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测定bod5怎么计算
❶ bod5计算公式
BOD5=【(C1-C2)-(B1-B2)】抄*(f1/f2)
f1是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的比例,f2是水样在培养液中的比例.
水样15毫升,加了985毫升稀释水到1000毫升,那么f1=985/1000=0.985,f2=15/1000=0.015
实际上,就是把水样看做溶质,稀释水看做溶剂,f1/f2不就是溶剂/溶质?
❷ 废水的BOD5、COD等的浓度如何确定
这个主题好像不应该发表在这个版块吧?答题:此综合大厦产生的废水多是日回常的生活污水答,COD和BOD均可按照日常生活污水的浓度考虑。如果附近有管网的话,进化粪池(餐饮水需加隔油池)后可执行三级标准直接排入管网。如果没有管网的话,可上地埋式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调节+厌氧+好氧+沉淀,或调节+好氧+沉淀),出水可达二级标准以上,如需执行一级标准可继续加深度处理设施(如滤池、消毒等)具体执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看环保局的执行标准意见。
❸ 测定某水样的BOD5,计算水样的BOD5的值
BOD5=DO培养前-DO培养后
DO培养前=(v1-v2)×0.0125×8×1000/V=(7-4)×0.0125×8×1000/100=3mg/L
DO培养后=(3-0.2)×0.0125×8×1000/100=2.8mg/L
f1=29/30=0.966
f2=1/30=0.033
BOD5=(3-2.8)×0.966/0.033=5.8mg/L
生化需氧量版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能说明水中权的有机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难以分解的。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3)废水测定bod5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水污染指标
除了生化需氧量(BOD)指标外,反映水质污染的指标还有臭味、水温、浑浊度、pH值、电导率、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总氮、总有机碳(TOC)、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❹ 求解关于废水BOD5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高分悬赏,在线急等!要大致步骤!
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的啊,这版个项目能不能权上还是个问题。
措施去除BOD的话一般使用生化方式处理废水。具体要看水质的情况。
这个题目多处陷阱。只能这么回答你了。
❺ 生活污水BOD5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1.水样的预处理
(1) 水样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围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至近于,但用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的0.5%。若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很高,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酸液进行中和。
(2) 水样中含有铜、铅、锌、镉、铬、砷、氰等有毒物质时,可使用经驯化的微生物接种液的稀释水进行稀释,或提高稀释倍数,降低毒物的浓度。
(3) 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水样,一般放置1~2h,游离氯即可消失。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不能消散的水样,可加入亚硫酸钠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的计算方法是:取中和好的水样100mL,加入1+1乙酸10 mL,10%(m/V)碘化钾溶液l mL,混匀。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根据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及其浓度,计算水样中所需加亚硫酸钠溶液的量。
(4) 从水温较低的水域或富营养化的湖泊采集的水样,可遇到含有过饱和溶解氧,此时应将水样迅速升温至20℃左右,充分振摇,以赶出过饱和的溶解氧。从水温较高的水域废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样,则应迅速使其冷却至20℃左右,并充分振摇,使与空气中氧分压接近平衡。
2.水样的测定
(1) 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溶解氧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虹吸法将约20℃的混匀水样转移至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其产生气泡。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水封。瓶不应有气泡。立即测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将另一瓶放入培养箱中,在20±1℃培养5d后。测其溶解氧。
(2) 需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根据实践经验,稀释倍数用下述方法计算:地表水由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乘以适当的系数求得(见下表)。
