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硬度结果计算
❶ 什么叫水的硬度,如何计算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最初是指水中钙、镁离子沉淀肥皂水化液的能力。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我国采用的表示方法与德国相同。
测试步骤
水硬度测试盘
在一份水样中加入
pH=10.0
的氨性缓冲溶液和少许铬黑T指示剂(蓝色),,铬黑T指示剂优先与Mg2+配位,生成红色配合物使溶液呈红色;然后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时,
EDTA
先与游离的Ca2+
配位,再与Mg2+
配位;在计量点时,
EDTA
从MgIn-(配合物)中夺取Mg2+
,从而使铬黑T指示剂游离出来,溶液的颜色由红变为纯蓝,即为终点。
当水样中Mg2+
极少时,由于CaIn-
比
MgIn-
的显色灵敏度要差很多,往往得不到敏锐的终点。为了提高终点变色的敏锐性,可在
EDTA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Mg2+(在EDTA
标定前加入,这样就不影响EDTA与被测离子之间的滴定定量关系),或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EDTA
盐。
水的总硬度可由EDTA
标准溶液的浓度cEDTA
和消耗体积
V1(ml)来计算。以CaO
计,单位为
mg/L。
注意事项
测定总硬度时用氨性缓冲溶液调节pH值。
注意加入掩蔽剂掩蔽干扰离子,掩蔽剂要在指示剂之前加入。
测定总硬度的时候在临近终点时应慢滴多摇。
测定时要是水温过低应将水样加热到30~40ºC再进行测定。
❷ 水硬度测量公式
水硬度测量公式(毫克当量/升)=V1×N×1000/V
公式中: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EDTA标液溶液的当量浓度
V——水样体积毫升数
水硬度步骤,准确称取碱式碳酸镁基准试剂0.2~0.25g,置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慢慢滴加1∶1 HC1使其溶解(约需3~4mL)。加少量水将它稀释,定量地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❸ 水质硬度计算
钙原子量是40
.
相当于40g/mol
,也就是40mg/mmol(40毫克/毫摩尔)
若你的硬度以钙含量计,则是0.92乘40
,即36.8毫克当量/升.
但是一般水质的硬度都是以碳酸钙计的吧.
❹ 水的硬度怎么计算 例题
公式:
硬度=EDTA标准液浓度*耗用体积*1000/水样体积
你所测定的水样硬度为4.615mmol/L
按照国标可以用mmol/L为单位计
上面的答案是氧化钙计也是一种方式,视你的实际应运领域而定.
公式中最后乘以1000即摩尔花作毫摩尔,因此答案还是正确的,因为当时没注意到你问题中的mmol,以为就是mol
❺ 水的总硬度的计算公式cao
在PH值为10.0±0.1的被测溶液中,用铬黑T作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纯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体积计算水的硬度。硬度的基本单元为:C(1/2Ca2+、1/2Mg2+)。单位为mmol/L。
❻ 反渗透出水率
首先说一点,你们找的这个厂家估计是皮包公司,俗称对缝的 他们一般技术实力很差
只要求总硬度大可不必用反渗透,只用树脂软化就完全能达到硬度为0,也就是不用滴EDTA试剂,就是蓝色的(哈哈 他们连反渗透都作不好,让他们作这样的软化是难为他们了)
6吨反渗透回收率30%简直是开国际玩笑,就算水质很差至少50%是没问题的,他们可能不懂调节回收率的方法,所以才这样运行却视而不见,我见过不少这样的装置,如果你想自己调节回收率,发个网络消息给我,我告诉你怎么改造然后调节,不过最好你不要亲手去改造去调,把我的方法告诉厂家,让他们去做,要不别看他们不会调但出问题他们会把责任推给你
你在网上查到的顺序是正确的: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树脂处理-精密过滤器-反渗透-纯水
如果按照这个顺序装完全可以去掉加阻垢剂装置(前提是硅不超标)
另外如果你真是只要求总硬度,可以在软化后反渗透前作个旁路,可以直接用软化水,节省不少水和电,以及耗材费用
树脂软化一定要加在反渗透之前,它有两个作用:
首先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膜污染或堵塞一般都是硬度造成的,也就是水垢附着在膜表面
加阻垢剂就是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所以软化做好了就可以去掉阻垢装置
其次可以提高产水水质,反渗透去除钙镁离子较去除其他杂质的能力稍低,所以前面有软化产水水质会改善
❼ 水硬度的准确计算公式及原理是什么
准确计算公式:总硬度(毫克当量/升)=V1×N×1000/V
公式中: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EDTA标液溶液的当量浓度;
V——水样体积毫升数。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以铬黑T为指示剂、pH=10的NH3·H2O-NH4Cl(氨-氯化铵)为缓冲溶液,EDTA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测定水中钙、镁总量。
(7)废水硬度结果计算扩展阅读:
水硬度其他测量方法
1、仪器分析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朗伯一比耳定律对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吸光强度值定量地确定元素离子的浓度值。
2、原子吸收法
