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含盐量与腐蚀性的关系
『壹』 往水中加大量的盐有腐蚀性吗
加食盐,对人体没有腐蚀性但对钢铁有腐蚀性,食盐是强电解质,会促进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贰』 含盐量对废水处理的影响
30000mg/l,用厌氧需要稀释
『叁』 废水中含盐量高怎么处理
废水中抄含盐量高的处理方法:
废水中主要含有高有机物和高盐分物质,废水为混合废水,由于盐分过高将抑制微生物处理,所以需要将盐分和有机物进行初步分离。
废水从车间排放先经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质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然后由提升泵打入电渗析进行分离,浓水进入MVR进行蒸发,淡水进入中间水池,然后进入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后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排放水池,然后经计量排放槽计量排放。
MVR蒸发后的结晶物及经压滤后的污泥定期委外处理。
『肆』 水质检测中,氯化物的指标与含盐量和全盐量的关系。我始终弄不明白,有明白的请指导一下。谢谢
氯化物不仅指一种化合物,而是所有含有氯离子的化合物的总和。而氯离内子是阴离子,相应的阳离子容就是金属离子,也就是说,综合起来看水质中就是金属氯化物,也就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亚铁等等电解质、也就是广义上的“盐”。
所以,氯化物含量高,肯定含盐量就高,应该是成正比例关系。
『伍』 为什么盐水溶液对金属的腐蚀性与含氧量有关
因为盐水比一般水的含氧量高.使得金属更容易被氧化
所以,盐水容易腐蚀金属。
『陆』 水的含盐量与凝固点的关系!含盐量越高凝固点越(..)
含盐量越高,凝固点越低,沸点越高.这符合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原理,相关公式为:T1-T2=kf*m.其中T1-T2为下降温度数,kf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下降常数等于1.86,m为盐的质量摩尔浓度
『柒』 污水处理中.电导率与含盐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电导率与含抄盐量成正比,通常所说的水会导电就是因为里面含盐。
盐在水中以阴阳离子存在,电通过离子来传导,当水中的离子含量越多,就越容易导电,反之则不容易导电,真正的纯水可以说是不导电。纯水里面离子含量少到一定程度时,通常用来表示水质的电导率单位已经不方便表示其数值,所以这时通常会用电阻率来表示,比如好的纯水甚至能达到18MΩ·cm,也就是说将电极插入此水中,1cm的距离其电阻值高达18MΩ,可以说是绝缘了。
『捌』 污水处理中为什么高浓度的含盐废水对微生物的影响特别大
我们先来描述一个渗透压的实验:用一张半渗透薄膜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溶液隔开,低浓度盐溶液的水分子就会透过半渗透薄膜进入高浓度盐溶液,而高浓度盐溶液的水分子也会透过半渗透薄膜进入低浓度盐溶液,但其数量要少,故高浓度盐溶液一侧的液面会升高,当两侧液面的高差产生了足够阻止水再流动的压力时渗透就会停止,这时两侧液面的高差产生的压力就是渗透压。一般来说,盐分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
微生物在盐水溶液中的情况与渗透压的实验是相似的。微生物的单位结构是细胞,细胞壁相当于半渗透膜,在氯离子浓度小于等于2000mg/L时,细胞壁可承受的渗透压为0.5-1.0大气压,即使加上细胞壁和细胞质膜有一定的坚韧性和弹性,细胞壁可承受的渗透压也不会大于5-6大气压。但当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在5000mg/L以上时,渗透压大约将增大至10-30大气压,在这样大的渗透压下,微生物体内的水分子会大量渗透到体外溶液中,造成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严重者微生物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食盐(氯化钠)腌渍蔬菜和鱼肉,灭菌防腐保存食物,就是运用了这个道理。工程经验数据表明: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2000mg/L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止,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8000mg/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会相继死亡。
不过,经过长期驯化,微生物会逐渐适应在高浓度的盐水中生长繁殖。目前已经有人驯化出能够适应10000mg/L以上氯离子或硫酸根浓度的微生物。但是,渗透压的原理告诉我们,已经适应在高浓度的盐水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细胞液的含盐浓度是很高的,一旦当废水中的盐分浓度较低或很低时,废水中的水分子会大量渗入微生物体内,使微生物细胞发生膨胀,严重者破裂死亡。因此,经过长期驯化并能逐渐适应在高浓度的盐水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对生化进水中的盐分浓度要求始终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不能忽高忽低,否则微生物将会大量死亡。 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资料库http://www.ep360.cn/qita
『玖』 污水处理中。。电导率与含盐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污水处理中,含盐量(TDS)与电导率(EC25)之间的关系:
TDS=K×EC25
式中
TDS——溶液总盐量,pp;
K——溶液对应的转换系数;
EC25——经温度校正到25度的电导率,μS/cm。
『拾』 国家对排放的污水有含盐量的要求吗哪个标准里有要求
有的,海水水质监测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预处理按GB12763.4-91和HY003-91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于1982年4月6日发布,并于同年8月1日起实施,它适用于中国国家主权所辖一切海域。该标准按照海水用途对水质要求分为三类。海水水质监测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预处理按GB12763.4-91和HY003-91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种水质类型分别作出具体规定;并对汞、镉、铅、总铬、砷、铜、锌、硒、油类、氰化物、硫化物、挥发性酚、有机氯农药、无机氮和无机磷等15种指标限定最高容许浓度,其中无机氮和无机磷为防止海域产生“赤潮”的限制值;对海水中放射性物质要求符合国家《放射防护规定》中露天水源的规定。
(10)污水含盐量与腐蚀性的关系扩展阅读:
污水排放要求规定:
1、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2、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3、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