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采用什么管道排放
①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都有哪些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目前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手段以生物法为主,辅以物回理法与化答学法。由于近年来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新型染料、PAV浆料、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给处理增加了难度。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大都由原来的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色度的去除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旧的生化法在脱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满意。此外,PAV等化学浆料造成的COD占印染废水COD的比例相当大,但由于它们很难被普通微生物所利用而使其去除率只有20%~30%。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门细菌以及新型化学药剂的探索和应用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高效脱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光降解技术研究、高效脱色混凝剂的研制等。
印染废水常用处理技术印染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与生物法三类。物理法主要有格栅与筛网、调节、沉淀、气浮、过滤、膜技术等,化学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吸附、消毒等,生物法有厌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兼氧生物法。
② 废水的排放方式有哪些
本技术特别针对有机物浓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制浆造纸、制药、洗毛、农药、酒精等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处理水回用工程。 ⑴ 染料、印染废水;焦化废水;石油化工废水; ------上述废水在脱色的同时,处理水中的BOD/COD值显著提高。
⑵ 石油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 ------上述废水处理水后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⑶ 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 ------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
⑷ 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 ------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③ 印染废水常规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谢谢,急啊
都有这么些工艺~~具体选哪样要看你水质如何要达到什么排放标准~~最重要的是内肯花多少钱容去做
水解酸化—UASB—SBR[1]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2]
活性污泥—接触氧化[3]
椎流式曝气增氧活性污泥[4]
涡凹气浮(CAF)-A/O工艺[5]
缺氧-好氧-压滤-富氧生物炭处理[6]
改良厌氧—生物接触氧化[7]
水膜除尘-水解酸化-接触氧化[8]
混凝—生物膜曝气—氧化塘[9]
微电解-炉渣吸[10]
新型内电解铁屑过滤塔-生物接触氧化池[11]
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12]
接触氧化—电解[13]
二级生物接触氧化-砂滤-活性生物炭[14]
水解—混凝—复合生物池[15]
水解-接触氧化-气浮[16]
水解—接触氧化—活性炭 [17]
④ 关于印染废水达标排放,有什么好的工艺
MBFB工艺这个工艺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污水和废水处理版领域得到权推广和应用。经过MBFB工艺处理的出水,除电导率指标外,其水质可达到纺织印染行业车间回用水的行业要求的标准,可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水洗、皂洗和冲洗等车间,大约可达到60%的回用率。同时MBFB工艺也可作为反渗透工艺的前处理工段,MBFB可直接进入反渗透膜进行脱盐,而不必经过复杂的保安过滤和超滤工段。
⑤ 印染废水只用厌氧和好氧能够处理到国家排放标准吗
现在通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完全可以达标排放。
水解酸化就是厌氧过程,而生物接触氧化则是好氧过程。
如果是COD要求很高,可以考虑用水解酸化-MBR法,成本会高,但出水水质会好
⑥ 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的介绍
印染抄废水排放标准,使用范围袭:本标准按照纺织染整企业的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水量。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洗毛、麻脱胶、煮茧和化纤原料蒸煮等工序所产生的废水。
⑦ 关于印染废水排放标准以及国标号是什么
除了国家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外(GB 8978-1996),纺织印染行业也有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版标准(GB 4287-1992),该标准对各权类纺织印染产品均采用同一标准。该标准由于制定时间较早,其各项指标不如污水综合排放严格。而且标准中也没有涉及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和具体数量,更没有涉及生产过程中采用传统工艺还是清洁生产工艺,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排放标准。从管理层面上看,不利于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6620.html
到这里下载
。
