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采石废水处理
❶ 双氧水可作为采矿业废液的处理剂,如用来消除采矿废液中的氰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KCN+H2O2+H2O→A+NH3
A.该反应中来,N元素化源合价不变,而双氧水是氧化剂,且生成物只有A和氨气,则氰化钾是还原剂,氰化钾中碳元素失电子变成+4价,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是2,再结合原子守恒确定A的化学式为KHCO3,故A错误;
B.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氨气不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该反应中,双氧水中的氧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双氧水是氧化剂,故C正确;
D.KCN+H2O2+H2O=KHCO3+NH3↑中,氰化钾和转移电子的关系式1:2,所以处理1molKCN转移2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❷ 如何解决矿山石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一、全国贯彻国务院《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文件的精神,石材行业要抓好从规范入手,制定规范。国家已经逐渐改变不合理的体制,出售采矿权,招标。有利于规范有经验的开矿企业投资进来进行合理开采。
二、整顿矿产资源,应该是既要保护矿产资源,又要不打击石材开采企业的积极性。要正确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一要保护资源,这是国家大政方针决定的。二要保护采矿企业的积极性。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发现,在有些地区有些区域,在整顿的过程当中,采取了一种全面停产的办法,也挫伤了采石企业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对石材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了负面影响,整顿应该是保护矿产资源和保护开采企业的积极性相结合,要正确处理好这个关系。
三、政府要纠正畸形发展观,控制总量,科学规划。在加拿大、奥地利等一些石材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政府对“开采哪一座山、怎么开采、开采多长时间”都作了详细的规划。而在我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相对缺失,几乎完全是放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而且我国现行的石材产业企业准入“门槛”较低,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工艺水平、环保投入等,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很多矿山开发处于“群众运动”的无序状态。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从产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对矿山的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加快石材行业结构调整,科学设置企业行业准入“门槛”,淘汰“小石材”企业,扶持优势企业。同时在整顿在过程当中,对新建企业和原有企业要有区别对待。新建企业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实施准入,准入有能力的,有经验和资金的大企业进行规范开采,不达到标准的不能准入。对原有企业我们建议给他们整顿的时间,要限期整顿达到要求,达不到的就要退出石材开采的市场。
❸ 矿山采石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貌似研究这个的比较少
❹ 采矿场废水如何处理才能达标
矿山酸性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硫化发、沉淀浮选法、萃取电积法、生化法等。但是这内些方法容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矿山酸性废水处理及回用过程中超低压反渗透膜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前者存在的问题,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体现出了很大的优势。
采用超低压反渗透膜处理经二级处理的矿山酸性废水,超低压反渗透膜对重金属离子的截留率>99%,渗透液中的Nl2+、Cu2+、Zn2+、Pb2+离子浓度均低于0.4mg/L,渗透液的总电导率<100us/cm,满足回用水的要求,浓缩液可进一步回收利用。
❺ 黄金矿山开采造成哪些环境污染有什么治理方法
山西省政府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措施的通知》(晋政发〔2013〕2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从2013年8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
(2014年起恢复征收?煤炭企业负担太重,各种地方税赋多如牛毛,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形势非常不好,难道各级地方还是继续像前十年一样使劲汲取煤炭企业身上的血液?大批煤矿将陆续倒闭,特别是民营或者多种所有制煤矿,还包括部分管理不善成本偏高的国企煤矿,亏损持续,直至破产)
2007年10月1日起根据《山西省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和《山西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和使用的政策遵循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目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计提标准为按原煤产量每吨10元提取,煤矿转产发展资金计提标准为按原煤产量每吨5元提取,提取的两项基金计入企业生产成本。
山西省人民ZF关于印发山西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晋政发〔2007〕41号
二○○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各市、县人民ZF,省人民ZF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煤炭开采企业:
为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规范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提取、使用和管理,按照《国WY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山西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西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煤炭生产企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投入机制,规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提取和使用管理,促进煤炭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WY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从事煤炭开采的各类企业。
