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废水 » 垃圾堆肥污水

垃圾堆肥污水

发布时间: 2021-03-12 06:27:10

A. 什么是生活垃圾堆肥法

生活垃圾堆肥是处理与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
垃圾堆肥技术在中国农是从事活动中早有应用,而作为科学进行研究探讨此法则始于1920年。按细菌分解的作用原理,分为高温需(好)氧法和低温厌氧法堆肥。按堆肥方法,分为露天堆肥法和机械堆肥。
堆肥法操作一般分为4步:
①预处理,剔出大块的及无机杂品,将垃圾破碎筛分为匀质状,匀质垃圾的最佳含水率为45-60%,碳氮比约为(20-30):1,达不到需要时可掺进污泥或粪便;
②细菌分解(或称发酵),在温度、水分和氧气适宜条件下,好氧或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垃圾开始分解,将各种有机质转化为无害的肥料;
③腐熟,稳定肥质,待完全腐熟即可施用;
④贮存或处置,将肥料贮存,肥料另作填埋处置。

垃圾堆肥工艺流程,好氧堆肥化是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以好氧微生物为主降解、稳定有机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由于具有发酵周期短、无害化程度高、卫生条件好和易于机械化操作等特点,好氧堆肥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好氧堆肥工艺由前处理,主发酵(亦可称一次发酵,一级发酵或初级发酵)、后发酵(亦可称二次发酵、二级发酵或次级发酵)、后处理、脱臭及贮存等工序组成。

前处理
生活垃圾中往往含有粗大垃圾和不可堆肥化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垃圾处理机械的正常运行,降低发酵仓容积的有效使用,使堆温难以达到无害化要求,从而影响堆肥产品的质量。前处理的主要任务是破碎和分选,去除不可堆肥化物质,将垃圾破碎在12~60mm的适宜粒径范围。

主发酵
主发酵可在露天或发酵仓内进行,通过翻堆搅拌或强制通风来供给氧气,供给空气的方式随发酵仓种类而异。发酵初期物质的分解作用是靠嗜温菌(生长繁殖最适宜温度为30~40℃)进行的。随着堆温的升高,最适宜温度45~65℃的嗜热菌取代了嗜温菌,能进行高效率的分解,氧的供应情况与保温床的良好程度对堆料的温度上升有很大影响。然后将进入降温阶段,通常将温度升高到开始降低为止的阶段称为主发酵期。生活垃圾的好氧堆肥化的主发酵期约为4~12d。

后发酵
碳氮比过高的未腐熟堆肥施用于土壤,会导致土壤呈氮饥饿状态。碳氮比过低的未腐熟堆肥施用于土壤,会分解产生氨气,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经过主发酵的半成品必须进行后发酵。后发酵可在专设仓内进行,但通常把物料堆积到1~2m高度,进行敞开式后发酵。为提高后发酵效率,有时仍需进行翻堆或通风。在主发酵工序尚未分解及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在此阶段可能全部分解,变成腐殖酸、氨基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得到完全成熟的堆肥成品。后发酵时间通常在20~30d以上。

后处理
经过二次发酵后的物料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被稳定化和减量化。但在前处理工序中还没有完全去除的塑料、玻璃、陶瓷、金属、小石块等杂物还要经过一道分选工序去除。可以用回转式振动筛,磁选机,风选机等预处理设备分离去除上述杂质,并根据需要进行再破碎(如生产精制堆肥)。也可以根据土壤的情况,将散装堆肥中加入N、P、K添加剂后生产复合肥。

脱臭
在堆肥化工艺过程中,会有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物质在各个工序中产生,必须进行脱臭处理。去除臭气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臭及吸附剂吸附法等。经济实用的方法是熟堆肥氧化吸附的生物除臭法。将源于堆肥产品的腐熟堆肥置入脱臭器,堆高约0.8~1.2m,将臭气通入系统,使之与生物分解和吸附及时作用,其氨、硫化氢去除效率均可达98%以上。

储存
堆肥一般在春秋两季使用,在夏冬两季就需积存,因此,一般的堆肥化工厂有必要设置至少能容纳6个月产量的贮藏设施,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B. 堆肥处理垃圾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好处:
1、废物再利用,产生价值。
2、高温堆肥处理后病原菌减少,有害虫卵杀死。
3、堆肥过程既是有益微生物的再殖过程,产生大量有益的此生代谢产物有意于植物根系生长。
4、堆肥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安全性更好。
坏处:主要是堆肥处理后垃圾的有机质会降低,氮也会有一定的损失。

C. 什么垃圾可进行降解堆肥处理

厨余垃圾可进行降解堆肥处理。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新的资源,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使其经过严格处理后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3)垃圾堆肥污水扩展阅读:

