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排放去向代码表
① 排放污染物动态申报表怎么填,在线等,谢谢!
填报要求 一.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初次申报或者基本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在环保部门指定的中国站填报本表并根据实际需要打印存档。无法中国上填报的排污单位可在所在地环保部门领取纸质报表并按规定填报。 二. 本表须按“填报说明”如实规范填报,各项栏目不得空缺。如属于“无”、“零”、“未检出”、“未测”、“不明”等,应用文字注明;《生产工艺示意图》可绘制后上传(word、jpg格式);填报纸质报表的如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三. 本表中含有“□”的表项为系统选择项目,填报单位按系统给出的项目进行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填报说明 【表封】 一.[组织机构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报,没有《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填报主要负责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 二.[单位名称]: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报。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三.[法定代表人]:由《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签章认可。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单位实际负责人签章认可。 四.[填表人]:由填报报表的人员签名。 5.[行政区划代码]:为排污者所属辖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填报单位在系统列表中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前六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二二陆0)规定填报,后三位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一0一一四)规定填报,没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标准的后三位填报000。 陆.[报出日期]:填报报表报出日期。 表一: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一.单位地址]:是指申报单位所在地址,应具体到县(市、旗、区)、乡(镇)、街(村)和门牌号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报。 [吧.单位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单位类别代码表》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9.行业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代码表》(GB/T四漆5四-二00二)的规范填报行业小类名称和代码。 [一0.企业规模]: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企业规模代码表》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一一.投产(开业)日期]:指申报单位投入生产、使用、营业日期。如有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的,以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起始日期为准。 [一二.隶属关系]: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隶属关系代码表》(GB/T 一二四0四-一99漆)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一三.是否央企/一四.央企企业名称]:指申报单位是否属于中央直管企业和其属于中央直管企业的全称,央企名称为系统选择项。 [一5.重点级别/一陆.重点类型]: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实际情况选择划“√”。 [一9.总量指标(吨/年)]:指环境管理部门批准的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0.主要产品名称]:指申报单位在总产值和总利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主要产品名称。 [二一.计量单位/二四.计量单位]:本行业内通用的计量单位。 [二三.主要原辅材料名称]: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三种主要原辅材料(如有原料煤应填入)。 图一:生产工艺示意图 填报说明: 一.生产工艺按方框图绘制;工艺复杂的企业,可按车间分别绘制,重点放在产生污染的工艺流程上。 二.标明投加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三.标明给、排水流程、水源种类、废水种类、总排污口注明编号和废水排放去向。 四.标明废气、固体废物及有害废物的排放位置。 5.标明各监测点的位置和编号。 表二:废水污染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一.排放口编号]: 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排放口编号填报。 [二.排放口名称]: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有两个以上排放口的应逐口填报,填报纸质报表的可另加附页。 [三.排放口位置]:描述排放口的具体位置。 [陆.排放去向]: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排放去向代码表》填报。 [漆.水体名称]: 系统选择项,填入该废水排放口实际排入的海或江河湖库具体名称,纸质报表应与系统中《水体/流域代码表》的选择一致。 [吧.污水排放规律]: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污水排放规律代码表》填报。 [9.功能区类别]: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填报。 [一0.污染物名称]: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水污染物名称代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报。 [一一.执行标准文号]: 按照(一国家排放标准二地方排放标准三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一二.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表三:废气污染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一.排放口编号]: 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排放口编号填报。 [二.排放口名称]: 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有两个以上排放口的应逐口填报,填报纸质报表的可另加附页。 [三.排放口位置]: 描述排放口的具体位置。 [陆.废气排放规律]: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废气排放规律代码表》填报。 [漆.功能区类别]: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代码表》填报。 [一0.