⑧ 印染废水的几种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化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法与混凝气浮法。此外,电解法、生物活性炭法和化学氧化法等有时也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
1.混凝法
混凝法是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两种。常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混凝法对去除COD和色度都有较好的效果。
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前时,混凝剂投加量较大,污泥量大,易使处理成本提高,并增大污泥处理与最终处理的难度。混凝法的COD去除率一般为30%~60%,BOD5去除率一般为20%~50%。
作为废水的深度处理,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构筑物之后,具有操作运行灵活的优点。当进水浓度较低,生化运行效果好时,可以不加混凝剂,以节约成本;当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时,可以考虑不设二次沉淀池,让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出水直接进入混凝处理设施。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多数是将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之后。其COD去除率一般为15%~40%。
当原废水污染物浓度低,仅用混凝法已能达到排放标准时,可考虑只设置混凝法处理设施。
2.化学氧化法
纺织印染废水的特征之一是带有较深的颜色。主要由残留在废水中的染料所造成。此外,有些悬浮物、浆料和助剂也能产生颜色。废水脱色就是去除废水中上述显色有机物。印染废水经生物法或混凝法处理后,随BOD和部分悬浮物的去除,色度也有一定的降低。一般情况下,生物法的脱色率较低,仅为40%~50%。混凝法的脱色率稍高,但因染料品种和混凝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脱色率在50%~90%之间。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出水仍有较深的颜色,对排放和回用都很不利。为此,必须进一步进行脱色处理。常用的脱色处理法有氧化法和吸附法两种。氧化脱色法有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光氧化法三种。
化学氧化法一般作为深度处理设施,设置在工艺流程的最后一级。主要的目的是去除色度,同时也降低部分COD。经化学氧化法处理后,色度可降到50倍以下,COD去除率较低,一般仅5%~15%。
3.电解法
借助于外加电流的作用产生化学反应,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称电解。利用电解的化学反应,使废水的有害杂质转化而被去除的方法称为废水电解处理法,简称电解法。
电解法以往多用于处理含氰、含铬电镀废水,近年来才开始用于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的治理,但尚缺乏成熟的经验。研究表明,电解法的脱色效果显著,对某些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媒染染料、硫化染料和分散染料印染废水,脱色率可达90%以上,对酸性染料废水脱色率达70%以上。电解法对于处理小水量的印染废水,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和效果较好的特点。固定床电解法在工程上也有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缺点是耗电较大、电极消耗较多,不适宜在水量较大时采用。电解法一般作为深度处理,设置在生物处理之后。其COD去除率为20%~50%,色度可以降到50倍以下。
当原废水浓度低,仅用电解法已能达到排放标准时,可考虑只设置电解法处理设施。仅用电解法处理时,COD去除率为40%~75%。
4.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技术在国内用于医药、化工和食品等工业的精制和脱色已有多年历史。70年代开始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生产实践表明,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具有卓越的吸附性,它对纺织印染、染料化工、食品加工和有机化工等工业废水都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一般情况下,对废水中以BOD、COD等综合指标表示的有机物,如合成染料、表面性剂、酚类、苯类、有机氯、农药和石油化工产品等,都有独特的去除能力。所以,活性炭吸附法已逐步成为工业废水二级或三级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吸附是一种界面现象,其与表面张力、表面能的变化有关。引起吸附的推动能力有两种,一种是溶剂水对疏水物质的排斥力,另一种是固体对溶质的亲和吸引力。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多数是这两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其吸附能力,在选择活性炭时,应根据废水的水质通过试验确定。对印染废水宜选择过渡孔发达的炭种。此外,灰分也有影响,灰分愈小,吸附性能愈好;吸附质分子的大小与炭孔隙直径愈接近,愈容易被吸附;吸附质浓度对活性炭吸附量也有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附量是随吸附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的。另外,水温和pH值也有影响。吸附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随pH值的降低而增大。故低水温、低pH值有利于活性炭的吸附。
⑨ 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的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洗毛、麻脱胶、煮茧和化纤原料蒸煮等工序所产生的废水。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7467 水质 六价格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74 水质 铜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8 水质 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
GB7479 水质 铵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7481 水质 铵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7488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903水质 色度的测定法
