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厂废水
A. 洗涤厂污水问题
因为他有利润出来。
解决污水问题也是要花钱的。
是从厂里的利润拿一部分出来解决污水问题。
但前提是常要正常运作。
若把厂关了,污水问题也解决了。但是人类从此停步不前了。
B. 为什么洗涤厂的水对污染有多大
含磷洗涤剂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及危害
近一个时期,常见到关于含磷洗涤剂污染水域环境的报道,如海洋赤潮、水域富营养化等等。禁止生产、销售及使用含磷洗涤剂的城市、地区也在不断增多。那么,洗涤剂为什么要禁磷?含磷洗涤剂是如何污染水质环境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有多大?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洗涤剂及磷酸盐助洗剂的应用
洗涤剂是人们生活的日用品,也是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必需品。经济发达国家人均用量约每年10公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洗涤剂的生产量已达到每年300万吨,并以年平均3.4%的速度递增。洗涤剂的种类较多,人们经常使用的有洗衣粉、餐具清洗剂、卫生间洗涤剂、地毯洗涤剂、金属洗涤剂、油污洗涤剂等等。
洗涤剂由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填充剂及小料(增白剂、香精)组成,其助洗剂主要是磷酸盐即三聚磷酸钠(又称五钠,英文缩写:STPP)。根据洗涤剂的不同功能,磷酸盐在其中的含量也有所不同,一般在20~40%之间。有的发达国家的高磷洗涤剂中,三聚磷酸钠可占到50~60%的含量。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聚磷酸钠的生产量也大幅度增加。目前生产量在每年50~60万吨。云、贵等地区凭借当地的磷资源优势建有许多中、大型的三聚磷酸钠生产厂,可完全满足国内生产洗涤剂的应用。
2、水质富营养化导致赤潮、藻华的形成
为什么原本水质清澈的湖泊、河流会变成绿色且浑浊不清,并发出难闻的气味?为什么昔日美丽的西湖、玄武湖、滇池也已失去了清澈碧绿的风采,而水草、水葫芦自生狂长,大批死亡的鱼类散发出腐烂的臭味?为什么近海流域出现大面积的暗红色水面?为什么水中的生物大批量死亡?这些现象的发生在湖泊河流中被称为藻华,在海洋中则为赤潮。那么藻华、赤潮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得从水中植物———水藻谈起。
水藻是水中的隐花植物,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氮、磷、钾是它们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水中的氮、磷、钾超过一定含量即为水质的富营养化,会导致水藻因养分过足而迅速生长繁殖。一部分大量生长繁殖,另一部分大量死亡,使清澈碧绿的水质变得混浊不堪,就出现了藻华现象。在海洋中死亡的藻类在海面上呈暗红色,故称之为赤潮。海洋环境专家多年来对水质监测总结得出结论:在正常的海水中,水中氮磷比应为16∶1以内,当达到这个比例且氮、磷浓度增加时,再加上外界的一些原因。如气温升高等,各类水藻就开始迅速繁殖,逐步出现赤潮现象。
我国每年约有含50~60万吨三聚磷酸钠的洗涤废水排放掉,而这些含磷废水大都流入了江河湖海。根据地区环境的不同约占排入总磷量的20~60%不等,已大大超过水体自身降解氮、磷的能力。1995年《中国环境公报》显示:我国大淡水湖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其中巢湖污染最重,主要污染物总氮和总磷量的平均值超标2.73和8.22倍,其次是滇池总氮和总磷量平均值超标2.03和4.96倍。我国的近海水域也是如此,含有氮、磷等的污水流入海洋引发赤潮。
3、赤潮、藻华的危害
赤潮(藻华)的发生严重破坏了海洋环境,同时又是各种病菌、病毒孳生的温床,这些产生的病菌、病毒对各种海洋生物带来的是灭绝之灾。赤潮(藻华)的发生使水体的含氧量急剧下降,并导致大量水中生物如鱼、虾、贝等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的发生给海洋带来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故被海洋专家称之为“海上赤魔”。
海洋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成为阻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海域发生的赤潮等突发性污染事故平均每年为60~80起,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养殖水域和天然渔业水域长期受到污染,同样带来巨大损失。截至1999年9月,渤海的主要鱼类产卵场均发生过大面积赤潮,其中1999年7月13日渤海鲅鱼圈、营口至葫芦岛之间海域发生的赤潮是我国有记载以来面积最大、达6300平方公里赤潮,至21日赤潮退去,但时隔不足10日,渤海又发生特大面积赤潮。此外,因近海养殖区环境质量恶化及灾害性气候的出现,使浅海贝类养殖损失巨大。
资源调查显示,1982~1983年渤海经济鱼类有85种,到1992~1993年下降为74种。渤海的对虾久负盛名,产卵场主要在渤海莱州湾、渤海湾和辽东湾,1979年产虾量为4万吨,随着这3个海湾污染的加剧,资源严重衰退,自1997年以来产量不足500吨,20年间下降了90%。海洋环境保护必须引起我们全民族的高度重视。