1、厨余垃圾的收集

厨余垃圾非法收集和回收利用会对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威胁。对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可以减少进入填埋场的有机物的量,减少臭气和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也可以避免水分过多对垃圾焚烧处理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对设备的腐蚀。

2、厨余垃圾的处理

厨余垃圾应当提供给专业化处理单位进行处理,严禁将废弃食用油脂(包括地沟油)加工后作为食用油使用,严禁直接使用厨余垃圾饲养畜禽及鱼类,严禁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厨余垃圾生产肥料。

D. 处理垃圾废水的好方法

基本上是三种主要的处理方法

1.填埋处理

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

所谓直接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天津市在水上公园南侧用垃圾堆山,营造人工环境,变害为利,工程占地近80万平方米,以垃圾与工程废土按1:1配合后作为堆山土源,对于渗滤液和发酵产生的沼气和山坡的稳定性等,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美国堪萨斯城(Kansas City)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人口不多,城市周围是广阔的乡村,在远离城市的一块丘陵山地的低洼处选建填埋场,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采取如下措施:

(1)在底部和周围铺有防渗层;

(2)分层铺放,即堆放一层垃圾,而后盖土压实,根据介绍,有些垃圾堆放层还安装导气和导水管道,并利用产生的沼气。

日本东京都江东区有一片树林浓密,花草繁茂的土地,人们称之为“梦岛”,梦岛全部都是用垃圾填海造成的。

但是,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仍有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每一个垃圾堆放场都成了一个污染源,蚊蝇孽生,老鼠成灾,臭气漫天,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沈阳市曾经对35处填埋场中的10处进行钻探取样,分析垃圾断层样品和地下水质,分析结果发现:

1、地下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水混浊发臭,水中均检出厌氧大肠杆菌;

2、垃圾断层样品均检出有毒有害物质。上海市每天有万吨垃圾运往郊区海边堆放,一座座高达二三十米的垃圾山拔地而起,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填埋处理方法是一种最通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的适用的填埋场地愈来愈少,开辟远距离填埋场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排放费用,这样高昂的费用甚至无法承受。

2.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美国西屋公司和奥康诺公司联合研制的垃圾转化能源系统已获成功。该系统的焚烧炉在燃烧垃圾时可将湿度达7%的垃圾变成干燥的固体进行焚烧,焚烧效率达95%以上,同时,焚烧炉表面的高温能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可用于暖气、空调设备及蒸汽涡轮发电等方面,美国部分焚烧厂的主要技术指标列于表1。

我国石家庄市建造了焚化站、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引进日本垃圾焚烧装置对医院等单位的特殊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残灰约占焚烧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一般为优质磷肥。近几年我国对垃圾焚烧发电产生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给予重视。

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残渣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少80%以上),处理彻底。但是,根据美国的报道焚烧厂的建设和生产费用极为昂贵。在多数情况下,这些装备所产生的电能价值远远低于预期的销售额给当地政府留下巨额经济亏损。由于垃圾含有某些金属,焚烧具有很高的毒性,产生二次环境危害。焚烧处理要求垃圾的热值大于3.35MJ/kg,否则,必须添加助燃剂,这将使运行费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难以承受的地步。

