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醌废水处理
Ⅰ 苯醌的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内,穿化学防护服。容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慎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给 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Ⅱ 苯酚氧化生成什么
氧化成对苯醌
对苯醌是醌的一种。分子式C6H4O2。有邻苯醌和对苯醌两种。对苯醌较重要,苯醌通常指对苯醌。对苯醌为金黄色棱晶;熔点115~117℃,密度1.318克/厘米(20℃),能升华并能随水气蒸馏;溶于热水、乙醇和乙醚中。邻苯醌为红色片状或棱晶;在60~70℃分解;溶于乙醚、丙酮和苯。苯醌具有回复成苯环结构的强烈趋势,具氧化作用,能从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夺取碘,本身还原成对苯二酚。对苯醌可由氯酸钠和硫酸氧化对苯二酚制备;工业上可由苯胺或苯酚氧化制得;苯直接电解氧化也可制得苯醌。邻苯醌可由氧化银氧化邻苯二酚制得。苯醌是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其还原产物对苯二酚是还原剂,可作底片的显影剂和聚合反应的阻聚剂。苯醌的蒸气对眼角膜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822
CAS号 106-51-4
中文名称 苯醌
英文名称 p-Quinone;1,4-Benzoquinone
别 名 对苯醌;1,4-苯醌
分子式 C6H4O2;OC6H4O 外观与性状 金黄色棱柱状结晶,有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 108.09 蒸汽压 0.01kPa(25℃)
熔 点 115.7℃ 沸点:升华 溶解性 溶于热水、溶于乙醇、乙醚、碱液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32;相对密度(空气=1)3.73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4(毒害品) 主要用途 用作染料中间体,分析中用于测定氨基酸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的刺激性。高浓度强烈刺激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口服可致死。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103mg/kg(大鼠经口)
刺激性:人经皮:2%,轻度刺激。人经皮:5%,重度刺激。
致癌性:小鼠经皮最小中毒剂量2000mg/kg(28周,连续)致肿瘤阳性。
对生物降解的影响:水中浓度0.2mg/L时,荧光假单孢菌对葡萄糖的降解受到抑制。55mg/L时大肠杆菌对葡萄粮的降解受到抑制。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升华产生有毒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的测定:样品经XAD-2树脂吸附后,用乙醇-己烷溶液洗脱,再用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5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2mg/L
前苏联(1975) 污水排放标准 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谚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给 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Ⅲ 详细氯气净水原理
二氧化氯的应用
1 、 自来水的消毒
二氧化氯最重要的特性,是它能降低自来水总卤甲烷的浓度,一般天然水中加入量为 2.0mg/L ,作用 1 分钟可杀灭水中 f 2 噬菌体,作用 3 分钟使大肠杆菌数达到饮水标准。 80 年初美国已有 100 多个饮水处理厂使用稳定性 ClO 2 消毒杀菌,除去水中的色、臭味;加拿大也有 10 多个类似的水厂,在欧洲这种水处理系统一直上升。我国已研制出二氧化氯用于饮水消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 游泳池水消毒及水质稳定
二氧化氯对游泳池水有很好的消毒效果,若其含量达到 0.5mg/L 时,细菌总数由 3.4×10 3 /ml 减少到 3 个 /ml 。大肠杆菌由 70 个 /L 减至未检出,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游泳池水质标准。成都某游泳池用地下水三天内水质变浑,加入 0.5ppm 二氧化氯,可使水质稳定半个月以上。
3 、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杀生剂
