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废水问题
① 核电站排出的废水怎么处理
在核电站,由来于处理废水的自量大、放射性物质浓度较高,都建有专门的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其常用的工艺是蒸发和过滤。前面提到过,废水中的大多数放射性元素都不具有挥发性,利用这一特性,科学家对废水进行加热令其蒸发,再将留下的无法蒸发的放射性物质作浓缩处理。这个方法有两个优点,其一,核电站运行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多无用的废热,加热废水不会多耗能源;其二,蒸发法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质,不会像其他方法因为污染物的转移而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物。另一种方法是过滤法,原理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净水器。在废水流经的管道中安放了专门用来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树脂,这样水流走了,放射性物质留在树脂中。过一段时间,树脂吸附“饱”了,可以换上新的树脂。而吸满了放射性物质的树脂可以通过压缩等方法减小体积,收集后浇筑水泥密封,若树脂中放射性强度不高,放入铁桶密封也行。
② 核废水到底怎么处理
在核电来站,由于处理废水的源量大、放射性物质浓度较高,都建有专门的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其常用的工艺是蒸发和过滤。前面提到过,废水中的大多数放射性元素都不具有挥发性,利用这一特性,科学家对废水进行加热令其蒸发,再将留下的无法蒸发的放射性物质作浓缩处理。这个方法有两个优点,其一,核电站运行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多无用的废热,加热废水不会多耗能源;其二,蒸发法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质,不会像其他方法因为污染物的转移而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物。另一种方法是过滤法,原理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净水器。在废水流经的管道中安放了专门用来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树脂,这样水流走了,放射性物质留在树脂中。过一段时间,树脂吸附“饱”了,可以换上新的树脂。而吸满了放射性物质的树脂可以通过压缩等方法减小体积,收集后浇筑水泥密封,若树脂中放射性强度不高,放入铁桶密封也行。
③ 福岛核废水快装不下了,这些核污染而产生的废水该怎么治理
行的放射性废液处理先将废液进行浓缩分离,清液直接排放或回用,而浓缩流内则进行固化处理或深容层地下处置。
由于放射性核素用任何水处理方法都不能改变其固有的放射性衰变特性,因此其处理般按两个基本原则进行:
1、将放射性废液排入海洋、湖泊、河流或地下水等水域,通过稀释和扩散达到无害水平,主要适用于极低水平的放射性废液的处理。
2、将放射性废液及其浓缩产物与人类的生活环境长期隔离,任其自然衰变,这原则对高、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液都适用。
④ 全球性的灾难!日本如果真将核废水倒入太平洋,结果会怎样
日本政府拟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这一设想不仅引发周边国家担忧,而且导致全球忧虑。国际绿色和平组织于2020年10月23日警告称,福岛核反应堆排放到海里的污染水,含有放射性物质,有可能损害人类的DNA。
核污染后果重大,而且范围广泛,时间久远。周边国家也表示了严重关切,希望日本政府在与周边国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慎重决策。联合国关注危险物质处置等问题的相关特别报告员就曾发声,敦促日本政府不要无视在核废料处理问题上的义务,不要借着疫情之机,不经过国际磋商,就强推核废水入海。不仅如此,日本国内福岛附近的渔民和民众也强烈反对日本政府把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
(4)核废水问题扩展阅读:
日本国内、周边国家和联合国的反对当然是有理由和科学根据的,而且,谁也无法担保含有放射性核物质的水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以及演化有何影响。但至少可以判断,核污染水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且影响可长达数千年。
“新安全围堵体”为善后福岛核污染提供了榜样和借鉴,可以通过联合国、其他国家与日本核安全领域合作,提出可行的计划,或者在福岛核电站当地建造“新安全围堵体”,把废弃的核电站永远封存起来,或者把核污染水转运到日本本土某一地方,建造“新安全围堵体”把这些污染水封存起来。
⑤ 核污水为什么处理不了
在核电站,由于处理废水的量大、放射性物质浓度较高,都建有专门的放射性污水处专理系统,其常用的工艺属是蒸发和过滤。前面提到过,废水中的大多数放射性元素都不具有挥发性,利用这一特性,科学家对废水进行加热令其蒸发,再将留下的无法蒸发的放射性物质作浓缩处理。这个方法有两个优点,其一,核电站运行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多无用的废热,加热废水不会多耗能源;其二,蒸发法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质,不会像其他方法因为污染物的转移而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物。另一种方法是过滤法,原理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净水器。在废水流经的管道中安放了专门用来吸附放射性物质的树脂,这样水流走了,放射性物质留在树脂中。过一段时间,树脂吸附“饱”了,可以换上新的树脂。而吸满了放射性物质的树脂可以通过压缩等方法减小体积,收集后浇筑水泥密封,若树脂中放射性强度不高,放入铁桶密封也行。
⑥ 日本要将百万吨核废水排进太平洋,其它国家的核废水是怎么处理的
