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废水 » 污水直排湘江

污水直排湘江

发布时间: 2021-03-09 10:54:08

❶ 长沙湘江段遭污染江面变红,官方对此是如何处理的

长沙湘江段遭污染江面变红,官方对此是如何处理的?

一、长沙湘江段遭到了什么污染?

湖南省湘江之中,有一段水面突然呈现出了红色,有市民向有关部门反映了之后,经过调查发现,水面之所以变红,是由于当地的环卫工人在清扫垃圾的时候,不小心将铁矿渣这种东西扫到了江中,所以才会导致湖面出现红色的现象,所以这种污染不是油污,因为铁矿渣本来就呈现的是红色,所以水面也就在铁矿渣被扫入之后变成了红色,这是由于环卫工人的工作失误所导致的。所以大家担心水面可能是油污的想法就被排除了。铁矿渣是可以沉淀的,并且不会对水体造成太大的危害,再加上这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水体,所以危害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❷ 国务院督查组核查污水直排查到什么内幕

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抵达湖南后,接到当地群众和环保志愿者反映,在株洲有一条70年代修建的灌溉水渠,由于沿途生活污水恣-意排放,成了污浊不堪的臭水沟。在督查组到株洲核查的过程中,另一小分队又发现,当地还有一处水质自动监测站,把本来应该放在活水中的监测探头居然插在了盛有死水的几个矿泉水瓶内。

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的另一支小分队来到了位于长江流域的渌江王坊水质自动监测站,发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这个站内,总磷总氮在线水质分析仪的监测探头居然插在了几个矿泉水瓶内,而且监测数据还在变化,实时上传到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务-院第十八督查组成员 周长海:矿泉水瓶子里的水是死水,它的数据不应该发生变化。但是从数据平台上看到的数据来看,它的数据还在不断变化,并且在实时上传系统之中。从现场情况看,我们有理由怀疑监测站有数据造假的嫌疑。

此外,督查组还发现这个站的水质自动监测仪,在水质发现异常的情况下,没有按规定留样,也没有处理措施。

下一步,督查组将把现场督查发现的证据材料移送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督促立行立改,并视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员展开约谈。

必须严厉惩罚。

消息来自凤凰网。

❸ 湘江水质污染的原因

问题一 水源单一、水质较差 据介绍,长沙市区仅有湘江一个供水水源,上游有永州、衡阳、株洲、湘潭等城市,沿途接纳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致使长沙段严重污染。 同时,湘江枯水期水量不足,供水安全可靠性差。湘江长沙段设计航运量为365立方米每秒,维持湘江长沙段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河流最小月平均流量为244立方米每秒。据权威分析计算,在90%保证率的前提下,湘江2010年最小月平均流量207.5立方米每秒,最小日平均流量136.6立方米每秒,湘江作为惟一水源,长沙段水流量已经不能满足航运、生态的要求,近年来更出现水位低取水困难现象,供水保证率受到威胁。 问题二 二次污染严重 虽然主城区管网建设普及率高,但基本呈环状布局,加之部分管网建设期限长,年代久远,材质差,锈蚀严重,陈旧老化,漏量增大,爆管时有发生,出现二次污染较为严重,并且河西、河东及其他四组团无法联网,输配水不均匀。 问题三 水厂分布不均匀 长沙市的水厂全部依靠湘江,而发展迅速的浏阳河以东星马新城区只有松哑河水厂(且目前水源严重不足),供水安全难以得到根本保证。 问题四 污水处理率不高 城市污水量大于污水处理能力,离国家规定2010年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的要求较远。目前,长沙污水日排放量约为85万立方米,其中第一污水厂、第二污水厂日集中处理量约为32万立方米,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湘江,污染了水源,给市民生活质量、旅游业、渔业、农田灌溉造成严重影响。

❹ 怎么治理湘江污染

问题一 水源单一、水质较差 据介绍,长沙市区仅有湘江一个供水水源,上游有永州、衡阳、株洲、湘潭等城市,沿途接纳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致使长沙段严重污染。 同时,湘江枯水期水量不足,供水安全可靠性差。湘江长沙段设计航运量为365立方米每秒,维持湘江长沙段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河流最小月平均流量为244立方米每秒。据权威分析计算,在90%保证率的前提下,湘江2010年最小月平均流量207.5立方米每秒,最小日平均流量136.6立方米每秒,湘江作为惟一水源,长沙段水流量已经不能满足航运、生态的要求,近年来更出现水位低取水困难现象,供水保证率受到威胁。 问题二 二次污染严重 虽然主城区管网建设普及率高,但基本呈环状布局,加之部分管网建设期限长,年代久远,材质差,锈蚀严重,陈旧老化,漏量增大,爆管时有发生,出现二次污染较为严重,并且河西、河东及其他四组团无法联网,输配水不均匀。 问题三 水厂分布不均匀 长沙市的水厂全部依靠湘江,而发展迅速的浏阳河以东星马新城区只有松哑河水厂(且目前水源严重不足),供水安全难以得到根本保证。 问题四 污水处理率不高 城市污水量大于污水处理能力,离国家规定2010年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的要求较远。目前,长沙污水日排放量约为85万立方米,其中第一污水厂、第二污水厂日集中处理量约为32万立方米,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湘江,污染了水源,给市民生活质量、旅游业、渔业、农田灌溉造成严重影响。