氨厂的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是主要危害,因此对微生物控制便是氨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关键。目前主要是以氯杀菌,但由于泄露进水中的氨与 Cl 2 起反应而降低其药效,因此开发和选择更好的杀菌剂一直是氨厂水处理特别关心的。因为 ClO 2 不与氨和大多数胺类起反应,且比氯有更强的氧化杀菌功效,在通常漏氨情况下只要投加 20ppm 的 ClO 2 足以达到杀菌率大于 95% 的要求。我公司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稳定性 ClO 2 即 S—72012 杀生剂投入石化总厂循环水使用效果良好。
4 、 纸浆、纺织品的漂白
二氧化氯的漂白机理是通过放出原子氧和产生次氧酸而达到分解色素的目的。适当加入 CLO 2 为的是保证纤维从降解中得到最大的保护。所以用二氧化氯的纸浆白度高,不返黄,纤维及纸张漂白液中不含致癌的有机氧化物。
CLO 2 作为纸浆、纺织行业的漂白剂越来越普遍。北美用二氧化氯漂白纸浆从 1987~1990 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12.7% ,到 1995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8%~9% 。
5 、 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氰化物、硫化物、酚类和胺类等,必须进行处理才能排放。在 pH5~9 范围内,平均 5.2 份质量的二氧化氯可把一份质量的硫化物离子迅速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在不同 pH 值下,二氧化氯可以把 CN— 氧化成氰酸盐或二氧化碳和氮气,如平均 2.5 份质量的二氧化氯可将 1 份质量的简单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 pH10 以上,则平均 5.5 份质量的二氧化氯可将 1 份质量的氰化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一般 1.5 份质量的二氧化氯可把 1 份质量的苯酚氧化成苯醌,在 pH 为 10 时,平均 3.3 份质量的二氧化氯可把 1 份质量的苯酚氧化成低分子量的非芳香羧酸盐类混合物。二氧化氯也可除去由有机胺类及有机硫化物等所产生的臭味。
6 、 食品消毒及保鲜
经稳定性二氧化氯处理的鸡肉在 5℃ 温度下,可有效地延长储存期。用含稳定性二氧化氯 40~60mg/L 溶液浸渍 5min 能有效地控制家禽躯体微生物的生长。用含稳定性二氧化氯 40mg/L 的溶液对捕获的对虾浸泡 10~20min ,再用含稳定性二氧化氯 20mg/L 的冰块保鲜,在 7~10 天的储运期仍保持原有的色、香、味。
在食品、饮水中使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可以克服使用氯气对环境的危害。
二氧化氯用于鲜牛奶具有明显的保险作用,适当的加入量,可延长牛奶储存时间 8~10 小时,有利于鲜牛奶的饮用、运输和加工。
7 、 水产养殖业
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业中作为强力杀菌剂、消毒剂对鱼类暴发性、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烂鳃、赤皮、白皮、白头白嘴、竖鳞病和水霉、鳃霉病;河蟹的细菌性疾病等;甲鱼的红脖子、腐皮、红底板、白班病;鳗鱼爱德华氏、鳗弧菌、烂鳃、烂尾、赤鳍、狂奔症;桂花鱼暴发性传染病和烂鳗、烂身病。
用法用量:鱼类、河蟹、鳗鱼、桂花鱼、黄鱼、罗非鱼、甲鱼池,预防用量( A 、 B 组份 1 : 1 合计)按 0.15ppm 全池泼洒;网箱预防用量按( A 、 B 组份合计 ) 50 克 / 箱,配制成二氧化氯液体后,用塑料桶盛着将桶底钻若干小孔,然后挂在网箱中央,每 10 天左右挂一次;治疗用量( A 、 B 组合计)按 0.3ppm 泼洒一次即可。若治疗出血病,再加硫酸铜 0.5ppm, 疗效更佳。
虾类用法同前,用量减半。
流水、网箱养鱼按( A 、 B 组份合计) 2~5ppm 浸泡 30 分钟。
注意事项:
1 、药液不能用金属容器配制或储存。
2 、一定要在露天配制药液,现配现用。
3 、 A 、 B 药液一定要混合放置 8~10 分钟方可泼洒,单独使用无效。
4 、药品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切勿与酸类及有机物、易燃、易爆物混存。否则后果自负。
8 、 其他
稳定性二氧化氯还可用于隐形眼睛片消毒、食品消毒及保鲜,用作新型空气清新剂,新型洗涤消毒剂。
你是九年级的吧,,,,,,,,,,,,我也是~~~
Ⅳ 4-丁基间苯二酚针对性提问
酚,羟基(-OH)与芳烃核(苯环或稠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羟基直接和芳烃核(苯环或稠苯环)的sp2杂化碳原子相连的分子称为酚,这种结构与脂肪烯醇有相似之处,故也会发生互变异构,称为酚式结构互变。但是,酚的结构较为稳定,因为它能满足一个方向环的结构,故在互变异构平衡中苯酚是主要存在形式。
酚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
苯酚简称酚,又名石炭酸,微酸性(腐蚀性),常温下能挥发,放出一种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空气中变粉红色。医院常用的“来苏水”消毒剂便是苯酚钠盐的稀溶液。
甲酚又称煤酚,与苯酚的化学活性及毒性类似,也经常同时存在。