GB11914水质 化纤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本标准分三级:
4.1.1排入GB3838中III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GB3097中二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4.1.2排入GB3838中IV、V类水域,GB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4.1.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执行三级标准。
4.1.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废水,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4.1.1和4.1.2的规定。
4.1.5GB3838中I、II类水域和III类水域中的水体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扩建、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4.2标准值
本标准按照不同年限分别规定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水量。
4.2.1 1989年1月1日之前立项的纺织染整工业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1执行。
表1
分级 最高允许排水量m3/100米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L
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色度(稀释倍数)pH值悬浮物氨氮硫化物六价铬铜苯胺类
Ⅰ级60180806~9100251.00.50.52.0
Ⅱ级2.5802401606~9150402.00.51.03.0
Ⅲ级300500 6~9400 2.00.52.05.0
4.2.2 1989年1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之间立项的纺织染整工业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2执行
表2
分级 最高允许排水量m3/100米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L
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色度(稀释倍数)pH值悬浮物氨氮硫化物六价铬铜苯胺类
Ⅰ级30100506~970151.00.50.51.0
Ⅱ级2.5601801006~9150251.00.51.02.0
Ⅲ级300500 6~9400 2.00.52.05.0
4.2.3 1992年7月1日起立项的纺织染整工业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按表3执行。
表3
分级 最高允许排水量m3/100米布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L
缺水区丰水区2)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色度(稀释倍数)pH值悬浮物氨氮硫化物六价铬铜苯胺类二氧化氯
Ⅰ级25100406~970 15 1.00.50.51.00.5
Ⅱ级40180806~9100251.00.51.02.00.5
Ⅲ级300 500-- 6~9400 -- 2.0 0.52.05.00.5
注: 1)100米布排水量的布幅以914mm计; 宽幅布按比例折算。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附录A 废水中二氧化氯监测分析方法连续滴定碘量法(参考件)
A1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亚漂设备及含有大量亚氯酸盐的废水。
A2原理
二氧化氯和亚氯酸根均是氧化剂,它们都能氧化碘离子而析出碘,继而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量法,但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氧化数变化不同。
在pH=7,ClO2+I-→ClO2-+1/2I2
氧化数由4→3
在pH=1~3,
ClO2+5HI→H++Cl-+ H2O+5/2I2,
氧化数由4→-1
HClO2+4HI→2I2+HCl+2H2O,氧化数由3→1
因此,可一次采样,控制不同PH值连续滴定来测定二氧化氯和亚氯酸根。
A3 试剂
A3.1硫代硫酸钠标准液:c(Na2S2O3)=0.1mol/L。溶解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 ·H2O) 于1L新煮沸的蒸馏水中,至少存放二周之后,用碘酸钾或重格酸钾标定。最初必须存放一段时间,是为了是所含的亚硫酸氢盐离子氧化。使用煮沸的蒸馏水,并加入几毫升三氯甲烷,以使细菌分解作用减小到最低程度,以下述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来标定。
A3.2 碘酸验溶液:溶解3.249G无水碘酸氢钾(一级试剂)或3.567G碘酸钾(在103+-2C温度下干燥1H)于蒸馏水中,转入1L容量瓶稀至标线,即为C=0.100 00MOL/L溶液,贮存于具玻璃塞瓶内。
于80ML蒸馏水中,边搅拌边加入1ML浓硫酸,10.00ML C=0.100 00MOL/L的碘酸氢钾和1G碘化钾,立即用c(Na2S2O3)=0.1mol/L溶液滴至淡黄色,加入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到蓝色消失为止。
A3.3重铬酸盐溶液:溶解4.904K无水重铬酸钾(一级试剂)于蒸馏水中,转入1L容量瓶并稀至标线,即为c(1/6K2Cr2O7)=0.1000mol/L的溶液,贮存于具玻璃塞瓶内,用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代替碘酸盐标准溶液,在暗处放置6MIN后用 溶液滴定,方法同前。
硫代硫酸钠的浓度(MOL/L)=1/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毫升数
A3.4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用新煮沸过的蒸馏水将上述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稀释至0.0100或0.0500 MOL/L。
A3.50.5K/100ML淀粉指示剂:于0.5K淀粉中,加入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倾入10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搅拌,然后沉淀过夜。应用上层清液,加入0.125G水杨酸,0.4G氯化锌防腐。