❺ 农民私开屠场,污染水源,怎么办我们村这里杀牛杀马弄附近臭气冲天污水直接流入湘江河。这种情况谁来管

首先污染环境是归环保局管,现在污染水源环境,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私人没有屠宰证,私自开屠宰场,这个归当地畜牧局的卫生检疫部门管理,他们有处罚权。

❻ 看见有人向湘江排污水该怎么举报

你好,可以到有关部门举报,具体处理,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文名:污水处理
外文名:water filtration,water purification,wastewater treatment
领域:建筑、农业,交通、能源
分类: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希望能帮到你。

❼ 湘江污染

南省水利厅水政处提供的一份湘江污染状况示意图上,蜿蜒的湘江被标成深浅不同的两种颜色。从中游的衡阳以下,湘江颜色由绿转红,渐至褐色,污染渐重。曾担任过11年省环保局局长的傅玉辉感慨地说:“湘江污染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
据了解,湘江受污染河段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非离子氮、石油类、溶解氧、总砷、总汞等,其中以矿物污染和化学污染最为严重。湖南省政府参事、老水利专家聂芳容说,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即使在枯水期湘江也从未出现过四类以下的水质,而现在丰水期的七八月份四类以下的水质也常有出现。湖南省水质监测中心对湘江43个河段进行一次监测中,只有11个河段水质在三类标准以内,达标率仅为25.6%。32个河段水质为4类,属已污染水体,其中湘江干流有2个河段水质为五类,已根本无法饮用。
不久前,记者随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三湘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从湘江上游永州市一直溯源至湘江发源地之一广西兴安县。这是整个湘江流域中保护得最好的一段,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以上。
然而,在茂密的森林和清清江水之下也隐藏着湘江保护的隐忧。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的想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认为,源头地区的绿色湘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但恰恰由于经济落后,这些地区对“母亲河”的潜在索求没有释放出来。由于目前国家无力对源头地区进行合理的补偿,导致源头地区与中下游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也造成了源头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失衡。如果这种不平衡继续扩大,难保上游和源头地区不会再走中下游的老路。
另一种现实的担忧是源头区的小水电站开发热。据了解,仅湘江一级支流潇水源头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已建和在建、报建的小水电站多达180多个。从江华县城溯潇水而上至湘粤交界的码市镇,一路上随处可见在建的小水电站。这些电站最近的相距不到两公里。记者看到,建有电站的河段水位被人为地一再抬高。据当地干部介绍,由于小水电开发成本低、见效快,开发小水电在当地已成为一股热潮,一些国家公职人员也纷纷入股办电。据随行水利专家介绍,小水电的开发固然有诸多益处,但如果开发过多过密,不仅会对两岸防洪、交通等造成不便,而且还会形成废渣污染。由于过度开发违背了河流的自然规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是不可挽回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小水电开发热波及区域,许多地方提出了“以水发电、以电兴工”等口号,大力发展冶炼、轧钢等高能耗企业,而这些企业很有可能给湘江造成新的污染。
尽管近年来湖南省和湘江沿岸各城市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湘江水质恶化的趋势却没有明显改观。
湘江污染难以根治,首先源于沿岸城市的地方保护主义。上游肆意污染,下游叫苦不迭在湘江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如湘江长沙段的水质,在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仍只能“勉强符合饮用标准”。长沙水质恶化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上游的株洲、湘潭治污不力。今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就查处了这样一起恶性事件:特大型国有企业株洲化工集团公司一个下属企业竟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站停止运行,将高浓度酸性废水直接排入湘江。
相对城市而言,环保意识的缺乏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处偏远的地区尤甚。自1931年发现锡矿后,潇水支流泡水河沿岸11万群众就饱受污染之苦。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这里非法小锡矿蜂拥而起,泡水河水因矿渣排放变成了一条“红河”,河水铅、砷含量分别超出国家标准180多倍和60多倍,上游近36公里河道水生生物绝迹,连下河戏水的鸭子都未能幸免。离污染源最近的老屋田自然村,100多人中竟有35人因污染而致残。由于缺乏环保意识,泡水河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深受其害,但当地一些群众仍将采锡作为“致富手段”。直到2000年,在政府强行关闭了上游锡矿后,泡水河水质才逐渐恢复正常。
市场机制的缺位也严重影响了湘江治理污染的进程。近几年来。每年排入湘江的污水多达3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为城市排污。为了根治污染,株洲、长沙、衡阳等地都投入巨资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但目前这些污水处理厂都处于一种停停开开的状况,能保证长期运行的几乎没有一个。污水厂闲置的原因是经费不足。据了解,目前每处理一吨污水需要0.5元左右的成本,而污水处理厂所能收到的污水处理费却只有每吨0.2元。这种状况使得“谁污染、谁治理”变成了一句空话。傅玉辉等专家认为,有必要用市场手段提高用水单位和个人的污水处理费标准。如果不确立一种“人人有责”的治污机制,不明确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那么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意识就无法真正深入人心。

