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废水 » 两英污水

两英污水

发布时间: 2021-03-08 11:04:14

① 两英镇的基本概况

两英镇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境内,是中国针织名镇、广东省科技创新试点镇和广东省中内心镇,同时也是汕容头市经济重镇,有“小汕头”的美誉。
全镇总面积72.4平方公里,总人口196261人(2010年),其中,外来人口5万多,下辖30个村(居)70个自然村。
两英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省道司神公路、田池公路(陈沙公路)、峡新公路(在建)贯穿境内。计划于2017年建成通车的揭惠高速公路经过两英镇西面,设有两英互通立交(连接陈沙公路)。
城镇功能日臻完善,镇村二级主干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并配套路灯;拥有中小型水库35宗、自来水厂1座、220千伏输变电站1座;正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物流中心和文化广场。

② 揭阳潮汕机场怎么去两英镇污水处理厂 有机场大巴么或者打车多少钱

坐机场大巴到揭阳海关或揭阳车站,再坐专线到流沙,再坐往汕头方向车到两英路口下车。

③ 汕头有几个污水处理厂

企业名称:汕头市潮南区两英污水处理厂

址: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后回洋村

话:85585585

编:答515141
===============
汕头市中山东路尾黄厝围汕头龙珠水质净化厂
联系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黄厝围海湾大侨下
邮政编码:515041
联系电话:0754-8827725

④ 两英是什么地方

两英是广东省汕头潮南区针织名镇、广东省科技创新试点镇和广东省中心镇,全镇总内面积72.4平方公里,容总人口18.8万人,下辖30个村(居)70个自然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南通深汕高速公路,北接324国道 省道司神公路、田池公路贯穿全境。城镇功能日臻完善,镇村二级主干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并配套路灯;拥有中小型水库35宗、自来水厂1座、220千伏输变电站1座;正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物流中心和文化广场。

⑤ 两英镇的地形 地貌 气候 资源 地理位置

低山丘陵,沙质土壤,季风气候,花纲岩矿,东经116°22′,北纬23°13′。

⑥ 粤东的经济规划

进一步加快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粤东地区人民福祉,事关全省改革发展大局,意义十分重大。
——有利于形成粤东地区发展合力。进一步加快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有利于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有利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有利于形成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缩小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全省整体竞争力。
——有利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进一步加快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闽西南、赣东南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对台经贸合作,有利于强化闽粤赣经济联系,促进三地融合发展,形成东南沿海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建设全省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和特色制造业基地,打造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进一步擦亮经济特区品牌,充分发挥粤东地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临近港澳台的区位优势以及侨乡优势,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与港澳紧密合作,积极拓展对台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立足海陆统筹,充分发挥粤东地区沿海港口优势,积极布局建设粤东沿海工业经济带,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优化粤东地区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建设全省海陆关系协调示范区域。
——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群。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发展,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海滨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努力打造文明富裕、充满活力的宜居宜业特色城市群。 到2015年,具有粤东地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基本实现“十年大发展”的目标。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粤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8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4150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比例达到6∶52∶42,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化水平达65%,初步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建设大会战成效明显,消除区域内省道以上公路“断头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500公里,新增铁路通车里程约22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1.8亿吨。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源、电网、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初步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地级市市区防洪防潮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城防洪防潮能力达到50年一遇。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年均实际增长均达到12%左右。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以内。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达到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职业教育有较大的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三项医疗参保率达到98%.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完成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目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森林覆盖率达到52.6%.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合理划分空间功能,加强空间联系和组织,建设形成点圈一体(市区、重要城镇及“汕潮揭”都市圈)、块带结合(产业园区和沿海工业经济带、休闲旅游产业带)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构建点圈一体的城镇发展格局。
以汕头中心城区为中心,潮州、揭阳市为副中心,提升重要城镇发展品位,打造特色品牌名镇,推进“汕潮揭”同城化,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形成协调发展的粤东城镇群。
强化汕头市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形成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中部珠港新城、南部濠江海滨新城、东海岸新城、沿海产业新城和西部牛田洋生态新城。汕尾市以城区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为全市中心发展区,建设成为“海在城中、城在山间”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积极参与“汕潮揭”合作,加快融入珠三角,打造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的桥头堡,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广东重要的电力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潮州市形成中心组团、潮安县城组团、饶平县城组团和柘林湾临港组团四大发展组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滨江临海城市,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揭阳市按照“粤东水城”的要求建设成为山海工商城市,能源石化及制造业基地、粤东航空物流基地。
加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合作,加强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的对接,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汕潮揭”都市圈。
专栏1粤东地区的中心镇

