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气泡图
Ⅰ 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图片
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图片,首先是要把污水回收,然后经过过滤处理,然后经过二次过滤,然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Ⅱ 有污水排污口设计规范吗
有污水排污口设计规范,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标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等。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促进排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监理执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调、一收费”的职责,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
排污口污水排放标准通常被称为污水排放标准,是根据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结合环境的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的废水中的水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水污染物或有害因子的允许排放量或限值。
(2)污水气泡图扩展阅读: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关规定:
1、国家排放标准国家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或特定区域内适用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适用于全国范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为:专门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废气、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国家专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废气的排放和污泥处置的排放与控制管理。
3、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允许造纸工业、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钢铁工业、合成氨工业、航天推进剂、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等12个工业门类,不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
4、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0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5、根据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专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本标准实施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废气和污泥的排放不再执行综合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噪音控制仍执行国家或地方的噪音控制标准。
Ⅲ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右图是电解污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用污水中主要含有可
A、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应为:2H + +2e - =H 2 ↑,故A错误; B、Fe作为阳极,电解时生成内Fe 2+ ,Fe 2+ 再被氧容化生成Fe 3+ ,Fe 3+ 水解生成Fe(OH) 3 ,Fe(OH) 3 具有吸附性,可将污染物吸附而沉淀下来,故B正确; C、阴极上H + 离子放电生成氢气,产生H 2 气泡,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故C正确; D、Na 2 SO 4 固体不参与电极反应,对电解产物没有影响,加入少量Na 2 SO 4 固体,溶液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A. |
Ⅳ 污水如何处理要详细的资料,过程及操作方法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按污水的性质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污水是怎样处理的,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其处理技术。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我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
污水现在直接利用情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污水的直接利用已成为可能,使用污水源热泵系统对城市原生污水进行利用。
所谓原生污水就城市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或者是工业废水,现阶段的利用发放是原生污水直接进入污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换热,在消耗少量电力的情况下为城市建筑物室内制冷供暖。污水再利用有几个技术难点需要克服:堵塞,腐蚀,换热效率。
污水源热泵系统是有污水换热器和污水源热泵两部分构成。城市原生污水直接进入污水换热器进行换热后,换取的热量由污水源热泵内部的热泵做功传递到室内。
对城市原生污水再利用,优点是:节能环保,无污染。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常用处理方法
生产废水
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 、Fe2 +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该工艺用于难降解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可对氨氮的脱除具有很好的效果。传统上微电解工艺所采用的微电解材料一般为铁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碱活化,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钝化板结,又因为铁与炭是物理接触,之间很容易形成隔离层使微电解不能继续进行而失去作用,这导致了频繁地更换微电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还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另外,传统微电解材料表面积太小也使得废水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增加了吨水投资成本,这都严重影响了微电解工艺的利用和推广。
反应公式:阳极: Fe - 2e →Fe2+ E(Fe / Fe2+)=0.44V
阴极: 2H﹢ + 2e →H2 E(H﹢/ H2)=0.00V
当有氧存在时,阴极反应如下:
O2 + 4H﹢ + 4e → 2H2O E (O2)=1.23V
O2 + 2H2O + 4e → 4OH﹣ E(O2/OH﹣)=0.41V
技术特点:1) 反应速率快,一般工业废水只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2) 作用有机污染物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3) 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过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电解反应剂。微电解剂只需定期添加无需更换,添加也无需进行活化直接投入即可;(4) 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会在水中形成原生态的亚铁或铁离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剂更好的混凝作用,无需再加铁盐等混凝剂,COD去除率高,并且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5) 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6) 该方法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还原除重金属;(7) 对已建成未达标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用该技术作为已建工程废水的预处理,在降解COD的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确保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也可对生化后废水进很行微电解或微电解联合生物滤床的工艺进行深度处理;(8) 该技术各单元可作为单独处理方法使用,又可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艺,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挂膜。
适用废水种类:本技术特别针对有机物浓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废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制浆造纸、制药、洗毛、农药、酒精等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处理水回用工程。 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⑴ 染料、印染废水;焦化废水;石油化工废水;
------上述废水在脱色的同时,处理水中的BOD/COD值显著提高。
⑵ 石油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
------上述废水处理水后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⑶ 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
------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
⑷ 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
------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生活污水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怎样处理,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生活污水→化粪池→厌氧池→人工湿地(种植根系发达、喜湿、吸收能力强的美人蕉、水葱、菖蒲等植物)经“过滤”后排放的方法进行处理,主要适用于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建成后运行费用基本为零,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
2.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针对城市生活污水怎样处理,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将城市生活污水输送到城市周围的农村,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来净化城市生活污水。将是一劳永逸与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应生活用自来水100W立方的大中型城市为例:普通的污水处理设施造价1000元/立方。建设成本10亿,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亿.采用土壤净化法建设成本1000元/立方,年运营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亿.同时年节约农用水资源3.6亿立方,节约化肥约1万吨/年,减少农药用量5吨/年,综合效益可观。
Ⅳ 化学课上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如图所示),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课后,同学们围绕“水
(1)①要除去来这些固自体杂质,可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故填:过滤.