酚类按其芳环上所直接连接的羟基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按其挥发性又可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一元酚多具有挥发性(沸点在230℃以内)。 最简单的酚是苯酚,这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无色固体,最早是从煤焦油中发现的,故又俗称为石炭酸(因其有酸性)。
在空气中放置时,许多酚类化合物都是因带有部分氧化产物而呈现粉红色和深棕色,酚分子间及酚与水分子之间也能生成氢键,故其沸点和在水中是溶解性都比分子量相近的芳烃高和大。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少,但与热水可以互溶,也易溶与醇、醚等有机溶剂。主要代表物有:
1、苯酚(C6H5OH) 俗名石炭酸,除来源于煤焦油外,还可由氯苯水解或异丙苯氧化等方法制备;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多用于制造塑料、医药、农药、染料等;
2、对苯二酚 无色晶体,易被氧化为对苯醌,可用作显影剂、抗氧化剂、阻聚剂;
3 、萘酚 有α、β两种异构体。 α-萘酚和β-萘酚分别与三氯化铁生成紫色和绿色沉淀;可由相应的萘磺酸钠经碱熔而制得。也可在酸性条件下,由萘胺水解得到。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对一切生活个体都有毒杀作用。能使蛋白质凝固,所以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其水溶液很易通过皮肤引起全身中毒;其蒸气由呼吸道吸入,对神经系统损害更大。长期吸入高浓度酚蒸汽或饮用酚污染了的水可引起慢性积累性中毒;吸入高浓度酚蒸汽、酚液或被大量酚液溅到皮肤上可引起急性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可在3~8小时内因神经中枢麻痹而残废。慢性酚中毒常见有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头晕、贫血和各种神经系病症。人对酚的口服致死量为530毫克/公斤体重。
酚对水产和微生物、农作物都有一定的毒害。水中含酚0.1~0.2毫克/升时,鱼肉即有臭味不能食用;6.5~9.3毫克/升时,能破坏鱼的鳃和咽,使其腹腔出血、脾肿大甚至死亡。含酚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废水直接灌田,会引起农作物枯死和减产。
大多数酚是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少数烷基酚为高沸点液体;有特殊气味,遇空气和光变红,遇碱变色更快。
低级酚都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尤其对眼睛、呼吸道粘膜、皮肤等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措施。有的酚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如医院中使用的消毒水--来苏儿,就是混合甲酚的水溶液。
酚虽然可以发生碳氧键和氢氧键断裂两类反应,但由于p-π共轭效应,碳氧键非常牢固,不易断裂。但是,氢氧键是容易断裂的,因为生成的酚负离子中的负电荷可以离域分散而得以稳定。酚上的苯环则由于上述共轭作用而比苯更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酚(phenol),通式为ArOH,是芳香烃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最简单的酚为苯酚。酚类化合物是指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所含的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三个或三个以上酚羟基)。
酚的羟基直接与苯环的sp2杂化的碳原子相连,这与脂肪族化合物中的烯醇很相似。另外,由于 酚的羟基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的共轭作用,不但使苯酚成稳定化合物,而且也有利苯酚的离解。值得注意的是,酚的羟基氧原子杂化类型为不等性sp2杂化,不同于醇羟基氧原子的不等性sp3杂化。
酚类易被氧化,但产物复杂。纯苯酚系无色结晶,在空气中放置后,就能逐渐氧化变为粉红色、红色或暗红色。苯酚如用酸性重铬酸钾强烈氧化,则生成对苯醌。
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比苯酚更容易被氧化成相应的醌,但间苯二酚不能被氧化为相应的醌。醌是一般都具有颜色。
大多数的酚能与氯化铁的稀水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不同的酚与氯化铁反应呈显不同的颜色。例如,苯酚、间苯二酚、1,3,5-苯三酚与氯化铁溶液作用,均显紫色;甲苯酚呈蓝色;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呈绿色;1,2,3-苯三酚呈红色,α-萘酚为紫色沉淀,β-萘酚则为绿色沉淀等。此显色反应常用以鉴别酚类的存在。
具有羟基与sp2杂化碳原子相连的结构( —C=C—OH )结构的化合物能与氯化铁的水溶液显示特殊的颜色一般的醇式羟基无此反应,故也可用来区别醇与烯醇。
酚羟基由于p-π共轭而难于被取代,但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取代,发生卤化、硝化和磺化等反应,并且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对苯环有活化作用,故酚比苯更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1、卤化苯酚