在处理这种具有辐射的核废料问题上,许多国家都遵循着国际安全基本原则,尽可能降低这些废料所带来的辐射风险,一般会采用深层掩埋或是将其密封后沉入海底的方式,而像日本这样直接将核废水排入海洋实际上会带来很多污染问题,不管是对于海洋生物还是人类自身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相比起直接排放入海,建设处置库对环境以及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绝对是小了很多,而福岛目前的地表已经不适宜居住,将这片区域用于建设处置库也是不错的选择,既然有更好的更合适的解决方法,日本再选择如此轻松却不计后果的解决方式自然也会受到国际环保组织的质疑。
⑦ 核污水会对生态造成哪些危害
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成分,氚的含量最高,其次还有碳14,钴60和锶90,这三个元素的降解时间更长,而且很容易进入海洋的沉积物中被海洋生物吸收,这些同位素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毒性,能以更长久和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例如,碳14在鱼体内的生理浓度可能是氚的5万倍。而钴60能在海底沉积物中富集,浓度可能会上升30万倍。除了放射性物质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洋流作用,放射性物质还可能会随着海洋运动扩散到整个太平洋海域甚至全球海洋环境。
同时,也有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报告称,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其中,碳-14作为“人类集体辐射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有可能损害人类DNA。”绿色和平组织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ShaunBurnie)称,存储水箱中总共可能有多达63.6GBq(千兆贝克勒尔)的碳-14。“这些及污水中的其他放射性核素,在数千年内都将是危险的,并有可能造成基因损害。这也是必须放弃这一计划(排放入海)的原因。”
⑧ 日本核废水是冷却反应堆产生的,为什么废水不可以循环利用,重新加进去呢
2011年3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东海岸福岛核电站遭遇冲击发生核泄漏事件。6年过去了,核泄漏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日本人更是偷偷向太平洋排放了数万吨核废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在敦促核电站相关部门,逐步排放福岛核电站事故6年中产生的100万吨废水,将它们全部倒入太平洋中。这些废水来自反应堆内部,其中一部分可以循环冷却使用,另外一些则用储水罐储存。
有人说日本往太平洋倒的万吨核污水就像“在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池子里投进一片阿莫西林”,但更多的人认为“任何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会造成危害”。俄罗斯专家认为,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比向空气中散发辐射物质更危险,将会产生灾难性后果,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消除。
⑨ 核废水究竟是什么,它对自然界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在地球上,地震的威胁可以说非常大,无论是陆地区域还是海洋区域都是一样的,在2011年的时候,“东日本大地震”的出现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因为这次的强震导致了巨型海啸及福岛核灾难,造成上万人死亡,这对日本来说确实算得上是毁灭性的,而时至今日,日本福岛可以说都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还有很多区域依然是没有人敢回家居住的。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氚”对人的影响还是有,但是具体多强公开的说明也只是说了是健康威胁,加上民用之中,它还有被利用的时候,说明如果少了的话,影响可能不大,但是量太大的话,影响可能就会大一些,这就是日本核污水之中最主要的物质,这也就是名为“氚”的放射性物质难以被去除,也就导致核污水持续堆积的原因之一,就看日本最终的决定了。
⑩ 核污水是什么
核电站废水主要包括主设备和辅助设备排空水、反应堆排放水、第二回路废水、清洗废液、离子交换装置再生废水和专用洗涤水等,主要为中低放射性废水。
就是说核电站的使用过程中会自然地产生核废水,但是这个核废水的量是可控的,可以通过科学处理手段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0)核废水问题扩展阅读:
日本核污水
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其4个核反应堆中有3个先后发生爆炸和堆芯熔毁,造成灾难性核泄漏。持续冷却堆芯的作业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应堆设施产生了大量核污水,并在不断增加。
日本采用“边截流边治理”的方式处理核污水问题,一方面在核电机组厂房周边设置地下汲水井,用截流的方式减少地下水流入,同时使用多核素去除设备清除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处理后的水被称为“处理水”,但多核素去除设备无法有效去除核污水中具有放射性的氚。含氚污染水被存储在大型罐体内,截至2020年9月已达123万吨。
2020年2月份日本政府负责处理核污水问题的相关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列出了“海洋排放”和“水蒸气”两种方案处理核污水,但遭到普遍反对,截止2020年11月9日,福岛污水仍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