3.堆肥处理

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

不论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烧或堆肥处理,都必须要有预处理。

E. 垃圾堆肥是目前最生态环保的垃圾处理方法但是堆肥的规模是越大越好吗

不是堆积的越大越好。

F. 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 具体怎么做啊或是在哪里能找到相关资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和环境保护部本月初联合下发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以下简称《指南》)。这一指导性文件与2000年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以下简称《政策》)相比,内容上有什么变化?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和指导原则是否发生转变?能够解决目前突出的问题吗?未来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究竟选择怎样的路线?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新旧政策的变化。
从制定背景看,回应了舆论争议
点明“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的宗旨,同时也肯定了焚烧处理方式
去年以来,社会各界关于垃圾处理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对于垃圾焚烧的争议尤其激烈。在这场观点交锋之中,政府的声音较为微弱。据记者了解,在去年下半年,社会各界期待政府表态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开始研究制定《指南》。《指南》的发布,可视为对这场争论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在内容上也更侧重于对社会各界关注焦点的回应。
针对公众最为关心的垃圾处理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健康等问题,《指南》开宗明义,在总则第一条就明确了“生活垃圾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
垃圾是否应该焚烧处理,一直是社会舆论的核心问题。对此,《指南》对垃圾焚烧技术的适用性、垃圾焚烧厂建设技术要求及运行监管要求等做了详细规定。《指南》称,焚烧处理设施占地较省,稳定化迅速,减量效果明显,臭味控制相对容易,焚烧余热可以利用;焚烧处理技术较复杂,对运行操作人员素质和运行监管水平要求较高,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生活垃圾热值满足要求的地区,可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处理焚烧烟气,并妥善处置焚烧炉渣和飞灰。
这些内容,实质上回应了“垃圾是否应该焚烧处理”的问题,重申了此前《政策》中所确定的技术路线,进一步指出现有处理方式、技术要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专家认为,在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前提下,《指南》肯定了焚烧处理方式。
从内容看,《指南》更理性、更全面
将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等概念纳入其中,并详细规定了污染防治措施
从内容来说,《指南》实际上是将现行主要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政策、标准的一些要点进行了汇总,但与《政策》相比,着眼点更全面,条款更细化,也更理性。
《指南》重申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并指出“应尽可能”从源头避免和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尽可能”分类回收,实现源头减量。有观点认为,这里的“尽可能”,实质上突出强调了垃圾管理工作的阶段性和现实性。
《指南》提出,生活垃圾处理“应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转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监管等重点环节,落实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促进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这实际上提出了推进“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的目标以及实现途径。
强调处理过程的污染控制
很多概念首次提出
对于垃圾处理过程的污染控制,《指南》明显比《政策》深入和具体。如对于争议较大的焚烧产生二次污染问题,《指南》特别指出,生活垃圾焚烧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燃烧室内焚烧烟气的温度、停留时间与气流扰动工况;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度区的滞留时间;设置活性炭粉等吸附剂喷入装置,去除烟气中的二恶英和重金属。生活垃圾在焚烧炉内应得到充分燃烧,二次燃烧室内的烟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滞留时间不低于两秒,焚烧炉渣热灼减率应控制在5%以内。
而对于垃圾焚烧厂的监管,《指南》称,应实现焚烧炉运行状况在线监测,监测项目至少包括焚烧炉燃烧温度、炉膛压力、烟气出口氧气含量和一氧化碳含量,应在显著位置设立标牌,自动显示焚烧炉运行工况的主要参数和烟气主要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当生活垃圾燃烧工况不稳定、生活垃圾焚烧炉炉膛温度无法保持在850℃以上时,应使用助燃器助燃。相关部门要组织对焚烧厂二恶英排放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
此外,与此前的《政策》以及其他指导性文件相比,《指南》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家庭厨余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首次将“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归类到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首次将“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数字化管理”概念纳入其中;首次指出“规划和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是节约土地资源、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控制、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指南》是否强推焚烧?是否禁止焚烧混合垃圾?
垃圾处理阶段性显著,预处理后的垃圾仍然是混合垃圾
《指南》发布后,有人认为是国家强力推进焚烧设施建设的方式,也有人通过对《指南》新提出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路线等条款进行分析,认为如果遵守《指南》,混合垃圾将不能焚烧。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对以上两种看法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垃圾处理的外部性、公益性、社会性和阶段性特征都非常显著。减量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前需要有具体法律和经济手段支持;资源化处理则需要重点关注清洁利用,需要调控机制和措施;无害化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需求,投入要保障,规划要落地,运营要监管,沟通要有渠道,责任要有主体。《指南》指出了方向和目标,但并不能因此认定《指南》是“强推焚烧”或者“限制焚烧混合垃圾”。
徐海云认为,经济发展以及高人口密度是推动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内在因素。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量也随之增加。而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人口密度很高,土地资源十分紧张。我国东部许多省的人口密度显著高于德国和日本。如我国江苏省人口密度达到755人/平方公里,是日本的两倍以上、德国的3倍以上。因此,依靠土地进行生活垃圾处理的填埋处理方式难以为继。
另外,垃圾焚烧工况主要取决于垃圾热值。发达国家垃圾热值高,焚烧炉炉排往往需要设置水冷,而我国生活垃圾热值低,燃烧一次风需要预热,这属于焚烧炉具体工艺参数设置的技术问题,与能不能进行垃圾焚烧完全是两回事,更何况,就是进行了预处理,焚烧的仍然是混合垃圾。
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完善
政府监管只有原则性规定;其他技术能否保障环保达标?
从上文分析来看,《指南》较为客观和理性,但内容并不完善。首先,关于政府监管方面,《指南》中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即“加强设施运行监管,实现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管相结合,技术监管与市场监管相结合,运行过程监管和污染排放监管相结合”。而政府当前的监管能力,包括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甚至设备配置等,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薄弱。如果没有能力建设、制度建设跟进,政府监管就会流于空洞。
其次,对当前生活垃圾处理的热点,如技术路线的选择、运行监管等问题,《指南》给出了具体的回答: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和填埋处理设施建设都是需要的,对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地区,应审慎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但是,对于“生物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其他技术”,《指南》没有提出监管要求,在整体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其他技术”能否保障环保达标?
再次,关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指南》提出,宜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的组合工艺,在满足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前提下,经充分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论证后也可采用其他工艺。这一要求过于笼统,技术指导不明确。
另外,《指南》要求“将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纳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范畴,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活垃圾资源再生模式,有效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再生和源头减量”。但是,垃圾回收利用的目标与责任主体并不明确,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同时,“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的功能和定位也不明晰。
还有专家指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促进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这一条在《指南》中难以发挥作用。