藻华现象同样危害着我国的江河湖泊,不但鱼类及水中生物大批量死亡,而且破坏了人类的饮用水。1987年,巢湖水厂曾因大量藻类堵塞滤池被迫停止运转,造成近亿元经济损失。1998年汉江水域发生藻华,给周围的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综上所述,含磷洗涤剂中的磷酸盐对江河湖海污染很严重,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就成为解决磷污染的最佳途径。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已经对此污染有所重视。目前一些沿海及有江河湖的城市、地区纷纷以地方政府立法的方式进行禁磷,已收到明显效果。但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巩固、提高其效果,还需下大力气,应尽快在有江河湖海的人口密集地区全面、彻底禁磷。同时,国内的各洗涤剂生产厂家应积极改变洗涤剂的生产工艺、配方,生产无磷洗涤剂,从污染源头做起,洗涤剂本应洁来还洁去。(2002年3月1日《中国环境报》)
C. 制造洗涤产品的工厂排出来的废水对人或动物有害吗
1、首先可以肯定,任何工厂排出的废水都是有害的。不仅洗涤剂厂,就是屠宰场、食回品厂排出的废水也答是有害的。
2、洗涤产品也分很多类型。用行话来说,就是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分为硬性和软性两大类,其中硬性是指在环境中不易生化降解的(比如洗衣粉),软性是指容易生化降解的(现在绝大多数人体洗涤用品如香波、沐浴露等都是软性的)。软性表面活性剂的生态危害很小,比如一种沐浴露常用的烷基糖苷,本身就是葡萄糖为原料制造的。
3、不管硬性还是软性洗涤用品,工厂废水都需要处理达到该水域排放标准。不处理都是违法的。
D. 洗衣厂偷排废水背后真相是什么
近日,北京市环保、公安联合突击检查大兴区的一家洗衣厂,发现其利用渗坑偷排废水,初步判断该企业偷排行为已构成行政拘留要件,洗衣厂老板凌某被大兴区警方行政拘留。
3月16日,大兴区环保局联合区公安分局环食药旅中队根据市民举报,于凌晨对某洗衣厂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该洗衣厂正在生产,洗衣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厂区南侧无防渗漏措施的渗坑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六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E. 水洗厂洗涤污水怎么处理
锅炉的话,可以选一台气化环保锅炉,问题就解决了
“宏鑫达”牌WNS系列卧式回气化多回程答节能锅炉,是该厂老老工程技术人员总结数十年的工作经验,经过五年,长达数百次的摸索试验研发成功的,该炉打破常规思维、创新型的将普通卧式气化炉和反烧锅炉、螺旋火管锅炉巧妙的进行重组改装,烟气通过前置旋转冲刷管束,多回程多循环,充分利用受热面及余热,大大提高热效率。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后,烟尘原始排放浓度低,无尘无硫,属新兴绿色环保产品。适合于环保要求高的城市及地区,燃烧方式独特,为全国首创,快装形式出厂,运到现场后拼接阀门、水源、管道等即可运行。荣获国家专利局三项专利授权,专利号为别为:ZL 2006 2 0120769.8 ZL2009 0 106392.6 ZL2011 2 0219728.5
F. 请问洗布草的水洗厂的污水怎么处理
上海这边都随便搞
G. 洗涤厂污水该往哪儿排
来当然是往下水道自排了,还能往哪里排?
问题是,你所在的地区,地段,是否允许直排?也就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如果是大城市,多半不行,需要自行处理到一定排放标准之后才能进入下水道。这个,不同的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的区位,都不一定完全一个标准的。关键是看你排出水的指标和所进入的水体的级别类型来定的。
H. 水洗厂污水怎么处理
处理方法:印染混合废水处理工艺一般为格栅、pH值调整、调节池、水解酸化版、好氧生物处理、物化处权理等。还可分质处理,将预处理阶段煮练、退浆等高浓度废水经厌氧或水解酸化后,再与其它废水混合处理;碱减量的废碱液经碱回收再利用后,再与其它废水混合处理。
I. 洗衣厂偷排废水是怎么回事
3月16日,大兴区环保局联合区公安分局环食药旅中队,于凌晨对某洗衣厂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该洗衣厂正在生产,洗衣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厂区南侧无防渗漏措施的渗坑里。根据《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规定,大兴区环保局对该洗衣厂处以5万元罚款,并初步判断该企业偷排行为已构成行政拘留要件,立即将案件移送至公安部门。
大兴区环保局监察支队支队长任明介绍,水污染物达标排放是排污单位的法定义务,该洗衣厂没有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夜间直接将超标污水直接排入没有防渗漏措施的渗坑里,污染了水体和土壤。该行为不但违反了《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中水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也适用于《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的措施。
北京市环保警察成立以来,市区两级环保、公安部门密切协作,已成功破获多起污染环境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