自1955年原子吸收法(AAS)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及。由于其对元素的测定具有快速、灵敏和选择性好等优点,成为分析化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是测量气态自由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共振吸收强度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3、ICP—AES法
ICP—AES法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自从20世纪60年代等离子体光源发展以来,得到了普遍应用。
4、色谱分析法
离子色谱法(IC)是液相色谱的一种,是分析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离子色谱技术于1977年开始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已经解决了许多高纯水样品中的实际测定难题。
5、电化学分析法
自动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曲线自动确定终点,化学计量点与终点的误差非常小,准确度高,避免了化学分析滴定的误差,自动电位滴定因无需指示剂,故对有色试样、浑浊和无合适指示剂的试样均可滴定。
6、电极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对于某种特定的离子具有选择性的指示电极。该类电极有一层特殊的电极膜,电极膜对特定的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电极膜的点位与待测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能斯特公式。此法具有选择性好、平衡世间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❽ 水的硬度的概念和测定计算
水的硬度: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一般指水中Ca2+、Mg2+盐类的含量。单位mmol/L或mg/
包括:总硬度 碳酸盐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
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 主要成分是钙、镁的酸式碳酸盐,其次是钙、镁的碳酸盐,由于这些盐类一经加热煮沸就会分解成为溶解度很小的碳酸盐,硬度大部分可以除去。
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表示水中的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盐类的含量,这些盐类经加热煮沸不会产生沉淀,使硬度不变化。硬度高的水对人毕竟是弊多利少,因此世界各国制定的饮用水质量标准中,都对硬度作了明确规定。我国目前对饮用水的硬度规定为“不超过25度”。
总硬度(CaCo3硬度)总硬度可以说是水质中钙和镁离子浓度所代表的特性,是水族养殖用水的一项重要指标,每种水族生物都只能在一定范围总硬度的水域中生存。因此在决定水源是否适合于饲养用水时,总硬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水的总硬度,在每一个地方的变化都不一样。一般来说,海水比淡水硬,表面水比地下水软。不过就相似的水域来说,水的硬度和自然的地质有关。尤其是处于石灰岩的地质环境中的水域,它的总硬度常常比其他地区要高。引起硬度的离子除了钙和镁之外,象锶、锰、铁、铝等阳离子也是肇因之一,只不过它们的含量与钙、镁相较极少,因而常常忽略不计。硬度常以CaCo3(分子量=100)的当量来表示,并以水质中含1ppmCaCo3为1度。计算硬度时,通常引起硬度的离子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硬度(ppmCaCo3)=M2+(ppm)×100/M2+的当量(公式中的M2+代表任一的二价金属离子)例如,若水质中含有10ppm的镁离子(Mg2+),以及15ppm的钙离子(Ca2+),则它的总硬度值计算如下:总硬度=镁硬度+钙硬度镁硬度=10ppm×100/24.4=41.0ppm 钙硬度=15ppm×100/40.0=37.5ppm 总硬度=41.0ppm+37.5ppm=78.5ppm(计算公式中的24.4为镁的当量重,40.0为钙的当量重) ■ 德国硬度表示法(gH)是以氧化钙的当量来表示溶于定量水质中所有可溶性钙和镁离子的方法。1度gH相当于每100ml水中含有磷化钙的当量为1毫克(10ppm)。1度gH也相当于CaCo3硬度17.8ppm。 ■ kH硬度 kH硬度是碳酸氢根(HCO3-)浓度的度标,因为碳酸氢根是水质中最主要的缓冲物质,它可以中和水质中任何增加或减少的游离CO2,以及亦能抑制氢离子的波动,以维持恒定的pH值,因此kH的控制被视为水质管理不可缺的手续。如果KH过低,表示水中天然的缓冲系统已经失去平衡,水质将趋酸性化,很容易受到中酸性物质的影响,使pH值急遽降低。反之如果kH过高,水质将趋碱性化,很容易受到中碱性物质的影响,使pH值急遽升高。这些现象势必对水族生物生长产生不良反应。 kH硬度完全针对水质中的阴离子(HCO3-)含量的表示法,这种表示法是以100ml水中含有1毫克的HCO3-称为1度(相当于10ppm浓度),并标记为1度kH。它与CaCo3硬度完全针对水质中的阳离子(Mg2+、Ca2+)含量表示法完全不同。至于kH硬度要多少才适当?这个问题并没有一定的答案。因为它得含量必须与水中的CO2的含量相配好才能决定,而且两者浓度的平衡关系又深受pH值的影响,使得kH硬度、CO2浓度与pH值三者之间形成三角互动关系。换句话说,在不同的CO2浓度以及pH值之下,将会有一个最适的对应kH值。只有kH值被控制在越接近这个最适kH值之下,才能表现出最佳缓冲作用的能力。不过就一般而言,淡水的kH硬度通常介于5-10度之间,海水则介于5-12度之间。
❾ 水的硬度计算公式为什么不一样
总硬度(毫克当量/升)=v1×n×1000/v
公式中: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edta标液溶液的当量浓度
v——水样体积毫升数
edta标液的浓度为0.01mol/l,它的当量浓度为0.01n,浓度是一样的。计算时代入公式即可。
edta二钠分子比edta分子多两个钠,肯定不是同一个物质。。