程 是 消毒杀菌(消杀)工作流程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以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s)一般消毒剂在常回用浓度下,只对答细菌繁殖体有效.对于芽胞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的时间.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因此,灭菌比消毒的要求高;但在日常生活中,消毒和灭菌这两个术语往往通用.
在污水处理厂中的消毒杀菌是指使用次氯酸钠或氯气或臭氧、紫外线灯来灭绝处理完成后的污水,减少病原体污染水体的一个处理工艺.
⑤ 医院污水消毒处理
参考国家标准GBJ 48-1983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pdf。可用的消毒剂和设备比较多,只要内达的标准以上就行。氯制剂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常用的氯制剂发生器有次氯酸发生器、二氧化氯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常用的氯制剂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液氯、漂白粉、漂粉精、次氨酸钠(钙)、氯胺、氯氨、二氧化氯、二氯异晴豚酸(钠)、三氯异腈脲酸、氯化磷酸三钠等。建议用次氯酸发生器。
⑥ 污水处理中消毒杀菌的方法有哪些
污水处理中消毒杀菌的方法较多,例如化学法的二氧化氯、季铵盐等,此外还有臭氧杀菌、紫外线杀菌。
以上,目前以二氧化氯杀菌和紫外线杀菌的效果较为显著,紫外线杀菌因其初始投入较大,比较适合大型污水厂。
⑦ 污水处理消毒用什么方法
污水量较少时可拌洒在粪便中堆积发酵,如水源被污染,根据情况可永久性或暂时封闭,或进行化学处理,每立方水体中加入漂白粉10克作用,充分搅拌,经数日后方可启用。
⑧ 污水处理中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不同的消毒方法适用的地方不同。
首先要看污水的来源,污染物不同使用版的消毒方法不同。
其次要权看污水处理后的用途,当然生活用水的监测指标远高于工业用水等,所以使用的消毒方法也是不同的。
目前应用在污水中的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液氯、二氧化氯、臭氧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
在工程设计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既要考虑所选择的消毒剂要具有灭活水中微生物的广谱性、尽量减少有毒副产物,又要考虑其安全,同时应该适当考虑其消毒的持续性。根据处理后出水的不同用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消毒方法。
液氯消毒会增加二级出水的溶解固体(TDS)和氯化物浓度,从而影响出水pH 值;对原生动物的灭活相对无效(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通常可以灭活大肠杆菌的常规剂量,对很多致病病毒、孢子、卵囊无效;储气地点有气体泄漏的风险;占地面积大,由于反应较慢,接触时间较长;需要较大的储存空间,占地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