污染物名称]: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大气污染物名称代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报。 [一一.执行标准文号]: 按照(一国家排放标准二地方排放标准三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一二.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表四:边界噪声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二.测点名称、三.测点位置]:指申报单位边界噪声测点名称及位置描述。 [四.噪声源名称]:指该测点产生噪声源的名称。 [5.噪声源性质]: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噪声源性质名称代码表》填报。 [陆.功能区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噪声功能区名称编码表》填报。 表5:固体废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二.固体废物名称]:指申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名称,该项为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代码》或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分类分别填报。 [三.是否危险废物]: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表陆:污染治理设施基本情况 备注:一、计量单位:处理能力----污水(吨/日)、废气(万标立方米/小时)、固体废物(吨/日); 二、如上表中治理设施为固体废物的处理设施,对表中“*”项指标不需填报。 填报说明: [二.治理设施名称]:填报申报单位主要的污水、废气、固体废物整套治理设施名称。 [三.治理类型]: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分别填报“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 [四.处理方法]: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根据《污水处理方法代码简表》填报具体的处理方法;废气处理方法按《废气除尘、脱硫方法分类代码表》或《工艺废气净化方法代码表》填报;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按《固废处置方法代码表》填报。 [5.设计处理能力]:按设计的污染处理能力填报。 [陆.投入使用日期]:按治理设施实际投入使用的时间填报。 [漆.对应排放口编号]:指治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废气经某排放口排入环境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 表漆:生产装置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一.编号]:指申报单位主要生产设施或生产线的编号,以每台(套)或机组为单位逐一填报。 [二.名称]:指申报单位主要生产设施或生产线的名称。 [三.装置类别]: 系统选择项,指申报单位生产设施或生产线、发电机组、锅炉、窑炉等。 [5.对应排放口编号]:指该生产装置最终排向的排放口。 [陆.型号]:指生产装置或生产设施型号及规格。 表吧:审核意见 填报说明: [核查意见]:由环境监察人员核查企业基本情况后填写。 [环境监察机构审核意见]:由环境监察机构根据企业填报内容及环境监察人员核查意见做出是否同意申报的意见并反馈给申报单位,同意申报的由申报单位按要求报送《排放污染物基本信息申报表》,不同意申报的应要求申报单位重新填报相关内容
② 排污情况统计表中,排放去向一列中H、B、F、C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排放去向代码表
代码 污水排放去向说明
A 直接进入海域
B 直接进入江专河湖库属等水环境
C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
D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
E 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
F 直接污灌农田
G 进入地渗或蒸发地
H 进入其它单位
K 其它
③ 如何办理排污许可证
企事业单位排污许可制具体程序为:
1.企事业单位填报网上申报信息,提交纸质排污许可证申请资料;
2.环保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审批并提出修改意见、审核通过后核发排污许可证;
3.企事业单位自行监管企业环境管理情况,并按时提交执行报告;
4.环保部门采用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依证监督执法。
据《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七条 排污单位应当在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并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同时向有核发权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通过平台印制的书面申请材料。排污单位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法律责任。申请材料应当包括:
(一)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主要内容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主要生产装置,废气、废水等产排污环节和污染防治设施,申请的排污口位置和数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执行的排放标准。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格式见附件。
(二)有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承诺书。主要承诺内容包括:对申请材料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法律责任;按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台账记录;按时提交执行报告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等。
(三)排污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排污口和监测孔规范化设置的情况说明。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号,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要求,经地方政府依法处理、整顿规范并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
(五)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还应提供纳污范围、纳污企业名单、管网布置、最终排放去向等材料。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3)废水排放去向代码表扩展阅读:
排污许可制度是一种以企业生产运营期环境质量自行管控为手段的管理制度,它标志着中国环保理念的转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其本质是要求企业明确环境保护责任,不断提高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水平,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据《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第六条 对排污单位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各类排污行为实行综合许可管理。排污单位申请并领取一个排污许可证,同一法人单位或其他组织所有,位于不同地点的排污单位,应当分别申请和领取排污许可证;不同法人单位或其他组织所有的排污单位,应当分别申请和领取排污许可证。