水溶液与溴水反应立刻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环境检测中常用来对苯酚定性或定量测定;
2、硝化苯酚
在室温下可被稀硝酸硝化,生成邻、对位硝基化合物。使用稀硝酸即可生成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混合物。如使用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作硝化剂则可生成二硝基苯酚或三硝基苯酚。2,4,6-三硝基苯酚俗称苦味酸,酸性比苯酚强得多。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Ⅳ 面生小黑虫子怎么处理
平 时买多了散装的面粉,你会发现这样的面粉中一旦放久了就容易生虫子,而且还是那种小黑虫,不知道面粉里长有小黑虫的情况下还能不能吃呢
面粉
1
面粉有小黑虫还能吃吗
不能吃。
面粉里面长有的小黑虫,叫做赤拟谷盗,俗称为“牛子”,它能寄生于食用菌、玉米、小麦、稻、高粱、油料、干果、豆类、中药材、生药材、生姜、干鱼、干肉、皮革、蚕茧、烟叶等东西上面,常见的危害对象就是面粉,而且该虫有臭腺,可分泌臭液,使面粉发生霉腥味,其分泌物还含有致癌物苯醌,如果存放的面粉里面长有这样的虫子,为了健康安全起见,还是不吃为好。
2
面粉里有小黑虫怎么办
1、去除虫子
首先将面粉拿到太阳底下暴晒,借助阳光消灭部分细菌,驱赶虫子。如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可用孔度较密实的筛网,筛选出虫子。
2、二次利用
虽然长虫了的面粉不能再继续食用,但面粉还具有清洁除油污的功能,可以用来清洁水龙头、去除地毯污渍、清洗油腻的餐具、灶台、清洁厨房纱窗等使用。
如清洁厨房纱窗使用的话,可以在盆里装入100克面粉,加水打成稀面糊,然后趁热刷在纱窗的两面,过10分钟后,用刷子反覆刷几遍,再用水冲洗,纱窗上的油腻就刷洗干净了。
3
如何保存面粉避免发霉生虫
1、大蒜法
大蒜含有的特殊味道,对于虫子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将大蒜放在面粉里避免面粉生虫,不过,不要放太多,否则食物很容易带来这些特殊的味道。
2、常晒法
面粉发霉长虫主要是因为存放的环境过于潮湿,导致面粉中的含水量增加,利于虫子繁殖,只要控制面粉含水量在12%一13%就不会生虫,因此贮藏面粉时,可经常打开面粉的包装袋看看面粉有无结块受潮现象,一旦发现成品含水量超过上限时,要及时晾晒或置入55—60℃烘干机内烘焙。
注意
保存面粉除了要防潮以外,还要做好通风、常温、环境清洁、置于塑料袋或密封容器内避免串味等工作,如温度过高也是会缩短面粉保质期的,因为高温可加快面粉的成熟度,让面粉产生异味,品质降低,其存储的理想温度为18℃—24℃。
4
面粉除了小黑虫还有小白虫
面粉本身就是白色的,如受潮后,还会长有那种小白虫,要细心点观察才能看到,这种小白虫叫做粉螨,危害面粉为主的粉螨虫又叫做腐食酪螨,这种小虫子一旦滋生,不仅可以降低面粉的食用品质,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还会造成多种真菌和微生物播散,加速面粉的变质过程,同时其排泄物、分泌物等对面粉也可污染,还可以引起螨性过敏性疾病,甚至导致肺螨病、肠螨病、尿螨病等,因此长白虫的面粉也是不能吃的。
5
面粉可以保存多长时间
6—8个月。
一般保存面粉的时间以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为准,通常这个时间在6—8个月左右,如已经开封了的面粉,要尽快食用完毕,避免生虫和发霉,但发现面粉中有小虫子或腐臭味等异常时,就不要继续吃了,这样的面粉食用存在健康风险。
Ⅵ 张新胜的科研工作
1有机电化学反应工程
开展有机电化学的应用研究,优化电解工艺条件,探求有机添加物在电极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将固定床技术应用于电化学反应器内,大幅度地提高电极有效面积,提高电解能力。研究三维固定床电极的特性,优化电化学反应器结构。开展电解过程的中试研究和工业化试验,设计工业电解装置。
主要研究工作: 1)草酸电解法生产乙醛酸, 2) 成对电解生产乙醛酸, 3) 硝基苯电解生产对氨基苯酚, 4) 成对电解制备对苯醌和对苯二酚。5)四甲基氢氧化铵等有机碱系列产品。6)丁二酸、水杨醛、邻氨基苯酚、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等产品的电化学合成。
2环境电化学工程
采用高频脉冲放电、高压脉冲放电和光电化学方法处理生物难降解的含酚废水、印染废水和制药废水。高频脉冲放电电絮凝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压脉冲放电将分解有机毒物,提高可生化值。电化学和光化学耦合降解低浓度有机物。采用电化学的先进技术回收废水中的贵重金属,分步回收废旧混杂金属。
主要研究工作:1)印刷线路板厂蚀刻液再生循环利用。2)含酚废水的高压辉光放电降解。3)高频脉冲放电降解香兰素废水。
3 超纯微电子化学品的制备技术
利用电化学反应的特点,产品与原料通过离子膜隔离,制备超纯微电子化学—四甲基氢氧化铵等系列制备技术。产品中所有的杂质离子要求控制在ppb级。原料首先净化达到ppb级,阴离子经过离子膜被分离,在洁净环境内得到超纯微电子产品。
主要研究工作:超纯微电子级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工业化技术。高纯苄基三甲基氢氧化铵、胆碱和四乙基氢氧化铵的制备。
