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细菌总数标准
Ⅰ 食品企业自来水细菌总数一般标准是多少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5.1.1.2 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专
《生活饮用水卫属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菌落总数(CFU/mL)小于100
Ⅱ 为什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关于细菌总数的
没有经过消毒的地表水各地的差异很大,规定细菌总数的意义不大。这可能就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细菌总数的原因吧/
Ⅲ 已经确定为污水的水,怎样从细菌总数来判定它的污染程度呢
看是什么污染,如果是生物污染可以用细菌数判定,如果是其它污染是没有这个关系的。
Ⅳ 水质检测报告里细菌总数不能超过多少
国家饮用水标准GB 5749-85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 cfu/g(ml),所用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
Ⅳ 水中细菌总数为多少是合格
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指标限值专为: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属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CFU/100ML):小于或等于100。
Ⅵ 污水水质指标一般有哪些
污水水质指标可分为三大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
(1)物理性指标
物理指标主要有:固体物质(TS)、浑浊度、颜色、嗅、味、温度、电导率等。
①固体物质(TS)
水中固体物质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也称蒸发残余物。按水中固体的溶解性可分为溶解固体(DS)和悬浮固体(SS)。溶解固体也称“总可滤残渣”,是指溶于水的各种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和。在水质分析中,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滤液在103~105℃温度下蒸干后所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溶解固体。悬浮固体也称作“总不可滤残渣”,在水质分析中,将水样经0.45微米滤膜过滤,凡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颗粒物即为悬浮固体。
②浑浊度
含有泥砂、纤维、有机物、浮游生物等会呈现浑浊现象。水体浑浊的程度可用浑浊度的大小来表示。所谓浑浊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在水质分析中规定,lL水中含有1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目前浊度采用NTU单位。
③颜色
水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肢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表色则是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异常颜色的出现是水体受污染的一个标志。
水的物理性水质指标还有嗅、味、温度、电导率等。
(2)化学指标
化学指标主要有: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有机氮、pH值、有毒物质指标等
①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氧量。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我国规定的污水检验标准系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测定耗氧量,记作CODcr,单位为(mg/l)。由于K2Cr2O7氧化能力很强,能使污水中的85%~95%以上的有机物被氧化。
CODcr的测定较简便、迅速,测定时间只需2h,用来指导生产较为方便,而且不受水质限制。但也有其缺点:由于污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氧量,故CODcr值不能准确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
②生化需氧量(BOD)
由于污水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现有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各类有机物的含量(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必要)。但污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在相应的微生物及有氧存在的条件下,氧化分解时皆需要氧,且有机物的数量同耗氧量的大小成正比。故生化需氧量成为广泛使用的污水水质指标。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温度、时间都一定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其单位为mg/l。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碳化阶段,即有机物中的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有机物中的氮被氧化为氨的过程。碳化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需氧量。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即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的过程。硝化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硝化需氧量。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率与温度和时间有密切关系。为了使测定的BOD值具有可比性,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将污水在20℃温度下培养5天,作为生化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条件。在此条件下测量所得结果即为5日生化需氧星、记作BOD5。如果测定的时间是20天,则结果称为20日生化需氧量,记作BOD20。
BOD值作为主要的有机物浓度指标,基本上反映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的量,较为直接、确切地说明了问题。但也存在某些条件下测定误差难以控制、反馈信息较慢等缺陷。
一般来说,对一定的污水而言,COD20>BOD20>BOD5,BOD、COD之间的差值大致反映了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
③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是指污水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在TOC测定仪中,当样品在950℃条件下燃烧时,样品中所有的有机碳和无机碳生成CO2,此即为总碳(TC)。当样品在150℃条件下燃烧时,只有无机碳转化为CO2,此即为总无机碳TIC。总碳与无机碳之差即为总有机碳TOC,即:
TOC=TC-TIC
因为1g有机碳被氧化时须耗用32/12g(即2.678)氧,又因为COD使近似地代表水样中全部有机物被氧化时耗去的氧量,故COD值换算成TOC值的系数为2.57,即1gTOC=2.67COD。
④有机氮
有机氮是反映水中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机物总量的一个水质指标。若使有机氮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生物氧化,可逐步分解为NH3、NH4+、NO2-、NO3-等形态,NH3和NH4+称为氨氮,NO2-称为亚硝酸氮,NO3-称为硝酸氮。更多可关注易净水网(www.ep360.cn)有机氮与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的总和则称为总氮(TN)。
⑤pH值
pH值是指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即pH值=-lg[H+]反应水的酸碱性。
⑥有毒物质指标
指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包括氰化物、汞、砷化物、镉、铬、铅、酚等,它们的含量均作为单独的水质指标。
(3)生物指标
生物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大肠菌数及病原菌等。细菌总数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细菌的总数;大肠菌数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肠菌个数。
Ⅶ 国家对自来水的细菌总数有一标准
首先,国家标准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水质参数的最低要求.
检测方法各地可以参照标准自行设定,但检测的水质参数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或高于标准要求.
Ⅷ 污水中细菌总数测定法用的是哪个标准,谢谢!
医院污水不测细菌总数的,以粪大肠菌群值反映水的污染状况。标准参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附录A》。
Ⅸ 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
一、物理性指标
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的三种存在形态:悬浮的、胶体的、溶解的。固体物质用总固体量(TS)作为指标,污水处理中常用悬浮固体(SS)表示固体物质的含量(TDS指标高于1000以上)。
二、化学性指标
1、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强化学氧化剂(中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简写为COD。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对稳定,则一般来说,COD> BOD5。一般BOD5/COD大于0.3,认为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3、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当有机物被全部氧化时,将分别产生CO2、H2O、NO、SO2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4、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质的含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物质质的一个综合参数。
5、总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为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四种含氮化合物总量称为总氮(TN)。凯氏氮(TKN)是有机氮与氨氮之和。
6、总磷(TP):包括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类。
7、pH值。
8、重金属。
三、生物性指标
1、大肠菌群数: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以个/L计。
2、细菌总数:是大肠菌群数、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细菌数的总和,以每毫升水样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表示。
(9)污水细菌总数标准扩展阅读:
作用
环境污染指数能以简明的数值综合反映环境质量,便于进行各地区环境质量的比较,因而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许多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多种污染物综合作用的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因此,目前所应用的各种指数值只是大致地反映环境质量。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即达到国家质量二级标准是指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如果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时,说明空气质量为良好。
Ⅹ 食品用水细菌总数标准是多少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5.1.1.2 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回。
《生活饮用答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菌落总数(CFU/mL)必应大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