②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浇花、冲洗厕所等.故填:冲洗厕所.
③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生活污水于试管中, 滴入稀盐酸;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有气泡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生活污水中含有 CO32- |
(3)还想调研的一个问题是污水中含有哪些物质.故填: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中有哪些物质.
Ⅵ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下图是电解污水实验装置示意图。接通直流电源后,与直流电
(1)阳极:复Fe-2e - =Fe 2+ 2H 2 O-4e - =4H + +O 2 ↑制4Fe 2+ +10H 2 O+O 2 =4Fe(OH) 3 ↓+8H + ;阴极:2H + +2e - =H 2 ↑ (2)Fe作为阳极,电解时生成Fe 2+ ,Fe 2+ 再被氧化生成Fe 3+ ,Fe 3+ 水解生成Fe(OH) 3 , Fe(OH) 3 具有吸附性,可将污染物吸附而沉淀下来。 (3)阴极产生H 2 气泡,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 (4)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Na 2 SO 4 |
Ⅶ 污水处理里面有泡沫,怎么样才能去除泡沫
你好,首先回答一下关于你提到的这家泡立消的消泡剂厂家,这家的专消泡剂我也用过,客观属评价价格是比较实惠的,产品效果的话我用的还可以,比我之前用的某邦是好用多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服务确实很到位,发货很及时,而且有一次我使用时出现问题,他们厂家还派技术工程师上门来给我服务,每次合作都会有小惊喜给我,感觉非常人性化,我跟他们合作一年多了,一直也很稳定。
你这个情况可以让他们先寄些样品,你自己测试一下,一般他们都会根据你的情况免费寄个2-3种样品的。然后有不懂的他们有技术工程师可以咨询,或者你把你自己的污水寄给他们测试,这样他们推荐的产品一定是最适合你用的。
最后希望你能采纳我的回答,先在这谢过啦!
Ⅷ 污水处理入门必看的几个关键点
1COD、CODcr、BOD、BOD5差别
B/C比是BOD5比CODcr,B不是BOD。以实例来看,如好氧进水CODcr=1000mg/L,BOD5=400 mg/L,出水CODcr=100 mg/L,BOD5=20 mg/L。那么CODcr共去除900 mg/L,BOD5共去除不到400 mg/L。900-380 mg/L的CODcr怎么去除的?
1))BOD-BOD5那一部分被生化;
2)污泥吸附(低负荷下要忽略些) 这个BOD5还是BOD都很复杂,出口的一般不是进水中的那些,而是基质、菌类的相关产物;详细的说比较复杂,理解一二就可以,而且最主要的是认定不可降解的不会发生变化,其余的可能都是变的。不可生物降解的是没有变化的,除去吸附等等之类的作用,无论是厌氧还是好氧SMP都是一样的。
一般情况,污水处理的CODcr可以达标,BOD5是都达标的。
2COD检测方法的差别
严格规范的蒸馏法和快速消解法,以前者为准。操作中为了简便想采取后者怎么办?取同浓度范围内的实测水样做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找到二者的近似关系。
偷懒法:同浓度范围内实测水样,蒸馏一小时和蒸馏两小时,对比试验,找关系。
3关于溶解氧
好氧池中的溶解氧是曝气设备供氧与有机物或无机物被活性微生物氧化或自然氧化两种过程达到平衡之后的结果。或者可以说成曝气供氧,发生生化或化学反应和散失两个过程的残余。所以曝气池,控制溶氧2.0mg/L,只要设计与实际不差太多,那么OK。
但是如果没有持续的供氧,比如曝气调节池的出水不在有氧气供入(跌水曝气之类的忽略),而有机物含量有比较高,碰巧还遇上可以利用氧的大量微生物(比如UASB污泥中的兼性细菌或者A池中的好氧细菌),那么残留的那一个左右的DO显然不是成百上千的COD的对手。
4关于厌氧
厌氧是什么?是UASB?是A2/O一部分?是水解酸化?是消化池?其实厌氧是一种生化反应的条件,它不是厌氧工艺,是厌氧的工艺。为什么谈到这个问题,归根是有众多诸如:XX厌氧和XX厌氧有什么差异,溶解氧应该控制多少的问题;在这之前则需要搞明白厌氧这个条件是针对谁的。厌氧反应,主体是有机物逐步转化为甲烷和CO2的过程,注意这里的“逐步”。
再者,很多人又说了厌氧反应器就得与空气隔绝,所以要进行封顶。对此,想说以下几点:
说厌氧反应器,明显没搞懂厌氧的是什么?厌氧的是反应器?是水?还是微生物?