4 电渗析在产物纯化中的应用
通过电解手段分离离子型物质是非常有效的,非离子型有机物与无机盐的分离,不同分子结构的离子型化合物之间的分离。采用阴离子膜与阳离子膜组合、离子膜与多孔膜的组合,开展物质的纯化分离、低浓度体系中盐类的分离和富集、有机产品中脱盐。
主要研究工作对氨基苯酚体系中硫酸的分离和硫酸铵的回收,乙醛酸体系中盐酸和乙醛酸与乙二醛的分离及其脱色纯化,表面活性剂脱盐纯化等。
5 添加物在电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添加物在有机电化学过程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在国内外鲜有研究报道。根据电解反应机理,设计和筛选最优的复合添加物,提高电流效率和收率。已成功开发出在草酸电解还原制乙醛酸、顺酐电解制备丁二酸、水杨酸电解制备水杨醛、邻硝基苯酚电解制备邻氨基苯酚等体系中的高效添加物。
添加物在电镀和电沉积方面应用很广,但是机理研究极为缺乏。从电镀和沉积机理和过程特点入手,开发高效光亮剂。例如,酸性氯化铜溶液中的铜回收过程的添加剂。
6 纳米碳纤维和离子液体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研究纳米碳纤维的电化学纯化和电泳沉积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及其在氧还原过程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采用不同结构的纳米碳纤维,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开发离子液体的制备技术及电化学纯化技术,开展其应用研究和优选研究。
7 化工过程优化及反应器放大
依据反应过程特征和流体力学模拟,优化化工过程及反应器结构,开展过程放大设计和新工艺研究。
主要研究工作:1)两相体系——40立方米香兰素缩合釜设计,2)多相体系——30立方米乙草胺缩合釜设计,3)粘稠物料——对位酯生产过程优化,4)愈创木酚连续化新工艺,5)香兰素连续化新工艺,6)1.8万吨乙草胺醚化强化新工艺,提高了氯化氢转化率,消除废水的产生。
8 相转移催化应用技术及精细化工产品开发
相转移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和电解过程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研究。新型印染助剂等开发,如含氟拒水拒油剂。
Ⅶ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采用除臭剂除臭如何实施
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国际先进的生物污水处理新技术,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省,占地少,维护方便等优点。设备埋设于地表以下,设备上面的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它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其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并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污水处理流程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反渗透污水处理设备的
填料,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产泥量少,仅需三个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粪车抽吸或脱水成泥饼外运)。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规高空排气,另配有土壤脱臭措施。整个污水处理先进技术系统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只用充分利用资源才能使资源达到最大化,那么我国目前的正在建设的地下污水处理厂突破传统污水处理厂用地观念,科学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在常规的地上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必须考虑厂区绿化率指标和卫生防护距离,使地上污水处理厂占用更多土地。这种污水厂最大特点就是在地下进行工作,地表利用率得到了最大保证,同时不存在卫生防护要求,不会使用太多地表土地资源少,充分节省城市空间。
Ⅷ 苯酚在空气中被氧化的产物是对苯醌还是邻苯醌
苯酚在空气中的氧化产物非常复杂,因为空气中不仅存在氧气,同时还有臭氧、过氧化物和一些自由基物种。颜色可能主要是醌类产生的。邻-和对-两种苯醌应该都是有的,搜索一下,发现主要的研究都是集中在怎么处理环境中的酚类物质的,不过终于还是找到了一篇文献罗列了之前报道的各种在苯酚水溶液中检出的氧化产物(溶解氧),可以看看。Devlin, H. R., et al. Mechanism of the oxidation of aqueous phenol with dissolved oxygen, Ind. Eng. Chem. Fundam.1984, 23, 387-392主要包括: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对苯醌、邻苯醌、己二烯二酸、马来酐、马来酸、富马酸、丙酸、乙酸、甲酸、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有人在教学中采取下面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Ⅸ 苯酚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会变成粉红,请问这粉红的是什么物质