第三条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是指煤炭开采企业按本管理办法规定提取,保证用于本企业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污染治理和环境恢复整治的专项资金。
第四条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和使用管理应当遵循“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
第二章 提取与储存
第五条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提取标准为每吨原煤产量10元,按月提取。
原煤产量以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核定的产量为准。
第六条 对社会负担沉重、足额提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确有困难的国有重点煤炭开采企业,可根据其盈利水平、矿山服务年限、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的实际情况,提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分年提取的意见,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两年试点期内分年逐步提取到位,但第一年提取标准不得低于应提取标准的50%。
第七条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地税部门监督缴入同级财政部门专户储存。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经省财政部门同意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自设帐户储存。
第八条 煤炭开采企业应当按本规定在每月10日前将上月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储存到财政部门指定的账户,财政部门按企业分设二级明细,单独核算,利息一并计入本金归企业所有。
第九条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计入煤炭开采企业生产成本,在所得税前列支。具体核算办法按国家现行财务和会计制度执行。
第三章 使用
第十条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使用范围:
1.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
2.矿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源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
3.采矿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及受灾村庄搬迁。
4.矿区自然、生态和地质环境的恢复,包括国土整治、土地复垦和矿山绿化。
5.与矿区生态保护、治理和恢复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第十一条 煤炭开采企业要切实履行环境和生态治理的责任,根据环保部门制订的全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本矿区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具体方案,并按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监交级次报市、县(市、区)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环保部门要牵头组织同级国土资源、水利、林业等部门对实施方案进行会审批复。方案批复后由煤炭开采企业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市、县(市、区)财政部门依据环保及相关部门审批通过的治理方案,按项目将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直接拨付企业。
第十三条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实施涉及到两户或两户以上企业的,当地人民政府要组织协调,统一实施。其费用从相关企业提取的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直接支付。
第十四条 对终止经营或关闭并实行清算的煤炭开采企业,已提取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如有结余,企业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已经环保等有关部门评定达标的,财政部门应当将扣除所得税后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返还企业;未达标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通过招标方式进行治理,结余资金继续用于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实施。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煤炭开采企业应按本规定足额提取、及时储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并纳入企业内部预算管理。
第十六条 地税部门要监督煤炭开采企业按本办法规定,足额提取、及时储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第十七条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管理,并指导、监督地税部门和煤炭开采企业及时足额监交、储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第十八条 环保、国土、水利和林业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指导和监督煤炭开采企业完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实施工作。
第十九条 每年年度终了1个月内,县(市、区)财政、地税部门将上年度本县(市、区)行政区域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储存、使用、管理有关情况报市财政、地税部门。市财政、地税部门将上年度本市行政区域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储存、使用、管理有关情况和各县(市、区)上报情况进行汇总,于每年年度终了2个月内报省财政部门、地税部门。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第二十条 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煤炭开采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提取、储存、管理、使用和财务处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企业自设专户储存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用途使用,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如发现企业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储存、管理、使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将取消其自设专户,并纳入省级财政专户储存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地税、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挪作他用。