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
① 生活污水都检测哪些项目污水检测标准是多少
污水是平时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
西安环境检测网污水检测项目:
1.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高意味着水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其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
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在一定温度下将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悬浮物
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4.细菌总数
指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摄氏度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5.总磷
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6.大肠菌群
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胚杆菌。
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9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废水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6-200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52-1983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6-84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GB 4914-85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7-92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44-2001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6-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7-92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8-200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580-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95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 3025-1993
② 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目前最新版本为分为哪几类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6-2001
一、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
三、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1—2008)
四、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2—2008)
五、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3—2008)
六、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4—2008)
七、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5—2008)
八、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6—2008)
九、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7—2008)
十、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8—2008)
十一、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9—2008)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medical organization
GB 18466-2005
③ 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标准有多少分别是什么
有很多种污水排放标准。
以下按照标准名称、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分)
标准名称: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编号: GB 15580-2011
发布时间:2011-4-2
实施时间:2011-10-1
(下同)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451-2011
2011-1-24
2011-10-1
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452-2011 2011-4-2 2011-10-1
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877-2011 2011-7-29 2012-1-1
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7631-2011 2011-10-27 2012-1-1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7632-2011 2011-10-27 2012-1-1
弹药装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470.3-2011 2011-4-29 2012-1-1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1-2010
2010-9-27
2010-10-1
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2-2010
2010-9-27
2010-10-1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3-2010
2010-9-27
2010-10-1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4-2010
2010-9-27
2010-10-1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5-2010
2010-9-27
2010-10-1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6-2010
2010-9-27
2010-10-1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7-2010
2010-9-27
2010-10-1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8-2010
2010-9-27
2010-10-1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131-2010
2010-12-30
2011-3-1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132-2010
2010-12-30
2011-3-1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523-2008
2008-4-2
2008-7-1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44-2008
2008-7-25
2008-8-1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0-2008
2008-7-25
2008-8-1
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1-2008