苯酚在空气中被氧化就会变粉红 所以这分红物质是氧化物
Ⅹ 废水中的苯环如何破除
如何破解高浓废水?用高效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一、高浓度废水背景概述
高浓度难降解废水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人们对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变化越来越关注,然而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是废水处理的一个难点,难以用常规工艺(如混凝、生化法)处理,这是因为?
一、是此类废水浓度高,CODcr一般为数万mg/L,高的甚至达到十多万mg/L以上;
二、是其中所含是污染物主要是芳烃化合物,BOD/COD很低,一般在0.1以下,难以生物降解;
三、是污染物毒性大,许多物质被列入环境污染物黑名单,如苯胺、硝基苯类等;
四、是无机盐含量高,达数万甚至十多万以上。因此开发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技术迫在眉睫。常温常压下的新型高效催化氧化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高效催化氧化原理
新型高效催化氧化的原理就是在表面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强氧化剂——二氧化氯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或直接氧化有机污染物,或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在降解COD的过程中,打断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发色团,如偶氮基、硝基、硫化羟基、碳亚氨基等,达到脱色的目的,同时有效地提高BOD/COD值,使之易于生化降解。这样,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反应在高浓度、高毒性、高含盐量废水中充当常规物化预处理和生化处理之间的桥梁。高效表面催化剂(多种稀有金属类)以活性炭为载体,多重浸渍并经高温处理。
ClO2在常温下是黄绿色的类氯性气体,溶于水中后随浓度的提高颜色由黄绿色变为橙红色。其分子中具有19个价电子,有一个未成对的价电子。这个价电子可以在氯与两个氧原子之间跳来跳去,因此它本身就像一个游离基,这种特殊的分子结构决定了ClO2具有强氧化性。ClO2在水中发生了下列反应:
ClO2 +H2O→HClO3+HCl
ClO2→ClO2 +O2
ClO2+ .HO→HCl+HClO
HClO→O2 +H2O
HClO2+ Cl2 +H2O→HClO3+HCl
氯酸和亚氯酸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是不稳定的,有很强的氧化性,将进一步分解出氧,最终产物是氯化物。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二氧化氯回分解并生成氯酸,放出氧,从而氧化、降解废水中的带色基团与其他的有机污染物;而在弱酸性条件下,二氧化氯不易分解污染物而是直接和废水中污染物发生作用并破坏有机物的结构。因此,pH值能影响处理效果。
从上式可以看出,二氧化氯遇水迅速分解,生成多种强氧化剂——HClO3、HClO2、Cl2、H2O2等,并能产生多种氧化能力极强的活性基团(即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激发有机物分子中活泼氢,通过脱氢反应生成R*自由基,成为进一步氧化的诱发剂;还能通过羟基取代反应将芳烃上的——SO3H、——NO2等基团取代下来,生成不稳定的羟基取代中间体,此羟基取代中间体易于发生开环裂解,直至完全分解为无机物;此外ClO2还能将还原性物质如S2—等氧化。二氧化氯的分解产物对色素中的某些基团有取代作用,对色素分子结构中的双键有加成作用。因此,二氧化氯可以很好的氧化分解水中的酚、氯酚、硫醇、仲胺、叔胺等难降解有机物和硫化物、铁、锰等无机物。
二氧化氯作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过程对含有苯环的废水有相当好的降解作用,COD的去除率也相当高。但在有机物质的降解过程中,有一些中间产物产生,主要有:草酸、顺丁烯二酸、对苯酚和对苯醌等,这就造成了COD的去除率相对较低,但其B/C比即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三、氧化剂制备
二氧化氯采用现场制备的方法,在塔式喷淋反应器内,用氯酸钠与盐酸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如下:
NaClO3+HCl → NaCl +ClO2+Cl2