工业废水可由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确定,通常需作三个稀释比,即使用稀释水时,由COD值分别乘以系数0.075、0.15、0.225,即获得三个稀释倍数;使用接种稀释水时,则分别乘以0.075、0.15和0.25,获得三个稀释倍数。
高锰酸盐指数(mg/L)
系 数
<5
—
5~10
0.2、0.3
10~20
0.4、0.6
>20
0.5、0.7、1.0
CODcr值可在测定水样COD过程中,加热回流至60min时,用由校核试验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按COD测定相同步骤制备的标准色列进行估测。
稀释倍数确定后按下法之一测定水样。
① 一般稀释法:按照选定的稀释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于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匀水样,再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800mL,用带胶板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搅匀。搅拌时勿使搅棒的胶板露出水面,防止产生气泡。
按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步骤,进行装瓶,测定当天溶解氧和培养5d后的溶解氧含量。
另取两个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装满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作为空白,分别测定5d前、后的溶解氧含量。
② 直接稀释法:直接稀释法是在溶解氧瓶内直接稀释。在已知两个容积相同(其差小于lmL)的溶解氧瓶内,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再加入根据瓶容积和稀释比例计算出的水样量,然后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刚好充满,加塞,勿留气泡于瓶内。其余操作与上述稀释法相同。
在BOD5测定中,一般采用叠氮化钠修正法测定溶解氧。如遇干扰物质,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测定法。
3.BOD5计算
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
BOD5(mg/L)=c1-c2
式中:cl—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c2—水样经5d培养后,剩余溶解氧浓度(mg/L)。
经稀释后培养的水样:
式中:B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B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❻ 这个"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如何计算
(ml ( mg/L ) ( mg/L ) ( % ) (mg/L)
1 0.0 8.16 6.92 / /
2 20.0 7.91 6.34
3 40.0 7.80 5.66
4 100.0 7.48 2.40
V总 = 800ml , 不接种。试计算上述生化出水的 DO 消耗率和 BOD5 值。
这道版题给出的条权件不明显,有点模糊,第一,不知道水样是否经过稀释,第二,V总 = 800ml不能说明是稀释后的体积还是取样体积。
再者,就算水样经过稀释,你下面的算法不太正确,取0ml时应该是稀释水的前后测定值。、
❼ 污水处理中出水溶解性BOD5的计算问题
前提:溶解性BOD计算的关键是计算颗粒性BOD。出水中颗粒性BOD的主要来源认为是污泥的衰减部分。
1、 对Se=Sz-7.1*Kd*f*Ce 的解释
(1)Sz,出水总BOD5,
(2)Kd,污泥自氧化系数(衰减系数),一般取0.06,一般范围0.05-0.1,单位是1/d,含义是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污泥有多少死亡(衰竭)而成为颗粒物。
(3) f,MLSS(TSS)中MLVSS(VSS)所占比例,总悬浮物中活性微生物(污泥)的质量比例,这个值的发内较大,你看的那本书上推荐为0.75,《排水工程》(下)的推荐是: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0.8,延时曝气系统为0.1,其他活性污尼处理系统,在一般负荷条件下,可取值0.4。
(4)Ce为出水MLSS,假定为30mg/L(Sz=Ce?这是误解,绝对是巧合,只是例题上给了相同的数值,Ce是总悬浮物浓度)
(5)7.1是5×1.42,1.42是单位的生物量(MLVSS、VSS)氧化需要的氧量,5是BOD的测定需要时间,这里是5日。
因此,上面计算公式中Kd*f*Ce表示的就是1d内1g污泥的衰减量。
2 对Se=Sz-1.42(VSS/TSS)*TSS*[1-e^-(0.23X5)] 的解释
(1)VSS/TSS=f(第一个公式),
(2)TSS=Ce(第一个公式)。
(3)0.23是好氧系数,5是BOD测定时间。
和上面的公式的区别在于7.1*Kd变成了1.42*[1-e^-(0.23X5)],实际上就是5×Kd和[1-e^-(0.23×5)]的差别。他们的含义是相同的就是5天内活性污泥的衰减量。
目前我还没有找到第二个公式的来源,不过有文献说这个公式只能适合于氧化沟工艺设计使用,但是《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在p120 设计A/O的时候也采用了,还不知道谁正确。等我有了答案再告诉你。
❽ 请各位高手赐教关于废水中cod、bod5是计算方式
COD化学需氧量,BOD5生化需氧量.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怎么算?通过实验得到数据算.如COD一般为CODCr.网上有很多如何做实验与算.
或者将所问写详细点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