第八条 环境保护部负责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各地现有的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应实现数据的逐步接入。环境保护部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上,通过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对全国的排污许可证实行统一编码。
排污许可证申请、受理、审核、发放、变更、延续、注销、撤销、遗失补办应当在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排污许可证的执行、监管执法、社会监督等信息应当在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记录。
第十四条 现有排污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具有排污许可证核发权限的核发机关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新建项目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投入生产或使用并产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④ 水污染物类型数是怎么得出来的
<水污染物执行标准类别(划√)> 排污单位排放废水及其污染物所执行的标准属于那种类型(国家综合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标准;),则在该类上划√)。<直接排入海量> 指废水经过工厂的排污口直接排入海,未经城市下水道或其它中间体,也不受其他水体影响。<废水排放规律代码> 按表5给出的5种排放规律的代码来填写,为1位数字。<纳污水域功能区代码> 按表6给出的5种水域功能区类别的代码来填写,为1位数字。表5 废水排放规律代码表代码废水排放规律代码废水排放规律1稳定连续排放4有规律间断排放2周期性连续排放5不规律间断排放3不规律连续排放
表6 纳污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代码水域功能区类别1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孵场等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4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排污口总数> 排污口总数指排污单位所有废水排放口的总个数。<其中达标数> 在排污单位中属于达标考核指标的污染物在某一排放口的多次监测结果达标率>=80%,则可评定为该排污口达标。“其中达标数”即指该排污单位中排污口达标的总个数。<2. 水污染物及其排污口排放情况><主要污染物名称> 及<代码> 按下页表7给出的125种水污染物的名称和相应的代码来填写,为3位数字码。<年达标排放量> 这是一项统计指标,即排污单位每一个排污口的同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量相加得到的量,单位为吨/年。<排放标准值> 系指各主管环保部门所确定的该种水污染物应执行的标准类型、标准级别及排放限值。应按排污单位所执行的标准,据实填写。表四中的该项指标的说明同此,不再秣。<排口编号> 系指规范化排污口编号,每一编号为8位字母数字码,其形式如下:污水:WS-XXXXX 废气:FQ-XXXX 噪声:ZS-XXXX 固废:GF-XXXXX本套表中的二表中的2、四表中的2和表六中噪声源编号均需按照上述规范化的形式填报,不再秣。<排放去向代码> 共为三位字母数字码。每一位按表8给出的9种排放去向代码来填写,为1位字母码。第二、三位为两位数字码01—99,由地方环保部门填写。表8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表代码废水排放去向说明代码废水排放去向说明A直接进入海域D直接污灌农田B直接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E进入地渗或蒸发地H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F进入其它单位K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G其它C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
⑤ 排放污染物基本信息申报表怎么写
填报要求
1.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初次申报或者基本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在环保部门指定的网站填报本表并根据实际需要打印存档。无法网上填报的排污单位可在所在地环保部门领取纸质报表并按规定填报。
2. 本表须按“填报说明”如实规范填报,各项栏目不得空缺。如属于“无”、“零”、“未检出”、“未测”、“不明”等,应用文字注明;《生产工艺示意图》可绘制后上传(word、jpg格式);填报纸质报表的如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3. 本表中含有“□”的表项为系统选择项目,填报单位按系统给出的项目进行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填报说明
【表封】
1.[组织机构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报,没有《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填报主要负责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
2.[单位名称]: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报。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3.[法定代表人]:由《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签章认可。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单位实际负责人签章认可。
4.[填表人]:由填报报表的人员签名。
5.[行政区划代码]:为排污者所属辖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填报单位在系统列表中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前六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2260)规定填报,后三位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规定填报,没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标准的后三位填报000。
6.[报出日期]:填报报表报出日期。表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1.单位地址]:是指申报单位所在地址,应具体到县(市、旗、区)、乡(镇)、街(村)和门牌号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报。
[8.单位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单位类别代码表》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9.行业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代码表》(GB/T4754-2002)的规范填报行业小类名称和代码。