2008-7-25
2008-8-1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2-2008
2008-7-25
2008-8-1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3-2008
2008-7-25
2008-8-1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4-2008
2008-7-25
2008-8-1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5-2008
2008-7-25
2008-8-1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6-2008
2008-7-25
2008-8-1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7-2008
2008-7-25
2008-8-1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8-2008
2008-7-25
2008-8-1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9-2008
2008-7-25
2008-8-1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425-2006
2006-9-1
2007-1-1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426-2006
2006-9-1
2006-10-1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2005-7-27
2006-1-1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821-2005
2005-7-18
2006-1-1
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430-2004
2004-1-18
2004-4-1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431-2004
2004-1-18
2004-4-1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
GB 14470.1-2002
2002-11-18
2003-7-1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药剂
GB 14470.2-2002
2002-11-18
2003-7-1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装药
GB 14470.3-2002
2002-11-18
2003-7-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2002-11-19
2003-7-1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8-2001
2001-11-12
2002-1-1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6-2001
2001-11-12
2002-1-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
2001-12-28
2003-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1996-10-4
1998-1-1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581-1995
1995-6-12
1996-7-1
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374-93
1993-5-22
1993-12-1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6-92
1992-5-18
1992-7-1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7-92
1992-5-18
1992-7-1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7-92
1992-5-18
1992-7-1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GB 4914-85
1985-1-18
1985-8-1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6-84
1984-5-18
1985-3-1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52-83
1983-4-9
1983-10-1
http://kjs.mep.gov.cn/hjbhbz/bzwb/shjbh/shjzlbz/200701/t20070123_100162.htm
④ 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⑤ 污水中也有营养,但为什么不能直接把污水排到海洋中
污水海洋处置是指将露水由陆上处理设施经放流系统从水下排入海洋。合理利用海洋的环境容量,将经过处理(通常为一级处理)的污水通过海底管线输送到离岸一定距离处,由多孔扩散器排放的技术。防止和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资源,保持海洋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
合理利用海洋的环境容量,将经过处理(通常为一级处理)的污水通过海底管线输送到离岸一定距离处,由多孔扩散器排放的技术[1]。
污水的微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反应进行的一种水处理方法。由于微生物具有多样性,能够分解多种污染物,所以其在水处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的研究方向就是充分利用微生物控制、消除水体的有机物、营养盐类、重金属污染物及利用微生物进行水处理使水资源再生[2]。
⑥ 污水进入海中为什么呈白色
污水处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形式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曝气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曝气生物滤池,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这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装置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曝气装置采用配套专用曝气头,产生的中小气泡经填料反复切割,达到接近微控曝气的效果。由于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反应时间。
SBR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纵观国内污水处理流程工艺,除磷技术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传统的物化除磷技术需要大量的药剂,具有运行成本高,污泥产量大的缺点;前置厌氧的生物除磷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摄磷、释磷作用,难以达到国家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要求。当考虑中水回用时,则更难以达到要求。
A/O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由于我国小城镇居住点分散,污水源分布点多量少,城镇级污水厂的规模多低于10000吨/日。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正常运行。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采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
1 污水海洋处置的排放点必须选在有利于污染物向外海输移扩散的海域,并避开由岬角等特定地形引起的涡流及波浪破碎带。
2、污水海洋处置排放点的选址不得影响鱼类回游通道,不得影响混合区外邻近功能区的使用功能。在河口区,混合区范围横向宽度不得超过河口宽度的1/4。
3、 扩散器必须铺设在全年任何时候水深至少达7m的水底,其起点离低潮线至少200m。