违反本办法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ZF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订本地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具体实施细则,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四 条本办法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❻ 如何加强矿山企业监管,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加强矿山企业监管,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方法如下:
1 政策措施
一是依法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环保、林业、水资源、土地等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法律明确矿山环境管理的职责,细化明确各自的管理内容和管理程序,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合执法、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合作,这样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的矿山环境。
二是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基层监管责任。所谓属地管理,就是基层政府能管的就交给基层政府管理,而对于基层政府管不住的交给上级政府管理。基层政府要按照“任务到矿、责任到人”的总要求,尽快构建矿山环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责任体系,同时明确地方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及内部相关职能机构的监管职责。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要做到依法行政,不能以受罚款为目的,要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责令矿主限期改造。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矿业执法检查,动态监测,巡查执法,定时督察,及时发现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废水,废气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采矿引起的地质景观破坏和地质灾害,勒令企业限期整改,如果问题严重,坚决停产整顿,直至关闭矿井。整顿矿业秩序,坚决杜绝非法采矿行为,限期关闭不符合条件的小矿山企业,以打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
四是开展矿产资源整合。按照国家矿产资源整合的文件精神,继续开展矿产资源整合,矿区的采矿权只设置一个,彻底解决一矿多开与大矿小开的现象。通过整合,安全隐患和因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的基本上被淘汰,消除矿山环境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
五是严格审批矿业权,把好矿业开发“入门关”。坚持和完善审查制度,从严审批采矿权,交通要道两侧和旅游景点附近禁止露天开采。在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和河流区,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采矿活动。是否有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作为采矿许可证发证的必要条件,对没有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采矿权的申请将不被批准和发证,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六是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宣传力度。进入21世纪,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中国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旋律。保护和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是矿山业主必须面对的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将采取“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保护和发展并重”的方针,统筹规划,要处理好国家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作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
2 技术措施
①恢复矿区植被,首先考虑到选择种植植被品种,既要看到近期效果,也要着重长期的发展。树种生长必须带有发达的根系、牢固性能优良的固土边坡、种植成活率很大以及生长迅速的原生类植物,这些都是根据生物学规律来进行种植的。与此同时,对于坡体的搭建,管理及保护措施在种植之后能有效进行、很好的应对自然事件和其它因素的要求,必须在植物种植前充分的规划好。以上都是依照开采区的土壤和气候等因素来相应选择草坪或树种来种植。此外,还应该考虑配套兼容的设计目的,和附近景观和植被情况相适应。
②土壤污染治理使用土壤肥力改造技术。它能提高土壤的营养状态,改善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土壤团粒结构,改变pH值、土壤养分和有机物含量等。具体措施如下:其一,表层土壤迁移保护:开采前进行土壤表层迁移保护,开采完成再运回恢复。这样有效保护了土壤的物化性质、基本的营养条件和种子库保持完整,原生植物可以生长。其二,客土覆盖:荒地土层薄,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盖上熟土,来调整土壤的物理及化学功能,添加有益于矿山植被生长的因素比如:氮素、微生物等。其三,优化土壤的物理功能:对土壤中的孔隙增大,对土壤构成调整,对土壤容重减小,采用耕作和有机肥的方法,在短期内改善土壤。其四,改善土壤的酸碱性:对酸度调节一般使用碳酸氢盐或石灰,这样还有效提了高钙的成分,对土壤性能进行了很好的调节。其五,通过绿肥、固氮植物、微生物等来调节土壤营养。
③调整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一般有三大方式:生物、化学及物理处理方式。