❽ 湘江没受污染前的情况

“秀木茂盛,江澄如练”曾是古人笔下湘江的绝美景致,而如今的湘江早已不复往日风姿。在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肆无忌惮地汇入江中,湘江江面呈现出红黄分明的两种颜色。望着脚下远去的湘江,曾担任过11年省环保局局长的傅玉辉感慨地说:“湘江污染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

“母亲河”难以承受之重

湖南省水利厅水政处提供的一份湘江污染状况示意图上,蜿蜒的湘江被标成深浅不同的两种颜色。从中游的衡阳以下,湘江颜色由绿转红,渐至褐色,污染渐重。

2001年6月,湘江中游一级支流舂陵江欧阳海水库周边地区。上百个非法小锡矿排出的汩汩黄水直接流入库区,数十米高的矿渣堆直插入水中。污水流经之地,草木绝迹,岩石发黑。

2002年10月,湘江下游长沙三汊矶河段。粗大的排污管裹着黄色污水汩汩流入江中,江风吹过,不时飘来一阵阵刺鼻的味道。河岸的泥石因为污水的长期侵蚀,已经变成乌黑,岸边翻起朵朵棕黄色的浪花。

2003年8月,湘江下游株洲市一沿江排污口。发黑的生活污水通过一根粗大水管直接排入湘江,高温下污水散发着阵阵恶臭,周边蚊蝇乱飞,垃圾成堆……

这些镜头仅仅是湘江遭受污染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湘江受污染河段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非离子氮、石油类、溶解氧、总砷、总汞等,其中以矿物污染和化学污染最为严重。湖南省水质监测中心对湘江43个河段进行一次监测中,只有11个河段水质在三类标准以内,达标率仅为25.6%。32个河段水质为4类,属已污染水体,其中湘江干流有2个河段水质为五类,已根本无法饮用。

来自源头的隐忧

不久前,记者随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三湘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从湘江上游永州市一直溯源至湘江发源地之一广西兴安县。沿途,我们在青山环绕之中看到了久违了的湘江的真实面容。这是整个湘江流域中保护得最好的一段,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以上。

然而,在茂密的森林和清清江水之下也隐藏着湘江保护的隐忧。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的想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认为,源头地区的绿色湘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但恰恰由于经济落后,这些地区对“母亲河”的潜在索求没有释放出来。由于目前国家无力对源头地区进行合理的补偿,导致源头地区与中下游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也造成了源头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失衡。如果这种不平衡继续扩大,难保上游和源头地区不会再走中下游的老路。

另一种现实的担忧是源头区的小水电站开发热。据了解,仅湘江一级支流潇水源头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已建和在建、报建的小水电站多达180多个。从江华县城溯潇水而上至湘粤交界的码市镇,一路上随处可见在建的小水电站。这些电站最近的相距不到两公里。据当地干部介绍,由于小水电开发成本低、见效快,开发小水电在当地已成为一股热潮,一些国家公职人员也纷纷入股办电。据随行水利专家介绍,小水电的开发固然有诸多益处,但如果开发过多过密,不仅会对两岸防洪、交通等造成不便,而且还会形成废渣污染。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小水电开发热波及区域,许多地方提出了“以水发电、以电兴工”等口号,大力发展冶炼、轧钢等高能耗企业,而这些企业很有可能给湘江造成新的污染。

“顽症”为何久治难愈

尽管近年来湖南省和湘江沿岸各城市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湘江水质恶化的趋势却没有明显改观。