4、 必须综合考虑排放点所在海域的水质状况、功能区的要求和周边的其他排放源,计算表1中所列各类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对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点海域,确定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时,应考虑该海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5、 污水通过放流系统排放前须至少经过一级处理。
6、污水海洋处置不得导致纳污水域混合区以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和改变。 [1]
7、污水海洋处置不得导致有毒物质在纳污水域沉积物或生物体中富集到有害的程度。
⑦ 污水处理设计需要查阅那些规范
一、环境手册类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考的规范和标准:
1、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4、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5、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0、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23、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29、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6、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37、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38、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41、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42、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7)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扩展阅读
处理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污水处理
⑧ 污水处理池设计方案有什么规范和依据
太多了。
一、环境手册类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考的规范和标准:
1.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4.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5.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 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9.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0.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 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1993)
14.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GB/T18919-2002)
1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23.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29.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3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 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6. 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37. 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38. 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 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41. 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42. 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⑨ 疏浚物倾倒与海洋环境之间有联系吗
疏浚是为了保障船舶通行安全的必要活动,广泛应用于:①开挖新航道、港口和运河。②浚深、加宽和清理现有航道和港口。③疏通河道、渠道,水库清淤。④开挖码头、船坞、船闸等水工建筑物基坑。⑤结合疏浚进行吹填造地、填海等工程。⑥清除水下障碍物。疏浚物是指从河口、港口、码头、航道和其他水体底部挖掘出的物质。这些疏浚物中的绝大部分成分为天然沉积物,一小部分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受到污染。疏浚物中的污染物一般分为无机物(汞、铅、铜、锌、镉等)、金属有机化合物(甲基汞、三丁基苯等)和有机物(烃类、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等)。脱除疏浚物中污染物的方法有高温清除、高温吸附固化、分离和生物法。
倾倒污染检测
长期以来,疏浚物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处置:一种方法是吹填的方法,即在需要填方的地区修筑围堰,然后将疏浚物吹填在内的方法;另一种是抛泥的方法,一般在特定的海域内设置倾倒区,将疏浚物运输到此处倾倒于海。吹填施工往往出现泥水从围堰上的溢流口向外部扩散,引起二次污染的问题。当这些疏浚物进行海上弃置时,就要考虑倾倒活动对倾倒区及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目前,我国年疏浚物海洋倾倒量达上亿立方米。由于海洋倾废区大部分设置在河口、近海海域,而这些海域又多为海洋捕捞、水产养殖、幼鱼幼虾保护区域,疏浚物的倾倒会影响其他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灾害。因此,疏浚物的倾倒与其他海洋活动及海洋环境保护之间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危险废物的海洋处理
危险废物的海洋处理就是利用海洋巨大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固体废物消散在汪洋大海之中。海洋处置废物方法有两种:一是海洋倾倒,二是海洋焚烧。
疏浚物的倾倒会影响其他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灾害
(1)海洋倾倒:固体废弃物直接投入海洋的一种处置方法。它的根据是海洋是一个庞大的废弃物接受体,对污染物质有极大的稀释能力。海洋倾倒要求选择合适的深海海域,且运输距离不要太远,又不会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海洋焚烧:是利用焚烧船将固体废弃物进行船上焚烧的处置方法。废物焚烧后产生的废气通过净化装置与冷凝器后排出,冷凝液排入海中,气体排入大气,残渣倾入海洋。这种技术适于处置易燃性废物,如含氯的有机废弃物。目前对这一方法还有很多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废弃物的毒性、有毒物质含量和对海洋环境影响程度,制定海洋倾倒废弃物评价程序和标准。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应当按照废弃物的类别和数量实行分级管理。可以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名录,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拟定,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
温排水与海水温度
温排水是指用作电厂凝结器的冷却水,温度升高约8℃~10℃后重新排回海洋、湖泊、河流、水库的那部分水。水域中大量温排水的存在,使受纳水体温度升高,扰乱了水体原有的温度分布,出现了质量、能量的递变和重新分配,对水域的水质和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