汕头市:外砂镇、东里镇、莲下镇、隆都镇、谷饶镇、关埠镇、和平镇、两英镇、陇田镇、陈店镇、后宅镇。
潮州市:庵埠镇、彩塘镇、古巷镇、黄冈镇、三饶镇、钱东镇。
揭阳市:渔湖镇、炮台镇、新亨镇、白塔镇、棉湖镇、五经富镇、靖海镇、葵潭镇、洪阳镇、占陇镇、里湖镇。
汕尾市:海城镇、公平镇、可塘镇、梅陇镇、河口镇、河田镇、螺溪镇、甲子镇、碣石镇、南塘镇、
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鹅埠镇。
(二)形成块带结合的产业空间布局。
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和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建设深圳(潮州)、深圳(汕尾)、珠海(揭阳)和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快建设对台经贸投资合作园区。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和重点园区,构筑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平台,促进形成集聚发展的块状经济区,逐步形成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产业经济带。依托沿海港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积极发展石化、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建设沿海电力能源基地和揭阳(惠来)石化基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形成汕尾红海湾开发区—揭阳大南海工业园—汕头沿海产业新城—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为主的沿海产业带。依托自然环境和潮汕人文景观,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开发,打造粤东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带。以发展高附加值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加工型蔬果、茶叶、花卉、水稻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借鉴台湾精细农业的经营模式,在汕头、潮州建设粤台精细农业合作发展示范园区,在揭阳、汕尾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园区。
专栏2粤东地区的产业带
沿海工业经济带:范围西起汕尾红海湾开发区、向东经揭阳(惠来)石化基地、汕头南部工业经济带,东至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等粤东沿海地区。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定位为我省重化工业基地和特色制造业基地,对台经贸合作重要区域,我省新经济增长极。依托海岸资源和港口优势,大力发展能源、石化、装备制造、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提升发展电子信息、玩具、陶瓷、精细化工、生物环保、纺织服装、音像制品、海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走自主创新创造名牌的发展道路,积极承接珠三角及国内外产业转移。
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潮汕人文景观,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开发,发展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游、海滨度假游、地质遗址游、特色工业游、绿色生态游和革命老区红色游,打造粤东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带。
专栏5产业发展重点
工业:装备制造、高级游艇;精细化工、生物环保、电子信息、金刚特种玻璃、数字化超声仪器;印刷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塑料机械和输配电设备、医疗设备等产业。
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休闲、总部经济。
精细农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渔港经济区;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特色畜牧养殖基地;海洋牧场;茶叶、水果、药材、蔬菜、花卉等基地。
特色产业:玩具、食品加工制造、金银珠宝首饰及圣诞礼品;陶瓷;婚纱晚礼服;纺织服装;塑料工艺鞋;不锈钢制品;水族器材产业基地;医药制造、传统工艺、五金塑料、印刷包装、音像制品。 专栏3粤东地的产业
汕头市:凤翔街道办事处(玩具制造)、永祥街道办事处(包装印刷)、两英镇(纺织服装制造)、外砂镇(潮式毛衫制造)、谷饶镇(针织内衣制造)、达濠街道办事处(工艺包装品制造)、石炮台街道办事处(包装机械)、新津街道办事处(包装印刷制造)、澄华街道办事处(工艺毛织制造)、和平镇(文化制品制造)、峡山街道办事处(精细化工制造)、同益街道办事处(食品制造)、鮀莲街道办事处(水产养殖)、东里镇(五金制造)、礐石街道办事处(建筑)、陈店镇(电子制造)、贵屿镇(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拆解处理)、乌桥街道办事处(电源控制设备制造)、岐山街道办事处(纸塑制造)、海安街道办事处(医药化工)、莲下街道办事处(日用化工)、河浦街道办事处(海水养殖)、珠池街道办事处(电力电器制造)、深澳镇(海水养殖)、龙祥街道办事处(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大华街道办事处(塑胶制品)。
潮州市:新圩镇(水果)、城西街道办事处(服装)、高堂镇(高堂菜脯)、凤塘镇(陶瓷)、新丰镇(日用陶瓷)、浮滨镇(茶叶)、三饶镇(日用陶瓷)、汫洲镇(海水养殖、水产加工)、金石镇(花卉种植)、古巷镇(卫生陶瓷)、黄冈镇(水族机电)、凤凰镇(茶叶)、彩塘镇(五金不绣钢制品)、庵埠镇(食品及印刷包装)。
揭阳市:锡场镇(食品及食品机械)、玉湖镇(淮山、芋头)、河婆镇(电子琴)、棉湖镇(电线电缆电器、印刷包装)、仙桥街道办事处(鞋业)、梅云街道办事处(五金、不锈钢)、榕东街道办事处(微电机产业)、炮台镇(汽车轮胎模具)、地都镇(石材和石材机械)、京溪园镇(旅游)、惠城镇(服装)、凤美街道办事处(模具工业产业) 、占陇镇(纺织服装)、军埠镇(服装产业)、里湖镇(茶叶产业)。
汕尾市:公平镇(服装)、可塘镇(珠宝)、东海镇(海马养殖与加工)、东坑镇(青梅种植与加工)、
碣石镇(圣诞礼品)、甲子镇(家具配件)、梅陇镇(首饰)。
专栏4粤东地区的各类园区
汕头市: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汕头金平工业园区、汕头龙湖工业园区、深圳龙岗(汕头潮南)产业转移园、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
潮州市:潮州经济开发区、潮安经济开发区、饶平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潮州(饶平)台商投资试验区、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园区。
揭阳市:揭东经济开发区、揭阳经济开发区、揭阳榕城工业园区、揭阳(惠来)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普宁英歌山工业园区、广东(粤东)纺织产业生态园、广东(普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
汕尾市: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海丰经济开发区、汕尾星都经济开发区、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陆丰东海经济开发区。
专栏5产业发展重点
工业:装备制造、高级游艇;精细化工、生物环保、电子信息、金刚特种玻璃、数字化超声仪器;印刷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塑料机械和输配电设备、医疗设备等产业。
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休闲、总部经济。
精细农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渔港经济区;特色水产养殖基地;特色畜牧养殖基地;海洋牧场;茶叶、水果、药材、蔬菜、花卉等基地。
特色产业:玩具、食品加工制造、金银珠宝首饰及圣诞礼品;陶瓷;婚纱晚礼服;纺织服装;塑料工艺鞋;不锈钢制品;水族器材产业基地;医药制造、传统工艺、五金塑料、印刷包装、音像制品。
此外,就历史概念而言,整个广东省都曾被称为粤东,与之对应的是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称为粤西,但这种解释已被弃用。