❼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昌乐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一是矿业开发过程中废气、废水及废渣排放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等;二是矿体开采、地下水疏排及废渣堆放过程中,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的破坏,如采空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渣石流等重力地质灾害等。目前,昌乐县矿山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较为突出的矿种主要为煤、建材矿产、蓝宝石等。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方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要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在做好政策、措施、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采煤地面塌陷区的土地复垦,城区、著名风景区、旅游区以及主要交通沿线(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采石场、采石坑的关停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区的调查、防治,煤矸石、尾矿及矿山废水的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开发区,应当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矿产资源的开采在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要合理布置采区和开采顺序,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以减少对地面的破坏和土地复垦整理的难度,逐步实现开采与治理一盘棋。推广闭路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提高废水重复利用率。采空地面塌陷区村庄搬迁工作应结合当地开发和小城镇建设,统一规划,相应向小城镇集中;塌陷区的土地复垦和综合整治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开发,优先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目前应以铺路、制作建筑材料为重点,在综合利用措施实施之前应进行其对地下水的污染研究,防止新的污染产生。在取缔了黏土砖瓦生产后,煤矿开采地区可利用煤矸石生产砖瓦。
露天建材矿产开发区,严格执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开采的方针。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将开采与造景结合起来。河砂开采要与河道综合整治相结合。
蓝宝石是昌乐县的特色矿种,其开采为露天开采。其中砂矿一般采用挖掘后用激水流冲刷淘洗手段进行采选,原生矿多采用爆破法采掘。蓝宝石矿山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水土流失、破坏地质地貌景观等。目前,由于对蓝宝石矿山实施限采、禁采措施,其地质环境破坏有所遏制,土地复垦情况良好。
城区、风景名胜区、各类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旅游区、沿海地区、主要交通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等禁采区、限采区内的露天采石场、采石坑的恢复治理工作,要因地制宜,采取绿化、植树、喷涂、造景(观赏景点或建筑)等多种方式进行。平原地区重点做好取土坑、取土塘的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到2020年,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要达到80%以上,“三区两线”可视范围、著名风景区、旅游区已破坏的地质地貌景观得到全面恢复治理。
❽ 金矿开采中的环境问题
矿 山 环 境 问 题 与 防 治 对 策
摘 要 : 论 文 阐 述 了 我 国 矿 山 环 境 的 主 要 问 题 , 表 现 为 矿 山 生 产 环 境 恶 劣、 “ 三 废 ” 排 放 、 地 质 灾 害 、 环 境 资 源 破 坏 等 , 针 对 这 些 问 题 ,文 中 提 出 了 建 立 明 晰 的 矿 山 环 境 资 产 产 权 制 度、 完 善 矿 山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的 法 规 体系 、 实 施 矿 山 环 境准 入 制 度 等 管 理 制 度 治 理 途 径 , 同 时 还提 出 了 清洁 生 产 、“ 三 废 ” 治 理 、 废 弃 地 生 态 恢 复等 技 术 防 治 措 施 ,以 改 善 我 国 的 矿 山 环 境 。
关 键 词 : 矿 山 环境 地质 灾 害 矿 山 环 境 资 产 产 权 环 境 保 护法 规 体系 废 弃 地 生 态 恢 复
1 前 言
矿 山 开 采 是 我 国 生产 活 动 与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手 段 , 我 国 9 5 % 以 上 的 能 源, 8 0 % 以 上 的 工 业 原 料 , 7 0 % 以 上 的 农 业 生 产 资 料 都 来 自 于 矿 产 资 源 [ 1 ] 。 以 前 , 我 国 矿 产 资 源 开 采 缺 乏 管 理 和 规 划 , 矿 山 环 境 缺 乏 治 理, 导 致 了 较 为 严 重 的 矿 山生 态 环 境 问 题 。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社 会 环 保 意 识 的 增 强 、 以 及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需 要 , 矿 山 环 境 治 理 已 迫 在 眉 睫 。
2 矿 山 环 境 问 题
2 . 1 工 作 环 境污 染 问 题 严 重
采 选 工作环境 是 矿山 企 业 污 染最 严 重 的 地方 , 生 产 中产 生 的粉 尘 、 噪 音 、 热 害 、 放 射 性 辐 射、 有 毒 有害 气体 和 采 场周 围 的地 质 灾 害 直 接 威 胁工 人 的 身 心 健 康 和 生 命 安 全 , 长期 在 采 选 工 作 岗 位 工 作 的工 人 易患 重 金 属 中 毒 、 呼 吸道 疾 病、 心 脏 病 、 听 力 下 降 等职 业 病 。 目 前 铅 、 锌 矿 山 多 采 用浮 选 工艺 , 球磨 机产 生 的 噪 音严 重 影 响 工 人 身心 健康 。
2 . 2 “ 三 废 ” 排放 污 染
2 . 2 . 1 大 气 污 染
矿 山 生 产 过 程 中, 由 于 大量 使 用 炸 药、采用 柴 油机 作 为 设 备 的 动 力 等 , 不 可 避 免 地 产 生 大 量 有 毒 有 害气体 。 生产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大 量 粉 尘和 有毒物质,也是矿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此外,尾矿堆积产生的扬尘对矿区及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大风天气还易形成沙尘暴。废气和粉尘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构成一定的破坏,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以及引起土壤板结。
2.2.2 矿山废水
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山废水主要有选矿废水、矿坑水、废石场淋水以及尾矿池废水等。矿山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酸碱、固体悬浮物及各种选矿药剂,个别矿山废水中还含有放射性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