水域中大量温排水的存在,对水域的水质和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
1984年联合国海洋污染专家组就曾对此问题做过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水温的升高会使饱和溶解氧降低,加快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速度和水生物呼吸,引起耗氧量显著增加,一些有毒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容易引起赤潮;水温的增加会提高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和水生生物对有害物质的富集能力,某些污染物的毒性增加;还有许多对温升敏感的生物,其物种的数量、种群结构、新陈代谢行为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规定,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海水,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夏季不能超过当地、当时1℃,其他季节不超过2℃;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海水,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不能超过当地、当时4℃。因此,向海域排放火电厂的冷却废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邻近渔业水域的温度符合该标准要求。
污水海洋处置
污水海洋处置是指将污水由陆上处理设施经放流管和污水扩散器从水下排入海洋的处理方式。
《污水海洋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规定:污水海洋处置的排放点必须选在有利于污染物向外海输移扩散的海域,不得影响鱼类洄游通道,不得影响混合《污水海洋处置污染控制标准》区外的邻近功能区的使用功能;必须综合考虑排放点所在海域的水质状况、功能区的要求和周边的其他排放源;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控制的重点海域,应考虑该海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污水通过放流系统排放前须至少经过一级处理;污水排放不得导致纳污水域混合区以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和改变,不得导致有毒物质在纳污水域沉积物或生物体中富集到有害的程度。
沿海生态系统
沿海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5个子系统之一,它包含的子系统有潮间带生态系统,大型海藻场,沙滩生态系统,河口、盐沼和海草生态系统,红树林沼泽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等。
潮间带生态系统是高低潮线之间的海域,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受潮汐的影响强烈,环境梯度明显,环境类型多样。大型海藻场,是由冷温带的潮下带的硬质底上生长的大型褐藻类植物等构成的生态系统。沙滩生态系统,其生物组成特点是生物个体很小,大型种类多为穴居,肉眼不易观察。
沙滩生态系统,其生物组成特点是生物个体很小,大型种类多为穴居
河口、盐沼和海草生态系统,其形成于海水和淡水交汇和混合的部分封闭的沿岸海湾。红树林沼泽生态系统,红树林泛指一群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沿海潮间带泥质湿地的乔木或灌木。
珊瑚礁生态系统,分布在南北半球20℃等温线范围内,由生物作用产生碳酸钙沉积而成。
溢油风化
溢油风化是指在石油的开发、运输、加工过程中,石油或烃类溢散到海面后其组分和性质随时间的变化。“风化”是物理作用、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等在自然状态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风化过程主要包括:(1)溢油的扩散作用,即原油在海水表面受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下由厚变薄,向四周呈圆形匀速扩散的过程;②溢油漂移,即由风和海流引起的油膜运动;③蒸发作用;④溢油溶解,即石油中的低分子烃在海水中分散的一个物化过程,也是一个自然混合过程;⑤乳化作用,是水包油分散向油包水乳化液变化的过程;⑥吸附沉淀,指溢油在海洋中经过蒸发、乳化等变化后,其密度增加,有些重残油的相对密度大于1,在微成水或淡水中下沉;⑦光化学氧化,在有氧条件下,自然光的作用使许多石油烃转化为具有化学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⑧生物的降解作用。
海上溢油
二甲基硫与酸雨酸雾
二甲基硫是全球硫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硫化物。它参与酸雨酸雾的形成过程,在大气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中占具重要的位置,对气候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二甲基硫是海水中含量最丰富的有机硫化物,海—空通量约为(0.6~1.6)×1012摩尔/年,占海洋中硫释放量的55%~80%。海洋中的二甲基硫主要是通过生物活动产生的,大约95%的二甲基硫来自于海洋中浮游生物的生产与转化。二甲基硫的产生途径包括海藻的同化硫酸盐还原、前体物二甲基磺酸丙酯的合成与释放等过程。二甲基硫的生成受到海洋环境中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海水中的二甲基硫一旦生成就会立刻受到各种各样的作用而被转化、降解或进入到大气中去。影响海水中二甲基硫转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细菌的降解、光的化学氧化和海—空扩散是三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二甲基硫在海水表面浓度分布并不均一,近岸高生产力海域中的二甲基硫含量一般高于低生产力的大洋海域。二甲基硫主要存在于海洋真光层中,其在表层海水中的分布还表现出一定的周期变化。
世界不同海域中二甲基硫的浓度和通量区域面积/(106km2)平均浓度/(nmol·L-1)总通量/(1012g·a-1)(以S计)沿岸和赤道上升流区86.54.96.4~22.4沿岸陆架海域49.42.83.2~6.4热带低生产力海区148.32.46.4~19.2温带海区82.82.13.2~9.6溢油扫海面积
海上溢油之后以油膜的形式覆盖在海面上,在重力扩展、风应力及水动力的作用下进行漂移运动。不同时刻油膜所经过海面的总面积,即称之为溢油扫海面积。
溢油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
溢油在海洋水体中的运动主要表现为两种过程:在平流作用下的整体位移和在剪流和湍流作用下的扩散。通过数值模拟,可以计算特定时刻溢油质点的漂移位置、漂移轨迹以及溢油的扫海面积。溢油扫海面积的计算对于海上溢油的应急处理非常重要,溢油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控制,将溢油扫海面积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⑩ 船舶污水处理 海洋排污标准
去看看MARPOL 公约吧,里面有各类排放物的排放标准,摘录一段生活污水的给你:
1,船舶在距最近陆4 海里以外,使用主管机关按照第3(1)(a)条所批准的设
备,排放业经粉碎和消毒的生活污水,或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外排放未经
粉碎和消毒的生活污水。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集污舱中储存的生活污水
顷刻排光,而应在航行途中,船舶以不小于4节 的船速航行时,以中等速率排
放;排放率应经主管机关根据本组织制定的标准予以批准;或
2, 船舶所设经批准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正在运转,该装置已由主管机关验证符
合本附则,3(1)(a)(i)条所述的操作要求,同时
(!) 该装置的试验结果已写入该船的《国际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
(! !)另外,排出物在其周围的水中不应产生可见的漂浮固体,也不应使水变色;或
3, 船舶在某一国家所辖的水域内,按照该国可能施行的较宽要求排放生活污水。,如生活污水与具有不同排放要求的废弃物或废水混在一起时,则应适用其中较为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