[10.企业规模]: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企业规模代码表》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11.投产(开业)日期]:指申报单位投入生产、使用、营业日期。如有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的,以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起始日期为准。
[12.隶属关系]: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隶属关系代码表》(GB/T 12404-1997)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13.是否央企/14.央企企业名称]:指申报单位是否属于中央直管企业和其属于中央直管企业的全称,央企名称为系统选择项。
[15.重点级别/16.重点类型]: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实际情况选择划“√”。
[19.总量指标(吨/年)]:指环境管理部门批准的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20.主要产品名称]:指申报单位在总产值和总利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主要产品名称。
[21.计量单位/24.计量单位]:本行业内通用的计量单位。
[23.主要原辅材料名称]: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三种主要原辅材料(如有原料煤应填入)。图1:生产工艺示意图
填报说明:
1.生产工艺按方框图绘制;工艺复杂的企业,可按车间分别绘制,重点放在产生污染的工艺流程上。
2.标明投加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3.标明给、排水流程、水源种类、废水种类、总排污口注明编号和废水排放去向。
4.标明废气、固体废物及有害废物的排放位置。
5.标明各监测点的位置和编号。
表2:废水污染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1.排放口编号]: 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排放口编号填报。
[2.排放口名称]: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有两个以上排放口的应逐口填报,填报纸质报表的可另加附页。
[3.排放口位置]:描述排放口的具体位置。
[6.排放去向]: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排放去向代码表》填报。
[7.水体名称]: 系统选择项,填入该废水排放口实际排入的海或江河湖库具体名称,纸质报表应与系统中《水体/流域代码表》的选择一致。
[8.污水排放规律]: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污水排放规律代码表》填报。
[9.功能区类别]: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填报。
[10.污染物名称]: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水污染物名称代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报。
[11.执行标准文号]: 按照(1国家排放标准2地方排放标准3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12.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表3:废气污染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1.排放口编号]: 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排放口编号填报。
[2.排放口名称]: 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有两个以上排放口的应逐口填报,填报纸质报表的可另加附页。
[3.排放口位置]: 描述排放口的具体位置。
[6.废气排放规律]: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废气排放规律代码表》填报。
[7.功能区类别]: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代码表》填报。
[10.污染物名称]: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大气污染物名称代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报。
[11.执行标准文号]: 按照(1国家排放标准2地方排放标准3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12.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表4:边界噪声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2.测点名称、3.测点位置]:指申报单位边界噪声测点名称及位置描述。
[4.噪声源名称]:指该测点产生噪声源的名称。
[5.噪声源性质]: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噪声源性质名称代码表》填报。
[6.功能区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噪声功能区名称编码表》填报。
表5:固体废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2.固体废物名称]:指申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名称,该项为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代码》或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分类分别填报。
[3.是否危险废物]: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表6:污染治理设施基本情况
备注:1、计量单位:处理能力----污水(吨/日)、废气(万标立方米/小时)、固体废物(吨/日);
2、如上表中治理设施为固体废物的处理设施,对表中“*”项指标不需填报。
填报说明:
[2.治理设施名称]:填报申报单位主要的污水、废气、固体废物整套治理设施名称。
[3.治理类型]: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分别填报“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
[4.处理方法]: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根据《污水处理方法代码简表》填报具体的处理方法;废气处理方法按《废气除尘、脱硫方法分类代码表》或《工艺废气净化方法代码表》填报;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按《固废处置方法代码表》填报。
[5.设计处理能力]:按设计的污染处理能力填报。
[6.投入使用日期]:按治理设施实际投入使用的时间填报。
[7.对应排放口编号]:指治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废气经某排放口排入环境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
表7:生产装置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1.编号]:指申报单位主要生产设施或生产线的编号,以每台(套)或机组为单位逐一填报。
[2.名称]:指申报单位主要生产设施或生产线的名称。
[3.装置类别]: 系统选择项,指申报单位生产设施或生产线、发电机组、锅炉、窑炉等。
[5.对应排放口编号]:指该生产装置最终排向的排放口。
[6.型号]:指生产装置或生产设施型号及规格。
表8:审核意见
填报说明:
[核查意见]:由环境监察人员核查企业基本情况后填写。