⑦ 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有有几个村

截至2017年底,两英镇下辖30个村(居)70个自然村,其中居委会13个、村委会17个。

13个居委会名单:两英居委会,古溪村居委会,墙新居委会,美林居委会,陈库居委会,古厝居委会,永丰居委会,新圩居委会,新厝居委会,河浦居委会,墙老居委会,西陇居委会,高堂居委会。

17个村委会名单:崎沟村,后洋村,禾皋村,下小坑村,上小坑村,四十亩村,高美村,新寮门村,秋风村,圆山村,西新村,东北村,鹤丰村,鹤联村,凤华村,仙斗村与仙新村。

(7)两英污水扩展阅读:

两英镇历史:

1、名字由来

两英于清乾隆元年(1736)已成圩集,圩东原有一小丘,竹林茂密,风吹竹摇,声如鸦啼,故名乌鸦圩,后雅称鹰圩,因先在溪北设老圩,后在溪南设新圩,合称两鹰圩 ,又“鹰”与“英”同音,后俗成今名。

2、历史建制

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潮阳县,两英镇属潮阳县域。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谪刺潮州,其时潮阳县辖新兴、兴仁、丰恩、丰欢等四乡。两英镇在兴仁乡境内。

其后置圩于乌鸦地,故原称乌鸦圩,后改名鹰圩,鹰与英同音,故又称英圩,清末在英圩隔溪南畔又建一圩,遂得名“两英圩”(圩日为农历一、四、七)。

尔后,政府行辕设此,便以“两英”冠名。1928年初,中共潮阳县委第一次党代会在两英镇圆山村召开。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从潮、普、惠三县各划出一部分地区,改名“南山管理局”(相当三级县政府机构),管理局(现两英医院旧址)就设在两英。

1941年至1945年,潮阳县政府从棉城迁往本镇鹤丰村,县政府设于鹤丰村太乙里。解放后,1950年3月撤消“南山管理局”,两英又重归潮阳县管辖,定为第10区。

1952年称第12区, 1956年称两英乡,1958年与司马浦合并成为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称两英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两英区,1986年改为两英镇至今。