湘江污染难以根治,首先源于沿岸城市的地方保护主义。上游肆意污染,下游叫苦不迭在湘江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如湘江长沙段的水质,在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仍只能“勉强符合饮用标准”。长沙水质恶化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上游的株洲、湘潭治污不力。今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就查处了这样一起恶性事件:特大型国有企业株洲化工集团公司一个下属企业竟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站停止运行,将高浓度酸性废水直接排入湘江。

相对城市而言,环保意识的缺乏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处偏远的地区尤甚。自1931年发现锡矿后,潇水支流泡水河沿岸11万群众就饱受污染之苦。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这里非法小锡矿蜂拥而起,泡水河水因矿渣排放变成了一条“红河”,河水铅、砷含量分别超出国家标准180多倍和60多倍,上游近36公里河道水生生物绝迹,连下河戏水的鸭子都未能幸免。离污染源最近的老屋田自然村,100多人中竟有35人因污染而致残。尽管深受其害,但当地一些群众仍将采锡作为“致富手段”。直到2000年,在政府强行关闭了上游锡矿后,泡水河水质才逐渐恢复正常。

市场机制的缺位也严重影响了湘江治理污染的进程。近几年来。每年排入湘江的污水多达3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为城市排污。为了根治污染,株洲、长沙、衡阳等地都投入巨资建起了污水处理厂,但目前这些污水处理厂都处于一种停停开开的状况,能保证长期运行的几乎没有一个。污水厂闲置的原因是经费不足。傅玉辉等专家认为,有必要用市场手段提高用水单位和个人的污水处理费标准。如果不确立一种“人人有责”的治污机制,不明确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那么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意识就无法真正深入人心。(据新华社长沙10月11日电)

❾ 湘江水污染的原因

造成湖水污染的成因主要是两方面:
1:自然污染,是由于自然规律的变化和土壤中矿物质对水源的污染;
2、人为污染。是由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所说的水污染是指人为污染。它包括工业废水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水污染。
1、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是水体主要污染源,它面广、量大、含污染物质多、组成复杂,有的毒性大,处理困难。如电力、矿山等部门的废水主要含无机污染物,而造纸、纺织、印染和食品等工业部门, 在生产过程中常排出大量废水有机物含量很高,BOD5常超过2000毫克/升,有的达30000毫克/升。即使同一生产工序,生产过程中水质也会有很大变化,如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同一炉钢的不同冶炼阶段,废水的pH值可在4~13之间,悬浮物可在250~25000毫克/升之间变化。而且这些废水中的有机质,在降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易引起水质发黑变臭等现象。随着采矿和工业活动的增加,重金属的生产和使用也有了很大的增加,导致了湖泊与河流产生严重重金属污染。因处理成本高、投资大,其中工业废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或未达标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2、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源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而产生的水污染源。包括农药、化肥的施用、土壤流失和农业废弃物等。例如,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进而破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降水形成的径流和渗流将土壤中的氮、磷、农药以及牧场、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带入水体,使水质恶化,造成水体富养化等。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农药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我国农药总产量目前已超过40万吨,生产品种从1986年的5个已发展到200多个,每年农药使用量在23万吨左右,平均使用农药2.33 kg/hm²,根据分析,一般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空气中,在灌溉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水体。化肥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据统计,我国年使用化肥4 537万t,使用农药50~60万t。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与化肥的土地面积每年超过2.8亿hm²,由于地表径流将大量的污染物带入水体,这是农业污染水体的主要来源。并且由牧场、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排入水体,他们都可使水体的水质恶化,造成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污染。
3、生活污水污染
生活污水是指城市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这些生活污水的总特点是有机物含量高,易造成腐败。此外,因在厌氧细菌条件下,易产生恶臭物质,如硫化氢、硫醇等。并且,这些生活污水中含合成洗涤剂量大时,对人体的伤害会非常大。家庭污水一般很浑浊,生化需氧量一般为3O0-700mg/L。生活用水量大、成分复杂,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严重造成了对水环境的污染。
4、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水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等。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很大。五亿多城镇人口按每天产生1kg计;十亿多农村人口按每天产生0.5kg计,每天共产生100万吨生活垃圾。由于人口不断增,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生活垃圾利用率低,在堆置或填埋工程中,产生大量酸性、碱性,有毒物资工业、生活排放出来的含汞、铅、镉等废水,渗透到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水体黑臭,地下水浅层不能使用、水质恶化,全国60%的河流存在的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污染,氟化物严重超标,水体丧失自净功能,影响水生物繁殖和水资源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

❿ 新开铺污水处理厂为什么排入圭塘河而不排入湘江

如果污水处理厂的厂税是不合格的,那么它是哪里不能排放的湘江市组合。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