与空气隔绝,这个更可悲了,姑且不说他分不清水中的溶解氧和微生物环境的溶解氧,单是溶解氧与空气中的氧就搞不清楚。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曝气设备的氧利用率,穿孔管3-5%,曝气软管8-12%,曝气头10-20%。如果空气向水中溶氧那么无敌,那么我们对出售曝气头的该如何处置?
对于封顶并不反对,厌氧消化池和EGSB等厌氧反应器都是利用封顶去收集沼气,(当然UASB和IC不是,靠三分)还可以减少臭味扩散。不过把封顶放在广泛使用的UASB上并且以此来隔绝空气,实在是有些搞笑。
1)水解酸化纯粹的控制到产甲烷之前,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或多或少总有一点甲烷产生;而且厌氧过程产生一点氢气也很正常,有听说过产氢产乙酸过程吧。所以,水解酸化池表面浮起的一个个泡泡,也许就是你想找的原因之一。
2)细菌不管是什么样的,总有繁殖下一代的职责,水解酸化菌群也是,它们或多或少的总要利用有机物合成点细胞物质。
3)进水SS如果量很大,会被水解酸化污泥吸附相当量的一部分,这个对COD的影响不可忽略,有时甚至十分巨大。
1)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的废水浓度确实常见的要低一些,因为水解并不能提供较有力的COD消解能力,当然这个工艺相比较直接好氧而言,更多的可以用在进水COD1k-2k之间的项目,这种水质进厌氧节约的曝气能耗和提升水用的动力能耗差不多,厌氧降解程度上优势也不明显,但是直接进好氧浓度又偏高。因此常搞出水解+好氧,利用水解过程微量讲解和吸附去除COD来减少好氧的负担。当然这是在不讨论改善生化性方面的前提下。
2)假如水解酸化+UASB+氧化就相当于两相厌氧,有文章说“厌氧发酵产生沼气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乙酸化阶段和甲烷阶段等四个阶段。水解池(水解池进行的就是水解酸化反应吧)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不进入第三阶段。”
下面再简单科普下厌氧的工艺如何简单识记:
A、厌氧接触:消化池+厌氧沉淀池+厌氧污泥回流系统,这个与好氧工艺中的接触氧化没有关系,莫联想到填料上。
B、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水从下而上穿过污泥床体,但是有很多UASB的布水器是位于池顶的,也不是UASB就没有回流。
C、UBF:就是UASB+AF,形象点说UASB上面再加上填料层。
D、EGSB:UASB拉高,做上回流,上流速度比UASB高很多,要力图控制污泥颗粒化。
E、IC:甭管有没有外回流(水泵回流),有内回流就行。
F、ABR:上下折流板。
有关厌氧产甲烷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原理在这里也多说几句。
先是“厌氧产甲烷”,厌氧过程,如果我们不谈释放磷,常见的是水中有机物厌氧发酵的过程。有机物好氧发酵的过程,大家都清楚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进入水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变成CO2和H2O,使得(还原性的)COD得以氧化去除。所以很多人理所应当的认为,厌氧是个还原反应喽。
这就有必要让抱有该观点的朋友先回忆一下初中化学,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剥离开吗?
