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处理污水低温情况
『壹』 冬季污水处理厂低温运行需要注意哪些
低温造成的影响
(一)构筑物不能正常工作
低温导致污水处理构筑物(格栅、沉砂池、污泥池等)出现冰冻、结冰及破裂等现象,中断甚至损坏了污水处理流程及设备,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运行和出水水质。
(二)活性污泥吸附作用和有机物降解率降低
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中处理污水的主要成分,低温会使其吸附作用变差、有机物的降解率降低。低温条件下(5oC以下),冷适应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变少以及酶催化作用的减少降低了生化反应速度,使得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上的有机物,不能很快被降解,从而降低了活性污泥的降解效率,同时,生化反应速度随之降低也减慢了吸附在话性污泥表面上的有机物被水解和摄入体内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多糖类粘液层包覆的微生物表面的活性,并且未降解的有杌物在活性污泥吸附表面上有所积累,也抑制了污泥表面活性的恢复,从而降低了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
(三)污泥膨胀
低温时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容易发生膨胀,低温条件下微丝菌属的小胸虫会大量繁殖,具有丝长、疏水特点,过度生长导致了寒冷地区污泥膨胀。
(四)影响污泥脱水
低温下丝状菌的大量出现导致了污泥絮体疏松、密度减小,进一步导致污泥比阻和沉降指数增大,除此之外,低温活性污泥的胞外分泌物中含有很多的粘性物质,也使污泥的压缩性降低,严重影响污泥脱水。
(五)氮去除率降低
微生物脱氮主要经过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硝化过程所起作用的微生物是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它们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最适温度为20-30oC,15oC时反应速率明显下降,当温度小于5oC时反应几乎完全停止,因此,低温由于导致硝化反应的中断而阻断了脱氮进程,使得出水的氮的去除率降低。
(六)悬浮颗粒物去除率降低
在低温下,污水的粘滞系数增大、悬浮颗粒物(SS)与污泥的混合不充分、活性污泥水解效率下降、被吸附的SS容易脱落等,都使得SS的去除率降低。
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采取的措施
(一)改进运行设备与参数
研究表明降低污泥负荷、延长污泥龄、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和采取池体升温或保温可以有效的提高低温污水处理效率。国内某污水处理厂利用太阳能,采用水浮式采光保温罩的做法,有效解决了冬季保持水温的问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出水质量。研究发现通过提高溶解氧浓度、延长污泥泥龄、降低污泥负荷以及控制溶解氧浓度、加大混合液回流比、投加碳源可以分别强化低温硝化和反硝化的效果,因此可以改善低温对污水脱氮的影响。
(二)物理化学强化措施
通过物理化学措施对低温污水进行预处理,也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如利用超声波瞬间空化作用对难降解废水进行预处理,使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的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可以达到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目的;通过投加化学药品增强污泥絮凝、抗降性能也可达到增大污染物与活性微生物接触面积与缩短处理所需时间的目的。
(三)生物强化措施
使用生物添加剂或生物增效剂是指通过运用自身的、外来的生物种类或经过选择的微生物加速去除污染物、强化生化处理效果的一种方法。向污水处理工艺中投加聚氨酯泡沫、粉末话性炭、硅藻土以及铁盐等作为载体,可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并形成高技生物膜,利用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共同去除低温污水中污染物,可以提高反应池中生物量,防止污泥膨胀,改善泥水分离效果。
(四)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改进
低温条件下,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运行稳定性、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贰』 技术求助:冬季生物污水处理池需要保温么
污水温度主要是气候温度决定的。一方面是市政管道的埋深,虽然符合规范规定的最回小深度,但由于内蒙答冬季寒冷,在十几米甚至二十多米下仍有冻土层,会使水温下降;另一方面是池体和水面传热,导致水温下降。要提高水温可采取池体保温、水面加盖或罩,以及其它措施,如提供加热热源、空气管保温、机电设备热能利用等。
北方污水处理厌氧池和好氧池环保通上有人建议可以培养低温菌,也可以加温,首先密封起来后,池内的温度昼夜影响不大。如果采用地上搭建小棚屋的形式,那么在小棚屋内会有很多的温室气体产生,就可以在白天吸收热量,晚上也能给池体保温。
『叁』 生化处理污水时,水池的水温需要调节吗如何用温度保证生化速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以下是参考资料:
污水生化处理、如何处理污水问题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一、基质类包括营养物质,如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二、环境类影响因素主要有:
(1)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对好氧生物反应来说,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至关重要。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一般的,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过高则增加能耗,经济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基质类因素和PH值决定于进水水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监测和有关条例、法规的严格执行。对一般城市污水而言,这些因素大都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各参数基本能维持在适当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气候水处理设备有关,对于万吨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时,对温度的控制难以实施,在经济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过设计参数的适当选取来满足不同温度变化的处理要求,以达到处理目标。因此,工艺控制的主要目标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过调控手段来改变的环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合适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使其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
实现对生物反应系统的过程控制关键在于控制对象或控制参数的选取,而这又与处理工艺或处理目标密切相关。
前已述及溶解氧是生物反应类型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示参数,它能直观且比较迅速地反映出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运行管理方便,仪器、仪表的安装及维护也较简单,这也是近十年我国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基本都实现了溶解氧现场和在线监测的原因。
『肆』 污水处理设备在低温环境下运行需要注意些什么
污水处理设备在低温下运行要注意保暖,以防管道爆裂。低温会影响生物活性。其他没有太多影响,如果能帮助您,请采纳,谢谢
『伍』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法水温低对结果有影响吗
有影响。
在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项目中,除工艺条件外,水温对污水处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低水温易出现污泥膨胀低温时,菌胶团细菌活性差,也不易通过增加营养物质促进其活性及繁殖速度,因此,丝状菌的生长速率高于菌胶团细菌,又由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较大,丝状菌在取得污水中BOD5 物质和氧化BOD5物质所需要的氧气方面都比菌胶团细菌有利得多。因此,曝气池中丝状菌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增值,导致污泥膨胀及生物泡沫的产生。再加上这些微生物大都呈丝状或枝状,易形成网,能捕扫微粒和气泡等,并浮到水面。被丝网包围的气泡,增加了其表面的张力,使气泡不易破碎,泡沫更加稳定。生物池表面的泡沫阻断了空气中氧分进入生物系统,同时,阻挡了太阳光照对菌胶团细菌促生作用,使污泥膨胀加剧。
2、水温变化对菌股团细菌眼收利用营养盐的影响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对保持微生物活性十分重要,若营养物质不足,需要投加氮磷等营养盐补充,以保证微生物的营养结构。
由于微生物对营养盐的吸收效果无法通过具体数据描述。研究发现,在保证生物处理段溶解氧的情况下,营养盐投加量对丝状菌的抑制作用受水温变化影响明显,随着温度降低,即使持续提高污水中的氮磷比例,丝状菌的抑制效果也逐渐变差直至不明显。
微生物是构成活性污泥的主体,由于细菌不便于监测,一般以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的种群变化作为判断污泥状况良秀的依据。活性污泥的生长、 繁殖以及代谢,与水温变化关系密切。一般活性污 泥每 4 小时繁殖一代,但水温在 25 "c以下时,活性 污泥代谢缓慢,对污染物降解效率也随之降低,水温 在18 "c以下时,若不调整污泥浓度,降解效率将加 速下降,部分原生动物数量减少,甚至 1肖失。而水温 超过 25 "c时,活性污泥代谢旺盛,原生动物的数量明显增加,活动性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也明显上 升,污泥沉降性转好,此阶段若不及时通过降低污泥 浓度来提高污泥负荷,经沉降后的活性污泥上清液 将出现混浊且悬浮颗粒多。
水温变化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影响十分明显,在全年保持生物池溶解氧浓度为 2 - 3 mg/L ,污泥 浓度均值为3500 mg/L 且营养盐投加比例恒定的 情况下,全年水温在各月份不同, COD 的降解效率 也有明显变化。
水温变化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影响十分明显,在全年保持生物池溶解氧浓度为 2 - 3 mg/L ,污泥 浓度均值为3500 mg/L 且营养盐投加比例恒定的 情况下,全年水温在各月份不同, COD 的降解效率 也有明显变化
针对水温影响的工艺控制措施
1、保持适宜的水温。
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压缩空气给活性污泥提供氧气,空气经过风机压缩后,温度会大幅度提高,冬季压缩空气温度可达到 90 - 96 "c ,夏季有时高达 105 "C,高温气体经曝气装置进入生物池 后,对生化段的水温产生一定影响,在确保生物池榕 解氧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冬季可以通过适当提高供气量来维持水温,但水温低于 16 "c时,此措施 效果不明显。
在部分北方地区,生物池水温甚至下降到 5 "C 以下,对利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厂运行影响很大。 在这些地区,般采取将选择池或生物池建在有暖 气的室内或太阳暖棚内,可保持原水温度,甚至可以较原水水温提高 1-2 "C。对于水温受气候影响明 显的南方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污水处理 设施,可尝试利用方便拆卸的太阳暖棚来维持水温。
2.增加营养盐及生物促生荆
通过实际运行监测发现,当水温在16"c以上时,可以通过增加氮磷等营养盐来促进微生物活性,达到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的目的;当水温低于16"c时,单一增加营养盐的投加比例已无法提升污染物降解效率,此时,可以选用生物活化促生类制剂来提高生物活性和营养盐利用率,但由于目前国内使用的生物活化促生剂主要依赖进口,使用成本较高,长期应用的经济效益差。
3、降低污泥负荷
当水温下降至影响处理效率点(此试验水温在16"c时)以前,可通过适当提高污泥浓度来减少污泥活性下降对降解效率的影响,以达到维持生物系统高效运行的目的。本次研究在低温时,控制污泥浓度较年均值提高1000-1500mg/L,效果比较理想,此过程带来的污泥老化对处理系统整体运行的影响可控。
水温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污水的影响不容忽视,由此可以引申利用活性污泥法在处理其它类型污水时,也可能存在水温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