2.2.3 矿山固体废弃物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危害,突出表现在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上。2002年我国产生工业废弃物9.45亿吨,其中尾矿2.65亿吨,煤矸石1.3亿吨,冶炼废渣1.07亿吨。我国因固废堆存占地近6万hm2[2],矿山固体废弃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堆放于露天场所极易氧化分解,使得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和土壤,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2.3 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容易引起的地质灾害有:地面沉降与塌陷、滑坡、泥石流与尾矿库溃坝、矿井涌水与透水等。在我国,因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有许多,如铜陵地区因采矿形成采空区塌陷20余处,影响面积422hm2,发生突水30多起[3]。
2.4 环境资源破坏
矿山开采对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由于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易弃难,还有综合回收利用率低和伴生矿部分开采,导致矿产资源破坏。矿山开采还导致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破坏、地表景观破坏、大气污染与微气候扰动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
3 防治对策
3.1 管理制度途径
3.1.1 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
在我国,环境资产存在着不完全市场,外部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竞争消费、非凸性和不对称信息的市场失灵特征[4]。由于环境资产市场失灵,产权不明晰和缺乏产权主体,矿山开采者将矿山环境破坏的代价转移给全社会而自己不承担后果,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时不断破坏环境。所以必须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同时加强对与之相配的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政策的引导,使矿山的主人既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收益者,也成为矿山环境保护的责任人,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矿山环境保护的现状。
3.1.2 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条文中有关矿山环境的规定大多偏重于“三废”污染,涉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较少,有必要研究和制定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在矿山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矿山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
3.2 技术途径
3.2.1 清洁生产
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生产技术和工艺进行改进,减少污染物排放或无污染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如改浮选工艺为生物浸出工艺,可避免粉尘、噪音、热害等污染,从而改变采选工作条件,确保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矿业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的清洁生产技术有:加固地下采空区综合利用技术、充填采空区控制地面沉陷技术、离层注浆技术、条带开采技术、钻孔溶解开采技术、原位浸出开采技术、无尾矿选矿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及回收再利用技术等。
3.2.2 “三废”治理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我国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矿山企业对“三废”治理亦越来越重视。对于固体废弃物,可采取尾砂综合利用,如有价成分回收(金属、石英、云母、其他金属、非金属矿物等),使尾砂减量化。对于煤矿固体废弃物,可以利用煤矸石发电、造地与铺路、利用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等[5]。矿山开采需消耗大量水资源,若能将矿山开采、冶炼过程中用过水处理后循环利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有学者对黄金矿山的浸金含氰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研究表明金矿含氰废水完全可以循环利用,既可节约水资源,又可多次利用浸金含氰液,达到无废水排放[6]。对于难循环利用的矿山废水应使其处理达标后排放,部分酸、碱废水可用于以废治废。对于矿山产生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湿式爆破、路面洒水、种植防护林等。
3.2.3 废弃地生态恢复
贫瘠的矿山废弃地是我国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的矿山废弃地复垦率较低,如铜陵地区矿山土地复垦率仅为13.3%[3],与发达国家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矿山废弃地土壤条件比较恶劣,如复垦,则必须改善土壤环境,废弃地基质改良的措施有:表土转换、填土造田、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植物提取、植物降解、植物稳定化)、灌溉与施肥等,还可以施加化学改良物和有机质改良废弃地基质。
在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实例,2001年以来,鞍山开展了以“向城市沙漠宣战”为重点的矿山生态恢复工程,3年累计完成矿山生态恢复面积1163.46hm2[7]。武钢集团公司乌龙泉矿先后投掷1300万元治理厂容环境,加强荒山复垦,创建绿色矿山,实现了“厂在绿中,房在林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矿山的梦想[8]。
4 结语
我国矿山环境问题是多年累积的结果,由于以前矿产资源产权不明晰,矿产资源开采者只知道获益,而不负有治理的责任,导致矿产资源乱采滥挖、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易弃难,致使矿产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破坏、“三废”污染严重,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矿山环境保护的根本措施在于改变我国矿产资源的管理体制,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使矿山的主人既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获益者,也成为矿山环境保护的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