显然是不能的,厌氧也是,在进行到产甲烷之前的厌氧发酵过程,基本上是有机物自身相互的氧化和还原(这话说得并不严谨,但是方便理解),也就是说有机物本身是还原性的,它反应之后变成一部分还原性更强,一部分还原性相对弱一些的两种有机物,而这总体上相抵消。所以如果厌氧发酵未到产甲烷地步,COD变化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水解酸化COD去除率低下的原因)。
当这个过程进行的非常彻底时,产物逐渐转化为CO2和CH4,主要体现还原性也就是导致水中COD的甲烷因为溶解度低,脱离水相,这是产甲烷过程去除有机物COD的原因。
5
关于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的目的是改善生化性,为下一个生化处理单元服务,其评价指标有酸化度、pH、B/C、COD去除率等,其中COD去除率是里面可靠性最差的。
对于在上一环节说到的“水解酸化COD去除率低下”,有水友可能要反驳说“我的水解酸化去除率不低下呢”;对此,澄清下这一水解酸化去除率是从哪里来的。
6
工艺中的两级与两相
众所周知,不同的水质决定不同的工艺。产甲烷是厌氧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关键因素,两级和两相的差别也就在第一个厌氧反应器是否产甲烷上;如果第一个产甲烷,第二个有机负荷势必要小很多,这是问题的关键。
一般来说,两级厌氧适应的水质是较高浓度的废水,它的生化性并不很差,第一级通过沉降和发酵产气降低第二级的负荷。两相厌氧,一是主要针对难生化降解废水,靠第一相改善生化性,二是针对硫酸盐废水,靠第一相进行硫酸盐还原,然后去除硫化物再进第二相产甲烷,三是针对易酸化废水易波动废水,放在前面彻底酸化掉以稳定pH。
如酒精项目常用两级,那些几万以上的,如果生化性不差并且水量不小,个人建议也用两级,但是控制其实并不简单,尤其是第一级在高浓度、高VFA下运行。生化性较差用两相的就很多了,其实生化性不差的也常常用两相。
有的工艺是用水解酸化+氧化(处理COD较低的废水),有的是UASB+氧化(一相厌氧,处理COD高的废水),有的是水解酸化+UASB+氧化(就相当于两相厌氧);对此分析如下:
那么水解酸化产生的应该是有机酸吧,那乙酸化阶段在哪发生的?两相厌氧的产酸相产的是什么酸?它的乙酸化阶段又是在哪发生的呢?
产乙酸这个词和产乙酸阶段是应该分开的,因为在产酸阶段就会产生一部分乙酸了但并不一定作为过程的主体,这要看废水的有机物组成。产乙酸阶段,这里面包含了两类反应,一是更长碳链的VFA以及乳酸、丙酮酸和醇类等分解产生乙酸,二是同型产乙酸菌,利用CO2和H2的无机组合进行产乙酸。两相的水解酸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有可能是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以及乳酸中的任一种,也有可能是未完全降解的长链脂肪酸。
个人认为在实际工程中,两相的分界线并不彻底分明,水解酸化相先后延伸至产乙酸甚至少量产甲烷都是经常遇见的。至于产甲烷相,它就没有不含水解酸化这两个过程的时候,产甲烷相四个过程都会存在,只不过前两个过程被之前的相分担了一部分。乙酸化发生在哪里,这个过程应该大部分在后一相,两相的定义并不是“水解酸化阶段+乙酸化产甲烷阶段”,只要在流程上将其主体分开即可叫做两相,至于分界线模糊,没有关系。
基于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无法分开的事实,三相取决于产乙酸和产甲烷是否可以分开。
对于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可表述为:气液固三相在气体扰动和液体升流的作用下从下方进入三相分离器;污泥(固)撞击在三相分离器上,上面吸附的沼气气泡释放出来;沼气气体被三角形集气罩收集;脱离气体的泥水(固液相)穿过三相分离器集气罩之间的缝隙,到达沉淀区;污泥(固)在没有气体扰动的条件下沉淀,落回三相分离器下方。核心是气体被收集和污泥沉淀。
Ⅸ 化学课上,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课后,同学们围绕“水的污染与防
(1)①要除去这些固体杂质,可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
故填:过滤.
②生活污版水经处理后,可权用于浇花、冲洗厕所等.
故填:冲洗厕所.
③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取少量生活污水于试管中,
滴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气泡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活污水中含有CO32-.
故填:取少量生活污水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气泡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活污水中含有CO32-.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