G. 用“堆肥法”填埋垃圾会污染环境吗

得看垃圾的种类,任何垃圾填埋多少都会造成污染。
尤其是生活垃圾、污泥、餐厨垃圾,都会存在多环芳烃、重金属等的污染。
农作物秸秆、绿化植物废弃物这些污染较轻,里面部分原料重金属可能超标。

污染程度可以控制,比如堆肥法场地下面铺设的防渗层的效果对污染控制尤为重要。
而露天放置的垃圾产生的气味、多环芳烃等都是比较难控制的。

H. 说明垃圾堆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垃圾堆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下
好处:
1、废物再利用,产生价值。
2、高温堆肥处理后病原菌减少,有害虫卵杀死。
3、堆肥过程既是有益微生物的再殖过程,产生大量有益的此生代谢产物有意于植物根系生长。
4、堆肥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安全性更好。
坏处:主要是堆肥处理后垃圾的有机质会降低,氮也会有一定的损失。

I. 环保局对垃圾的处理方法

以上海为例,可回收物将交由可回收物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采用高温处理、化学分解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湿垃圾采用生化处理、产沼、堆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干垃圾采用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

上海2020年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虽然在全国范围来看,垃圾填埋仍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填埋这种相对落后的垃圾处理手段正在逐步淘汰。

垃圾焚烧作为填埋的有效替代方法,具有占地较省、减量效果明显、余热可以利用等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正在逐步推行。2016年住建部曾联合四部委发布《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

(9)垃圾堆肥污水扩展阅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表示,随着垃圾分类逐步推动,我国也将加快建设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预计在未来几年,生物处理设施会成为我国垃圾处理整个技术格局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如果干、湿垃圾不分开,垃圾在焚烧时会因为含水量太高而导致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因此,无论是填埋减量,还是焚烧的标准化,都需要对垃圾进行前端分类。

J. 垃圾处理、废物利用、污水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
1.填埋处理

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

所谓直接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天津市在水上公园南侧用垃圾堆山,营造人工环境,变害为利,工程占地近80万平方米,以垃圾与工程废土按1:1配合后作为堆山土源,对于渗滤液和发酵产生的沼气和山坡的稳定性等,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美国堪萨斯城(Kansas City)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人口不多,城市周围是广阔的乡村,在远离城市的一块丘陵山地的低洼处选建填埋场,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采取如下措施:

(1)在底部和周围铺有防渗层;

(2)分层铺放,即堆放一层垃圾,而后盖土压实,根据介绍,有些垃圾堆放层还安装导气和导水管道,并利用产生的沼气。

日本东京都江东区有一片树林浓密,花草繁茂的土地,人们称之为“梦岛”,梦岛全部都是用垃圾填海造成的。

但是,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仍有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每一个垃圾堆放场都成了一个污染源,蚊蝇孽生,老鼠成灾,臭气漫天,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沈阳市曾经对35处填埋场中的10处进行钻探取样,分析垃圾断层样品和地下水质,分析结果发现:

1、地下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水混浊发臭,水中均检出厌氧大肠杆菌;

2、垃圾断层样品均检出有毒有害物质。上海市每天有万吨垃圾运往郊区海边堆放,一座座高达二三十米的垃圾山拔地而起,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填埋处理方法是一种最通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的适用的填埋场地愈来愈少,开辟远距离填埋场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排放费用,这样高昂的费用甚至无法承受。

2.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美国西屋公司和奥康诺公司联合研制的垃圾转化能源系统已获成功。该系统的焚烧炉在燃烧垃圾时可将湿度达7%的垃圾变成干燥的固体进行焚烧,焚烧效率达95%以上,同时,焚烧炉表面的高温能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可用于暖气、空调设备及蒸汽涡轮发电等方面,美国部分焚烧厂的主要技术指标列于表1。

我国石家庄市建造了焚化站、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引进日本垃圾焚烧装置对医院等单位的特殊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残灰约占焚烧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一般为优质磷肥。近几年我国对垃圾焚烧发电产生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给予重视。

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残渣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少80%以上),处理彻底。但是,根据美国的报道焚烧厂的建设和生产费用极为昂贵。在多数情况下,这些装备所产生的电能价值远远低于预期的销售额给当地政府留下巨额经济亏损。由于垃圾含有某些金属,焚烧具有很高的毒性,产生二次环境危害。焚烧处理要求垃圾的热值大于3.35MJ/kg,否则,必须添加助燃剂,这将使运行费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难以承受的地步。

3.堆肥处理

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

不论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烧或堆肥处理,都必须要有预处理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