⑧ 有谁知道两英镇是哪个城市的

汕头啊

两英镇是潮南区经济重镇、汕头市中心镇、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针织专业镇、中国针织名镇。
总人口近2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2万人。下辖30个村(居)70个自然村,其中居委13个、村委17个。
两英,山明水秀,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是一处投资置业的热土。
[历史沿革]。晋隆安元年(公元339年)置潮阳县后,两英属潮阳县域。两英置圩于乌鸦地,
故原称乌鸦圩,后改名鹰圩,鹰与英同音,故又称英圩,清末在英圩隔溪南畔又建一圩,遂得名两英圩,
尔后,政府行辕设此,便以两英冠名。1928年初,中共潮阳县委第一次党代会在两英镇圆山村召开。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从潮、普、惠三县各划出一部分地区,改名“南山管理局”
(相当三级县政府机构),管理局就设在两英。1941年至1945年,潮阳县政府从棉城迁往本镇鹤丰村,
县政府设于鹤丰村太乙里。解放后,1950年3月撤消“南山管理局”,两英又重归潮阳县管辖,定为第10区,
1952年称第12区,1956年称两英乡,1958年与司马浦合并成为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称两英人民公社,
1983年又改为两英区,1986年改为两英镇至今。
[地理位置]。两英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粤东大南山北麓,汕头市的西南部,东经116O22',北纬23O13',
总面积72.4平方公里(127074亩)。
[自然环境]地处南亚热带,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日照长,
雨量足,年均降雨量1820毫米。年平均气温21.4OC。全年平均日照为1891.7小时,日照率为48%,
全年日照最多在7月份的261.7小时,日照率达635,最少为2月份的101小时,日照率为31%。
[村镇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村镇建设。
——交通。全镇交通主干有“五纵八横”。五纵即司神公路、新司神公路、新兴路、环市东路和河赤路;
八横即峡英路、华英路、中兴路、兴英东路、英深路、美鹤路、金瓯路、陈沙公路,其中,
新建路段有新兴路陈库至高堂路段,计划上马建设的水泥路面有两英大溪北路和陈沙公路,
镇村主干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外通内联,同时还安装路灯1000多盏。
——供水。秋风自来水厂日供水7万吨。全镇有17个村居已安装自来水管道,能供水到户
,但有13个村(居)未能食用自来水,加上已安装村内供水主管道的村居仍有部分、
甚至是大部分的农户未安装进家庭的供水管道,仍饮不上自来水,据统计,目前全镇仅有30%农户用上自来水,
还有70%农户未能饮用自来水。
——供电。全镇现220KV变电站1个。20多个村(居)完成了电网改造。我镇月均用电量1100万度。
——绿化。全镇主干道两旁种植风景树5000株。在陈库桥头新开辟一个1.4万平方米的绿化长廊。东北、
墙新、西陇、河浦、古溪、下小等(村)居委兴建绿化休闲场所,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
——环境。镇成立环卫专业队伍,共21人,做好镇区“全天候”卫生保洁工作,
2002年被评为“省卫生先进镇”。东北村和西陇居委积极创造条件,先后被评为“省生态示范村”。
为改善生活生产环境,镇正着手建设污水处理厂。
[对外交通]两英镇素为潮普惠三(市)县交通要冲。交通便利,南通深汕高速公路,北接324国道,
省道司神公路、陈沙公路贯穿全境。两英大溪蜿蜒向北奔流两英,东折中洪汇练江出海,使两英形成纵横交错、
四通八达、水陆营运的交通枢纽。现有零担货运站15家,同全国各主要城市发生运输联网,
拥有长短途客车队5家客车58辆,其中忠诚车队拥有中巴32辆;还有3条公交车线路经过两英镇,
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经济发展]两英镇素来农业、工副业、手工业较为发达。原先有横沟“猪仔”、古厝“木仔”、
古溪“织布仔”、永丰、新圩“鼎仔”、墙围“鸡仔”、高堂“筛仔”、崎沟、后洋“竹笠仔”、
上小“锉仔”之美称。2005年,全镇完成GDP13.74亿元,比增7.3%;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2.63亿元,
比增12.1%;其中,农业产值1.04亿元,比增8.02%;工业产值51.6亿元,比增16.2%;工商各税4039万元,
其中国税2460万元,地税1579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736元。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