A3.6碘化钾晶体。
A3.7 氢氧化钠溶液:溶解4G氢氧化钠于1L蒸馏水中。
A3.8(1+1)硫酸。
A3.9缓冲溶液(PH=7):称取34.0G磷酸二氢钾和35.5G磷酸氢二钠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L。
A4测定步骤
取量0.5ML(或适量)水样,用0.1MOL/L氢氧化钠调至近中性,加缓冲液5ML和1G碘化钾,用0.0100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至淡黄色,加1ML0.5G/100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至蓝色消失,记下读数A,加3ML(1+1)硫酸(PH调至1~3),溶液又呈蓝色,继续滴至无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液为B毫升,若亚氯酸盐含量很高,可改用0.0500MOL/L或适当浓度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
A5计算公式
二氧化氯(ClO2,mg/L)=a*c/v*67450
亚氯酸根(ClO2-,mg/L)=(b-4a)*c*67450/4v
式中:V--水样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浓度
a--第一次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体积,ML:
b--第二次滴定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体积,ML; 1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
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染整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俗称印染。
2纺织品TEXTILE
纺织工业产品,包括各类机织物、无纺织布、各种缝纫包装用线、绣花线、绒线以及绳类、带类等。
⑩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如果是方法的话就很多了,我之前开题报告有写过。。。
印染废水先经过格栅、筛网、沉砂、调节水量及水质、降温等预处理,以除去悬浮物和可直接沉降的杂质,改善废水水质,确保后期处理的进行。预处理只是把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浮石渣除去,要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深度处理,进而除去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色素及其他杂质。深度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
吸附法
吸附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多。这种方法是将废水通过由活性炭、硅藻土、粉煤灰等吸附剂组成的滤床,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吸附在多孔物质表面上或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吸附法适合于低浓度印染废水以及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
超声波
超声波技术是指频率在15 kHz 以上的声波,在溶液中以一种球面波的形式传递,产生声空化现象,激化液体中微小泡核,表现为泡核的振荡、生长、收缩及崩溃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引发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使废水中浊度、COD、苯胺含量等随之下降,进而起到降低废水中有机物浓度的作用。然而单独使用超声处理废水,受到处理量小、效率低、设备成本高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生物法
(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由于印染废水中很多染料和染色助剂很难生物降解,因此采用单一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其对色度的去除率很低。
(2) 生物炭法
生物炭法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它将生物降解和活性炭吸附相结合,同时发挥了生物法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及活性炭处理程度高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化学法
(1) 混凝法
混凝法由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对印染废水中的不溶性染料和大分子有机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成为印染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之一。但混凝法对可溶性染料的去除效果差,同种絮凝剂对不同的印染废水会有不同的处理效果,运行费用较高,泥渣量多且脱水困难,会造成二级污染,制约了混凝法被进一步广泛地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
(2)臭氧 氧化法
臭氧用于印染废水处理有很好的脱色作用,因为染料显色是由其发色基团引起,臭氧由于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将这些基团氧化分解,使其失去显色能力。臭氧氧化的主要优点是臭氧发生器简单紧凑、占地少、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主要缺点是处理成本高,不适合大流量废水的处理,因而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3)光催化氧化:在印染废水的处理中,光催化氧化法也是广泛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催化剂主要有TiO2、H2O2、O3 等,在太阳光或紫外光的照射下,促使催化剂的能级发生跃迁,产生活性很强的自由基,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电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有很好的脱色效果。但由于电化学反应过程耗电量大,因此,该工艺运行成本较高[
你参考下吧,我在文库传了些资料你可以参考看看
- -不好意思,文档今天刚传,居然还木有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