反应过程是在射流作用下使反应器形成负压,使原料经转子流量计自动吸入反应器,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最终被射流带入水体中。负压条件可使操作过程比较安全,而且二氧化氯不会外泄,操作环境无异味。在本反应中,可利用催化剂作用,减少氯气的产生,提高二氧化氯的产率。
四、设计与应用
(一)催化氧化的处理工艺
一般催化氧化的处理工艺为:废水→物化前处理→催化氧化→配水→生化
工艺说明如下:
⑴前处理采用混凝、沉淀、气浮、微电解、中和、预曝气等物化处理方法。经过这些物化处理,去除悬浮物,降低了废水的COD,调节了pH值,使废水能更适合进行催化氧化;
⑵催化氧化过程中降低了一部分COD,提高了B/C,使之能更好地进行生化处理,在物化与生化处理之间充当桥梁作用;
(3)催化氧化塔出水进行配水是为了降低含盐量,使之能更好地进行生化处理;
(4)生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降低COD,最大限度地去除有机污染。
(二)催化氧化的处理效果
COD去除率≥70% ;色度去除率≥95 ;挥发酚去除率≥99% ;苯氨类去除率≥95%;硝基苯类去除率≥95% ;氰化物去除率≥99%。
五、铁碳微电解工艺介绍:
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 、Fe2+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铁碳微电解填料用于难降解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可对氨氮的脱除具有很好的效果
铁碳-芬顿反应器可通过催化氧化方式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1894年,法国人H,J,HFenton发现采用Fe2++H2O2体系能氧化多种有机物。后人为纪念他将亚铁盐和过氧化氢的组合称为Fenton试剂,它能有效氧化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其实质是H2O2在Fe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OH) •OH可与大多数有机物作用使其降解。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盐(C2O42-)等引入Fenton试剂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增强。从广义上说,Fenton法是利用催化剂、或光辐射、或电化学作用,通过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OH)处理有机物的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Fenton试剂同别的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如生物处理法、超声波法、混凝法、沉淀法,活性炭法等。
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
芬顿试剂为常用的催化试剂,它是由亚铁盐和过氧化物组成,当PH值足够低时,在亚铁离子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会分解产生OH˙,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链反应。芬顿试剂在水处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对有机物的氧化和混凝两种作用。
氧化作用:芬顿试剂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氧化能力,是因为在Fe2+离子的催化作用下H2O2的分解活化能低(34.9kJ/mol),能够分解产生羟基自基OH•。同其它一些氧化剂相比,羟基自由基具有更高的氧化电极电位,因而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芬顿试剂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芬顿试剂反应的机理可知,OH•是氧化有机物的有效因子,而[Fe2+]、[H2O2]、[OH]决定了OH•的产量,因而决定了与有机物反应的程度。
电化学作用: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形成以铁碳为两极的原电池。其中碳极的电位高,为阴极,而铁极的电位低,为阳极。在废水中,电化学腐蚀作用可以自动进行。由于Fe2+的不断生成能有效克服阳极的极化作用,从而促进整个体系的电化学反应,使大量的Fe进入溶液,具有较高化学还原活性。电极反应所产生的新生态,能与溶液中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铁是活泼金属,它的还原能力可使某些组分还原为还原态。
过滤吸附及共沉淀作用:由铁屑和碳粒共同构成的内电解反应柱具有良好的过滤作用,反应生成的胶体不但可以强化过滤吸附作用,而且产生新的胶粒。其中心胶核是许多Fe(OH)聚合而成的有巨大比表面积的不溶性粒子。易于裹挟大量的有害物质,并可和多种金属发生共沉淀作用,达到去除的目的。
电泳作用:在微原电池周围电场的作用下,废水中以胶体状态存在的污染物可在很短的时问内完成电泳沉积作用。即带电的胶粒在静电引力和表面能的作用下,向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附集并沉积在电极上而得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