[环境监察机构审核意见]:由环境监察机构根据企业填报内容及环境监察人员核查意见做出是否同意申报的意见并反馈给申报单位,同意申报的由申报单位按要求报送《排放污染物基本信息申报表》,不同意申报的应要求申报单位重新填报相关内容。
⑥ 自来水不排污的申报表怎么写
自来水不排污的申报表想要更好的书写,必须要把它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的原因书写出来,才能更好申报。
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 工业类怎么填写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项 目 名 称: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二00 年 月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一式四份,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后,由项目审批单位、省、县(市、区)环保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各备存一份。
二、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项目内容及规模按项目立项批复为准。
三、行业类别按化工石化、水电、造纸、冶金、建材、机械电子、其他七类行业分类填写。
四、投资比例指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百分比。
五、填表时应标明必要的计量单位(如:原辅材料用量:吨/年,废水排放量:吨/年或吨/天等等)。
六、废水排放去向应标明具体的受纳水体(如:具体的河流水系、湖泊、水库等的名称)。
七、周围环境简况应说明项目建设地点周围环境现状(大气、噪声环境)达到的功能规划区类别、周围如有敏感区或需特殊保护地区(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学校、医院等等)要说明并附上与项目建设地点相关的外环境关系图。
八、拟采取的防治污染措施应对每种污染物治理措施采取的方、污染物的进出口浓度、年排放总量进行简述并分析其效率性、可靠性、先法、工艺流程、投资进性。
九、如本表某些部门篇幅不够,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 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占地面积㎡ 使用面积㎡
总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万元) 投资比例
预期投产日 预计年工作日
一、项目内容及规模
二、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三、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年) 燃油(吨/年)
电(千瓦/年) 燃气(标立方米/年) 重油 轻油
燃煤(吨/年) 其它
四、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五、周围环境简况(可附图说明)
六、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如有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产生,须明确产生环节,并用文字说明污染物产生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
七、与项目相关的老污染源情况(包括各污染源排放情况,治理措施,排放达标情况)
八、拟采取的防治污染措施(包括建设期、营运期及原有污染治理)
九、当地环保部门审查意见(包括项目执行的环保标准):
经办人(签字) (公 章)
年 月 日
十、审批意见:
经办人(签字) (公 章)
年 月 日
备注:除审查和审批意见,此表由建设单位填写。
⑧ 污水许可证
一、法律依据
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审批管理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二、受理范围
全市所有排放废水、废气的合法单位。
三、需提供的材料
1、有关环保合法的手续。新建企业和有新建项目的企业需提供环评报告和“三同时”验收材料;2000年以前建成的企业需提供“一控双达标”验收报告。
2、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一式2—4份。我市列入省163家重点污染企业的19家企业需填写申请表4份(名单见附件1);市属企业填写2份;市属以下企业填写3份(填表的具体要求及格式见范本)。
3、企业有关情况说明。包括生产情况(产品、产量、水耗、能耗、排污情况等),生产工艺及示意图,各产品的生产周期、排污节点及排放规律,清洁生产水平,企业上年环保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年工作计划。
4、有效的排污许可证监测报告1份。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需提供当年的监测报告,其他企业可提供上年的监测报告。排污许可证监测须由企业向污控处或县、区环保局申请,由污控处或县、区环保局委托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经现场踏勘后制定监测方案,经市局污控处审核同意后,监测部门按照监测方案进行监测。
5、有效的排污申报登记表1份。排污单位须如实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排污单位提交的申报数据经市环保局监察支队审核认可后,方合法有效。
四、企业提出申请
市属以下企业报送当地环保局初审,市属及市属以上企业直接报市环保局污控处审核。
五、环保部门审核、发证
对于市属以下企业,县(市、区)环保局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有效的监测报告、《排污申报登记表》及该企业的环保表现,签署初审意见,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并将初审意见及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一式3份报送市环保局;对于市及市属以上企业,市环保局直接审核监测数据、申报数据,必要时现场核查的方式对市属及以下企业审核、发证;对于省重点污染企业,市环保局签署审核意见后,由企业报送省局审批。
六、审批原则
对于长期认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治理设施完善,各项污染物排放能够稳定达标,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和群众举报的企业,年审时换领正式排污许可证。
对排污单位的污水、废气不能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或总量指标)的,提出治理要求,治理期间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
没有办理环保手续的项目、未执行“三同时”的项目、国家严禁建设和明令取缔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排污许可证。国家和省有淘汰期限和其它要求的项目,按期限要求办理。
七、排污许可证的变更
1、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变化,或改变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时,必须在变更前15日内向市、县环境保护局申请更改许可证内容。
2、排污单位因破产、关停等终止排放污染物,必须在7日内交回排污许可证。
八、审批时限
市环保局收到申请后,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单位出具申请受理凭证(格式见附件2),并在15个工作日内依法做出发放正式(临时)排污许可证、重新核定排污状况或上报省局的决定(因企业原因造成未能按要求到现场核查耽误的时间扣除)。对不符办理条件的单位出具不予受理凭证(格式见附件3),并告知不予受理的原因及其享有的听证权利。在排污许可证审批过程中实行办事公开制,确保审批公平、公正、公开;实行“A、B”角负责制,做到工作无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