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
Ⅰ 混凝后的沉淀池设计数据有哪些
混凝后的沉淀池设计数据: 1.面积负荷20-80m3/(d·㎡); 2.停留时间1-4h; 3.池深2-4.5m; 4.池内流版速2.5-15mm/s; 5.进水渠流速0.15-0.6m/s; 6.出水堰溢流负权荷1-7L/(s·m)。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Ⅱ 求一份课程设计“城市污水最大处理量为1.0m3/s的曝气沉砂池设计”附CAD制图,真诚的感谢
会哦好看看
Ⅲ 求某13万吨/d城市污水处理厂平流式初沉池的设计
你拿本《给排水手册》5 照着弄不就行了
Ⅳ 污水处理厂调节池设计参数
主要体积参数,来源于调节池来水水量的变化图,——将一天中的调节池小时变化量绘专成图,首尾相属联作直线,并作平行切线,得到最高、最低切点,两点的差值即为调节池的理论容积,在理论容积基础上增大13%左右,即为实际容积。
水质均衡:利用来水水质与同期来水水量的乘积,得到来水水质变化图,计算水质调节效果。为后续处理提供水质参数。
一般调节池多有沉淀,为了防止沉淀池池底於泥,可设置搅拌或曝气装置;因为污水水质比重差别大,设置的搅拌或曝气能耗差别较大,生活污水的参数(供参考):0.002KW/立方米每天,
Ⅳ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
长宽比以3-5为宜;
2.
长与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专8-12;
3.
池底纵坡一属般采用0.01-0.02,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
4.
初次沉淀池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5.
进出口处挡板位置
1)
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2)
进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5-1.0m;
3)
出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4)
挡板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6.
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度0.5m,机械刮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7.
刮泥机行进速度一般为0.6-0.9m/min;8.
排泥管直径为<
200mm;
9.
入口整流墙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
10.
出水锯齿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Ⅵ 斜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1)斜板(管)之间间距一般不小于50mm,斜板(管)长一般在1.0-1.2m左右;
(2) 斜板的上层应有0.5-1.0m的水深,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斜板(管)下为废水分布区,一般高度不小于0.5m,布水区下部为污泥区;
(3) 池出水一般采用多排孔管集水,孔眼应在水面以下2cm处,防止漂浮物被带走;
(4) 废水在斜管内流速视不同废水而定,如处理生活污水,流速为3-5mm/s。
(5)斜板(管)与水平面呈60°角,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一般为80~100mm。
沉淀池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
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假设颗粒的沉速以等加速改变,并设起始沉速为零。
结合考虑管内的流速分布,则斜管长度为:-d*tgθ式中a为颗粒沉速变化的加速度,即a=/dt上述三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
(6)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扩展阅读
斜管沉淀池优点是:
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②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这种类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并已定型用于生产实践。优点: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Ⅶ 沉淀池的技术参数
斜管onclick=“g(沉淀池); 沉淀池设计原理了创造理想的层流条件,提高去除率,需要控制雷偌数Re=,斜管由于湿周p长,故Re可控制在200以下。远小于层流界限500。又从佛劳德数Fr=可知,由于P长,W小,Fr数可达10.3-10.4。
异向流斜管onclick=g(沉淀池>沉淀池的水力计算可归纳为如下三种:
2.1分离粒径法:
可分离颗粒的粒径dp可表示为:
若用可分离颗粒沉速us来表示,则:
式中:Q—onclick=g(沉淀池)>沉淀池流量
A—斜管区水面面积
Af—斜管总投影面积
K—颗粒粒径与沉速的变换系数
V—斜管中的水流速度
L—颗粒沉降需要的长度
d—斜管的垂直高度
θ—斜管倾角
2.2 特性系数法
按照沉淀最不理的端面所求得的可分离沉速usc与us关系为:usc=us,s为一常数。S值被称为斜管的特性参数,虽断面形状而定。
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假设颗粒的沉速以等加速改变,并设起始沉速为零。结合考虑管内的流速分部,则斜管长度为颗粒沉速变化的加速度,即上诉三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在还没有更完善的斜管沉淀池计算方法之前,认为分离粒径可作为斜管沉淀计算的出发点。斜管沉淀池的流态设计
对斜管沉淀池进行设计需要以下参数:
截留速度
斜管沉淀池在布置方面的差别,将影响设计截留速度值的取用。一般规模较大的斜管沉淀池,由于其进水分配和出水收集不容易保证均匀。而设计时宜选用指标低于规模较小的斜管沉淀池。在异向流斜管沉淀池设计中,截留速度一般为0.15-0.40mm/s。
管径与管距
国内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断面几乎采用正六角行,一般用内切直径作为管径用于给水处理的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管径为25-35mm。
斜管长度
斜管长度一般不宜小于50cm,斜管的长度取决于斜管的加工和沉淀池的池深。
倾角
异向流倾角需要保持45-600
上升流速或表面符合率
异向流流速8.3-14mm/s。
雷偌数(Re)
一般平流式沉淀池中的雷偌数(Re)常在104上,而水流属于紊流。斜管沉淀池则由于湿周增加,水力半径降低,而雷偌数(Re)明显减少,以致完全有条件控制在层流条件下(Re数小于500)。
佛劳德数
在平流式沉淀池中,Fr值大致为10-5的数量级。斜管沉淀池由于水力半径减少和水流速度提高的提高,Fr数一般在10-3-10-4 的范围内,因而水流稳定性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