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的来源
Ⅰ 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明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新农村或小城镇建设,对于带动农村经济或小城镇的发展是一大战略。但是,在发展农村经济或小城镇经济的同时,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可续发展的又一大重大举措。
我国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涉及到的环保问题,主要有农村污水污染和农村垃圾污染两个方面。在农村污水污染方面,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畜牧养殖污水污染、农药化肥污染、也有一些工业污染和其他污染。这些污染物与生活污水混合外排,所以农村污水实际上是上述污水的总称。
Ⅱ 农村面源污染的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村面源产生的有机物的COD、总N、总P是污染物负荷主要来源,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农田农药化肥、水土流失和暴雨径流为主要面源污染。
1.村镇生活污水污染
1.1人均用水量
1.2地表径流和稻田渗漏污染负荷
2.农村固体废弃物
2.1生活垃圾
2.2种植业固体废弃物
2.3养殖业固体废弃物(包括水产养殖):
2.4人的粪便
2.5建筑固体废弃物
3.农村施肥
4.台地水土和水土流失引起的N、P流失
5.暴雨径流N、P污染物转移特征与污染负荷
Ⅲ 我国农村主要污染来源
(一)农药以及化肥等使用不当
在我国农村中,化肥和农药是农民用以种得良好的农产品的最为主要的方法。但是,在农药和化肥中存在着很多危害环境、破坏土壤质量,甚至是污染水质与大气的成分,所以,如果过多使用,虽然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但同时也不可逆的破坏了环境,降低了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地使用寿命缩短,最终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农药和化肥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使患病、中毒甚至死亡。
(二)工厂污水排放
相对于工业废水来说,生活污水不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因此会引入工厂,来提高当地的经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水量及水质污染量很大,已经成为了农村废水的来源之一,工业废水是量大、成分复杂、难处理、不易降解和净化,危害性非常大。各类污水组成互不一致,千差万别。这样的举措,使农村的环境更加恶劣了。
(三)畜禽粪便污染严重
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规模化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悬浮物及致病菌,污染物数量大而且集中,尤其以水质污染和恶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
(1)水质污染。
与水质污染有关的主要是BOD、COD、SS、大肠杆菌、蛔虫卵、氮和磷等。畜禽养殖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污水的生化指标极高,如猪粪尿混合排出物的COD值达81000mg/L,牛粪尿混合排出物的COD值达36000mg/L,笼养蛋鸡场冲洗废水的COD为43000-77000mg/L,BOD为17000-32000mg/L,NH3-N浓度为2500-4000mg/L。据环保部门对大型养殖场排出粪水的检测结果,COD超标50~70倍,BOD超标70~80倍,SS超标12~20倍。
(2)空气污浊
养殖场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周围空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对恶臭气体的排放有严格的规定,如日本在《恶臭法》中,确定了8种恶臭物质,其中有6种与畜牧业密切相关,它们是氨、甲基硫醇、硫化氢、二甲硫、二硫化甲基、三甲胺等6种,后来又追加了丙酸、正丁酸、正戊酸、异戊酸四种低级脂肪酸,这些物质在畜禽粪便中特别是猪粪中含量极大。
(3)、农作物危害
高浓度的污水用于灌溉,会使作物陡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据调查,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肥水”造成周围农作物危害,农民要求赔偿的现象经常发生。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Ⅳ 生活污水来源是怎么产生的
目前,我国许多数地区都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内生活污水容随意排放直接进入河流、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和井水,危及地区的饮用水供水安全,生活污水已成为目前我国地区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由于其来源分散、配套处理工艺落后、环保资金匮乏以及农村地区环保意识跟不上等因素, 几乎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水库和湖泊,导致河流发黑发臭,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饮用水安全遭到严重的破坏。
Ⅳ 1.生活污水的来源(简短的,讲清楚)
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厕所冲洗等污水
Ⅵ 污水的来源有哪些
分1、工业
2、生活
1、工业废水包括:炼油污水、冶金污水、制药污水、食品厂污水、造纸印染等化工企业污水等
2、生活污水包括:建筑居民厨房用于和卫生间用水,公共场所卫生间用水等
Ⅶ 农业污水的主要来源
其来源主要有农田径流、饲养场污水、农产品加工污水。污水中含有各种病原体、悬浮物回、化肥答、农药、不溶解固体物和盐分等。农业污水数量大、影响面广。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河流、湖泊、内海等水域,可引起富营养化;农药、病原体和其他有毒物质能污染饮用水源,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大范围的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为防治农业污水,目前主要是减少农田径流。
Ⅷ 生活污水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1、农业污水,其实所谓的农业污水就是指在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污水或液态物质。而它的主要来源有农田径流、饲养场污水、农产品加工污水。
2、工业废水,其中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
3、城市污水,是指通过下水管道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排入下水管道系统的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8)农村污水的来源扩展阅读:
生活污水的处理难题
1、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在我国,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水体污染相当严重,而且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到2000年底,全国设市的663个城市中有310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427座,年污水处理量113.6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只有34.23%。
2、加快发展,急需资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污水处理是从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开始的。污水处理资金的规模决定着污水处理的规模。污水处理资金自身的发展速度决定着污水处理发展的速度和污水处理技术进步的速度。
现实的污水处理中,技术先进、处理费用低的决策方案通常是预付资金量较大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资金自身的发展速度越快,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才能越快,污水处理也才能越快。
Ⅸ 农村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农村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如下:
1、生活垃圾。
2、养殖垃圾。
3、农药、化肥的不科学施用。
4、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5、农药化肥
6、秸秆焚烧
(9)农村污水的来源扩展阅读: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针对全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发展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引导养殖户向小区聚集。
根据环境的承受能力适时控制养殖规模,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对新建、改建养殖设施实施“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
2、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示范,采取诱杀等农业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强管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3、加强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在农村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加快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加快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建设必要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4、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城镇和农村人畜饮用水源地规划建设,制定严格保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5、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观的原则,开展村镇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心村、中心镇群落。房前、屋后和庭院栽花种草,农户基本都能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加强农田林网建设,绿化村庄,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